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武耀山河-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耀和李业翻身下马,将妖马交给周仓几人,而后跟着这崔钧一路朝着鹿门山书院行去,半路上,李业看着崔钧仪表不俗,便问道:“我看崔兄也非是常人,不知是哪里人士?”
崔钧道:“学生乃是博陵安平人,表字州平,在这鹿门山跟随三位老师学习已有数年时光。”
李业真要再问些什么,突然听到自己旁边的袁耀发出了一声惊讶之言:“你是崔州平?”
崔钧也不知道袁耀为什么会在听到自己的字号之后有着如此大的反应,但是出于礼节,崔钧还是回答道:“正是。”
袁耀此时在李业疑惑的目光之中,继续问道:“那你可认识孟公威、石广元二人?”
“公威和广元也是书院学生,莫非袁公子之前听过我们几人的名字?”看着袁耀的反应,崔钧心中也有一些猜想,但是都没有实际证据来支撑。
而此时袁耀的目光在崔钧身上扫过,似乎在观察崔钧身上是不是有着什么常人缩没有的地方,看的崔钧是心底发寒,在想这天下有名的袁耀为何对自己是这样的态度?莫非这位袁公子有着龙阳之好,看上了自己?
在崔钧心里各种胡思乱想的时候,袁耀的心潮也是逐渐平静了下来。
袁耀之前确实是听说过崔钧的名字,不过不是这一世。
徐庶徐元直、崔钧崔州平、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是为诸葛四友,原本的轨迹中与隐居南阳耕读的诸葛亮交好。
如今看到这崔钧,袁耀不由得想起徐庶了,记得当初自己还见过徐庶,徐庶说他学有所成之后回来找自己,但是如今数年过去了,也没有见到徐庶的踪影,袁耀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有所动作了。
徐庶这可是一员大才,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听崔钧的意思,孟建和石韬两人现在也是在鹿门山书院,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原本轨迹中诸葛亮就一直在南阳耕读,既然能够与崔钧、孟建、石韬等人交好,那这几人也应该在荆州才是。
看着眼前的崔钧,袁耀突然觉得自己眼前出现爱你来一座金山,等待着自己去挖掘。
要想平定乱世,人才最为重要,而现在,袁耀所踏足的鹿门山书院之中,就有很多能够青史留名的人才存在,等待着袁耀去发现。
第四百九十三章 见三大儒
“崔兄,我想要向你打听两个人。”
崔钧道:“袁公子请问,崔钧必定知无不言。”
袁耀一笑,道:“久闻鹿门山书院人才辈出,如今一见崔兄让我觉得此言不虚,不知道鹿门山书院可有这两人,一人姓诸葛名亮,一人姓庞名统。”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今日见到了诸葛四友之一的崔钧,也不由得让袁耀开始想到了那曾经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基业的卧龙诸葛孔明。
按时间来算,这个时候诸葛亮也应该来到南阳了才对。
在说出诸葛亮和庞统名字的时候,袁耀看到了崔钧的脸色是有着那么一丝的细微变化,当即明白此事有戏,看来诸葛亮和庞统确实是在这鹿门山书院了。
片刻之后崔钧才是说道:“孔明和士元现在确实是在书院之中跟随三位老师学习,深得三位老师看重。”
听了崔钧的话,袁耀有些不置可否,这崔钧话里话外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诸葛亮和庞统是黄承彦、庞德公还有司马徽三人的心头肉,让自己不要打他们两个的主意。
不过按照时间来算,现在的诸葛亮应该只有十三四岁,而庞统也大概是十五六岁的样子,袁耀也不清楚这二人有没有卧龙凤雏的样子了。
“那诸葛亮和庞统此时可在鹿门山之中?”确认了诸葛亮和庞统就在鹿门山书院学习,袁耀连忙追问道。
崔钧摇了摇头,道:“老师曾言,读万卷书,需行万里路,孔明和士元如今已经不在书院之中,出门游学去了。”
“那崔兄你可知他们二人何时回来?”听到了崔钧的回答,袁耀皱起眉头,再度问道。
崔钧摇了摇头:“孔明和士元皆是英才,行踪难定,何时回来我也不知。”
袁耀还想再问什么,却是发现他们已经行进到了一处简陋凉亭之外,而袁耀定睛望去,依稀可以看到在凉亭之中有着三道身影端坐,散发出无尽的浩然正气。
“袁公子,三位老师之喜爱哦公子今日要来拜访,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袁耀看着凉亭之中的三道身影,也明白这必然就是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当即朝着崔钧一行礼,对李业道:“世安,你在凉亭之外等候,我进去。”
李业望着那凉亭之内的三道身影,心中也明白这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恐怕不仅仅只是三名大儒,在修魂一道上浸淫也不会浅,虽然给李业的感觉依旧是不如他的老师越老夫子,但是那散发出来的气息也是十分强大。
不过好在这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名声在外,又是士林之中的大儒,德行有着足够的保证,应该不会对袁耀不利,毕竟这次袁耀是拜访而来,虽然不知为何让这三人知晓了袁耀等人今日会前来,但是袁耀是带着善意前来,想必这三人也不会对袁耀如何。最多就是庞德公因为庞季之死而回刁难一二,其他的应该没有什么的。
踏入凉亭之中,袁耀便是看到了端坐在凉亭之内的三人,都是一脸仙风道骨的样子,而且看上去年纪都不小。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都是大儒,而想要成为大儒,必须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若是年纪太小,如何去研究学问?
袁耀此刻目光扫过面前三人,只见他左侧那人面色和善,中间之人看上去有点高深莫测的样子,倒是右边一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之中带有几分凌厉之色。
结合自己之前对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的了解,袁耀觉得这左侧之人应该是黄承彦,右侧之人乃是庞德公,中间的就是那“水镜先生”司马徽了。
而事实证明袁耀的猜测是没错的。
看着袁耀进入凉亭之中,庞德公虽然在极力掩饰了,但是他对袁耀的不悦之情还是有些明显。
庞季与庞德公感情极好,虽然庞德公知道庞季的死也不能全部怪到袁耀头上了,但是毕竟是因为袁术率兵进攻襄阳城才让庞季身死的。庞德公不是圣人,他只是对圣人学问有所研究,终究是有着七情六欲,面对袁耀,怎么也不会开心起来。
黄承彦和司马徽也知道庞德公和袁耀之间的事情,而在袁耀进入凉亭之中后,黄承彦便是示意袁耀坐下,而袁耀倒是也不推脱,就这样坐在了这鹿门山书院三尊大儒之前。
一个时辰之后,一直在凉亭之外的李业见到袁耀从凉亭内走出,而看着袁耀的面色有些不高兴,李业试探性的问道:“公子,怎么样了?”
袁耀此刻有些忿忿不平,道:“三个食古不化的老头子。”
听到袁耀说话是如此的不客气,不仅仅是李业惊呆了,崔钧更是一副呆滞的样子。
“世安,我们走。”
和李业走了几步,袁耀才是反应过来,对着崔钧拱手道:“崔兄,今日之见乃是缘分,就此别过,不过说不定不久之后我们还会相见。”
崔钧也不知道李业在凉亭之内和黄承彦三人到底说了什么,因为李业一进入凉亭之内,那凉亭就被黄承彦三人的灵魂之力给封锁住了,一点声音都没有传出来,李业和崔钧二人自然不知道袁耀和黄承彦三人的谈话内容。
崔钧看了后方的凉亭一眼,便是引领着袁耀李业二人朝着来时的方向走去,要将袁耀李业送出鹿门山。
凉亭之内,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都没有说话,而最后还是黄承彦最先开口道:“二位,不知你们对这袁耀印象如何?”
司马徽只是笑笑,不说话,而庞德公则是道:“一个毛头小子,不懂圣人学问,而且听此人话语,似是崇尚法家学说,主张以法治人,此人他日若是得掌大权,必是我儒家之难。”
对庞德公的话黄承彦脸色不变,看向司马徽,问道:“司马兄,你觉得这袁耀如何?”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有心思
听到黄承彦的问话,司马徽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那黄兄你觉得袁耀此人如何?”
黄承彦笑道:“心性、学识都是上上之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霸业。”
庞德公此时插话道:“话虽如此,但是若是将来袁术的基业被此人继承,我们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黄承彦摇了摇头,道:“庞兄此言差矣,我儒家学说当年能够压过法家学说,成为武帝钟意之学,自有法家难以比拟之处,纵然此人现在崇尚的是法家,但是未来的事情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庞德公闻言不由得微微点头,但是道:“不过我总觉得此人有些少年老成,若非此人的灵魂与身躯契合如一,我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被人夺舍了。”
黄承彦道:“这一点我想庞兄就无需担心了,此人若是真的是夺舍而来,袁术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不过看袁术这几年对此人的爱护,应当不是。”
司马徽此刻突然开口道:“二位不必争论了,此人是好是坏也与我们无关了,我鹿门山院,天下大势如何变幻,我们只需保持本心便可,坐看那天下云卷云舒便是,何需操心这么多事情。”
黄承彦和庞德公看了司马徽一眼,他们很明显能够察觉出司马徽在见了袁耀之后心思很重,但是二人都没有开口询问。
既然司马徽不愿说,那他们也不会强求。虽然他们几人的交情不错,但是也没有到那种可以分享一切的地步,只能说三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黄承彦和庞德公离开之后,司马徽一人独坐在凉亭之内,突然伸手一指,而后一面水镜在前面前形成,镜面之中,正是崔钧引领袁耀李业二人原路返回。
司马徽的目光先是在李业身上盘旋,心中喃喃自语道:“稷下学宫的人,莫非越老头也坐不住了,想要在这天下大势之中插上一脚?”
最后,司马徽的目光还是落在了袁耀身上,一直到崔钧将袁耀李业送出鹿门山书院的范围,司马徽方才轻轻挥手,使得面前的水镜完全消散,重新归于天地之间。
此人究竟是谁,应该不是袁耀,可是如果不是袁耀,是夺舍重生,那为什么此人的灵魂会与袁耀的身躯如此契合。而且这袁耀原本应该是黯淡无名才是,还有袁术,这些年袁术实力膨胀得有些不正常,之前所观星象,袁术应该不足为惧,可是如今所见,袁术足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大诸侯了。
仲达,我司马家的未来就看你了,我在你身上看到了龙气缠绕,虽然如今还很微弱,但是也有一线希望。
带着满心的疑惑,司马徽也走出了凉亭,也不见他怎样快走,但是一步却是能够移行数丈距离,几个呼吸之后,人影便是消散了,原地只留下一座凉亭,矗立在天地之间,不受风雨之灾。
黄承彦回到自己的住处,看着自己的女儿黄月英正在摆弄一些木头,一脸专心致志的模样,再想想现在离开鹿门山出去游学的,被自己钦定成女婿的诸葛亮,黄承彦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虽然诸葛亮和黄月英现在年纪都不大,不太适合成婚,但是可以先订婚。黄承彦在诸葛亮身上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如今已经是乱世,诸葛亮和黄月英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