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清化学家-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未来固定的原始量器,所有的量器都需要以它为准,必须做到绝对精细无差错。”刘磊说道:“你别怕麻烦,未来这是很有用的东西。我记得总舵主要制作温度计的,现在有没有已经完成的?”
  “有的,是按照大人要求标注了刻度。我们以海面上烧开水的温度为一百度,结冰的温度为零度,以此为基准刻画刻度,为此我们还去了次北方制定温度的。”方中履笑着说道。
  刘磊点了点头:“非常好,就把第一件温度计作为标准,玻璃管尺寸,加入填料的数量都要精确计算,刻度也必须画得准确,那就是温度计量单位了,我叫它摄氏度。你去找人把温度计拿来用用。”
  “是,副总舵主。”做出的温度计本就是用于冶炼的,方中履手中有好几个,他连忙拿了一个过来。刘磊命人将水倒入容器中,又把温度计放了进去等了片刻,结果发现拱柱稳定在了二十三度的位置上。
  刘磊看得大皱其眉:“温度太高了,能不能降低温度?”
  “这个……”方中履问道:“副总舵主要多少度?”
  “四度。”刘磊说道。
  “恐怕不行。”方中履茫然摇头,别说现在已经要进入夏季了,就算是冬季福建也很难达到四度那么低。
  “若是在北方就好了,那些富户冬天会在窖内藏冰的。”一个工匠喃喃说道。
  “知道也没用,就算从北方运冰过来,到福建也就化了。”另一个工匠说道。
  刘磊摇了摇头:“那也未必,去拿些硝石来。”火药作坊距离不远,很快就有人将硝石拿了来。刘磊命人搞来一个大木盆,将那个装满水的铜器放了进去,又指挥起众人:“你们两个把硝石砸碎放到水里,边放边搅拌,你们几个看好温度计,降低到四度就拿出来称重。”
  “副总舵主,这是何意?”方中履看得不明所以。
  刘磊笑道:“硝石溶解在水中会吸收热量,这就能给铜器里的水降温。我只让他们在四摄氏度拿出铜器,否则还会结冰的。”
  “竟然如此神奇?早知道就不用去北方测定温度了。”方中履感觉这就是天方夜谭,旁边的工匠也大多不信。然而奇迹很快就发生了,随着硝石溶解在大木盆的水中,铜器里的水竟然真的开始降温了。
  几个工匠瞪大眼睛盯着温度计,直到酒精柱缓缓降低到四的刻度位置,他们才赶快将其拿了出来。擦干水份后,铜器被放上了刘磊制作的简易天平。天平制作容易也相当准确,只需在对面放上石头,达到平衡的时候就能计算出重量了。
  刘磊又让工匠们将水倒掉,重新称重那个铜器,便拿到一堆碎石。
  “非常好,按照这些碎石的重量铸造一个青铜秤砣,今后它就是一吨。”刘磊规定了新的重量单位。
  “大人如此做法究竟为何?”方中履的探索精神让他总是在询问,刘磊也不厌其烦得给他解答:“这个容器内径是四方形的,长宽高都是一米,这就是一立方米了。我们要以千进制划分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和立方毫米,另外还有立方千米。此外还有面积单位就取一米长一米宽为一平方米以此类推,至于重量单位需要等到适合的气候再计量,要确定水达到四摄氏度的时候,容器内水的重量为一吨,以下划分千克,克,毫克,皆以千进制为单位,这样一来体积单位和重量单位就都有了基础。”


第173章 机床萌芽
  刘磊将自己所知的公制单位划分方法都说了出来,方中履则全都记了下来:“我一定做好这件事情。”
  刘磊点头道:“只要我们有了精确的计量单位,今后制作这些东西就容易了。明天我会将燧发枪画出图纸,并确定精确的尺寸,你们以新制作的尺子计量制造,武器的零件就能保证完全一样。若两把枪损坏了,坏的地方不一样,就能拆解其中一支的零件修理,保证还能有一支枪可用。或者让工厂制作一批零件带过去,也能迅速修好坏枪,这就是标准化制作的好处了。只要实行了标准化,今天这样武器无法装回去的情况就绝不会再发生。”
  “明白了,副总舵主真是天才。”方中履这才知道刘磊的用意,心中不禁大为佩服。
  刘磊说道:“我们的工厂越开越多了,尤其是你们这些鼓捣机械的工厂,标准化就是必须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但要将标准计量用在武器制造中,还要全面推向民间,在民用工厂也要使用新的度量衡,甚至还要更改教材,在九龙江书院也推开这种新计量单位,这样才能扫清我们工业化发展的障碍。”最后这番话与其说是对方中履说得,倒不如说是刘磊对未来的展望。
  在确定了计量单位之后,方中履等人复制燧发枪的工作变得顺畅了许多,刘磊也在铸炮工厂里转了转,结果发现进展很不错,如今每天他们都能铸造两门火炮和十支抬枪,而且产量还在稳步增长,刘磊估计在起兵前全面装备部队应该没问题了。
  反到是火枪的制作可能会出现一定迟滞现象,毕竟转向燧发枪生产需要研究制法,这不仅是筹备原料的问题,还要让工人们熟悉新的工艺。幸好如今的火绳枪基本够用,还不必为此太过着急。
  除了燧发枪需要试制,刘磊又画出了一种新的图纸。这是他在鸭脚手枪的启发下,才回想起来的一种燧发枪,当初他也只是在网上见过图片,不过以他强悍的记忆力将图片重新绘制下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磊记得这是十八世纪时很流行的燧发排枪,它有着扇形分布的十二根枪管,以一个燧发装置击火引发,能同时射出十二发铅弹。虽然这种武器装填非常麻烦,但若遇到对方密集队形,或者防守城墙的时候,阻断敌方冲锋还是非常好用的。
  给出新的排枪图纸,刘磊又在狮头寨住了三天,不但按照欧洲运来的原装枪给他们绘制了燧发枪的图纸,还在铁厂帮助他们改良了封闭炼焦炉,并制定了下一步打造炼钢转炉的规划。按照他的估计,只要现在开始制造,两个月后第一台五百公斤级转炉就可以投产了。
  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刘磊便转往猛虎寨了,因为前一天方中德传来消息,他们做出了一台‘神器’。对于方中德口中的神器,刘磊却感觉有些好笑,以他超越这个时代三百多年的见识,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神器的?然而当刘磊抵达猛虎寨被方中德引入一间高大建筑的时候,他真的感到了狂喜。
  在这间足有六米高房屋的中间,有个两层的木架。木架占地面积不小,做得也非常结实,两层中间还有一根手腕粗的六棱钢柱相连。真正吸引刘磊的目光是在木架二层,那里安装着一个两平米大小的金属台面,台面上方有个简单的机械结构,在台面下方还有着大大小小的齿轮。
  “这个是……”刘磊快步冲了上去,沿着楼梯来到二层,他看到了一架简单粗糙的机床。没错这是一台机床,确切的说是一台卧式钻床,在半米高的铁盒子里有着固定的粗大金属架,中间啮合着一根能够伸缩的两米长钻杆,刘磊发现这根钻杆居然还是可以更换的。
  在钻杆下方的齿轮组便是力量传导系统,将从六棱钢柱传来的旋转力放大并加快转速传导在钻杆上,这样就能以至少每分钟一百转的速度钻孔了。刘磊仔细看了看,那根传导力量的钢柱下方固定在一个石盘内,而在钢柱下部有着一个斜向的钢架,末端是一套马具,很显然这是个以牲畜为动力的钻床。
  这个钻床很原始,甚至只能使用原始的畜力,但它第一次实现了机器制造,能够让钻头沿着固定支架的滑床,以标准的直线做切削工作,加工出真正工业级别的产品。这样的做法不但能节约人力,还大大增加了可靠性,保证了产品质量,可谓划时代的工具了。
  刘磊正看着这台转床,几个年轻孩子已经与工匠们一起走了进来,对着刘磊纷纷下拜。刘磊将他们拉起来道:“这个钻床是你们做出来的?”
  “是,大人,我等做了半个月才弄出来这么一台。”年纪最长的工匠笑道。
  “这是谁设计的?”刘磊问道。
  “是我。”在几个孩子中间,个子略矮的一个举起手来,对着刘磊满脸微笑,他正是陆荣主簿的长孙陆奎勋。刘磊隐约知道陆奎勋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尤其以杂学闻名。当时陆荣将他带来的时候,自己还认为可能重名重姓,不过从他现在的表现来看,应该确凿无疑了。想到自己无意中弄到了一个清初的科学家,刘磊心里满是成就感。
  看着那台原始的机床,刘磊越看越是欢喜,为了让工匠们能制造出越来越多令他惊喜的产品,自然要给劳苦功高的工匠们足够的赏赐:“做得好,不愧是我的学生。我宣布这次参与钻床制作的工匠每人发放三十两白银奖励,陆奎勋作为首功奖励一百两。”
  听到如此高额的赏赐,工匠们都兴奋了起来,另外几个孩子也高兴得小脸涨红,只有陆奎勋在那里连连摇头:“磊哥,我不要赏赐,我是想请您提出些意见来。我总觉得它可以做的更好,只是想不出来。”


第174章 蒸汽力量
  “要我提意见?”刘磊听得有些好笑,因为一年来的亲自教学,让这些孩子都把自己当做是无所不能了。只可惜他熟悉的是化学,物理方面只有理论基础,实用机械更是仅知皮毛,让他给这个机床提意见,还真有些难度。
  “是啊,磊哥做出了肥皂、雪花膏、火柴那么多好东西,应该也能给钻床提出些意见吧。”陆奎勋满脸都是期望,刘磊也不好让他失望。心中想着该提些什么意见,忽然刘磊灵机一动:“如果将钢柱下面驴拉磨的畜力改为水力,应该能让钻床的力量增加许多。”
  “对啊,我们可以连接水车。”刘磊的提点让陆奎勋有了新的想法,不过旋即他又失望得摇了摇头:“不行的,猛虎寨附近没有河流啊,除非搬到工匠村去,那里确是挨着九龙江。”
  “没有水力我们可以利用风力。”刘磊的思路也被打开了思路:“我们可以向上发展,利用巨大的风车推动机床。猛虎寨处于两山之间,风力还是不错的。”
  “多谢磊哥提点,我立刻就去准备。”陆奎勋兴奋得就要离开,却被刘磊叫住了:“先不用忙,要建设风车也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我先问问你为何要做钻床?”
  陆奎勋回答道:“我们去狮头寨参观过一次,看到那些工匠给抬枪枪管打磨又慢又费力,我就想利用畜力帮他们工作,这样即省力有省工。”
  刘磊欣慰得点了点头:“不错,这样的工作方式非常好,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下去,做出更多种类的机床,能替代大部分铁匠的工作才好。不过机床要想拥有均衡的动力,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方式,畜力有时而竭,风力时有时无,就连水力在枯水期的时候也会有问题,你想想有没有一种能够长期使用不会受到自然影响的动力?”
  “长久而不受影响的动力?”陆奎勋皱眉深思却始终想不出来。
  看着这个冉冉升起的机械新星,刘磊有意提点他一番,遂启发道:“你想想看,若在炉子上烧水,当水沸腾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水吗?”陆奎勋沉思了片刻说道:“似乎壶嘴会喷出许多蒸汽,还有壶盖会挑起来。”
  刘磊引导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