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宋徽宗-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裁茨Q!
  辽国占领了部分中原土地,又不完全属于中原,两个地府一商榷,不知道该怎么分,也不能随便他们游玩观赏风景,就安置了一个传送阵。
  古时候这些皇帝们不仅把他准备的佳肴吃光喝光,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礼物,以地府的新书日常器具为主。
  春耕,这桃花源中没有蚊虫蜜蜂,一些花果需要授粉,还有一些则凭借风媒就能结果。
  攀在树上给柚子授粉的仁宗英宗,为了兵法的事有些争论。
  赵煦本来不想管,但他在旁边梧桐树下坐着晒太阳,很舒服,也很清幽安静,是个适合调养身体的好地方。真是安静的不得了,倘若佶儿在旁边,只需要他一个人,就能扰的鸡犬不宁。别的树上,祖宗们都在忙于授粉,远处的树上还有五代十国那些皇帝——他们因脾气不同,都有些不爱搭理宋朝。
  赵煦只好开口,伸手扯了扯柚子树的树枝,慢条斯理的开口:“以我克复西夏的尺寸之功,我觉得仁宗说得对。”
  树上俩人争论不下去,只好静默的继续干活。他是尺寸之功,我们是什么?
  ……
  喜讯·真·从天而降。
  赵煦熟练的接住时不时的掉到自己头上的信,永远不能提前预料到,展开一看,愕然大惊:“啊”
  高滔滔正在旁边绣花,紧张的问:“没事吧?朝政出事了?你怕什么?”
  赵煦迟疑了一下:“宫中有两名宫人怀有身孕,是我的遗腹子。至今三四个月。”
  赵祯问:“你确定吗?”
  远处,柴荣拿着这外人进不来的世外桃源当仓库,拿独轮小车推进来一车金银铜混合的钱币,听见这话,不由得讥嘲的瞥了一眼宋朝。
  “确实是我的不假。”
  报喜的书信中说:这好消息暂时不公告天下,娘娘们说养一养再宣布更稳妥。倆孕妇!大概能有个儿子。六哥,我怕我的儿子会是混蛋,不打算生孩子,以后立你儿子做太子。
  赵煦正为此而惊恐:蠢弟弟的头脑越发不清醒,说的这都是什么话,喝了多少私酿的酒,喝的这样胡说八道。大宋有这样的官家,真的没事吧?章惇怎么这样务实,不给我写信呢。希望佶儿没说出口,他一时头脑发热,感恩戴德,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要是没说出口还好。可以欺鬼神,不可欺人。
  近的有周世宗、宋太…祖的事迹引以为戒,再往前倒,历朝历代都有太子废立的事,哪一个不是杀身之祸。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04  20:57:49~2021…05…05  20:54: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曲终人未散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曲终人未散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落霞、阿路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bao  25瓶;落霞  20瓶;熏衣香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5章 六哥的地府迷茫
  皇帝们都来迎接的人不多,自从宋□□之后,汉高祖、唐太宗就没特意回来为后来的皇帝接风道贺,差一点的托人带来礼物,更差一点的压根没人搭理。
  赵煦至今对于‘很多皇帝都来恭贺自己死后安家落户真是太有面子了’这件事感到迷茫。
  鬼魂到了阴间,食材有三种来源,一种是陪葬在墓葬中的,永远吃不完,只会腻。另一种是人间新来的祭品,已经宣布结束的朝代每年只有一次。最后一种则是自己在阴间种粮食脱壳烹饪。
  屋外的祖宗们想吃顿饺子,得先从磨面开始干起,这非常能打发时间,好好吃顿饭得全家发动准备一整天。
  赵煦一睁眼,桌上稳稳当当的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小馄饨,外带精致小巧韭菜盒子两枚,洁白光滑肥肥胖胖的戗面大馒头一个,三个精致粉青小碟上分别放着粉红色的嫩姜、白生生的糖蒜、黄嫩嫩的拌芥菜丝。
  梳洗之后,早饭依旧热气腾腾,左手持勺右手持著,愉快的吃了起来。还可以隔着花窗和窗外的花枝,观看磨面、剁馅忙的热火朝天的祖宗们。
  真是令孝顺的后辈儿孙看不下去。
  赵煦低头不看他们,观察早饭,顺便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信笺非要落在我头上,不论何时祭祀的膳食都会摆在桌子上?”只希望这些东西都出现在桌子上,若不能就请保持原状,千万别调换过来。祭祀有什么小窍门么?可惜人间与阴间不能沟通。
  赵顼循着味道走过来,真香,光禄寺没这么手艺,准是民间美食:“滋味如何?”
  赵煦品味了最后一颗小馄饨,把韭菜盒子推给他:“是佶儿的手艺,越发精妙了。”
  刘娥起床摘花戴:“他还会包馄饨?”
  这位官家也太…兰心蕙质了。当初真宗要是不炼丹,专心研究这个,我能少操心。
  赵煦仔细想想:“佶儿他会,只是时间不够用,常叫别人包,他只管调馅料和汤。”
  祖宗们已经习惯这令人嫉妒的一幕了,一开始还感慨与这兄弟情深、侍死如侍生,天长日久才发现,不论是小炒、烤肉、精致糕点、新品试吃,都精巧而量少,就好像精心计算了只够他一人食用似得。
  祖宗们一年四季外加三节两寿(生辰+冥辰)总共十次祭祀,全是御膳敷衍之作,大荤做的和多年前一样没什么进展。给赵煦的则不然,不论是每隔几天一顿的家常便饭,还是正式祭祀,全都格外精致。
  可惜这皇帝还不赖,若差一点,都可以一脚踢到,吃掉他的祭品。
  为他解释:“佶儿信中谈到此事,他说祭祀我的御膳和书信都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至今也未得一梦。他全凭着思念之情准备东西,朝政繁忙,不过是自己吃什么,给我祭祀一份。”
  众皇帝:……你听起来很像炫耀你知道吗?赵佶他吃的也太好了吧!
  等到赵煦的周年祭日、以及新年祭祀时,才正式拉开差距。
  给祖宗们:肥呼呼的油炸大肉丸子。
  给宋宣宗:三分肥七分瘦的油炸大丸子,里面是河虾虾仁馅儿,外面浇酸梅金桔酱。
  给祖宗们:冰糖水晶肘子。
  给宋宣宗:水晶肘子。
  赵煦:“我不吃甜的。唔?”  不甜!还挺有趣。
  给祖宗们:红烧鱼。
  给宋宣宗:也是红烧鱼。
  红烧鱼本身就很好吃。
  二十多道菜,以此类推,都经过细腻的调整,虽然不是佶儿的手艺,却是他的命令。
  六哥虽然每日云淡风轻、喝茶看书、打坐修心,可毕竟是过年,死的久的祖宗们只好炫耀新作的文章,他也只能说说人世间的秘闻——佶儿的信笺里包括郑妙妙的胸特别美、十三弟怕老婆、朝臣们吵架拌嘴差点结党、更快乐的弄死王诜并且修改法律,过年吃冰糖葫芦牙疼,全都写了。
  轻描淡写的一一介绍说:“这些菜肴都略作改动,更符合我的口味。”
  赵匡胤惊诧的感慨:“赵佶眼里只有他六哥,没有祖宗。”
  赵光义叹息的点点头:“哎呀,这可真是,啧。”
  神宗老爹觉得很尴尬,胡乱打岔道:“祖宗们不必忧虑,他眼里也没有我。”
  赵煦喝的微醺,心说如果佶儿在这儿,他准能发挥胡搅蛮缠的天赋,说他不是目中无人,是真没见过。想着想着差点把自己逗笑了。
  这是祖宗们到地府之后吃的最糟糕的一顿年夜饭。
  赵煦不吭声的时候别人也没什么话可说,他一说话就是炫耀,最后还是赵恒力挽狂澜——他讲起了炼丹,众人把话题转入神神道道的事。
  赵煦心里一动:“祖宗们真是经的多,见识广,我在人间曾经听说过借尸还魂,一个人分明叫张三,心里却知道他是李四,人间难辨真伪,阴间有这种事的传说么?”
  刘娥本来笑盈盈的看着他们互飞眼刀,一听这话忽然敏锐起来:“是谁有这样的事,能让你记挂至今。”
  赵煦淡然的笑了笑:“刘娘娘,最近我太闲了,生前所有无关紧要的大事小事都能想起来。”
  路过的钱缪:“有,我听说过。生前逃脱了孟婆汤就去转世投胎,死后被罚苦役。”
  赵匡胤微微颔首:“那人是生前说漏嘴了,当地城隍土地全都知晓,只等他死了治他。”
  赵恒作为最喜欢玄学的人,也不甘示弱,又讲述了几个借尸还魂、还能说出前生生活地点和家人的案例,随即话题转移到快乐YY‘如果我带着这辈子的记忆和学识到了乱世能做成多么宏伟的大计划’。
  六哥放下筷子,袖着手若有所思。
  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顼各自讲述了一遍,仁宗和英宗没有发言权。
  然后赵匡胤和赵光义一起diss赵恒和赵顼:“乱世中,你们很难求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逃难求活命都跑得慢,你们这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以为自己到了乱世中能有什么作为?你们先活下来就不错了。”
  赵煦魂游天外:林玄礼是谁?小豪猪是谁?他为什么不能生孩子?他费尽千辛万苦,装病装死娶了王繁英做皇后,难道过得不好吗?他为什么要忍住不能摸郑美人的□□?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次日得知,过了新年,赵佶宣布改元宣德——继承宣宗的德行。
  赵煦虽然依旧担心日久生变,也不免感动的悄悄落泪。
  等到那素未谋面的儿子办了满月酒,被迫得知在皇宫中每个女子都想和赵佶生儿子,但是他凭借过人的毅力和某个不知名的原因全部拒绝。又看到信中碎碎叨叨介绍的章·苏之争,知道佶儿现在已经不忍心继续欺负章惇,觉得好了一些。
  宣德二年,收到的信越发让人摸不着头脑,除了找到活得嘉禾、长篇大论的‘嘉禾培养计划’之外,经常是莫名起来的看到他在信中欢呼狂喜,写了一整页的哈哈哈哈哈哈,好像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业,这了不起的丰功伟业要让他大获成功。偏偏不透露是什么事,就连在哪儿都不说。
  信中狂欢了一个月,赵煦猜了又猜,猜的有些苦恼,终究不解其意:“难道他又研究了什么美味绝伦的佳肴?”
  (其实是设计弄死了阿骨打)
  宣德三年,地府中迎来了一批人间官员,似是有一件动地惊天的大案,宋朝的皇帝们紧张的拜托邻居打听发生了什么事。赵匡胤皱眉:“煦儿你知道原委么?”
  赵煦疑惑的摇摇头:“不知道。不知道是瞒着我,还是别的原因。”
  热心又憋着看宋朝笑话的邻居们、这些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很快就带来了消息:“苏轼精心计算的治水条陈被烧毁。赵十一郎大发雷霆,连带着所有上书反对苏轼治水条陈的官员都被清查了一遍,凡有罪过的,直接问死罪。”
  柴荣心情有点复杂,他乐意见宋朝倒霉,但又喜欢把河道治理好:“损失倒不严重,赵佶命宫人抄录了一遍,留在宫中待他有空时细细看,烧毁的只是工部的那份。”
  赵煦长出一口气:“谢天谢地!”
  宣德四年,一觉睡醒眼前出现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这红彤彤的东西生前从未见过,研究了好一会,闻着香喷喷的,想自己反正也死了,死去的鬼再怎么受伤都会恢复原状,又暗自好笑,哪里会有人故意用不能吃的东西戏弄鬼魂呢。
  好吃!
  没过一个时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