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补充团的扩建,陆荣并不反对,至少三年内军饷并不高,至于以后相信经济会越来越好,足以支撑庞大的军事力量。
有了这些军队,宋轲的计划就能实现了,不过陆荣最担心的还是武器问题:“这些补充团的军饷不高,但是武器仍旧需要花钱,扩建十八个补充团至少需要两万支燧发枪,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这笔钱我来花。”一个娇俏的声音传来,刚满十六岁身材颇为娇小的李海岳款款走了进来,她身边还跟着司空黄宗羲、执金吾顾炎武、吏部曹左丞吕留良和太仆万斯同四人。
见到李海岳进门,郭简四人连忙起身行礼:“参见王妃。”
“不必多礼,我这次带来的是刘氏财团的支持,这也是王爷许可的。我们会以无偿捐献的方式,向军方捐赠三万支燧发枪,一千支抬枪和一千支排枪,以及五个基数的弹药。”李海岳说得轻松,这句话已经等于是送出了近五十万两白银,不过她早将这里视作了刘磊未来的基业,花钱并不心疼。听到李海岳的大笔捐助,陆荣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件事需要诸位商议,这也是我将四位大人请来的原因。”李海岳请黄宗羲等人坐下说道:“王爷离开之前,已经给了我一份计划,这几天万太仆进行了修改,如今要给诸位看看,若有不妥之处我们再行改动。”
万斯同上前拿出袖中一份文件说道“这份计划是专门针对中都官曹的,作为重新制定教育模式。”
“还要重新制定?”黄宗羲哑然道:“不是已经将九龙江书院的小学部划分出去,改为各府县小学堂了吗?”
“那只是第一步。”万斯同笑着对老师点头解释道:“按照王爷的计划,要完全拆分九龙江书院,将我们这两年培养出的人才作为种子,全面提升治下各地的教育水平。”
“难道以后九龙江书院便没有了?”黄宗羲三人颇为遗憾,虽然时间不长他们在这个学院中国确是倾注了许多心血的,若被拆分实在可惜。
万斯同摇摇头:“不会彻底取消,只是进行变革罢了。九龙江书院的文学院中学部,以及刚刚增设的大学部不变,只是要在九龙江上游建立更大规模的新书院,并将之设为吴王治下的最高学府。”
“这就好。”黄宗羲松了口气,吕留良却将心提了起来:“文学院不动,这么说武学院要拆分了?”
“不错。”万斯同点头道:“武学院着力于培养技工人才,再放入九龙江学院就不恰当了。王爷决定将武学院拆分成福州、泉州、漳州三个技工学院,分别为工厂培养专门的技工人才。”
听到武学院被拆分,身为司业的吕留良有些失落,不过他也知道刘磊这么做必有深意,他也只能点头答应。这时候李海岳开口了:“未来工业要进行极大扩展,三个技工学院是不够的,我准备在刘氏财团下辖的四个集团公司中的三个开设自己的技工学校,专向为集团旗下工厂培养各类技工,还需要武学院多多帮忙。”
“这是自然。如今老师担任官职,精力不足以管理学院,王爷还打算请我的五哥万斯选担任祭酒。”万斯同继续介绍着。
“无妨,公择才学甚高,做祭酒没有问题。”黄宗羲却大度得多,笑呵呵得接受了。说实话如今忙于政务,他也的确没时间管理九龙江书院,真正的校务也大多在由万斯选负责。
万斯同继续说道:“此外文学院的军事科要拆分出来,单独建立福州陆军学校,为陆军定向培养军官。”
“我们不是有了教导旅?”霍明提醒道。
万斯同点点头:“王爷给我解释过,教导旅只能锻炼出底层的士官,要讲究排兵布阵的军官,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王爷还邀请宋廷尉担任学校祭酒,同时从军中抽调有经验的军官担任客座教授。”
“没有问题。”宋轲点点头。
“另外海军也要建立漳州水师学校,祭酒由林升担任,同样抽调水师军官教授。”万斯同的这个要求很简单,只要水师抽调人手就行,这个可以由宋轲转达。
“水陆皆有专门学校培养军官,王爷所图不小啊。”宋轲感叹道。
“既然如此,我辈自当辅助王爷,成就不世之功。”霍明笑着扫视全场,众人纷纷点头。
“除了学校拆分,王爷还要我代表刘氏财团,向政府提出一份申请。”李海岳挥挥手,旁边的助手将一份文件送到了郭简手中。他拿过来看了片刻,眉头顿时一挑:“王爷打算让刘氏财团出资,承包政府辖下所有地区的义务教育、科研和铁路建设?”
第438章 识仁天皇
“好啊。”陆荣闻言忍不住叫了声好,这三项可是花钱的大工程,至少会占据政府财政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些钱由刘氏财团负担,政府的经费会宽裕许多。
李海岳却是露出了一抹微笑:“当然刘氏财团出资不可能没有任何利益,按照王爷的说法,失去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合作注定无法长久。我们的要求是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中,我们要优先挑选人才,数量不会低于总数的十分之一。”
“没有问题。”陆荣点点头,只挑选十分之一的人才,已经让他很满意了,更何况人各有志,那些人才还不一定愿意放弃进入政府的机会转而去刘氏财团。
李海岳又说道:“第二,王爷打算制定专利法,大致是对科研成果的保护。任何人研究出科研成果,只需要在政府报备,就能享受五十年的独占权,任何人想要生产此类产品都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专利费。”
“这有何好处?”这次连郭简也听不明白了。
李海岳摇摇头:“我也不是太懂,王爷说只要研究出能产生足够利润的新科技,就能让科研人员发大财。这样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去。”
“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大家都成了食利小人?”黄宗羲很不理解刘磊的想法。
思维更加超前的万斯同却很支持:“老师不必如此担心,以德养人可慰贤者,以利驱人可供百姓。这个世界要提倡道德,但吃饱饭才是最基本的需求,让大家在保持德的情况下,拥有最大的利益,这也算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
李海岳也表示支持:“万大人说得不错,王爷也是这个意思。刘氏财团为科研团队提供资金的要求,就是对新科技必须拥有一半的专利权,以及优先使用权。”对于这一点大家能听懂的不多,也都答应下来,反正这些人都有个想法,刘磊是不会毁掉自己手中基业的。
“第三点就是铁路的问题。”李海岳继续说道:“我方全资修建铁路,未来会收取运输费用作为补偿。铁路使用权将由刘氏财团控制五十年,之后再转交给政府。”
“没问题。”众人纷纷点头,别说五十年后铁路将归国家所有,就算始终作为刘氏财团的产业,大家也没有意见,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修路也是能赚钱的。
听到李海岳说完了三个要求,霍明笑着站了起来:“既然有了钱,补充团的问题就要多多仰仗陆大人了。至于其他,学校改革是万太仆的事情,军队训练自有勤务曹负责,我要亲自前往江西一趟,调动军队准备一次大战,还请诸位多做准备,今年注定不会平静。”
康熙十三年,西历1675年的确不会平静,早在一月中旬,接到福州发去的命令之后,李嗣兴就将海参崴的安危交给了接防的扩编后返回的陆军第三师八旅,他则亲率带足弹药的整个骑兵旅,去支援布尔尼了。
三月二十九日,霍明接手前线指挥权,开始对南方各部队做出重大调动和重新部署,准备一次超乎以往规模的大型战役。
四月初四,在日本逗留许久的刘磊终于在大阪府中见到了秘密赶来的灵元天皇,他在身边带了一个十岁的小女孩。
刘磊曾经看过一个叫做《大奥》的日本电影,那里面就有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情节。尽管不知道其中多少是真实的,但有一个情节他很清楚,那就是灵元天皇的野心。当然灵元天皇是谥号,如今他还只被称为识仁天皇,年号刚刚从宽文改为延宝。
据说历史上识仁天皇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在位期间经常与幕府交涉,展现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后来甚至让位给皇太子,并以上皇身份实行院政,企图架空幕府。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这样的政治夺权只能成为悲剧,最后他不得不被逼出家,法号素静。
这样一位有野心的天皇,正是刘磊需要的,所以他才借朱之谕的私人关系,秘密邀请天皇前来大阪府见面。事实证明电影情节还算真实,识仁天皇果然野心很大,他竟然让内侍做掩护,假借生病的名义,秘密微服潜来了大阪府与刘磊见面。
双方见面没有外人,只是识仁天皇坚持要带着那个十岁的小女孩,对此刘磊也欣然同意了。看了看那个虽然只有十岁,却显露出绝色容颜的小女孩,刘磊也没有太在意,而是转向了识仁天皇:“在下大明盛武帝亲封的吴王刘磊,很希望与天皇陛下建立起坚实的友谊。”
刘磊的谦和令识仁天皇感到十分不解,他只能点头道:“多谢吴王的赏识,识仁不盛荣幸。”他已经得知了复国军击败幕府的大战,对眼前这位武功鼎盛的王爷颇为忌惮,为了表示尊敬他自称是只说自己的本名,连尊号也没加。
刘磊点点头:“天皇陛下太客气了,日本是个美丽的国度,让我十分喜欢。只是这次到来让我看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君为刚臣为目此乃自古不破的真理,所谓纲举目张方可上下一心,而在日本却如此反常。区区一名征夷大将军便掌握了日本实权,让您贵为天皇却毫无权力,实在令人汗颜。”
刘磊的直接让识仁天皇吓了一跳,他茫然得点点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磊却继续说道:“我希望能帮助天皇重归大政,掌握整个日本的命运,不知陛下是否有兴趣?”
“这个……恐怕不行。”识仁天皇思索片刻,最后摇了摇头:“我虽然成为天皇,却不希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日本崩溃。王爷的军队的确厉害,但日本国土广大,军兵数十万,王爷却是劳师远征,恐怕难以取胜。就算取胜了,日本百姓遭受兵灾,也不是我所希望见到的。”
识仁天皇满口为了百姓着想,其实却隐含着透露出两个意思。第一你是劳师远征,若没有我的帮助根本无法成功。第二我才是日本天皇,你就算打下日本,我也不会让出太多利益。
第439章 政治联姻
在官场沉浮了四年,刘磊已非吴下阿蒙,自然听出了识仁天皇的弦外之音。他笑着给天皇倒上一杯茶说道:“陛下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不过有付出才有收获,陛下也应该清楚。咱们就先小人后君子,说说我的要求吧。”
“吴王请说。”识仁天皇见到刘磊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也想知道他究竟要干什么。
刘磊又给自己倒了杯茶,轻抿一口才开口:“日本作为华夏千年属国,近百年来做得非常不好,这实在令我痛心。两国一衣带水,本该睦邻友好,何必为了些许小利而相互攻伐?所以我希望陛下取得实权之后,去天皇称号改为天王,并宣誓永为华夏属国。”
“这个我答应。”在实权和名誉之间,务实的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