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我也看清楚了,满清江山覆灭已成定局,何必再垂死挣扎?若你打算吞并直隶山东,我愿意拱手相送,甚至可以让你砍了我的头,只希望留满清百姓一命,让他们也能融入华夏民族之中。”
“玄烨兄太悲观了吧。”刘磊喝了一口酒说道:“为何你认为大清当灭?”
“你这是什么意思?”康熙闻言吃了一惊:“难道你……不,绝不可能,京畿之地你不可能放弃的。”
“我当然不可能放弃京畿之地,不过你们也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嘛。”刘磊笑了起来;“我帮你找一块地方,重新建立国家如何?新汉帝国将免费帮助你们建设两座城市,用于安置男女老幼,也可以给你们足够的粮食和种子,让你们能站住脚。战马武器也是一样不缺,保证不会比欧洲人差。至于你能打下多大的江山,那就要你的雄才大略了。”
“你打算将我们送到哪里?”康熙已经站起身来,双眼直勾勾看着刘磊。他这次过来做好了束手就擒的准备,却没想到刘磊给了他一条活路。
刘磊伸手从怀里拿出一份小比例的世界地图,直接摊在了地面上,指着马达加斯加岛对面的那片殖民地道:“我与葡萄牙王国的国王布鲁诺谈妥,以帮助他复国为代价,拿到了这些葡萄牙殖民地。这片地方叫做莫桑比克地区,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足以让你和百万满族百姓安居。我可以保证让你和你的人前往那里,甚至连愿意跟随的华民都可以过去,但不许你们使用任何强制方法,包括威胁迫害,使用卖身契之类,这些我们一律不承认。”
康熙沉吟片刻问道:“如果满族百姓愿意留下,你是否能做到一视同仁?”
“这是自然,我已经说过了,只要认同华夏文化,皆是华夏民族的一员,自然是一视同仁的。”刘磊回答得相当痛快。
康熙看着刘磊道:“我要你做出保证。”
“做出保证?什么样的保证?”刘磊问道。
康熙突然笑了起来:“还记得当年你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
“当然记得,那时候我还只是个刚被你提拔起来的漳州知府。”刘磊也笑了起来。
康熙点了点头:“当初我可是为你赐婚的,固伦纯禧公主应该没忘记吧。”
“固伦纯禧公主?”刘磊都快忘记这件事情了,不过康熙提到这件事情,他还依稀记得他是被赐婚过:“我记得当时固伦纯禧公主只有一两岁吧。”
“不错,不过今年她已经十四岁了,尚未婚配。”康熙点头答道:“我想这段婚姻也该办了吧,只要你娶了固伦纯禧公主,我便放心将百姓留给你了。”
刘磊思虑片刻点头道:“好,我答应你。”
康熙点了点头:“如此我就安心了,既然如此具体细节可派人细谈,我相信你不是个言而无信的人。”
“多谢玄烨兄,能和平解决此事,避免一场浩劫,玄烨兄居功至伟。”刘磊笑道。
康熙的脸上又挂起了自信的面容:“我们之间的比试还没完,待我到了非洲大陆,定然能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域。”
“以玄烨兄的才华,一定可以。”刘磊笑着点头道。
康熙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多留了,十日之内我必定给你答复。”
“有劳玄烨兄了。”两人手拉着手,满面笑容得走出了大帐,看得外面一众护卫大眼瞪小眼,完全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刘磊与康熙有说有笑,临走时还挥手致意,仿佛并非敌对国首脑,而是多年不见的老友一般,令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第998章 决意迁国
回到北京城之后,康熙立刻召集众多大臣廷议。众多满汉大臣山呼万岁之后,康熙当即说道:“今日朕召集诸位臣工,是宣布一项重大决议。大清立国以来,虽有短暂中兴,却不堪华夏势大,如今已经是难以为继了。”
康熙这句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更不明白皇上究竟想说什么。康熙接着说道:“先皇当年有言,我大清侥幸,趁乱窃据中原,每日战战兢兢不能自己。大清之根基并非中原,若我等能据中原而称皇则可,若不能便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免失先人供奉,免断后代香火。”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打了个激灵,索额图忙上前道:“皇上切莫灰心,如今四十万练军已然练成,再辅以八旗铁骑天下胜负尚未可知。何况关外龙兴之地已失,我等断无再退之理。”
“你的意思是若有可退之处,我们便可退走?”康熙反问道。
“这……”索额图愣住了,他是在无法回答。若说可以退走,与他的本意相悖,若说不能却是成为违背老祖宗圣命了。
见到索额图说不话,康熙说道:“为了大清能延续下去,朕决定迁国。”
“迁国?”众人皆惊,福全上前道:“皇上,何为迁国?”
康熙答道:“朕已经与刘磊达成协议,由新汉帝国将我们举国迁往莫桑比克,在那里重建新的国家。”
“莫桑比克为何处?”众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无不面面相觑。
康熙笑道:“你们不知道的,莫桑比克在非洲大陆上,是一块很肥沃的土地。而非洲大陆上强大势力少,足以让我们开疆拓土。”
“皇上切不可听信伪汉的一面之词,万一他们下毒手,我们毫无抵抗之力。”明珠忙上前提醒道。
康熙笑着摇摇头;“以京畿之地如今的困顿,就算新汉军不打过来,至多半年大清就会冰消瓦解,他们又何必用这样的诡计对付大清?何况朕与刘磊促膝长谈,深知他为人如何,此人绝不会食言的。”
“皇上三思。”众臣还要劝阻,康熙却站了起来:“好了,此事已经定下,众人不必再言。此次离开华夏,无论各族皆可跟随也可留下,谁也不许阻拦,哪怕对方是卖身为奴,若不打算跟随也要放弃,否则将受到严惩。”
“皇上,我等皆愿同行。”李光地连忙表着忠心。
康熙点头道:“愿走的朕欢迎,不愿走的朕也不强留。朕已经将固伦纯禧公主许配给刘磊,未来我们便是兄弟之邦。常宁你留下来,统领留下的满人,带着他们好好生活吧。”
“皇上。”常宁吓了一跳,他还想说什么却被康熙阻止了:“固伦纯禧公主是你的亲生女儿,你留下来最为适宜。如今我国迁往非洲,能否长久立国尚未可知,不如留下你这一支血脉,免得我满人断子绝孙。”
常宁知道康熙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遂不再争辩,点头同意留下来了。康熙看着众人道:“此次迁国事关重大,诸位皆要思虑妥当方可。愿意留下的人朕觉不强求,愿意走的朕也没有嘉奖,此事全凭你们自己的意思,绝无任何掣肘。不过我们还有七天时间,便必须选择去留了。至于诸位有田产地契无法脱手的,新汉帝国皇家财团已经承诺全部按照市价买入,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康熙与刘磊早已经商量妥当,将所有疑虑都解除了,众人也就放下了心中大石,开始琢磨自己的出路了。很快练军被解散,所有官兵任意去留,不做硬性规定,只保留了经过新式训练的满洲八旗练军编制约八万多人。第三天早上,新汉帝国的一支宪兵队进入了北京城,他们是监督满清迁国,避免出现强拉强迫现象的。随同宪兵进入的还有一支政府工作队,负责清点封存府库,交易各位王公大臣的土地田产,做善后的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刘磊见到了始终躲着他的徐日升。这位昔日在他麾下供职的音乐发烧友,如今却成了康熙的弃子。没有人再关注他,甚至连耶稣会也不再理睬这个毫无用处,还得罪了新汉帝国皇帝的家伙。这让徐日升颇为狼狈,甚至连搬家都需要自己动手。
令徐日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手忙脚乱的时候,确是新汉军派出了一批宪兵帮他搬运私人物品,但同时他也被直接带着去见刘磊了。开始的时候,徐日升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然而当见到刘磊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刘磊的脸上根本没有怒意,反而挂着淡淡的微笑:“徐先生别来无恙。”
“陛下。”徐日升显得十分恭敬:“我很抱歉当初的所作所为,但这是耶稣会的决定,我也没有办法。”
“所以我从未怪罪徐先生。”刘磊示意卫士拿来凳子让徐日升坐下说道:“我忠于自己的民族,你忠于自己的信仰,这没有错,大家都是身不由已。现在满清已经决定搬迁,康熙也不再看好耶稣会,你打算怎么办?”
徐日升闻言叹气道:“我始终都知道,康熙从未真正信仰过基督,他只是将我们当做打造火枪火炮的棋子而已。可笑那些耶稣会的主教们还以为能从康熙身上打开突破口,让基督教在华夏广为传播,实在太天真了。”
“我早就告诉过你,华夏人对神的理念很实际,那是一种双向的利益交换。基督教过于缥缈无踪,并不适合这片土壤。”刘磊眉头一挑说道:“现在你还打算留下继续传教吗?”
徐日升摇头道:“南怀仁已经启程回国了,我也打算回国去。毕竟年纪大了,我不想到死都无法回到欧洲。”
“既然徐先生想要回国,我也不勉强。我会派人送你回国的,坐火车回去快些,也免得让徐先生太过劳累。”刘磊笑道。
徐日升惊讶得抬起头看着刘磊问道:“陛下,我很希望知道如果您称霸世界,会怎么对欧洲。”
“你对我却是有信心,连我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刘磊看着面前的徐日升摸着下巴想了半晌道:“算是个承诺吧,我不会完全占领欧洲,消灭那里的文明。毕竟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格格不入,实在难以融合到一起,而保留文明的多样性,也能让文明更好的发展。”
第999章 我们是爱国者
“徐日升代替全体欧洲人,多谢陛下的仁慈。”徐日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带着轻松的心情返回意大利,至于今后情况如何,已经不是他所能关心的了。自此之后,徐日升专心礼拜上帝,在意大利南部一个偏僻的小镇教堂里渡过了余生。
不提徐日升被刘磊用火车专列送回国,满清各旗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整个直隶和半个山东都陷入了一片紧张之中,大家虽然很忙碌,心中却已经平静了。不需要再打仗了,所有人都不再担心兵灾,尤其是那些普通百姓,全都期盼着新汉军入驻了。
十天以后,决定迁移的满清众人开始向天津汇聚,新汉军已经在那里修建了庞大营盘,作为满清众人的临时驻地,粮食则由新汉军免费提供。
在权衡之后,最终有六十万多满人愿意跟随离开,二十多万人选择留在华夏。华夏人离开的则少得多,大概只有十七八万人而已,其中还多是李光地之流的汉族大臣。令人惊讶的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竟然选择了留下,其子张廷玉更是选择投靠新汉帝国,并被见猎心喜的刘磊很快委以重任。
在一片乱哄哄的吵闹中,七十万人住到了天津城以东的大沽口附近。这里面临海边,能看到新汉帝国建筑队正在修建的庞大港口,它将用来停靠运送移民的大船。
因为是原有码头上增建,所用时间并不长,在石头砌成的码头上埋入钢筋,编成钢笼后灌注水泥就可以了。此外还有一批新汉帝国生产的挖泥船,清理巷道加深港内水深。
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