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5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此人面白无须,生得干干净净,神态悠然,眼睛里含有笑意,眉宇间不失淡淡的从容,不失为一翩翩公子。
    只有在特别留意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在这种豁达、从容风度的掩盖下,他眼睛深处的冷漠和无情。
    这样的人,只怕早已脱离是一般的富家子弟范畴了。
    “这哪里消受得起,黄兄说笑了!”熊汝霖知道这种东西的珍贵之处,自然也不敢随意接受。
    虽然他目下急需银两,但一者此人来历不明,二者也才刚认识,识人识面不知心。
    贸然接受恩惠,无异于授人以柄。
    朱由校一副真心相待的样子,直接把玉佩从摆下解出,随手扔了过去,说道:“熊兄不必客气,喜欢就拿着,这种物件,我府上有的是。”
    有、有的是?
    宫中女官的玉佩,莫非是什么庸俗之物吗?
    看着好似扔一块石头一般的朱由校,熊汝霖张大了嘴巴,这就是京城的有钱人么,今日算是见识了。
    正想着,楼下突然间的喧闹起来。
    老板娘吩咐小厮和跑堂的伙计们,特意拉上了帘子,屋内光线随而一暗,众人屏息凝神,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没过多久,一道娇小玲珑的身影出现在台上。
    熊汝霖和云五色看去,神情都是一呆,熊汝霖说道:“看来我们今日来的正巧,丁香阁的聪儿姑娘正好出台!”
    聪儿姑娘?
    朱由校闻言低头看去,也是一愣。
    这女子,穿着一袭红衣披身,秀雅脱俗、娇小可人,一眼看去,自有一股轻灵之气。
    再向上看去,这才让人明白,为什么此女会令在场众人如此追捧了。
    她怀抱琵琶,半遮脸庞,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别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
    但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人不能不魂牵蒙绕。
    这种清纯和骚媚浑然一体的女人,的确在民间罕有,只是朱由校却没有像周围那些人一样,看得痴傻。
    平日在宫里,什么女人没见过,丁香阁的所谓聪儿姑娘确有一番特质,却不足以令朱由校多看几眼。
    熊汝霖和云五色回过神来,方才留意到,那位富家公子,却是四处张望,似乎对眼前这位头牌毫无兴趣。
    云五色问道:“这林聪儿乃是陕地有明的歌妓,不知多少达官显贵,豪掷千金,为求单独听她弹唱,黄兄怎么好像并不感兴趣。”
    熊汝霖笑道:“我看不会,世间哪有男人会对这样的女子没有半点儿想法?我看是黄兄见多了京城美女,看不上这等庸脂俗粉罢了。”
    云五色看他一眼,不无抵触。
    “熊兄,你这是受了人家的钱财,就开始为他人说话了吧。”
    熊汝霖无奈一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玉佩太值钱了,而他,确实非常需要这笔钱。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云兄,去岁我托你之事,可是有了什么眉目?”
    云五色眼中闪过一抹歉意,长叹一声,“熊兄所托,极是不巧,我找人问了问,家兄的案子,实不归刑部办理。”
    “此案牵扯甚多,多家已成冤狱,由东厂绕过三法司接手,东厂办案,熊兄也是知道,这些番子一向宁抓错十个,也不放过一个。”
    下边别看,十分钟后补上。()
    八月刚到,西安的天气便开始忽冷忽热了。
    一队身着精良甲胄的勇卫营官兵才从街上走过,便有两名身着长衫的士子搓手走入一家青楼。
    在这个年代,青楼绝不简单是后世理解的“妓院”。
    文人骚客、缙绅富贾,大户子弟们皆愿来此附庸风雅,看戏听曲,这种纸醉金迷,足以令世人忘却许多事情。
    一门之隔,楼外尚有无家可归的百姓蜷在角落瑟瑟发抖,而这里确实一片的歌舞升平,喧嚣炽烈。
    “你这穷书生,丁香阁也是你能来的地方?”
    走进门的两人没有去管小厮的扯皮,推开风帽,其中一个露出一张笑眯眯的脸。
    方才还要推人的小厮顿时一喜:“啊呀,是云爷!”他转身对门内高喊道:“云爷来啦!”
    随后,楼内的小厮、跑堂一递一声地重复着向内通报。
    “云兄,你到底来了!等得我好苦!”一人一路喊着,从楼上转下,大步流星的走过来。
    他来到眼前,双手拍了拍云五色的肩膀,笑道:“雪前故人来,古都会老友。好事,好事啊!”
    二人携手进门,登上楼梯,走过廊道,来到观台坐好。
    一年多以前,他俩在真定分手,约定勤学苦读、为国效力,至今才得以再见,自然兴高采烈。
    何况,此时的两人都已不再是普通秀才,都在天启六年的秋闱高中举人,半只脚踏入仕途,只等数月后的殿试面见皇帝。
    坐下后,看起来斯文的云五色却率先起身满了一杯酒,举起来道:“去年京郊一别,没想到重见已是一年之后,熊兄仍是如此的意气风发!”
    熊汝霖长得就不像读书人,健壮得不像话,更为豪爽,接过酒便仰脖喝得干干净净,笑着说:
    “园中红杏将开,不料飞雪欲来。眼下,陕地秋寒料峭,不亚于寒冬哩!”
    云五色闻言,脸上的喜悦淡去一般,缓缓坐下,低声道:“熊兄隐喻可是今岁朝廷调兵二十万于陕地,风雨欲来吗?”


第八百六十一章:宋时南渡记
    熊汝霖知道,自己一直所求之事,对眼前这种富家子弟来说,可能也就是随口一句。
    他满眼噙满了感激,“原是英国公府的人,怪不得能有如此魄力,听说朝廷重新授五军都督府以实权,乃是永乐以来武人最为扬眉吐气之时。”
    “熊兄真是这么想的?”朱由校倒是挺想知道民间对自己施行诸多新政想法的,少有露出了在意的神色。
    熊汝霖也留意到他神色的变化,说道:
    “这话可不是我乱说,当今天启皇帝,乃是圣明之主,一改前朝抑武扬文治弊,在下看来,五军都督府早该整顿。”
    两人正聊着,楼下忽然起了喧嚣。
    云五色笑道:“唱罢一曲,该是食客们豪掷千金,各凭手段,点下一曲目的时候了。”
    “不过,这林聪儿一向是看人不看钱,看才不看貌,其心,如海底针,琢磨不透。”
    说话间,台上的林聪儿已经唱罢一曲,犹抱琵琶半遮面,底下顿时有一士子模样的人高叫道:
    “好一幅美人唱曲图!”
    林聪儿冷冷一瞥,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然其妙目,却似有勾魂夺魄之态,使得那士子春心荡漾,不仅没有退却,反是举起一杯。
    “好大的香气,扑鼻而来,此刻在台上的,莫不是数盆古梅怒放么?”他大笑道:
    “吾辈读书人勤学苦读十数载,报效家国,国士无双啊!也让我在红梅花下享享福吧!”
    言罢,他便手脚并用,就要爬上台去。
    林聪儿看着这一身读书人模样的浪子,冷冷开口:“凭你也好意思自诩为饱读诗书的国士,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
    士子被呛得脸色青红交接,还没等他开口,老板娘便在台下吩咐:“给老娘把这人扔出去!”
    话音落地,便有一名体壮腰圆的大汉拦在那士子身前,拎小鸡似的将他扔出了楼外。
    看着那士子被扔出去,下头更是一片的嘘声。
    一名身着白色缎衣的富家公子起身,手握一把价值不菲的折扇,施施然向台上作了一揖,说道:
    “聪儿姑娘,唱一曲宋时南渡记如何?”
    言罢,他微微挥手,立时便有家仆上前,将几块银锭扔到了老板娘的怀里,后者满脸堆起笑,连忙招呼:
    “聪儿,就唱这一曲南渡记吧!”
    林聪儿妙目流转,再度吟唱,而那点曲的公子哥也将折扇往手心一打,坐在了距台上最近的位子。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林聪儿,后者却好似根本没有看见似的,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曲目世界。
    宽敞的大堂里,充斥着酒香和熏炉飘出的檀香气息。
    几十个人或坐或立,三五成群,围着十几张大理石的紫檀雕花圆桌,大说大笑。
    二楼东西两侧,用几套相同的紫檀雕花木桌、台几和太师椅,隔出几个小间,面相正厅。
    厅中之人,非富即贵,只需稍稍低眉,便能见到台上的风景。
    不得不说,此女声音婉转悠长,甚为好听,朱由校舒服地向太师椅上一靠,看向身旁两人。
    云五色正打趣道:“要不咱们也点上一曲?这等妙人为你我二人开口献唱,亦不失一番美事!”
    “不必不必!”熊汝霖连连摆手,“你还不知我?我最爱独坐独酌,听众人言,观众人事,细细品味,乐无穷也!”
    云五色哈哈大笑,并未作答。
    序曲唱罢,酒过三巡,楼内鼓乐齐鸣。
    在食客们的叫好声中,戏子们粉墨登场,伴着林聪儿缓缓吟唱的第一出曲目,演上了一出栩栩如生的画卷。
    南渡记,唱得是金人逼迫宋朝南迁。
    第一出便是二帝被俘,靖康之耻。
    戏子们饰演着金人,抓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亦都是哭哭啼啼,抖着衣袖,失魂落魄。
    随后第二出,赵构继位,南迁建康,却不思北伐,沉醉于党争。
    第三出,岳家军北伐,连战连捷。
    众人喝彩鼓掌,满堂喧笑。
    第四出,奸臣秦桧受得圣宠,十二道金牌召岳飞还京,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之,林聪儿的声音转而悲戚。
    场中食客们完全看得陶醉,看及此出,更都切齿握拳,士子们也是紧皱双眉,喝骂声不绝于耳。
    一声“杀才!”
    一个糙汉拍案而起,怒目圆睁,“秦桧实在该死,但那赵构也是昏庸之主,比不得当今圣上!”
    在周围看客们的眼里,那昏君赵构宠信奸臣秦桧,害死大英雄岳飞,该是人人唾骂,文、武都瞧他不起。
    又记起当今太平之世,顿觉明君圣主来之不易。
    所以到第六出,金兵一日千里,赵构及奸臣秦桧仓皇南逃时,不仅林聪儿弹唱之音显得急促,全场也是轰然炸起一片掌声,举座狂呼报应,喧闹声险些掀翻了房顶。
    “啪!”又一声山响,一位清瘦、严肃的文士拍案而起,大喝道:“岂有此理!不成体统!”
    他虽气得满面通红,却也在强自抑制,好不容易换上一副稍显冷静的声调,坐下说道:
    “污秽如此,焉能再看?快取水来!”
    一旁有食客问:“取水如何?”
    那人道:“清洗耳目,好留得一身清正!”
    有人高叫:“兄台说得好,给我也取水来!”
    “取水!”
    士子们纷纷高叫,老板娘趁机另外加价,但性情如此,已无人去在乎这点小钱了。
    一枚枚铜板被仍在圆盘中,随着戏班退场,林聪儿的歌声渐渐停歇,全场纷纷起身,高声喝彩。
    朱由校此时靠在二楼的栏杆上,看了全程,胸中竟也有些许的动容。
    这时,楼下那富家公子站起身来,笑道:
    “聪儿姑娘所唱听在我的耳中,就像天籁之音,一千两,能否有幸请到姑娘为我单独弹唱?”
    林聪儿却不给这个面子,冷漠说道:
    “小女子感谢公子喜欢,但小女子卖艺不卖身,单独弹唱,从未有此先例,何况一千两银子,实在不入我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