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大半年来妇产科接生的孩子已经超过两千,死亡率下降了九成,也让漳州百姓们基本接受了医院生孩子的事情,但失败率还是有的。刘磊很害怕,害怕自己会因此失去方七娘,也害怕会失去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以来,第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毕竟是过来人,对于刘磊的紧张林文华也能理解:“太尉大人稍安勿躁,里面刚才传来消息,尚一切顺利。”
“这就好,这就好。”刘磊也知道自己过于敏感了,只不过当父亲这是头一遭,他想平静下来也不行。才平静了不到三分钟,他又开始在楼道里转圈子了。看到平日里沉稳睿智的太尉大人如此心慌,众人也是暗暗好笑。
第406章 有儿子了
等待了足有半个时辰,病房内终于传出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可怕的沉默。刘磊脚步一停,兴奋地大喊起来:“生出来了,生出来了。”
“应该如此。”林文华笑着拉住想冲进去的刘磊道:“大人稍安勿躁,很快会有消息传来。”
“是,再等等,再等等。”刘磊只得停下来脚步,一会儿工夫便有个满身汗水的女护士走了出来:“恭喜太尉大人,小公子一切安好,夫人也平安。”
“好,好啊,我有儿子了。”刘磊满脸的笑容,顿觉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众人纷纷过来给刘磊道喜,李海岳则赶快命随同而来的侍女和护卫传给大家分发喜钱。
刘磊却不管这些,他随口敷衍了几句,便冲入了病房之中。病房内光线昏暗,生产时的凌乱物品散落在旁边,一些护士正忙着收拾,女大夫还在给方七娘诊脉。
刘磊悄悄走上前去,看到了方七娘苍白而虚弱的面庞,以及在她旁边被人用红色棉布包裹的那个小小的身躯。
“七娘,你感觉还好吗?”刘磊走到近前低声询问道。
“夫君,我还好。”方七娘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那掩饰不住的疲惫令刘磊心疼:“你要多休息,千万别在月子里落下什么病。对了,不是该给产妇喝红糖水吗?赶快去准备。”
旁边诊过脉的女大夫连忙回答:“大人不必心急,待过一个时辰再进食不迟。夫人平日里习武身体健壮,相信不会有大碍,只要悉心照顾定能很快恢复。”
“多谢,多谢了。”刘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他的脑海中也是一片空白。
方七娘笑道:“夫君,你还没看看咱们的孩子。”
“我的孩子。”刘磊这才转过头来,伸手抱起了那个裹在棉布中的小小躯体。似乎是因为受到了外界刺激,孩子顿时伸展双手又哭了起来。刘磊还是第一次抱孩子,顿时变得手忙脚乱。还是旁边那个护士笑着走过来伸出手:“大人,还是我来吧。”
“好,交给你。”刘磊赶忙将小孩子交了过去,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感觉抱一下孩子比越野五公里还累。
“啊,方姐姐,我们来看你了。”李海岳的声音传来,她给众人发了喜钱,也拉着柔嘉跑了进来。很快她就看到了那个初生的小婴儿,顿时喜得接了过来。只是刚刚十五岁的李海岳也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同样是手忙脚乱。
柔嘉上前笑道:“还是给我吧。”虽然曾经贵为公主,柔嘉毕竟是当过娘的人,抱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果然她接过来哄了几下,孩子顿时不再哭泣了。
“还是柔嘉姐姐最厉害。”李海岳问道:“夫君,你还没给孩子起名吧。”
“是,对哦,还没起名字。”刘磊挠了挠头,他的确疏忽了这件事:“也不知道这一代的孩子用什么字。”按照华夏的传统,稍微讲究些的人家都会排字,也就是在姓后面的那个字每一代都是固定的,不过刘磊却忘记事先查看了。
“是怀字。”柔嘉的声音却传了过来,令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大家谁也没有想到,柔嘉竟然知道刘磊家族的排字。
见到众人的表情,柔嘉却是微微一笑:“我前两日刚好看到的,蜀王曾亲自定下辈份排字为宣怀文锦,武绣重华八个字,大人这一代本该用宣字的。只是蜀王定字的时候,大人早已经起了名字,所以才没改。”
“还有这事?我却是不知道。”刘磊挠挠头。
“柔嘉姐姐又不会骗人,赶快起名字吧。”李海岳催促着,方七娘也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刘磊。
刘磊紧皱起眉头走了两步,双掌一击喊道:“有了,就叫刘怀复如何?”
“怀复?此名何解?”柔嘉却是不明白。
刘磊嘿嘿一笑:“胸怀复兴华夏之念嘛,我打算给儿子们起名就叫复兴华夏,这样四个名字不就搞定了?”
“你还真是会偷懒。”李海岳翘了翘嘴揶揄道。
“那又如何?反正就这么定了,免得我起名字头疼。”刘磊嘿嘿笑了起来。
李海岳却走上来拉了拉刘磊的袖子低声问道:“夫君,那个刘怀兴你打算什么时候让他出来?”
“出来?”刘磊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个一年,还有一年啊。我不是说了,要等到你满了十六岁才可以同房。”
“可是人家等不急了嘛。”李海岳看了看躺在柔嘉怀中打哈欠的刘怀复:“我也想要一个孩子。”
“这是原则问题,必须十六岁。”刘磊嘴上毫不退让,心中却在感叹,前世十六岁同房是不是也犯法?幸亏自己在法律中还未规定最低结婚年龄,否则就麻烦了。
尽管对刘磊的想法很不理解,但李海岳也是无法,只能等待自己十六岁的到来。柔嘉在看向刘磊背影的时候,却是露出了无限哀怨的神色,而这一切已经被始终在观察孩子的方七娘尽收眼底。
将方七娘接回府中,交给侍女们好生侍候,刘磊便开始迎接一波波道贺的官员和商贾了。对于这些人的道贺,刘磊的原则很坚决,道贺可以绝不收任何礼物。这样的作为在华夏官场上是很奇葩的,不过经此一事众人也知道了刘磊的脾性,福建官场上的收受礼物的风气顿时销声匿迹。
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黄宗羲来了。他给刘磊带来了一个消息,盛武帝的圣旨已经抵达,是否应该接旨。早已经决定了立场,刘磊当即命人将宣旨官员带了来。
刘磊平日办公的地方,其实还是当初他的同知衙门,虽然经过了修缮,却依旧显得有些破败,而且地方比较狭小。前来宣旨的夏国相颇感不可思议,这样一个小地方,连平西王麾下一个县衙都不如,刘磊为何毫不在乎,而他平时又在什么地方与官员议事?
夏国相哪里知道,刘磊虽然赚钱很快,花钱更快,所有的资金都用在了军队建设和民生方面,哪里有余钱建设府邸。刘磊本就不是个贪图享受的人,居住的地方能凑合便凑合。议事也很简单,福建政府采取了非常先进的管理制度,权责分明层级办公,根本不需要将所有官员叫来,让刘磊每件事情都要乾纲独断。这样做办事效率高,刘磊也更加轻松,按照刘磊的说法,这叫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必须刘磊拿主意的大事,只需将几个首脑人物叫来商量即可,这些人书房里尽可坐得下。
第407章 欣然接受
夏国相亲自过来,本就是有考察福建情况的意思,为了日后双方交手做准备。然而当他迈步进入大堂,首次见到刘磊的时候,还是为他过份的年轻感到吃惊。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刘磊还是降阶相迎,对着夏国相拱手道:“这位想必是钦差大臣了。”
见到刘磊主动承认他的身份,夏国相准备好的一堆说辞都白费了。他诧异得打量着刘磊问道:“太尉大人决定承认盛武帝?”
“这有何选择,平西王能找到大明后裔,此乃天赐之福。大明恢复有望,必能让军民士气大振,反清复明更显光明,我为何不承认?”刘磊故意表现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好似完全不明白吴三桂的阴谋。
夏国相紧皱眉头,心中满是疑惑,刘磊的做法与他判断大相径庭,让他一时间难以辨明。这个人是真的一心复明,毫无心机?夏国相立刻否定了这种判断,如果刘磊真是这么单纯,也不可能创下偌大基业了。虽然猜不透对方的想法,夏国相却对自己的阳谋很有信心,只要刘磊接旨他就不怕对方不上套。
就在夏国相发呆的时候,刘磊又出声问道:“还不知道钦差大臣如何称呼?”
“在下是新任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夏国相。”夏国相连忙答道。
刘磊立刻表现出颇为惊喜的神情:“原来是平西王麾下第一谋士夏国相夏大人,在下闻名已久啊,快请坐下。”
“不敢,太尉大人是否先接旨再说?”对于刘磊的热情,夏国相不知是否真心,但对他这样礼贤下士的做法却是心生警惕,如果他对各类人才都是这样,可是个巨大的威胁。
刘磊恍然大悟:“不错,不错,先接旨。”他忙整理衣襟,与黄宗羲等人一起跪倒接旨。
夏国相清清嗓子展开黄绫圣旨宣读道:“呈宣盛运,武佑大明。皇帝昭曰:刘磊公忠体国,心怀大明,不辞辛险,屡败建奴,有大功于社稷。兹封刘磊为吴王,可自建部曲以抗强敌,千秋崇颂传承万代,钦此。”
“臣领旨谢恩。”刘磊带着众人恭恭敬敬的叩首,随后才起身接过了圣旨。
夏国相笑道:“从此时起,我要尊称您为吴王千岁了。”
“夏大人客气了。”刘磊拱手道:“我对夏大人仰慕已久,如今正事以了,不如在此盘桓几日如何?我也好朝夕聆听教诲。”
刘磊越是客气,夏国相越不敢留下。他不知道刘磊是否真情实意,关键是吴三桂疑心病很重,如果他与刘磊走的过近,很可能遭到猜忌,哪怕吴三桂是他岳父也一样。夏国相忙笑着躬身道:“吴王千岁抬爱,下官惶恐不安。本不该推却千岁盛情,奈何皇命在身还要去别处宣旨,不得不尽快离开,还请恕罪。”
“夏大人这么快就离开?真是可惜了。”刘磊感叹道:“既然大人皇命在身,我也就不挽留了,一点小小意思还请大人笑纳。”刘磊接过旁边侍从递来的小箱子,送到了夏国相手中。
这是华夏官场的惯例,夏国相也没有推让,只是感觉入手甚轻,但碍于面子不好现在打开,只好连连道谢,这才带着箱子走了。走出府衙进了轿子,夏国相打开那个小箱子,发现里面却是用棉花减震的玻璃工艺品,造型却是一尊麒麟。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造型,夏国相不禁赞叹,这东西在云南可是相当昂贵的。他并不知道,这东西若非刘磊故意限制产量,早就跌成地板价了,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成本。
看着这尊玻璃麒麟,夏国相却皱起了眉头:“刘磊礼贤下士,又不贪图享受,久后必然是王爷劲敌,切不可轻视。”
等到夏国相离开,黄宗羲连忙拱手道贺:“恭喜大人进爵封王。”对于华夏官员来说,封王也算是最高追求了。
“这东西有什么?还不只是个名号嘛。”刘磊叹了口气:“若不是为了团结起来一致对清,我真不想要这玩意。”
“大人想得太简单了。”黄宗羲摇头道:“大人晋位吴王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哦?有什么好处?”刘磊没想到这个看似无用的名号,还有什么好处。黄宗羲笑道:“虽然口上不说,但跟随大人的部属中,总有许多希望功成名就的人。以前大人虽然自封太尉,又组建起了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