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士广望了一眼桌上,见到伙食还不错。
    邹氏微微欠身、点头,却没有说话,她深知在谈公务的时候,女人还是不要插嘴得好。
    看起来这位夫人对朝廷命妇的三从四德很是悉知,胡士广暗自点头,打算开门见山,面色瞬间冷了下去,道:
    “哼!”
    “亏你还认我这个阁老,朝廷严办晋商你不知道?我这次下来,就是奉了皇命,查办晋商。”
    “身为山西按察使,晋商之所为,你应该都了然于胸吧?”
    这时候,俞宏斌早已想清楚自己的立场,也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拱手说道:
    “阁老可是误会下官了…”
    “这些日,下官一直都在动员有司官吏,搜查晋商通虏的罪证,罪证虽然没有搜集到,可却查到了祁帮在打静阳镇赭石矿的主意。”
    “朝廷严禁私人开矿,下官觉得可以从此处下手!”
    这消息,倒与曹三喜给出的不谋而合,这也能证明,曹家并非是诓骗自己,想到这里,胡士广脸上的神色缓和下去,微笑道:
    “本辅一向不是那小肚鸡肠之人,不然也不会慧眼如炬、辨识人才,叫你家多中一名进士了。”
    “是是是,阁老此恩,下官及夫人铭记于心,没不敢忘!”俞宏斌听出了话中的警告之意,忙道:
    “阁老请坐。”
    “下官查到,天启三年河套一战,就是祁帮在幕后作祟,所以囤积粮米,输送消息。”
    “眼下晋中粮米富商,大都属于祁帮,榆次常氏,也属其列,官府买办军粮,经祁帮之手最多,连按察使司中,与祁帮有旧之人亦是甚多。”
    胡士广眯着眼睛,问:
    “你打算怎么做?”
    “要办晋商,祁帮首当其冲,则非以渠家为先不可,渠家资产,何止数千万两!”俞宏斌斟了一盏茶,道:
    “阁老放心,如果要抓祁帮,下官是山西按察使,主持会审,也有不少能插得上话的亲旧、下属。”
    “如要捉拿渠家,按察使司全力配合。”
    胡士广接过茶,小呷一口,没有说话,放下茶盏说道:
    “既然如此,你们闲话家常,本辅不便叨扰了!”
    “阁老慢走——!”俞宏斌连忙陪着送了出去,直至目送胡士广转了街角过去,才是呼出口气,回来坐在桌上,道:
    “你说的不错,阁老是来试探我的。”
    “看起来,两名阁老要动手了,怕不是朝廷催了?”
    邹氏也搞不明白,只是有些担忧:
    “唉!有司官吏不少都收了渠家的钱,这次朝廷要办晋商,实是挡了大家的财路,抓渠家容易,要办,只怕没那么简单!”
    听了他的话,邹氏静静坐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
    最近几日,消息已经在太原传开了。
    先是张家口范家,现在又是榆次常氏,朝廷要办晋商的消息,已经是不胫而走,越传越邪乎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次督办司并没有插手。
    要知道,最遭人嫉恨的就是这个太原府的山西总督办司,这里头怕是存着不少当官的,还有为商的黑料。
    朝廷完全可以依靠督办司,直接下手抓人。
    可是朝廷没这么做,反而是派下来两个山西籍的阁老,皇帝这么做,究竟是又有什么算盘要打?
    常氏被拿下以后,其余晋商正风声鹤唳,到处疏关通结,打算负隅顽抗,可接下来的消息,却是彻底令他们慌了。
    这次动手的不是督办司,而是正经的司法衙门,属朝廷三法司下辖的山西按察使司。
    按察使俞宏斌,正三品地方大员,也是山西籍的本地官员,权位仅次于山西布政使,统管山西全省的司法刑务。
    这个位置很特殊,收受过晋商们的重点照顾,本该是最安全的环节,没想到,却是在这个关键时候突然唱了红脸。
    据传出来的消息,是有一天晚上胡士广去了一趟俞府,出来后就这样了,也不知道是和他说了些什么。
    不过晋商们也能猜得到,胡士广肯定是攥着把柄,足以让俞宏斌害怕到和晋商们撇干净的把柄。
    山西按察使司,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动静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俞宏斌首先抓的居然是按察使司内部的人,即他的副手,按察副使陈九经。
    没过几天,继陈九经之后,在家卧病的按察佥事王夏也被拎出来扔到按察使司的大牢里,据说是因为曾收受过祁帮商人的贿赂。
    有精明者很快发现,按察使司针对的的一个点,已经从全体晋商,悄无声息的变成了声威最大,传播最广的祁帮商人去了。
    很明显,俞宏斌在动手抓商人之前,要清理掉按察使司内部站队到商人那侧的官员。
    作为山西省本地最大的司法机关,按察使司内部口调是否一致,这关乎着接下来会审能不能顺利。
    按察副使、按察佥事,各都是四五品大员,就算是俞宏斌这个按察使想要去抓,程序也极为繁琐。
    晋商们都猜得到,俞宏斌背后肯定有人在支持,这个人,或许就是下来的那两位阁老。
    依当朝阁臣的权势,只要有证据,动员地方司法衙门去抓几个官员,还是很轻松的。
    一下子,人心惶惶。
    这还没完,按察使司接下来的动作更大了,他们开始到处抓人,从按察使司内部,到太原府衙,抓的都是掌管司法的官员。
    这些被抓的官员,都由当今的东阁大学士胡士广亲自审问。
    最后,就连号称小按察使的太原知府张正安也被按察使司派人抓了,扔到了自家的大牢里去。
    直到这个时候,晋商们才是察觉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无论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多大的财富,甚至于地方官员有多支持他们,与朝廷的力量相比,都不过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按察使司肃静一清,凡是支持晋商的官员,几乎都被俞宏斌一一抓走,然后由胡士广写奏疏轻视皇帝。
    不过这个时候的天启皇帝并不在紫禁城乾清宫,而是跑出去听戏去了。
    就算身为帝王,偶尔也是要出宫去闲溜达的,看多了后世微服私访记的朱由校,非常喜欢这种扮猪吃老虎的感觉。


第五百八十九章:天启微服私访记
    “这玩意儿怎么卖的?”
    朱由校走到小摊上,拿起一根玉簪子,摇头晃脑的询问。
    “客观眼劲儿不错,您手上拿的,是我这儿最好的成色了,从前都卖十五两银子,看您成心想要,十两拿走!”
    小贩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来回驱赶摊位上并不存在的蝇虫。
    朱由校又看了一眼这玉簪子,笑道:
    “你跟谁都这么说吗?”
    小贩愣了,问:
    “说什么?”
    “就这簪子,给你五钱我都嫌多,要十五两,真当小爷我人傻钱多啊?”朱由校扔了簪子,转身就走。
    小贩在后嘀嘀咕咕,满脸的不情不愿:
    “还以为是个有钱的贵公子,没想到看着华贵,却如此的吝惜钱财。”
    本来走了几步的朱由校听这话,脚步顿了顿,转头笑道:
    “再有钱的主儿,也不能买你这破簪子啊!”
    “这样,你也看出来了,就本小爷这身服侍,那也不会是个缺钱的!你要是能真拿出点好东西,多出点我也买了。”
    “怎么样,没有吧?”
    小贩狐疑道:“真的假的?”
    朱由校心下哟呵一声,道:
    “怎么你还真有?”
    说话间,小贩鬼鬼祟祟从摊子下面拿出一套首饰,刚要摆上,正巧经过一队顺天府衙的差役。
    等差役走后,他摆出来,贼眉鼠眼的道:
    “巧公子是个识货的,这,成色不差了吧?”
    朱由校垂眸一瞅,倒是真的有些惊奇,问道:
    “这不是宫里的货吗,你怎么弄来的?”
    “嘿,公子还真的识货!”小贩心下一喜,道:
    “公子就别问这么多了,买不买吧你就说!”
    “这些钱,够了吗?”朱由校笑吟吟扔出二钱银子,再次问道:
    “这货你是怎么弄成来的,宫里的货可好买不好戴啊,要是我家那口子因为买了你的货被官府拿了,我饶不了你。”
    小贩赶紧收了银子,笑嘿嘿道:
    “公子方才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别往心里去,这些,都是内市里的货!”
    “内市?”朱由校一愣。
    “公子不知道?”小贩上下打量一眼,道:
    “宫里头有个内市,每月只开几天,都是宫里的人互相交易,有些流露出来的,都是上好的货!”
    “就是不好脱手…”
    “明白了。”朱由校微微一笑,伸手扔出一块银锭,道:
    “你这套十二件,应该是少一件玉雕童子,不过我看着不错,当原价收了,不用找了。”
    小贩一面包好,一面笑道:
    “出手真是阔绰,是哪户的贵公子呀?”
    朱由校木了半晌,出宫前倒还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便笑道:
    “信王府的。”
    “是…信王殿下!?”
    小贩有些不可置信地道,这时候再去看看眼前这位贵公子一身的装束,愈发觉得像了,年纪也差不多。
    朱由校漫不经心的点头,抬眼看见一个人走进青楼,总是觉得熟悉,便抬脚跟了进去,留下后头吓得不轻的小贩。
    这青楼,唤做桂春坊,是京城有名之所,多是文人骚客及一些颇有资财的大户子弟出入。
    甫一进门,眼贼的老鸨便热切的招呼过来,就像看见了亲爹一样热情,脸上红扑扑的全是脂粉沫子,还在往下掉。
    朱由校闻见一股难以名状的浓烈脂粉味,缩了缩脖子,下意识的后撤几步,敬而远之。
    没想这老鸨上前两部,冲这边媚笑起来:“哎呀呀,是哪户的贵公子来了,怎么从前没见过?”
    朱由校不像跟她多待,伸手出示了皇室才有的玉佩,淡淡道:
    “信王府的,不要声张,给我安排一个清净且宽敞的去处,我累了。”
    老鸨自是见识过市面的人,一见就知,这块玉佩乃是非富即贵之人才会有的,一听是信王府的,当即联想到了是谁。
    不出意外,就是信王殿下朱由检,当今天启皇帝的弟弟,皇室子弟呀,这可是大人物!
    想到这里,老鸨媚笑得更深了:
    “那肯定的,殿下到了,怎么能不上心?”
    “我们这桂春坊呀,平日里来的虽说都是些有头有脸的权贵子弟,可却还是头一回来您这样的顾客!”
    “要是照顾不周,小人今晚都甭想睡着了!”
    朱由校冷笑一声,这老鸨的话倒是在理。
    现在的皇室子弟,虽说都被当成猪养,可要是平民老百姓给得罪了,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朱由校显得很好奇,一路走一路观察,平日里因为事务繁多,能出宫这么耍耍的时候可不多。
    穿越五年了,下头民间是什么样儿,还没怎么见识过,看来有机会要多出来玩玩。
    “呀,客满了!”
    老鸨领着朱由校来到最好的三层楼窗边座位,发现已经客满,捂着嘴笑道:“呀!客满了!”
    朱由校四处看了看,发现那人就坐在不远处,而且此处的确位置极佳,不挤不堵,视野也很棒。
    “看起来,你们桂春坊生意挺火爆啊。”
    老鸨说道:“咱们桂春坊呀,不仅京城的权贵子弟多,就连外地的大户人家也都常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