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将如想封爵,难度可想而知!
    谁也没想到,在如今这天启一朝,竟又开始封爵了!
    只不过,这次的封爵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新封这一批勋爵以后袭爵的规矩改了,而且改得很彻底。
    但凡是这次新封的,日后都制同勋贵限爵法。
    新封爵位,同一批竟没有一家是世袭罔替的,这在大明来说,当属首例。


第七百七十八章:你很勇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以下文武臣工,自本朝兴始来,义武奋扬、履立战功,又因政绩突出、保境安民、与民更始,皆册封爵位,以示本朝爱惜贤才之心!
    山陕总督朱燮元,平定西南、辽东大捷有大功,封兴平候!
    辽东经略熊廷弼,镇辽十年,击退建虏、收复全辽有大功,封东平候!
    山西副总兵官张万邦,镇守大同,抵御察哈尔诸部西虏,袭破察汉浩特汗庭有功,封靖南伯!
    镇江总兵毛文龙,开镇东江,牵制建虏有功,封靖北伯!
    余部诸文武,降次封赏!钦此。”
    话音一落,满朝文武都是愣了。
    这第一批,只封了四个人,就有两个侯爵,两个伯爵!
    这是什么概念?
    世宗以来,也就一个李成梁被封为宁远伯而已,余的文臣武将,嘉靖一朝北虏南倭寇,立功成名者不少,三大征立功的更多如牛毛。
    这些人,没有一个封爵的。
    本来群臣们以为封的是自己人,可却没想到,真正意义上算是他们自己人的,只有一个朱燮元。
    至于说熊廷弼,这个不修边幅,说话毫无顾虑的熊蛮子,早将满朝文武得罪了个遍,他算什么文臣?
    张万邦,他又算什么。
    不过是近几年名声鹊起,在边关打赢了几仗,至于察汉浩特那一仗,更没什么好吹的,不过是捡了察哈尔部主力未在汗庭的漏而已。
    这样的人,竟然也能封伯?
    还有毛文龙,都还不如张万邦!
    张万邦好歹是个内地人,也是将门出身,可那毛文龙是个什么东西,此前不过是奉命在东江开镇的一个小小都司而已。
    这些年,毛文龙所部在皮岛瞒报空饷、截杀商队、杀良充功的种种劣迹,尚且没有清算。
    给他封爵,无异于使大明朝廷沦为天下间的笑柄!
    阶下,内阁首辅魏广微与都察院御史李邦华对视几眼,后者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在这种时候说出一句话来。
    他是自比魏征,要做本朝皇帝的镜子,可他不傻。
    他自然知道,现在封爵的意义对于本朝来说非同小可,天启皇帝刚刚继位时形势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天下中兴,但是中兴没有定以,历朝历代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功臣。
    太祖皇帝大封功臣,因为他们追随自己血战沙场,开邦立国;成祖皇帝大封功臣,因为他们靖难有功,堪称再造。
    而今天启皇帝新封四爵,也是因为要竖立一批榜样,表彰他们在本朝堪称辅佐中兴的大功!
    李邦华没有说话,言官们俱都眼观口,口观心,不发一言。
    但是很快,还是有人站出来率先反对。
    大理寺少卿惠世扬出列奏道:“陛下可以分封勋爵,但绝不可封熊廷弼、毛文龙、张万邦!”
    “此三人,虽有小功,实不配有此殊荣!”
    朱由校没想到,在这种内阁、六部、军机房全都是自己帝党人的情况下,居然还会有不要命的敢站出来反对。
    不过,起初并没有露出什么震怒的表情。
    待惠世扬话音落地,朱由校才是面无表情道:
    “惠卿家想多了,朕今日召你们来,是宣读封爵诏书,不是商讨该不该封爵,应该封什么爵的。”
    “你先退下吧。”
    朱由校不想怎么样,已经很给文臣面子了,毕竟这次封爵主要是向忠勇武将表达爱惜之意,以振奋军心,提升威望。
    文臣们有些微词,朱由校实际上很能理解。
    “陛下——!”
    惠世扬这次不知是受了谁的授意,还是自己突然间脑子短路了,似乎是打算和朱由校杠上了。
    多年未见在朝会上发言的这位大理寺少卿,今日却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开始侃侃而谈,连朱由校的警告都视作不见。
    “自古以来,武将死战,文臣死谏,我大明自嘉靖以后,罕有封爵者,陛下如今滥封爵位,臣担心重现昔日正德之患!”
    “臣为国忧心,实在是心急如焚!”
    他昂头挺胸继续说,全然没有注意到朱由校已经逐渐阴沉的脸色,以及内阁首辅魏广微频频的眼色示意。
    见惠世扬又张了嘴,魏广微连忙转头回去,垂头望着阶下。
    “景泰时,朝廷曾经发布如能杀死伯颜帖木儿或太监喜宁就可以封爵,后来杨俊擒获喜宁,挽封爵却只字不提。”
    “正德十四年,宁王作乱,武宗发布皇榜,称如能平叛者可封伯侯,王守仁带兵平叛,一样没有得到封赏。”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荡清海波、备御俺答,堪称有大功于朝,世宗也未封爵,只有太子少保之勋荣。”
    “敢问陛下,熊廷弼、张万邦、毛文龙三人之功,比杨俊、王守仁、戚少保何如?”
    “陛下如若不信,臣还能举出更多典例,以证实臣所言非虚,陛下滥封爵位,早晚必使大明陷入灾祸!”
    朱由校将手狠狠抓在御座上正在咆哮的苍龙头上,勃然怒道:“够了,你住嘴!”
    惠世扬也被天启皇帝这在朝会上罕见的龙颜震怒吓了一跳,但还是继续说道:“臣不能住嘴!”
    “陛下年幼继位,并没有受过体统的皇家训导,那就让臣来教教陛下我皇明的祖训!”
    “陛下,大明的爵位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祖训有言,非开疆辟土,挽国危难之大功者不能封爵。”
    “熊廷弼,守成之功而已,封个柱国已经是天恩。张万邦所领大同军,不过是趁虚掠后,连西虏的主力都未遇见,这就算作功劳了?”
    “毛文龙的功劳又算什么?要臣说,他非但没有功劳,还有大罪于国!”
    “臣还要参奏毛文龙所率东江军罔顾王法,杀良充功、截杀商旅等十条重罪,条条罪无可赦!”
    “陛下不责罚便就罢了,给这样的乱臣贼子封爵,是何道理?”
    惠世扬说了这样一大堆,根本没有给朱由校这个当皇帝的任何还口的机会,说完,还在大口喘气,正视上方。
    他的最后一句话,就像一根重物,猛然间坠落到了皇极殿的大殿之上。
    此刻,这里静悄悄的,余的群臣,听了这样一番惊天激昂之言,竟没有一人附和的。
    倒是朱由校嘴角一勾,冷冷说道:
    “惠卿家,你很勇啊。”


第七百七十九章:后世隐患
    纵观整个历史,似乎只有大明朝的君臣之间,是这样一种几近病态的不可调和。
    朱由校组建了专为宣旨的军机房,以魏忠贤司礼监掌印,六部尚书、内阁辅臣,几乎全都有魏党的人。
    余下的,也都是势单力孤,不敢多话。
    可即便如此,在这种几乎满朝文武早就心照不宣的事情上,也还是会有人为了反对而反对!
    大理寺少卿惠世扬,着实把朱由校气得不轻。
    但是朱由校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要心平气和,他的目的就是要气你,就是要让你这个做皇帝的当众动怒,失了分寸。
    朱由校紧蹙双眉,无语地看着阶下这位臣子折腾,少倾,口气平淡的说道:“卿所图者,谏名也,退下吧。”
    这句话,相当于响亮的打了惠世扬一个耳光。
    尽管朱由校说到了点子上,但这依旧不能阻止已经近乎疯狂的惠世扬了,他妒忌,他饮恨。
    天启一朝,大理寺衙门毫无实权,由于皇帝不重视,几乎成了清水衙门,他坐在这个位子上,六年,如坐针毡!
    在这六年里,他看着东林同僚在昏庸皇帝的宠信之下,一步步惨败于阉党,而他却只能毫无作为。
    他恨阉党,更恨自己,今日对封爵这四人的妒忌,则是最终的导火索。
    即便皇帝已经看穿了自己,可惠世扬依旧能恬不知耻、冠冕堂皇的站在皇极殿之上,一番话,赫然将自己摆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禀陛下,臣所图非名!”言罢,他“噗通”一声,猛地跪在御阶之下,猛然间一个响头磕在大殿之上。
    “若陛下不信,臣敢以死证身,以辨清白!”
    眨眼之间,血流如注。
    “陛下请收回成命,封爵如此儿戏,天家威严何在?”
    “臣只是因正德之时,主上国政不修,朝纲不理,滥封爵位所致前辙,劝陛下日参省己,正心修德!”
    六部尚书,内阁辅臣,朝堂各部公卿,全都是在官场混迹了大半辈子的老狐狸,察言观色都是最基本的本领。
    他们就算有什么想法,也根本不会写在脸上。
    大殿上依旧无人吭声,因为朝臣们分明能嗅得到,空气中传出来那淡淡的肃杀之气!
    天启皇帝,真正的动怒了。
    只不过,现在的皇帝已然和七年前继位时大为不同,真龙就是真龙,就算年幼继位,也能拨乱反正。
    真龙可藏于深渊之下,隐忍不拔,也可转瞬跃于九天之上,呼风唤雨。
    天启年的中兴之主,是那样简单的么?
    此刻,朱由校满心的滔天怒火,全都化作一口口呼出的恶气,隐藏于平静的面容之下。
    旋即,向这边淡淡瞥了一眼:“卿家深得朝政用人之道,要不要让你来做这个皇帝?”
    “臣不敢。”
    朱由校忍不住发出冷笑:“你不敢…”
    “说出这话的时候,卿家难道自己一点儿都不觉得可笑么?”
    惠世扬深吸一口气,执意要与天启皇帝一站到底,稽首拜道:“今臣敢当陛下斧钺之诛,冒犯天威,直言进谏,非为沽直,实是忧心祖宗三百年社稷,危在旦夕…”
    说着这话,他的眼中竟泛起泪光。
    “熊廷弼、张万邦、毛文龙三人,一无开疆拓土之业,二无挽国倾颓之功,何以能封爵?”
    朱由校抬起头,冷冷端详他,脸色已然是有些绷不住了。
    惠世扬不为所动,他等的就是这一天,这一刻!
    “常言道,君子,阳也,故君子登庸中国之盛。而今建州作乱尚未平息,国土沦丧,乃陛下多年任用阉人之故。”
    “此番王恭厂灾,天下震动,黎民惶惶,皆言道天变示警,如要重整河山,必要以阳制阴,阴者,正是我朝阉宦之祸!”
    朱由校张口结舌数次,终是没有忍住,怒极而笑。
    说过来绕回去,终究还是东林余孽为扳倒阉党的一番赤条条的冠冕堂皇正义之言罢了。
    在他们看来,敢于当众反驳皇帝的人,都是真正的正义人士,都会赢来满朝文武和民间士子的一片赞扬。
    而似今日这种极其正式的场合,正是他们表演的绝佳舞台。
    惠世扬仿佛化身成为不惧龙兴震怒,仗义执言的使者,成为多年来第一个敢于为先前受阉党迫害的东林人士发声的人。
    在他看来,这一次,无论如何他是赚的。
    若能惹得天启皇帝龙颜大怒,当庭出丑,打上几棍廷杖,这对他来说,便是可比武将们封狼居胥的天功!
    伤得越重,他越高兴,就算是死了,也能名留青史,成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