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校呵呵一笑,坐在龙椅上的身子端正了一些,微微斜靠着,缓声说道:
    “叫他进来。”
    王承恩尖着嗓子喊道:“召车臣汗觐见——!”
    “车臣汗硕磊,见过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转眼间,一名高大的草原汉子大步进来。
    虽说比暖阁中的许多人都高大,可却不敢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你来见朕,是有要事吧,直说吧,朕挺忙的。”
    “陛下,远东的毛子们又入侵我车臣领地了,我部民深受其扰,还望大明能伸以援手!”
    硕磊说着,高大的汉子竟哭了起来。
    “哭什么,毛子们有这样厉害吗?”朱由校有些意外,示意他起来。
    王承恩立即授意,让司礼监的小阉上前,给硕磊添了一张小椅子,待他坐好,朱由校才继续说道。
    “有什么事,大明会帮助你的,尽可放心。”
    闻言,硕磊这才放心,说道:“陛下如此说,臣便放心了。臣来之前,与本部的酋长们商议过了,我们要进入大明定居,成为大明的臣民!”
    “什么?”朱由校笑了,“沙俄这次看来是动真格的了,给你们吓成这样,连祖宗放牧之地都不要了?”
    硕磊一脸无奈,说道:
    “自从去年四月起,毛子们就不断侵染我部的领土,起先是几个人,后来是几十人。”
    “我部民深受其扰,只能不断南迁,以图求得大明的保护,但他们却变本加厉!”
    “上个月,毛子们竟出动了几百人,在我部领土与他们的交界处造了一个小城!”
    “依附于臣的一个小部落,两千多人,都被毛子屠戮殆尽!”
    听到这些,朱由校微微挺直了身子。
    按历史上的时间线,现在的确是远东毛子该扩张的时候了。
    原本以为经过十年前的那次亏,毛子们能有所收敛,但是看情况,他们也已经处理好国内的乱子,胆子越来越大了!
    “大皇帝?”
    看着朱由校没有说话,硕磊有些害怕。
    说实话,现在除了大明,他想不出远东还有第二个强国能与毛子们相对抗,要是大明不管自己…
    后果他简直不敢想!
    朱由校静了片刻,淡淡说道:“王承恩,传英国公张世泽,兵部尚书王洽来西暖阁见朕。”
    不多时,两人火急火燎赶来。
    “臣张世泽(王洽)参见陛下!”
    朱由校指着一旁,说道:“这是依附于本朝的车臣汗硕磊,你们之前也应该认识,朕就不多介绍了。”
    “沙俄越过界碑,屠戮了车臣的一个小部,两千人死难,朕不能不替他们报这个仇。”
    张世泽闻言,高兴得不得了。
    自从灭了建州以后,大明境内已经有十年没有任何战事了,恢复得差不多,他早就手痒了。
    当初的纨绔子弟张世泽,现在也已经长了一撇小胡子,看起来稳重许多,有所耳闻从前皇帝老是借着自己的名头出去私访。
    不过,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他说道:“陛下说的是,车臣毕竟是依附于本朝的漠北蒙古强部,要是这次不管,沙俄还敢做更多。”
    “最主要的是,今后蒙古也不会安生了!”
    兵部尚书王洽点头,“英国公说的不错,臣也是这个意思,这一仗大明必须要打,而且要打的果断、迅速。”
    “如果想让臣服于大明的蒙古诸部能继续安生下去,服从管理,我们必须要管。”
    硕磊知道自己不应该插嘴,就在一旁静静待着。


第九百七十二章:要打仗了
    当晚,乾清宫彻夜灯火通明。
    每年五六月,都是宫内观花的时节,对常年在宫中的宫人们而言,这可是少见的快乐时光。
    当今的皇太子朱慈燃所最喜欢的,就是去观花殿上挑个上好的位子,看着父皇、母后及一干的皇妃们脸上展露笑颜。
    虽然现在才前一天夜里; 他便已迫不及待提前跑来,借口视察御用花匠们的工作先来选位子。
    当然,作为一位浪漫的皇太子,这种好事自然是不能自己来的。
    朱慈燃大步走在前面,身后跟着英国公府中今年刚满十六岁的张家丫头,此刻他有的心里有多炫耀; 后头的小丫头就有多局促。
    皇太子的步子很快; 与他父皇常常慢条斯理的走路不同; 所以每走一会,就要回头停下来等等张家的丫头。
    最后,失去了耐性,索性直接伸手去拉。
    “殿下!使不得……”张家小女还未出阁,也算作是个名门闺秀,试图反抗,却听朱慈燃拉着她头也不回的埋怨:
    “允妹妹,你走的忒慢了,等下宫门就落钥了。”
    “我哪能和您比脚力。”张丫头嗫嚅道,自然知道,当今的天启皇帝从小是如何教养他的。
    不知怎么想的,朱慈燃忽然停下来,将头埋在了张丫头的裙子里,后者的尖叫顿时惹得一众花匠和宫人尖叫。
    太监们见了,连忙斥花匠说道:“都看什么看; 太子殿下和孩子玩呢; 赶紧干活!”
    “再看,扣你们的工钱!”
    当然,话也就是那么说,现在天启皇帝的大明江山,没个正当口实,谁敢随便克扣工人的工钱呀!
    尤其是还在皇宫里,稍有個风吹草动,小阉头顶上的大裆们就要知道,然后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不过,转身过去,小阉们还是在偷笑。
    心道皇太子十七八岁了,看来多少也经得一些男女的事了,只不过,这是不是有些太心急了。
    朱慈燃未经男女之事,实际什么也不懂,还将头埋在张丫头的裙下,喃喃说道:
    “允妹妹,你的脚也没缠过呀,明明是个天足,怎么走的这样慢…”
    “我回去了!”他还在说着; 张丫头却恼羞成怒地甩开皇太子的手,转身欲走。
    朱慈燃不知道这是来的哪门子气,连忙追上去赔罪道歉。
    “哎呀,允妹妹,我带你来是要寻个好位子,好看明天的花海!可好看了,你别走啊!”
    “怎么了嘛,我错了还不成!”
    朱慈燃追上去,围着张允一顿的哄,这才说服这丫头继续跟着,只不过却是不再叫他牵手了,只是在身后气鼓鼓的跟着。
    这次朱慈燃也不再埋怨半句,索性放慢了步子,带着张允在宫内的青砖大道上闲庭信步。
    不多时,西侧一大高玄殿内传来一阵内宫的诵经声,张允好奇道:“宫里还有和尚吗?”
    朱慈燃不以为意,说道:“有啊,父皇老是待在坤宁宫去见母后,有些嫔妾们终年也见不到父皇几次,干脆就听起经文来了。”
    “但即便是这样,父皇也懒得去见她们一面,就一直待在坤宁宫,母后也劝不走。”
    听见这话,张允脸上腾起一片红雾,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慈燃来到花匠们工作的花海中间,弯身摘了一朵最大最张扬的菊花,转身轻轻插在张允的头上。
    随后,百无聊赖的用手指拨弄着这根花朵。
    张允闭着眼睛,站在花海的中央。
    “你弄完了吗?”
    “戴完了,真漂亮。”
    朱慈燃笑嘿嘿说道,随后拉上张允的小手,一起坐在广场花海的最中间位置。
    随后,他捂住女孩的嘴巴,嘘声道:
    “你听。”
    “你闻。”
    张允起先还不明白,静了一会,眼睛亮了起来,夜空中的花骨朵,在月光下不断摇曳,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好安静。”
    “好香。”
    “好美呀。”
    张允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地方,如此的安静、惬意,两人坐在一起,看着夜空中不断出现的闪亮星星。
    朱慈燃抬头看着夜空,丝毫没注意此时此刻女孩已经静静倚在他的肩上,自顾自说道:
    “允妹妹,你信佛么。”
    由于方才走得太快,张允小腹尚还有些微痛,喘着粗气,话音也有些发抖:
    “若是信佛就能远离人世间的困苦,那人人都能成佛了。”
    “是啊…”朱慈燃说道:“我记得父皇与我说过,佛、道、儒,还是什么别的,都不过是帝王家的工具。”
    “自那以后,我就不再笃信什么佛啊、道啊的了。”
    “有这样的父亲真好。”张允眼眶一浅,“像是我的父亲,英国公,以前可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人人都怕的那种。”
    听这话,朱慈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允妹妹,我与你说一件事,你不要生气哦。”
    “什么事?”
    “这事还是母后与我悄悄说的,父皇喜好微服私访,到处玩乐又不想坏了皇家的名声。”
    “怎么办呢?所以就每次出去,都用张叔叔的名字。”
    张允一愣,小嘴张得大大的。
    “啊,是这样吗?”
    “是的啊,我母后说的难道还有假吗。”朱慈燃话还没说完,忽然哎呦一声,“你别掐我呀!”
    张允嘟着嘴,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或许就连朱由校曾经也没有想到,自己年轻时做下的“孽”,最后居然会报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两人打闹了一会,朱慈燃转头过去,与张允四目相对,眼脸微道:“我、我能叫你允儿吗。”
    张允低下头羞涩道:“好。”
    “我听过一首诗,我背给你听呀?”
    “你还会背诗呐?”张允捂嘴忍笑,朱慈燃不悦道:“怎么背不得,当今最有名的学士,可都是父皇为我找的老师。”
    “那我说了。”
    “你说吧。”
    “颜之潇洒美少年,矫如玉树临风前…”
    张允道:“你这不是背诗呀,伱这是在自夸像树一样潇洒好看,欺负我不懂诗。”
    两人都被逗得直乐。
    恰在这时,脚下的青砖地上却忽然一阵的马蹄声,一名缇骑腰间裹着明黄卷轴,如风一般疾驰而出。
    张允十分担忧,朱慈燃的脸上也略显凝重,他眯起眼睛。
    “马踏青砖,父皇定下的规制,若非重大国事,便是又要打仗了。”
    “允儿,我答应你的花海只怕看不成了。”


第九百七十三章:一只脚踏进西伯利亚
    天启十九年三月。
    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准备,朱由校在三月初,以侵略臣属车臣汗国为由,正式向沙皇俄国宣战。
    随后不久,车臣汗王硕磊亦率领臣服于车臣的塞北诸部向沙俄宣战,并且在最初采取快马袭扰战术,疲惫沙俄军队。
    大明方面; 三十四岁的英国公张世泽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泰宁候陈延祚、宁夏总兵官马永为左右副将,起宣、大、宁十三万精锐出征。
    此外,朱由校下发诏命,令兀良哈、漠南、左翼、漠北蒙古诸部派遣骑兵到京从征。
    至三月底,京师脚下齐聚明军十三万马步精锐,蒙古八万骑兵,诈称五十万大军,多路出击,浩浩荡荡向沙俄境内进发。
    朱由校亲自在京郊设坛,为出征大军践行。与此同时,京师开始提前准备叙功升授大典,这也使得全军上下军心大振。
    四月十八日,明军先锋官宁夏官军部先行抵达位于车臣、沙俄边境的新堡。
    该堡自七年前动工,乃是沙俄位于远东最大的军事驻扎点,由一名公爵率领多达五千名俄军驻守。
    但是这天,远处忽然战鼓雷鸣,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一颗实心弹丸,击打在新堡的城头。
    一名沙俄士兵好奇的上前,正在疑惑,天空中忽然想起巨大的破空声,随后,便是无数声惨叫。
    “快看天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