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困,你回去睡吧。”
    来的,就是郑一官之弟,后来先后改名叫做“郑鸿奎”的郑芝凤。
    他听了这话,也没有太过意外。
    自己这个哥哥的性子,他最了解。
    郑芝凤也没打算走,将脚下一块碍事的木板挪走,趴在郑一官身边,问:
    “有什么心事?”
    “今天怎么答应俞咨皋了,他这明显是要借我们郑家之手,拿到荷兰人的船只装备,一举多得。”
    郑一官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他心里全都明白,福建水师受了皇帝明旨,要在短期内歼灭入侵澎湖的荷兰人,至少也要将他们赶走。
    福建水师的主力战船是苍山船,各方面都比不上荷兰人的盖伦船。
    在郑一官看来,苍山船就是遇见了荷兰的商船,可能都打不过。
    至于自己的郑家船队,虽说如今在东南海域一带还没有什么势力,但是对付这么几个荷兰人,却也没什么压力。
    郑一官一直跟随叔叔李旦,在明朝和日本之间往来贸易。
    但是从去年开始,他开始有意无意的脱离李旦,带着郑家自谋生路,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看得出来,眼下是个比拼航海力量的年头。
    自己叔叔李旦,虽然已经是朝廷外最大的海商,但却盯着日本一个弹丸之地不放。
    相比广阔的东南海域,日本海实在是太小了。
    现在的东南海域,可以说是群雄并起,海盗、海商、西方殖民者,各种势力鱼龙混杂,互相攻伐,但是没有一个能称得上龙头的势力。
    要么被李旦拖死,要么带着郑家走出日本海,在广阔的东南海域,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郑一官果断的选择了后者。
    想要发展势力,首先就得有钱,有钱就离不开跑商运货,所以郑芝龙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朝廷手上拿到正式的行商许可。
    只有这样,他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至于朝廷,则是要维护国威,将荷兰侵略者赶走或歼灭,但中左所一战证明,福建水师的力量不够。
    郑一官不是个容易冲动的人,高文律的攻击对他来说,更大的意义只是个导火索。
    有了这个导火索,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找福建水师合作,而且就算被李旦知道了,也有说辞。
    现在的郑家,还不能脱离李旦,与李家撕破脸。
    “和俞咨皋合作,是双赢的局面。”郑一官淡淡说道:
    “福建水师不足以单独击退荷兰人,要是想脱离李旦单独发展,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我明白。”郑芝凤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叹了口气,嗟然道:
    “一整艘盖伦船还有荷兰人的武器,谈何容易?”
    谈及与此,郑一官神色更加坚定。
    他望着脚下破浪前行的舰首,毫无感情地道:
    “想做大事,一定会有牺牲,我们郑家想在东南海域立足,甚至称王、称霸,这只是开始。”
    郑芝龙无奈地叹了口气,望向广阔的海面,心胸豁然开朗,转瞬释然。
    。。。。。。
    酷烈的日光,照射在中左所上空,往日船来船往,热闹非凡的港口,此刻却寂静的叫人有些害怕。
    八艘荷兰人的战船停泊在港口周围,居然吓得福建水师几百艘舰船不敢靠近。
    皇家海军提督高文律站在其中一艘盖伦船的船板上,用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港口中这些黄皮肤猴子的一举一动。
    不一会儿,他放下望远镜,轻蔑地笑了:
    “这些人全都吓得要死,大白天的,港口里居然一个活人都见不到。”
    “看来要向国王回信,大明可以发展成我们的殖民地!”
    望着这位如此自信的提督,其余的东印度公司将领,也都不好多说什么。
    东印度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
    十六世纪九零年代,英国舰队驶入印度洋,向无可动摇的西班牙人的贸易控制权发出挑战。
    西班牙帝国渐渐衰落,全球的贸易线路随之崩坏,远东地区甚至出现了贸易的真空。
    东方的大明,没有和任何西方国家展开贸易。
    大明庞大的版图,丰富的各种资源,令西方人非常渴求与之建立贸易,就算是发动战争,也在所不惜。
    “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溃后,西班牙帝国无力再对尼德兰地区进行专制统治,荷兰随之独立。
    获得独立之后,荷兰用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发展成为以航海、贸易为主的世界强权。
    现如今,荷兰的舰船数目,甚至超过了欧洲其它所有国家舰船数目的总和,也正是因此,被西方人称为“海上马车夫”。
    针对远东海域的“真空“现象,在二十年前,由联省议会授权,荷兰人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实际上,东印度公司就是专门为了开拓东方贸易而成立。
    如今的东印度公司,已经掌握了西起印度洋,东至太平洋上的广泛贸易,就连总部也设在了远在东方的巴达维亚。
    经过二十年的明争暗斗,荷兰人和英格兰人终于分赃完毕,决定以二比一的份额,共同垄断香料群岛的贸易。
    不久前,荷兰人对英格兰的战争中,取得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占领了印度洋上的锡兰。
    如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人都是有野心的,荷兰人的野心就毫无止境。
    被联省议会选举成为东印度公司总座的科恩上任后,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大明。
    科恩派遣一雷也山为总司令的十五艘舰队,自香料群岛出发,再次入侵大明的澎湖一带。
    事实上,荷兰人想要用坚船利炮打开大明国门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在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三年,他们的船只便已经航行到了大明福建沿海,甚至一度占领澎湖。
    不过当时的澎湖,还不是只有荷兰人觊觎,随之而来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是英格兰人,都对此垂涎三尺。
    西方殖民者之间的内斗,加上万历皇帝的强硬态度,让他们很快便放弃澎湖,转而继续竞争香料群岛。
    天启二年,由于雷也山的强势,引发了身为大明皇帝的朱由校强烈不满,明旨下发,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领土主权。
    为此,福建水师甚至直接发动了战争。
    东印度公司同大明的博弈,自万历年开始,至今才算被彻底搬到了台面上。


第二百零六章:连炮厂一起抢了
    今日,是天启二年六月里再平凡不过的一天。
    辽东边地,一如既往地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役,源源不断的捷报、溃败,被送至京师。
    处置郑贵妃后,内廷自此都是消停了许多,再没有什么不开眼的妃嫔,仗着其它势力,胡作非为。
    张嫣的皇后地位得到巩固,刘太妃也很是欣慰。
    至于外廷,明面上依旧显得波纹不兴,内中却一直都是暗潮汹涌。微风拂过小河湖边,朱由校正与大太监魏忠贤,落座于湖心亭之间。
    今日,是该载入史册,大书特书的一日。
    朱由校站在湖心亭边,短暂将杂乱的朝务抛诸脑后,此刻他心中想着的,都是如何借助此番荷兰人入侵,发展科技实力。
    穿越一场,科技树是必须要攀的。
    只是凭借自己研制,这个进度太慢了,二毕、徐光启,都已被召入朝中,各行其事。
    但毕竟人家西方摸索诸多年头的东西,怎么可能让你直接一步到位?
    在朱由校看来,还需要走点捷径才成,历史上这个时候入侵的荷兰,现在更像是来送装备的。
    没有枪没有炮,洋鬼子们来给我送?
    想到这里,朱由校脑海中不自觉的出现了一道旋律,便微微一笑,轻声哼了起来。
    魏忠贤见了,谄笑:
    “爷今日居然有此雅兴,听了什么好消息?与老奴说说…”
    西苑曾有世庙嘉靖皇帝的行宫,金闾繁华,画船箫鼓,朱由校今日,一是心中有计,二也是想借着满庭奇花异草与孤岑岩石,好好规划今后发展。
    皇帝没有回话,仍在自顾自地欣赏景色。
    魏忠贤低眉顺眼地观察一番,发现皇帝心情不错,却也没有觉得尴尬,又是赔笑:
    “老奴前几日从厂番口中听闻,苏州有一雅士,善画湖中景,贵价千斤,西湖名妓为求一画,争相斗腰。”
    “爷今日有此雅兴,何不去求一画,也学一学那些东林名士,附庸风雅?”
    朱由校闻言,有些诧异,道:
    “朕也会画湖中景,再厉害的雅士,画得有朕厉害?”
    魏忠贤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眨了眨眼,笑道:
    “皇爷善画,虽不会布景,却可将奇珍、异草嵌于屏中,永留景色,也是极为雅致。”
    “皇爷风格与那雅士不同,意境上,却是区区一位雅士无从相比的。”
    朱由校负手在亭子里踱了几步,笑道:
    “你这老阉,怪不得天下人都传,说你极好谄媚,每一句话叫朕听着,都甚是舒心。”
    “不像那些朝臣,皆以与朕作对为荣…”
    魏忠贤垂头附笑:
    “老奴哪和他们一样,爷也知道,老奴市井出身,曾是个人人唾弃的赌徒、浪子。”
    “若非皇爷看重,又哪有今天。”
    朱由校呵呵一笑,没有回话,只是将目光再度投入湖中夏色,胸中似憋闷着万语千言。
    “前日,南居益传回消息,福建水师趁夜色突袭红毛番船队,八十几条船,摸都没摸到对方…”
    “爷请息怒…”魏忠贤打量着朱由校的神态。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
    “朕没怒,朕只是想着,是不是应该大力购进火炮。”
    “军器司研制,还有待时日…”
    “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魏忠贤有些犹豫,得了皇帝准许,才是道:
    “一味去买,对朝廷无益。”
    “我们可以买十门二十门红夷炮,装备在京师,也可以买火器装备勇卫营、京营,然此绝非是什么长久之计。”
    “当务之急,是要买人。”
    “买人?”朱由校抖了抖袖子,坐回湖心亭中间,魏忠贤侍奉左右,继续说道:
    “中左所海战,说明我朝舰船、火器都弱于红毛番。”
    “火器买一次两次可以,但却不能只靠买,朝廷可以从西方买有丰富技术的匠户,给他们官位、薪俸。”
    “只要他们能为国朝效力,好处可以给更多。”
    “老奴建议在京设立炮厂,招募手艺娴熟的匠户,让他们从红毛番身上学习技术。”
    “这样一来,就算红毛番集体不干了,国朝也能做到自己造火器。”
    “拿在手上的,才最放心啊…”
    朱由校回味着这一番话,忽然伸手在魏忠贤的腰上掐了一把,眨眼道:
    “你这老阉,朝议半个月没议出来的事,你倒好,三言两语给朕解决了。”
    “只是,去哪里买人,去西方雇佣,一来一回,少说也要数年,朝廷可等不起那么许久。”
    朱由校其实早知道答案,在明知故问,就是想听听魏忠贤说的,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
    魏忠贤想了想,笑道:
    “好景哪里没有,陛下偏在西苑寻。”
    朱由校站起身,拍拍屁股,边走边道:
    “西苑何处无,偏要往它处问?”
    魏忠贤无奈地笑了笑,招呼太监们跟着皇帝踏上小舟,往西苑湖中而去。
    朱由校负手立在船头,道:
    “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