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岳乐不停思索着,该如何表现出一位满族亲王应有的豪气与决绝,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长乐宫。这里是新汉帝国皇妃们的住所,很少有人能走入此地,然而当他迈步跨过那道宫门,来到殿前的院落中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刘磊,而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
岳乐使劲揉了揉眼睛,仔细盯着对方上下打量一番,却还不敢相认。而对面的那个女子却快步走了上来,对着岳乐直接跪了下去:“哲哲(满语父亲),我是乌林珠啊。”
“你是乌林珠?和硕柔嘉公主?”岳乐闻言瞪大了眼睛,不敢想象自己那个过继给顺治帝当了养女的二女儿,十二岁就嫁给耿聚忠,又在二十二岁三藩之乱那一年香消玉殒的孩子,竟然活生生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怎么可能?你不是死了吗?皇上亲自颁布上谕,还为你举行了盛大葬礼。”岳乐惊讶地问道。
“那不过是皇家掩人耳目的把戏,难道安亲王不懂吗?”刘磊满脸微笑得走了过来,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柔嘉的小名叫乌林珠,这在满语中应该是富家之女的意思,果然相当的贴切。
“你……你是刘磊?”岳乐等着刘磊问道,见到对方点头,他惊讶得表情更胜。转头看向身边的女儿,岳乐问道:“乌林珠,你和刘磊是什么关系?为何在他的宫中?”
柔嘉看了看旁边的刘磊温柔一笑:“哲哲,我已经嫁给了刘磊,现在是他的端贵妃柔嘉。”
“什么?”岳乐被这么爆炸性的消息冲击,险些立脚不稳摔在地上。他只感觉天昏地转,仿佛昔日的坚持和骄傲都被狠狠摔在了地上。他统帅数十万大军,在中原地区苦战十年,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欲除之而后快之人,竟是自己的女婿,这样的反转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然而刘磊似乎还嫌他的震惊不够,继续说道:“如今柔嘉已经是朕的贵妃,还给朕生了一个儿子。哦对了,倩儿也在这里,她是朕的长公主,不过已经嫁人了,过一会儿就来了。”
“什么?倩儿?”岳乐再次险些摔倒,幸好被旁边的柔嘉扶住了:“哲哲,你没事吧。”
“不,没事,我没事。”岳乐摆了摆手,这时候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郭罗玛法(满语外公)安好,倩儿拜见。”
“你是倩儿?”岳乐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那个窈窕少女,完全无法与自己印象中那个小女孩重合起来,毕竟他上次见到倩儿还在十年以前,那时候倩儿才刚刚五岁罢了。
“是啊,郭罗玛法。”倩儿红着脸指了指旁边的洪文定:“这是我的夫君,也是新汉帝国的第一位驸马。”
“参见……郭……”洪文定实在不清楚刚才倩儿说得是什么,一时间竟然愣住了。柔嘉笑着说道:“那是满语,你就直接叫外公就好。”
“是,参见外公。”洪文定的脸色这才好了些。
看着面前那个英武不凡,身穿华丽官服的男子,岳乐满意得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赞叹。
“好了,为岳父大人摆下的接风宴已经齐备,我们进去再聊吧。”刘磊笑着说道。看着面前和蔼的刘磊,岳乐知道这全都是拜女儿所赐,心中对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放心了。
身为新汉帝国的皇帝,刘磊都做出了如此姿态,岳乐又如何能再端着架子。他也只好默然点头,在倩儿的拉拽下走入了那座宏伟的宫殿之中。这次为岳乐接风洗尘,其他妃嫔并未参加,大殿内只有摆设了五个席位而已。
很快饭菜流水般送了上来,刘磊坐在中间,柔嘉与岳乐坐到了左侧,倩儿则坐在右侧,只有洪文定站在那里,一时手足无措。
刘磊抬头问道:“文定,你怎么不坐?”
洪文定拱手道:“身为宫中侍卫大臣,饮宴时必须保护皇上安危,是不能入席的。”
“你今天是值日官吗?”刘磊指了指身后站立的几个护卫说道。
“不是。”洪文定摇了摇头。
“没错,你不是值日官,现在就不是侍卫大臣。你是朕的驸马爷,为何不能坐下吃饭?快坐下。”刘磊笑着指了指倩儿旁边的座位,洪文定这才敢坐了过去。
岳乐惊讶的看着这对翁婿,他当然知道倩儿并非刘磊的亲生女儿,没想到她的待遇会如此之好,夫婿竟然还是刘磊最亲近的侍卫大臣,这份荣耀简直令他不敢想象。
柔嘉显然看出了父亲的心思,笑着给他布菜低声说道:“哲哲放心,皇上待我们母女很好的,从未有任何芥蒂。”
“这就好,这就好。”岳乐轻声点着头,此时他哪里还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安亲王,分明是个关心女儿的慈爱父亲。
侍女为众人倒上了御酒,刘磊笑着端起酒杯道:“今日只有咱们一家人饮宴,先庆贺岳父大人平安归来,日后我们阖家团圆,平平安安。”
“多谢皇上。”柔嘉和洪文定举起酒杯。
“多谢父皇。”倩儿也笑着端起杯来,只不过刘磊怕她婚后怀孕,命侍女给她倒得是果汁。
第900章 孝庄去世
众人都举起了酒杯,只有岳乐没有动手。刘磊看了他一眼笑道:“岳父大人为何不端酒杯?”
岳乐勉强拿起酒杯问道:“皇上打算囚禁我一生,不许我返回京城?”
“返回京城?”刘磊笑着又把酒杯放下了:“恐怕岳父大人已经回不去了。”
“这是为何?”岳乐的眉头皱了起来。
刘磊笑道:“朕已经布告天下,宣称岳父大人宁死不屈,自刎于军前了。”
“什么?”岳乐猛然站了起来:“你怎么敢?”
柔嘉忙起身拉住父亲道:“哲哲息怒,皇上这也是为了你好。”
“咒我死是为了我好?”岳乐怒道。
“事实上的确不算是为了你好,而是为了保护你的家人,也是柔嘉的家人。”刘磊笑着说道:“只有岳父大人宁死不屈,康熙才会善待你的家人。否则若是将岳父大人投靠新汉帝国的消息传出去,康熙不把你全家斩于菜市口才是怪事。”
“这不可能,皇上仁爱治国,绝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岳乐反驳道。
“仁爱治国那是太平盛世的手段,如果康熙在如今的危局之下,还遵循什么仁爱治国,那他才是彻头彻尾的笨蛋。一位亲王的投降与否,对军队的士气影响有多大?如果你战死沙场可以激励清军奋勇作战,若你投降康熙不杀你全家又如何向满朝文武交代?国家危难之际,巨大的压力会让人的性格扭曲,即使是康熙这个好皇帝,我也不保证他不会变成一个嗜杀的魔王,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只能这么做。”刘磊说到这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满脸笑意的看着岳乐。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岳乐清楚刘磊说得没错。他已经有数年没有见过康熙了,根本不知道康熙变成了什么样子。何况刘磊也分析过了,面对满朝文武,康熙有不得不杀人的理由。
柔嘉担心的看着父亲和丈夫,满脸的忧色,忍不住伸手去拉父亲的衣角:“哲哲,哲哲。”
岳乐转头看了看柔嘉,又看了看对面的倩儿,他最终还是长叹了一声:“罢了罢了,日后世上在没有什么大清国的安亲王了。”说罢他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垂首坐在了刚才的位置上。见到岳乐终于死心,柔嘉和倩儿都松了口气,这才坐下继续吃饭。
彻底认命的岳乐终于放开胸怀,陪着女儿和外孙女喝酒吃菜了。尽管他的表情仍有些不自然,但刘磊知道这个老者是真的放下了。这一顿饭吃得颇为热切,仿佛是普通人家的团圆饭一般。
酒足饭饱之后,倩儿和洪文定就告退了,柔嘉想多陪陪父亲,却听到岳乐转头说道:“乌林珠,我想与皇上单独谈谈。”
“那好吧,哲哲。”柔嘉知道父亲这么说,一定有大事要说,她只好告辞退了出去。
待到柔嘉离开,刘磊笑着坐了回去:“岳父大人还有什么事情?”
岳乐问道:“不知道皇上对我日后有什么安排?”
“安排?这要看岳父大人自己的意思了。”刘磊笑着说道。
“看我自己?若我打算继续领兵打仗也行?”岳乐问道。
“当然可以,清军许多大将都在我帐下。例如张勇、王进宝、孙思克,还有当初当过琼州知府的姚启圣,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人的家眷乃至家族都被我秘密接了过来。只不过他们都在国外领兵作战,在国内名声不显罢了。”刘磊眉毛一挑回答道。
“原来如此。”岳乐点了点头道:“如果我打算继续领兵,也要去国外了?”
“不错,世界之大远非一个华夏可比。我们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怎可困守亚洲一隅之地。我们需要更加广大的生存空间,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财富,让百姓们能活得更好。”刘磊朗声答道,那种雄霸天下的气势可不是未经磨砺的年轻人所能拥有,而他却偏偏只有二十七岁。
岳乐看得愣了愣又问道:“若大清国灭,你会对满族如何做?”
“这件事情不该问我,而是应该问康熙。”刘磊摇头道:“若他统帅满族继续顽抗,与新汉帝国不死不休,朕也只能将他们全部剿灭。若他们愿意放弃中原皇权,我可以接纳他们成为新汉帝国的一员,或者帮助他们离开华夏,重新建立新的国家。我一直再说,华夏民族并非一个单一的民族,我们是诸多民族的集合体,任何崇尚华夏文化,愿意与我们共同努力创造辉煌的人,都将是华夏民族的一员,满族也不例外。”
听到刘磊的一番表态,岳乐不仅长叹一声:“你的格局果然比康熙皇上更大,心胸也更加宽广。我本以为康熙皇上已经是世间难找,没想到却还是差了你一筹,只能慨叹上天既生瑜何生亮了。”
“既生瑜何生亮。”康熙也在大殿上默默念叨着这句话。旁边满脸哀伤一身缟素的苏麻喇姑在两位宫女的搀扶下,正在暗暗垂泪:“不错,老祖宗去世前,一直在念叨着这句话。”
“唉,老祖宗说得没错,我始终差了刘磊一筹,我便是那个周瑜,而刘磊才是诸葛亮。”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殿外的天空喟然长叹。
苏麻喇姑又道:“老祖宗还让我给皇上传一句话,先皇临终前曾言,我大清侥幸,趁乱窃据中原,每日战战兢兢不能自己。大清之根基实非中原,若我们能据中原而称皇则可,若不能便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免失先人供奉,免断后代香火。”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朕绝不放弃。”康熙一掌排在龙案上喊道:“先皇懦弱早死,朕绝不懦弱,这是朕的天下,绝不会假手于人。立刻下旨田赋每亩加银一钱,所有商贸十抽二税,朕要再练新军,与刘磊一决雌雄。”
看着已经歇斯底里的康熙,苏麻喇姑摇了摇头:“皇上如何做,老身是万万不敢过问的,只盼着皇上能爱护天下苍生,记得老祖宗经常说得那句永不加赋。老身还要去祭堂为老祖宗守灵,这就告退了。”
第901章 缓攻良策
黄帝纪元4379年的这个冬天,被康熙认为是他最后的机会了。清廷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纱,开始向地方征收巨额税赋,搞得民间怨声载道。火器工厂整日整夜的开工,制造着一批批枪支和火炮,新的军队正在被训练,康熙决定破釜沉舟,以数量庞大的新式军队,抵抗新汉军来年可能的大战。
宋轲看着绣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