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着后金就要杀奔汉山城下,李倧慌忙散朝,带着文武百官及数千朝鲜王京卫戍军,轻装简从地向觉华岛逃窜。
    倒是仁穆大妃,执意要与王京共存亡,说什么也不走。
    王京卫戍军和国王一撤,整个汉山城的朝鲜百姓全都慌了,拖家带口的往外逃难。
    而此时此刻,就在二十里外,后金军刚刚击溃了朝鲜南四道的勤王军队。
    马蹄阵阵,裹着飞扬的尘土。
    后金军正在漫山遍野的追杀朝鲜勤王军,惨叫声不断传来,皇太极带着诸王公贝勒,满意地骑在马上,笑道:
    “爽快,爽快啊!”
    “本汗憋闷两年了,在新甸又吃了那李希爵的亏,如今总算是找到了以前的感觉!”
    范文程笑道:“是啊,还是小贝勒慧眼识珠,看出朝鲜不过是一堆土鸡瓦狗,难以抵挡大金的攻势。”
    然而,众人都在高兴时,多尔衮却是满脸的踌躇。
    “慢,太慢了!”
    “大汗,还请传令,叫大军不要再纠结残敌,击溃朝鲜军队不算什么,还是尽快攻入朝鲜王京汉城吧!”
    “我们已经在朝鲜北道拖延了四天,辽东形势,瞬息万变,明军可是片刻不停的!”
    皇太极正是志得意满之时,闻言颇有不悦,并没有直接下令,淡淡敷衍道:
    “本汗知道了!”
    颇有些自傲的他,并没有继续采纳多尔衮的意见。


第七百三十七章:只跪大明天子
    “这个多尔衮,不过是歪打正着,叫他说对了一次,还牛气起来了,又劝大汗撤兵。”
    阿济格腰间挎着朝鲜南一道大将李秀臣的首级,浑身鲜血淋漓,骑着马走在汉城的石砖路上。
    他的脸上没有一点厌恶之情,相反,这种血型的气味,很是令他舒心。
    “是啊,我们才刚进入汉城,勇士们疲惫不堪,未曾来得及搜刮一番,这时退兵,亏他多尔衮想得出来!”
    随行的萨哈廉冷哼一声,道:
    “多尔衮和多铎日日都在一起,寸步不离,都以为他们才是这大金唯一看得懂时势的人,我们不过是一群蝼蚁。”
    阿济格在这次立了军功,根本不将多尔衮放在眼里,不以为意道:
    “就让他们去耍嘴皮子好了,攻下汉城,下一步就是并未江华岛,等朝鲜的人全都对大金俯首称臣了,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萨哈廉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与此同时,几条街之外,多尔衮一只脚踩着烧焦倒塌的房门,凝眸道:
    “我们进入朝鲜境内几日了?”
    多铎不明所以,仍是回道:“至今有七八天了,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守在大甸、长甸二堡的德格类还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吗?”多尔衮蹙眉道。
    多铎笑道:“或许是你想得太多了,曹文昭老实得很,摸不到我大军动向,哪敢随意出城。”
    “德格类前日才传回消息,说明军整日闭门操训,根本见不到影子。”
    “嗯……”即便如此,多尔衮还是仅仅蹙着眉头,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明军的厂卫探听消息很厉害,朝鲜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眼下却如此的安静,实在是反常。
    “阿济格听说你在今早又去劝大汗退兵,聚了一帮正白旗的贝勒,正在谈论我们。”
    “我们在镶白旗为牛录额真,还是不要和阿济格闹得太僵,两白旗还是支持他的人多。”
    多铎说完,走进了这座院落。
    “两白旗,我迟早要把两白旗从阿济格手里夺过来。”多尔衮嗤笑一声,“大汗又在猜忌我了。
    多铎冷笑一声,道:“用咱们的时候取而用之,不用的时候便一脚踢开,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他这个大汗,害死了我们的母妃阿巴亥,早晚,要和他算这笔账!”
    “嗯!”
    多尔衮重重点头,隐藏着眼中滚滚的怒火,踏进院落,正望见几个仓皇跑出来的朝鲜女人。
    随即,他笑道:
    “多铎,大汗不会退兵了,我琢磨着,大军还要在汉城停留三五日才会进发江华岛,来都来了,何不入乡随俗?”
    “试试朝鲜女人的味道,比那汉人女子如何?”
    多铎哈哈一笑,“我正有此意,这个年轻漂亮的留给你,我喜欢年龄比我大的!”
    多尔衮揶揄道:“你还有这个癖好?”
    “你不知道的可还多着呢!”多铎大笑一声,迫不及待地先抓了上去。
    。。。。。。
    朝鲜王宫。
    鹅黄色的盆花被烈火考掠四碎,宫中硝烟渐散,李氏王族的大旗横七竖八地扑了满地。
    后金攻下汉城,却也知道,此地并不是长久守备之所,所以并不打算留下兵力镇守。
    景福宫,宫女慌慌张张跑来。
    “王后,鞑子兵进宫了!”
    仁穆王后穿着多年前万历皇帝赐予的朝服,端坐在地上,闻言凤眉微瞥,并未多言。
    很快,一阵夹杂着铁甲叶子相交之音的脚步声,踏在了朝鲜王宫的地砖之上。
    这些脚步声由远及近,来到了景仁宫外。
    皇太极挎着虎头大刀,伸手示意众人不要进入,自顾自走了进去。
    他环视一眼,很快看见了北侧的那个女人,还有她身后仅剩的两名忠诚宫女。
    沉重的脚步声缓缓停止,皇太极志得意满,望着她道:“仁穆王后,见了本汗,为何不跪下相迎?”
    仁穆王后缓缓睁开眼睛,斜瞥一眼,面无表情道:
    “我是朝鲜的王后,只跪大明天子。”
    皇太极看得出这女人眼中对自己浓浓的不屑,不过他也没动怒,笑笑说道:
    “你可知,眼下我大金已经崛起于建州,明军每战必逃,辽东,迟早是我大金的囊中之物。”
    “明国腐败,皇帝年幼而受阉人蛊惑,国内又是连年灾荒,汉人自己都活不下去了。”
    “这样的国家,已经到了将亡之时,你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莫不如跟随大金,也能保全自身,你看看,你心心挂念的大明兵马,现在又在哪?”
    仁穆王后直视他,说道:
    “朝鲜之国号乃是明太祖皇帝所赠,李氏诸王,无不谨记,如今既让你这蛮夷破城入宫,是杀是剐,悉听尊便!”
    皇太极心中有些惊叹,转身说道:
    “既然如此,本汗也便成人之美,留你一个全尸,来人,将她吊死!”
    仁穆王后紧闭双眼,似是松了口气,喃喃道:
    “大王,妾随你来了。”
    语落,阿济格手提粗绳上前,自身后紧紧缠住了她的脖颈,直至勒死。
    看着那两个仓皇跪倒的朝鲜宫女,皇太极也无心再做什么事情,转身就走。
    可是他身后的贝勒们,却都是围拢上前。
    很快,整个朝鲜王宫,便成一片的火海。
    在整个北朝鲜一片空白,无一援军的情况下,皇太极率领后金军在汉城饱掠三日,这才继续南下,前往江华岛。
    消息传到江华岛,逃难至此的朝鲜国王李倧及文武群臣们,都是惶恐不已。
    李倧扑倒在地上,哭喊拜道:
    “大王大后,本王无能,不能保全您的性命,叫您被那鞑虏所辱!”
    “大王大后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她是贞烈而死,并未受辱。”领议政金鎏说道:
    “殿下,还是快想对策吧,金兵就要逼近江华岛了!”
    李倧擦了擦泪水,起身仰面呼道:“苍天啊,难道我朝鲜就毫无办法,只能坐视鞑虏在国境肆虐了吗!”
    闻及于此,朝鲜的文武群臣们也皆是面面相觑,哭丧一片,毫无办法。
    不过多久,汉城卫戍大将李兴立兴奋跑来,道:
    “殿下,好消息!”
    “派往皮岛的使臣已经回来了,毛文龙接受了我们的求援,正在调遣援军!”


第七百三十八章:直奔漠北
    “将军请救救朝鲜!”
    “将军,虏骑入我朝鲜,一路破城夺寨,就连汉城都已经失陷,我们回不去了…!”
    皮岛,望着面前一群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朝鲜女子及义州百姓,毛文龙的心在滴血。
    他宽慰说道:
    “你们放心,如今天下大治,辽东已复,建奴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日了。”
    “不仅是你们与那建奴有仇,我的这些部下,个个都与建奴有血海深仇!”
    毛文龙说完,身后的东江军将士都是纷纷点头。
    毛承禄说道:“我们先前都是辽东和北朝鲜的难民,阖家都被建虏所害。”
    “这笔账,我们记下,来日一并奉还!”
    毛文龙起身遥望远方,紧紧握着佩刀,喃喃有声:“看着吧,这一天,快到了。”
    。。。。。。
    沈阳以北五十里,十方寺堡。
    十方寺堡自洪武年间建立,有明以来,便是辽东御漠北蒙古之边防重镇。
    此时此刻,十方寺堡城下,铳炮齐鸣,震天而响。
    一声大响,十方寺堡城门大开,熊廷弼身着御赐山文甲,手持尚方剑,高声下令:
    “杀奴!”
    一声令下,城中早已齐备的骑兵纷纷冲出。
    伴随着城头的撼响,明军骑兵冲散了面前蒙古骑兵的阵型,更令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些骑兵个个都拿着一把手铳。
    这并不是蒙古人熟知的三眼铳,而是一种应用遂发技术全新制成的转轮手铳。
    这种手铳,可以直接发射铅弹,威力更高而稳定性极佳,现已成为边军骑兵的标配。
    蹄声阵阵,明军骑兵手持转轮手铳,人未至,弹雨顷刻便到,打的那些自诩勇武的蒙古骑兵人仰马翻。
    为首的蒙古万户被直接射成血刺猬,来不及反应,明军骑兵就已经杀到,转瞬间,更是人仰马翻。
    蒙古骑兵不能抵挡,人心俱散,仓皇而逃。
    城下,杀声阵阵。
    明军步骑不在安于守城,配合着城头铳炮,纷纷掩杀而出,各部各营,漫山遍野的追击漠北蒙古联军。
    一名督标营兵士跑来,粗喘起道:
    “报——!禀经略,满桂率五千骑兵,大破科尔沁奥巴部两万骑,请示是否追击。”
    这要是以前,熊廷弼绝对会下令回撤,以保万全。
    可是如今,形势全然不同,他认为,该是到了扩大战果,杀出辽东,让蒙古人看看,跟错了主子的下场。
    没错,这次明军要趁着建奴主力陷在朝鲜,大举杀到草原深入,直接灭了科尔沁!
    熊廷弼一手按着砖墙,道:
    “传令,满桂直奔科尔沁,薛来胤统御本部,配合塞北三卫兵马,夹击土默特。”
    “这次,本经略要一举肃清漠北!”
    随后,他高举尚方剑:
    “诸位,我等深受皇恩,六年多了,算上万历一朝,要有十年了!”
    “这次是个机会,这个机会,我等了十年!!”
    “漠北蒙古,一向与那建州互通有无,姻亲结盟,我们要直抵漠北,杀他个片甲不留!”
    “诸位,我们一起为国朝建功!”
    辽军众将领要么是多年追随熊廷弼的老部下,要么就是如满桂、曹文昭这种天启年间凭借战功崛起的新人。
    这种时候,无一例外的半跪在地,同声喊道:“我等誓死随经略,建功报国!”
    “杀抵漠北,不破蒙古,誓不回还!”
    熊廷弼最后做了一句动员,便提着尚方剑下城,亲自上马,率领督标营出城追击。
    现在出击漠北的明军,多半以天启一朝新建立辽军为主。
    一向稳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