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他们两个都是孤家寡人,根本没有家人,所以无从株连。
    至于说早已死于饥民之手的白水县令孙以智和师爷方洲,他们的罪孽之深,也并不能就这样算了。
    因“白水举义”乃是天启王朝第一件惊天动地的饥民造反之事,关系重大,在处理的问题上,朝廷也是费尽心机。
    最后,师爷方洲作为蛊惑者,被处以夷平三族的极高刑罚,而县令孙以智,则从宽处理,只诛杀了九族。
    朱由校责令工部重建白水县城,有意重开陆上丝绸之路。
    近期,随着蒙古诸部的相继臣服,以及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北迁,塞北几无战事,朝中大臣也在商讨,是否应该重开路上丝绸之路。
    而白水地处丝绸之路要道,重开丝绸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其对大明的意义之重大,朱由校心里也是清楚。
    至此,白水之事算是告一段落。
    但这只是世人眼中看到的,这也是朱由校想让他们看到的。
    就在全天下都在歌颂皇帝处理此事的英明果断时,朱由校却并没有打算离开陕西。
    陕西的官员们惊恐地发现,天启皇帝似乎只是借着这件事当做借口来到地方,至于接下来要干什么,这自然不言而喻。
    皇帝及勇卫营已经离开白水,但是白水城内的清算行动并未结束。
    陕西督办司来到白水,清查知县孙家并师爷方家全部家人及财产,太原总兵高业派遣贺人龙部进驻白水城内,维持治安。
    一连几日,白水城内都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方、孙这两家被督办司持圣旨株连,总共杀了三百多人。


第八百四十章:整顿陕西
    朱由校抵达西安以后,并没有入城,却是在城外十二里处停了下来,勇卫营在此地扎营立盘。
    听闻此事,西安城内的朝廷文武,都是揣揣不安。
    皇帝已经来到西安城外,他们现在出迎也不是,不出迎也不是,而且很显然,是借着白水县饥民造反这件事来的。
    禁军营地连绵二三里,一万多人在营盘内来来往往,不时又有一队队的骑兵纵马奔出营地,前往远处,不知所去为何。
    一眼望去,尽是金戈铁马,马蹄踏在陕西这个久经天灾、战乱糜烂的土地上,奏出一首令人躁动不安的华曲。
    在营地的最中间,一座高高竖起九龙旗的大帐静静矗立,手执钢枪的勇卫营将士们来回巡卫,一片肃杀的气氛。
    陕西巡抚乔应甲的事,已经传回西安,皇帝的到来,更令这座省会城市中的全省最高朝廷管辖机构的官员们担惊受怕。
    新任的陕西巡抚朝中还没有拟定人选,在皇帝金口玉言之前,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这两名原本的陕西巡抚属官,便是全省权利、地位最高的两名文官。
    除此以外,还有西安一府六州三十一县的知府、知州、知县们。
    这些官员,此刻全都聚在九龙帐里,屏息凝神、大气也不敢出,暗自揣测着皇帝下一步的旨意,以及自己将来的命运。
    文官们集中在一侧,从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的卫所武将们,则是聚拢在另外一侧。
    这件事虽说出自于文官,但饥民造反,白水县驻防官军毫无作为,以致饥民轻易夺取县城,这也有他们武将的罪过。
    本来争斗不休的陕西官场,全都随着一个人的到来,拧成了一股绳。
    或者说,临时上了一条船。
    尽管这条小船破破烂烂,似乎随时要在来自于京师的大风浪中被掀翻,但他们还是不得不蜷缩在上面。
    “参见陛下!”
    这时,帐外的勇卫营士兵纷纷半跪行礼。
    一阵脚步声伴着铁甲叶子相交之音传入九龙帐,一身明黄色甲胄的朱由校,在众人的眼前走进了帐中。
    勇卫营的总督陈策,一如既往跟在他的身后。
    朱由校坐在九龙御座上,心中自然知道这次来陕西的目的,原本党派之间的倾轧,无论阉党还是近年来复起的浙党,都有其古代封建党派的弊端。
    好比阉党,毫无能力的陕西巡抚乔应甲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由校不得不说,在应付东林党的时候,这些油盐不进,而且对自己忠心的阉党的确好用。
    但是东林被肃清朝堂以后,尤其是皇权现在已经被自己抓到这样地步的情况下,阉党存在的弊端就已经超出他的优势了。
    眼下朝堂上仍然需要阉党和浙党相互制衡,但是地方上,则需要任用真正有能力的官员。
    一个官员的贪腐和无能,便会对一地的百姓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
    当这样官员占据地方官员的大多数,朝堂的政令便不能得到彻底实施,阳奉阴违的情况也就屡禁不止。
    王二在白水“起义”的消息,为朱由校敲响了警钟。
    现在已经不能再坐在紫禁城里,等着看各党之间角逐出优胜劣汰,然后慢慢换人了。
    这次下来,就是要着手清理一下地方上糜烂的官场,用铁腕手段,让自己的意志在这片土地上得到贯彻。
    杀一个不行,那就杀十个、百个。
    总而言之,不把陕西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朱由校就不会走。
    “都来了。”
    朱由校说道:“坐吧,赐坐。”
    语落,十几名勇卫营士兵纷纷入帐,将早就备好的凳子整齐的摆列在两侧,文武们见了,纷纷行礼。
    “谢过陛下——”
    然后,分列两侧坐好。
    人是坐下去了,可是心却是吊起来的,谁也不知道这次皇帝又要处置谁,谁的心里都有鬼。
    “白水县,朕刚从那儿回来,你们这些地方上的大员,就没有什么要和朕说的吗?”
    一句话下去,帐内的气氛一下子降至冰点。
    “崔治,你身为陕西的布政使,掌管全省的民、财、田、户、钱,孙以智在白水县征收了三年半的课税,你就毫不知情吗?”
    崔治心中咯噔一下,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不过孙以智已死,什么事都往他身上推就行了,死人毕竟不能说话,也不会狡辩什么。
    他连忙出列,噗通跪倒在地。
    “陛下!朝廷取消课税、杂税的公文臣的确在前些年就已经下发至各州、府、县,可他孙以智竟敢无视布政使衙门的公文,依旧在白水胡作非为。”
    “对此,臣也是早有所知,只是他孙以智善于隐藏,一直未能找到真正的证据,故而…”
    “胡言乱语。”朱由校冷哼,“朕虽没做过布政使,却也知道,全省的田册和税册都在布政司衙门内。”
    “来人,将田册和税册拿给朕看!”
    不多时,陈策亲手将两本册子捧来。
    朱由校只是随手一番,然后便猛然间将册子掷于地上,“你自己看看,天启三年到天启七年,白水县的税务正常吗?”
    崔治连忙拿起册子,胡乱翻看,实则根本没有细看的心思。
    他的额上不断有斗大的汗珠滚落,浸湿了册本,朱由校耐心早已消散殆尽,“行了,别看了。”
    “以前不知道查,现在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
    “朕查过了,西安三十一县,有半数的税册和户部都对不上,恐怕私底下征收课税的还不只是白水县一地。”
    “你这个布政使,到底是怎么当的?”
    说着,朱由校右手攥紧,狠狠击在桌案上。
    “无能巡抚,无能布政使,陕西怎能不乱?”朱由校大手一挥,向外喝道:“来人,扒了崔治的官服,抄了他的家。”
    “扔到街上,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陛下,陛下臣有话说!”崔治见到身后闪起亮光,就知道勇卫营亲军已经入帐。
    再听见愈发接近的沉重脚步声,他心乱如麻,只求自保,惶然拜倒在地,不断叫喊。
    “陛下,是都指挥使李洪与知县孙以智等联合,暗中征收课税、侵吞军饷,互相分账!”
    “陛下明察,陛下明察啊!!”


第八百四十一章:祖宗成法
    “等等。”
    朱由校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陕西布政使崔治见到引起皇帝的兴趣,好似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连声说道:“千真万确!”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去清查天启朝以来,历年陕西都司各卫所军饷,去问那些当兵的也行,他们全都知道。”
    “都知道,怎么不报?”朱由校下意识问了一句,随即意识到问错了人,不等崔治反应过来,便向陈策打了个眼色。
    陈策抬脚几步,来到一脸仿徨的陕西都司都指挥使,秩正二品的李洪面前,后者在这位勇卫营总督面前,也只是满心的恐惧。
    似李洪和崔治这般职权,就和后世的军区司令和高官差不多。
    但是在朱由校这个皇帝面前,他们还是如同一只蚂蚁,可以被轻而易举的踩死。
    “你这是血口喷人!”
    李洪自然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服软、认罪等于死路一条,要是咬紧牙关撑住不松口,倒还有一线生机。
    “我李洪为朝廷兢兢业业,镇守陕西,何曾传出过贪污军饷、侵吞卫所军屯之事?”
    “陛下,莫要听信那崔治的一家之言,臣对大明,对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鉴,绝无此事啊!”
    “崔治这是眼见死到临头了,到处乱咬呢!”
    朱由校嗬嗬一笑,觉得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了,但是目下来讲,崔治知道的可能更多,倒是暂时不打算再弄死他了。
    “是真是假,朕自有定夺,暂且将崔治收押,至于你么,李洪,你近前来,真有话对你说。”
    后者闻言,连忙上前,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陛下请说,臣无不照办!”
    “若真是崔治造假,朕自会严厉惩戒,可若他方才这些话有真的,李洪,你的下场要比他凄惨数倍。”
    李洪闻言,浑身一颤,险些摔倒,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从未贪污过陕西官军的军饷和军屯。”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崔治冷笑:“姓李的,死到临头了,你还在咬牙硬挺!天底下有什么事情是厂卫查不出来的?”
    “哼哼,等死吧!”
    。。。。。。
    天启皇帝来势汹汹,一场见面,又有一名大员落马,临死前如疯狗般乱咬,又供出另外一名重要人物,都指挥使李洪。
    随着皇帝的到来,陕西官场突然间变得血雨腥风。
    几天之内,陕西巡抚乔应甲、陕西布政使崔治,这两个陕西的高官干部接连落马。
    尽管地方官府有意隐瞒,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嘭!”都指挥使李洪的拳头猛砸在都司衙门内的桌案上,连带茶碗都飞起老高。
    这次他侥幸逃脱,不是皇帝起了仁慈之心,而是因为影响不好。
    事实上朱由校也就是这样,接连几日之内处置的朝廷大员太多,地方难免震动,毕竟陕西一省的军政事务,还需要有人处理。
    茶碗在桌上跳了几下,最后还是落在地上,茶水溅了前面站着的两名指挥同知一身。
    其中一人,额头和脖子上的青筋暴起,大声吼道:“什么?陛下要清查卫所的军屯田册和历年饷银?见鬼!”
    李洪双手一背,大步在中厅走来走去。
    “敢动祖宗的成制?……陛下这是喝了魏忠贤那票阉党的的迷魂汤了!”
    一名唤做李正的指挥同知说道:“陛下早就想动卫所军屯了,前些年,胡士广、许为京那两个老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