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陈永华听完了这些解释失声惊叫起来:“皇上不可,此乃蔑视皇权啊,政府权威何存。”
“司徒大人不必着急,所谓堵不如疏,这些商人有政治诉求是正常的,若一味打压反而会激起他们的不满,让有心人利用才会造成国家动荡。资政院只有建议权而无决策权,真正的权力仍旧掌握在我们手中。”
陈永华仔细想了一遍,感觉刘磊所说没错。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本不怕商人有异心。何况刘磊说得不错,堵不如疏,有商人对国家建设挑毛病,能给地方官员多一层监视,让他们安分守己切莫贪腐。
刘磊的判断没有错,这次商人的鼓噪的确是康熙通过晋商搞起来的。原本康熙打算借晋商之手挑拨商人与新汉政府之间的矛盾,借以挑拨社会动荡,让新汉军无暇他顾,清军便有了更大的胜算。
第865章 换汤不换药
康熙万万没有想到,刘磊根本不选择镇压,而是直接开设资政院,允许商人们议政。这种亘古未有的开放政策反而让刘磊赢得了民心,资政院议员的身份对那些商人尤其具有吸引力,以至于连清廷内部的许多民间商人都考虑要搬到新汉帝国境内去了。
康熙的阴谋暂时被压制,反而让自己国内的商界出现了不小的动荡。那些在清廷宽松政策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商人们消息灵通,在听说新汉帝国开始设立资政院以后,心中也活泛起来,很快一份万民书被送到了康熙的手边。
看着这份与自己阴谋如出一辙的万民书,康熙额头青筋都快暴起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釜底抽薪之计没有伤害到刘磊,反而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趋势。
得知此事的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对他们来说这种事情简直大逆不道,被视为最卑贱的商人居然想要分皇帝的权力,简直是无法无天了。索额图当即上前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当迅速平息才是上策。对于那些大逆不道的商人就该杀几个以儆效尤。”
“不妥。”明珠适时站了出来:“此事当以安抚为上,若杀光了那些商人,谁来交税?”
“皇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所谓农为本商为末,自古凡雄才大略之君莫不重农抑商,才能雄霸天下。盖因商人讲究投机之道,若人皆向利则国家动荡不安。”说话的人是户部尚书米思翰,他也是最反对开发商业的人,向来就很反感高士奇、李光地之流大力支持商业振兴,这次有了好机会自然打算压倒对方。
高士奇闻言脸色一白拱手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商利为重,替国家养军无数,恰逢乱世国家财力不济,怎可一味重农抑商。”如果刘磊在这里,恐怕会笑出声来,没想到他心目中那些只知道抱着经史典籍抱残守缺的华夏士大夫们竟然成了重商政策的拥护者。维护传统华夏政策,以农为本的人反而是那些满族大臣,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康熙也感到十分头疼,他很反感那些商人企图争取政治权利,这对他来说就是挖墙脚。可是康熙又不想放弃商人缴纳的丰厚赋税,毕竟他还需要靠这些钱整编练军,借以大举进攻新汉帝国。
康熙思考对策的时候,朝中已经乱作一团,他们基本上是以满华区分,满臣认为清国是满人的江山,自然要加以保护,所以都支持重农抑商,要求杀鸡儆猴让那些商人老实些。华臣们则认为时代不同了,必须做出改变,应该给商人一些不痛不痒的权力,让他们更加积极的为朝廷效力。
康熙是个开明君主,自然不会做重农抑商的傻事,但他也比那些华臣看得远。康熙深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若给了那些商人权力,只会助长他们的贪欲,让他们将来更加过分。
思来想去,康熙最终有了决断:“朕决定也在各省建立资政院。”
“什么?”满臣们纷纷惊呼,索额图连忙跪倒:“皇上三思啊,若如此空江山社稷不保。”
康熙笑了起来:“诸位爱卿不必忧心,此事并非不可为。朕不是要你们在各省开办工厂,建立商贸吗?诸位爱卿进展如何?”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却不知道康熙要干什么,谁也不敢搭话。反而是米思翰先站了出来,他身为户部尚书对这些事情非常清楚,而他又是最反对这些事情的,与他们毫无瓜葛。现在康熙问起此事,米思翰还以为康熙因为商人争权的事情发怒,打算不再允许开设工厂了,当即上前将如今各位官员在各省开办的工厂商号数量全都报了出来。
米思翰只顾低着头回想那些数据,原样报告给康熙,却没有发现大臣中有许多不善的目光,正死死盯着他。等到所有资料都说完了,米思翰抬起头来,才发现差不多满朝文武都在瞪着他了。
米思翰心中打个突,立刻知道自己犯众怒了。他本来只是一心打压新政,不希望商人做大,却没有意识到清国的商人与新汉帝国不同,其中半数都是由官员家人组成的所谓官僚资本。
这些有着背景的商人仗着家中势力,经常欺行霸市赚取非法利润,但也因为康熙的权威照常纳税,他们可是清国如今最重要的财源,当然也是官员们最大的财源。如今米思翰将这些事情都报出来,似乎有打压的意思,这不等于断人财路吗?米思翰甚至已经预见到,这些人会联手对付自己了。
米思翰吓得不轻,康熙却听得津津有味,他连连点头道:“好,好啊,没想到诸位臣工如此努力,竟然发展了偌大的产业。”
“臣等有罪。”众臣还以为康熙在说反话,当即跪倒口称有罪,米思翰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也连忙跪了下去。
康熙看到众人跪倒微微一愣,旋即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当即笑着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朕并无怪罪之意。相反朕心甚慰,诸位努力发展工商业,定能让大清再立辉煌。”
众臣这才知道,康熙没打算将他们的产业没收,顿时松了口气。米思翰也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不会遭到报复了。康熙接着说道:“对于商人的要求,朕有个解决办法,如今听了大家的产业,朕心中更有把握了。朕决意建立资政院,由商人作为议员准许评论国政。”
“皇上,此事不可啊。”索额图还想再劝,却被康熙摆手阻止了:“爱卿听朕说完,资政院只是安抚商人的幌子而已,朕不能左右资政院的权力却能左右资政院的人嘛。若将诸位臣工经商的家人都作为商人,放入资政院中作为议员,与朝政有何伤害?”
第866章 驼城战术
众臣这才听明白康熙的想法,都忍不住大为赞叹。这样一来资政院都是官员的自己人,当然不会向朝廷抢夺权力,而满足了商人们的要求,他们也不会再闹事了,可谓是一举两得。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大清境内很快也开始了资政院的建立,整个华夏境内居然开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然而耍小聪明的康熙并不知道,他这种掩人耳目的做法并不高明。
事实上清国境内商人们之所以有政治诉求,就是因为受到官僚资本的不公正打压。
官僚资本因为有上层的支持,的确能在初期发展迅速,甚至堪比黑科技堆叠出来的新汉帝国皇家财团。然而那种肆意破坏商业规则,借用不法手段大肆牟利的做法,从长远来却会破坏整个商业社会的根基。
如今康熙的权宜之计,非但没有让普通商人的诉求得到伸张,反而让那些官僚资本的势力更大了。他们将以更加肆无忌惮的方式,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
这样做表面上稳定了商人阶层,实则从根本上动摇了新政。不法手段赚钱实在太容易了,官僚资本当然不会有发展技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想法。那些正规商人不堪打压,开始渐渐远离清国,不少人甚至搬到了新汉帝国境内继续发展。
这些商人的资本数量远逊于官僚资本,他们离开短时间内并不会影响清国的财政收入,但隐患已经埋下,待到合适的时候必将千百倍的爆发出来。
并不知道朝堂上展开着另一场较量,宋轲正一心一意的应付五国联军中剩下的四股势力,而这些势力之中,有两股很快就要灭亡了。
在消灭了桑结嘉措的大军之后,和硕特汗国已经是没有足够保护自身的军事力量了。然而五世达来却不肯认输,面对前来劝降的新汉官员不假辞色。
作为西南战区司令的沈冰也不再犹豫,决定对和硕特汗国动武,大军借道云南,很快进入了昌都地区。
与此同时,四川守军也接到了廷尉府下达配合作战的命令,国防军两个师从雅安出发,很快在青海各地建立起十多个堡垒,并逐步扩大着占领区。
这个时候的和硕特汗国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正规军了,除了那些部族残存势力,还在进行着微弱抵抗之外,新汉军如同演习般轻松的吞并着其领土。
新汉军在作战中要面对的真正敌人,并非是和硕特汗国的军队,反而是士兵们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
在雨林特战师进驻昌都地区之后,这里近四千米的海拔已经让许多战士无法忍受了,这让沈冰大为头疼。
不过历来心思缜密的沈冰还有后手,在请示了刘磊和廷尉府之后,国防军新增加了一支部队,新汉军高原特战师。
高原特战师顾名思义,是专门进行高原作战的部队,除了部分身强体壮能适应高原环境的老兵以外,这个师的主要兵力都来自于投降的和硕特汗国士兵,而师长则是当初反抗桑结嘉措的万夫长乌伦多吉。
乌伦多吉与桑结嘉措翻脸,就等于是与五世达来翻脸了,此时最希望达来倒台的恐怕就是他了,让这个人入藏作战必然非常积极。
对于这支部队是否会反水,沈冰根本不会担心。这几个月也不是白过了,经历了政工部门对和硕特降兵的思想教育,尤其是诉苦溯源思想工作之后,他们已经不再迷信那些原本的头人了。
这些士兵的思想已经被改造,明白了自己世代受剥削的真想,成了真心拥护新汉帝国的新士兵。最危险的信仰方面也是一样的,因为属于格鲁派的桑结嘉措暗杀达来汗,让士兵们义愤填膺。在有心人的唆使下,这些士兵已经全都改信了噶举派。
就连乌伦多吉等军官,也得到了刘磊诏书的首肯,未来他们虽然会失去奴隶,却将得到权势和更多的财富。
有新汉帝国皇帝的诏书做保证,乌伦多吉等人也死心塌地得投靠了过来,成为入藏作战的急先锋。很快高原特战师就换装了新汉军的制式装备,在从昌都地区补充了大量毛驴和牦牛作为运输物资的主力之后,开拔进入藏区作战,目标直攻拉萨。
和硕特汗国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而北方的准噶尔汗国也好不了多少。天气转暖之后,大半个西域已经落入了新汉军手中,尤其是伊犁河谷地区的入手,让吴跃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被逼到帕米尔高原的葛尔丹的翻盘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低,为此他决定集中所有兵力,与新汉军展开决战。
准噶尔骑兵三万人,在葛尔丹的率领下进入图斯池北岸,正面迎战李嗣兴率领的新汉军皇家骑兵师。
“报告,发现准噶尔大军在前方十里扎营。”侦查骑兵很快发现了葛尔丹的部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