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都到齐了,有件事我也不得不与诸位说了,这件事非同小可,我觉得还是早点定下来好。”
    非同小可?
    一听这话,周围的商人们都犯嘀咕了,这姓黄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其实这些商人之所以早早聚在这里,就是知道黄华堂现在今非昔比,结交的朝廷官员更加不少,他们是来此求机遇的。
    他们早就隐隐有所猜测,黄华堂必定从皇帝跟前接了什么差使,现在一听,果不其然!
    机会都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江南的豪商名士数不胜数,家财可与在座这些人媲美,甚至超过黄华堂的人都大有人在。
    黄华堂开门见山,正好也是这些人来的目的。
    洪良文看着黄华堂,笑道:
    “既然黄掌柜快人快语,那我们也就直说了,朝廷既然有大事交给黄掌柜,而黄掌柜又来找到我们,想必是个大单子,怕一个人吃不下吧?”
    黄华堂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老洪说话还是这般犀利,确如你所说,这单子不是一般的大。”
    “实际来说,莫说是我聚兴号一家,在座的诸位要是想为自己挣个前途,为本家争个荫封,这辈子也就这一个机会了。”
    “机会近在眼前,把握得住把握不住,就要看诸位了。”
    这时,一名布匹商起身道:
    “在下董孝嗣? 松江商会的掌柜? 久仰黄东家了!”
    黄华堂坐在那里,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听说聚兴号几年前还只是偶有闻名? 如今却已成为苏州城数一数二的大商号? 简直厉害!”董孝嗣起了一杯酒,大笑说道:
    “闻名不如见面? 黄东家的谈吐果然非同一般。”
    黄华堂受了这般逢迎,脸色依旧平淡如水? 坐在那里举起酒杯? 回笑道:“是董掌柜啊,久仰久仰。”
    董孝嗣见黄华堂喝了自己的酒,心中才是一松,坐下去说道:
    “我等虽是商人? 但也是大明朝的臣民? 陛下吩咐下来的事,自然当仁不让,黄东家只说要我如何去做就是。”
    他这话说完,余下的商人也都坐不住了,纷纷出言。
    “是啊? 黄东家,你就说说陛下是什么意思吧!”
    “要是朝廷有用的着我的等的地方? 自当效命!”
    商人逐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些人话虽说的好听? 却也不都是什么好果子。
    话说回来,黄华堂自己也是一样? 他与朝廷合作? 也不是什么精忠报国的想法? 那是看见了与朝廷合作后给自己乃至整个黄家带来的好处。
    他首先望向杭州商会的掌舵人,也就是他的老朋友——洪良文。
    “杭州商会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商会,洪东家的资产不说有我十几倍,也能顶上我三五个黄家了。”
    洪良文连道不敢,连声推辞,眼中却也笑的愈发明亮起来。
    黄华堂恭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洪东家的家业已经如此之多,想必也该考虑着为自己和洪家,找一个保障了吧。”
    洪良文脸上的笑容一滞,问道:“老黄你这话什么意思?”
    黄华堂也不打算再多说什么,将自己眼前的酒杯推到他眼前,微笑说道:“朝廷与佛朗机人签订通商协议的事,想必洪东家已经知道了。”
    洪良文眯着眼睛,没有说话。
    “陛下叫我去的意思,就是要我在苏州建起一个皇家商会,这个皇家商会,要包含各地的其它商会。”
    这句话就如同惊雷一般,在商人之间炸开。
    在座的都是各行各业混起来的龙头人物,手中的资产遍布江南,绝大多数孩纸一些地方的商会掌舵者。
    就是一群这样的商人,也知道黄华堂这句话代表的意思。
    各地都有商会,这是一个将当地有头有脸商人圈起来的组织,就是这些商会,控制着一个地方的物价、货运出入,甚至是经济命脉。
    商会的下属,还有各地的船行,船行们在运河流经之处都有码头,商船每日间往来南北,也是商会在上面指挥调度。
    黄华堂一句话就说明了一件事,现在开始,朝廷将会重视商会的发展,还有各地的经济。
    和佛朗机人签订通商是一个开始,组建皇家商会更是一个进阶。
    皇家商会的总部设立在苏州,目的就是要将各地的商会纳入管辖范围。
    朝廷当然不会直接管理商人,还是以商人管理商人,皇帝只管皇家商会的总负责人。
    察觉到机遇的同时,商人们又都觉得有些悲哀,甚至是无力。
    因为朝廷实在太强大了,各个地方的货源全都在朝廷手里,通商以后,来自西方佛朗机人的货物,首先也要经过朝廷的许可才能交易。
    众人都有预感,商人的日子不好过了。
    准确的来说,是和朝廷不对付的商人的日子,很快就要难过了。
    有人愿意,就肯定有人不愿意。
    不等洪良文说话,一名商人冷笑说道:“我想问问,在座的哪个不是腰缠万贯,各地的分号分行数不胜数?”
    “朝廷要设立皇商会统一管理各地商会,是不是管的也太宽了?”
    又有一名商人站起来说道:“单是我们宋家一家,在淮安和登莱的盐田就有五千亩,我们生意做的不大,只顾着盐场和盐田,不想牵涉太多。”
    “我们宋家一直照着朝廷法度办事,不参与这个皇商会,感请黄东家也莫要为难我们!”
    说完,宋家来人转身就要走。
    黄华堂本来就是商人,自然对其中的道道心知肚明。
    这番话他话听到一半时就已经在笑,等这人说完,黄华堂更是一点儿面子也没给留,冷笑说道:
    “别说的这么道貌岸然,你们宋家联合登莱巡检司倒卖私盐每年牟取暴利的事,早就是不公开的秘密了!”
    “朝廷不日就将查办登莱巡检司历年盐务,到时候有关的一个也走不了。”
    “实话告诉你说了,就算这次你不进这个皇商会,朝廷早晚也是要纳管山东盐业的!”
    “山东盐业可牟暴利,你以为朝廷上的都是傻子,看着你们独吞无动于衷?”
    “到时候想进,只怕就晚了。”
    黄华堂见这人脚步顿住,也就知道他明白了,换成一副劝说得样子,继续说道:
    “别急着把自己屁股擦的这么干净,你自己擦了,朝廷该查还是要查!你们以为朝廷这次就单单只办一个皇商会?”
    “错了,大错特错!”
    “办了皇商会以后,朝廷就要清查山东盐业,然后就是清查宁波沿海渔业,尤其是你洪东家的杭州,更是在灾荒时高价倒卖粮食的大户,也要查!”


第四百三十六章:苏州皇家商会(下)
    这话说的,可就比较严重了。
    那准备离开的商人停顿半晌,却是不生不息的走了回来,颓然坐在椅子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众商人也都从这番话中意识到了什么,最近朝廷的动作的确很是频繁。
    自辽东之战大捷以后,一场科举大案牵连了二十余名高官,其下被革职查办、永不录用、发配边疆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皇商会真的要成立,只怕方才那些话,就是下一步朝廷的动作了。
    场面寂静了半晌,却是杭州商会的洪良文尴尬地笑了笑,亲自为黄华堂请了一杯酒,问道:
    “既然朝廷主意已定,我等自不好再推辞,只是不知黄东家从陛下那边得知了什么。”
    见黄华堂看向自己,洪良文心下一紧,解释道:“是这样,我等知道的详细一些,回去也好告诉下属的商会、船行依照圣意办事。”
    黄华堂面色不变,拿起酒杯小抿一口说道:
    “我也是商人,与诸位一样是无利不起早之人,方才话说的重了,还请诸位见谅!”
    说罢,他看向那名宋家商人。
    那商人听了这一番尖酸刻骨之言,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行当并不干净,担忧亲族性命,哪还敢硬气,正是见了坡下驴。
    “黄东家实在言重,方才是宋某唐突了。”
    黄华堂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说道:“陛下也没有告诉我太多,只是叫我回来与诸位商量。”
    “以我看来,组建了皇商会以后,最紧要的就是各地的行商安排,有没有困难的。”
    黄华堂这话给出的意思很多。
    他说完,抬头看了眼洪良文,又瞥了眼其余商人,开口道:“这次朝廷给出的时限很紧,决定好就要马上报上去,最好还是这一次就议出个章程。”
    洪良文暗吸一口气,眼珠在眼眶中转了转,试探性问道:
    “现下势大的可不仅是我们江南商人,还有关内的晋商,不知道朝廷上能帮扶多少?”
    黄华堂冷笑一声,说道:
    “我与你们交个底,趁着这次最好都跟朝廷合作,没有多久,朝廷就要收拾那些不合作的商人了。”
    “通商协议之所以签订,是朝廷想要创造收入,控制商贸,可不是给你们与佛朗机人行商方便的。”
    说到这里,黄华堂继续说道:
    “此回入京,在下与锦衣卫的许掌使也有了些许交情,如果你们担心的是这个,大可放心。”
    “该动手的地方,朝廷不会手软。”
    这话中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只要跟着朝廷的皇商会好好干,朝廷就会帮你收拾那些竞争对手,厂卫可不是吃素的,编排罪名抓个人还是轻而易举!
    在场的商人们都听出来了,这次朝廷是要动真格的了,加入皇商会就能没事,可如果不加入,他们就会是第一个被收拾的。
    经过最开始的不解和愤懑,现在仔细一想,很多人也就都想开了。如果朝廷真的对各地商团大规模下手,除了跟着皇商会干,没有第二条路。
    洪良文与其他商人商量了几句,转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开门见山了。”
    “在场的五十七名各地名商这次全都可以加入皇商会,但我们也有些条件,黄东家也是商人,应该知道时下行商的局势。”
    黄华堂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如果加入皇商会,在坐的五十七家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因为除了那些反对皇商会的人以外,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
    说到这里,洪良文声音一顿,却是黄华堂冷笑说道:
    “你说的,是这次趁着建奴战败,向关外大肆输送粮草和辎重的晋商吧!”
    洪良文点头,叹息说道:
    “其实要论起来,晋商的能耐比我们大多了,尤其是张家口的范家,和漕运总督汪海有交情,利用漕运之便,每年从关外获取的利润顶的上我们十家!”
    这么久以来,黄华堂的脸色第一次有了些许沉重。
    晋商无论总体量还是单家实力,的确都比他们苏杭财阀集团要强大太多,但是他也猜得出来,既然陛下说在苏州建立皇商会,基本就代表着对晋商没兴趣。
    对于朝廷要动手对付晋商这种想法,黄华堂猜得出来,而且毫不怀疑,这可是一块肥肉!
    宋家那人也站出来说道:“自古以来,行商最为暴利者,茶马盐铁而已!”
    “我们宋家在登莱已经有些实力,加入皇商会不求别的,只求能为朝廷控制山东六府的盐业!”
    另外很快有人纷纷出言。
    “我们郑家在大同有些底蕴,可以和晋商们掰掰手腕!加入皇商会后,大同边关的茶马交易,可以交给我们郑家来负责!”
    等众人说完,黄华堂这才起身,拱手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