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化学家-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观仙霞关在两侧山头布置的三千斤红衣大炮则比较落伍,属于数十年前的旧型号,有效射程不足千米,威力也只相当于24磅炮罢了,就算有山势高度的加成,仍旧无法打到清军火炮。
复国军炮兵只能在山头上看着,尽管因为仰角问题,清军大炮也无法命中己方炮台,却能够将威力强大的炮弹打到城头上。幸好钢筋混凝土的外墙十分坚固,以前膛炮的实心铁弹很难摧毁,即使有命中城头的炮弹,冲击力也大多被沙袋吸收,所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唯一倒霉的就是那些遮雨棚了。
清军轰击了差不多二十分钟,火炮已经烫得发红了,继续炮击很容易出现炸膛。炮兵佐领立刻将此事上报,杰书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头下令道:“停止炮击,马哈达,率两个佐领夺城。”
第351章 八百里加急
在杰书的命令下,副都统马哈达亲自上阵,率领着两个佐领的八旗精兵冲了上去。依照杰书的想法,以火炮摧毁对方的防御力量,再利用八旗精兵攻城,好好给己方长长脸,也让那些绿营兵看看,八旗的战力就是比他们强横许多。
后面驻守的绿营官兵却看得直撇嘴,先用炮弹砸上一遍再冲锋这算什么本事?这三个月来,若是他们也有火炮,仙霞关早就攻下来了。然而不等他们揶揄几句,复国军的炮声已经响了起来,山头上的六门火炮齐齐开火,用炮弹覆盖着关前并不算宽口的小路,冲在最前面的清军士兵顿时倒下一片。
“继续冲,给我冲。”杰书见到对方火炮发威并没惊讶,他早已看到了那些己方够不到的复国军火炮阵地,还自以为只要能够冲过这些火炮的射程,就能轻松爬城了。见到对方火炮开火,杰书自信得一笑:“看来敌军也拿不出更多大炮来了,如此最好,今日我等定要入关休息了。”
“全体登城守御。”经了望哨提醒,黄英再次发出了进入阵地命令,一个营的复国军战士进入了城头阵地,并迅速架起燧发枪。然而当他们准备射击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雨越下越大,燧发枪的引火池需要撒入火药引燃,没有遮雨棚的帮助,燧发枪根本无法使用。
同样的情况还有抬枪,这种武器的引火池更大,显然无法应付雨天作战。黄英眉头一拧,心中暗道不好,若这样下去守城只能用礌石滚木了,这将大大削弱复国军战斗力。
“只好用杀手锏了,把那些大家伙拉上来。”黄英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刻从藏兵洞里拉出近百个古怪的武器。这是一种有着两个轮子的武器,十二根枪管呈一定夹角,分两层扇形分布,而在枪管后方引火池的位置上方,有着一个半圆形的铁罩子。
这件武器正是刘磊被鸭脚燧发手枪勾起回忆,才想到的初级版速射武器排枪。在没有速射武器之前,能够一次发射十多发弹丸的排枪可谓大杀器,它唯一的缺点就是重量太大,只能用于防守。
刘磊亲自设计的排枪借鉴了后世各种先进枪械的外观,做出了部分改进。除了上五下七的十二根枪管扇形排列以增加覆盖面之外,他给排枪装上了两个铸铁轮子,以加强活动能力。另外为了避免射手遭到对方射杀,枪管上方铆接了一个半圆形铁罩子。
这个铁罩子本是为了让射手更加安全,却也巧合的遮挡住引火池和燧发装置,让它有了雨天作战能力。当燧发枪和抬枪无法使用的时候,黄英想到了这件始终没有动用的秘密武器。
当一支支排枪被拉上城头,八旗精锐还茫然不知。他们扛着云梯挥舞马刀,踩着满地泥泞向仙霞关冲来。战士们迅速将油纸包裹的定装弹药塞入枪膛,再用燧发枪的通条压实,几个人一组通力合作,排枪很快就被装填好了。
“开火。”随着黄英一声令下,城头上顿时冒起了团团浓烟,距离城墙尚有三十多步的清军士兵顿时倒下了一片。
“退后,装弹,第二排。”黄英大声命令着,第一批排枪退后装弹,第二批被送了上来。在黄英的指挥下,排枪也玩起了三段式射击,有至少八个人伺候一支排枪,装弹速度也足以供应的上。
“他们的火枪在雨天也能用?”远处的杰书吃惊的看着城下,一排排清军精锐纷纷倒地,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是清军的火绳枪无法掩护进攻,他们只能依靠血气之勇挥舞大刀往上冲。在狭窄的山道上,被上百支排枪轮番攒射,其结局可想而知。
杰书紧皱着眉头看向城头不断腾起的浓烟,旁边一个中年人拱手道:“王爷,不可白白消耗士卒啊。”
此人正是副都统穆赫林,发起冲锋的清军士兵都是他镶红旗的满兵,他当然是最心疼的。
杰书点点头:“命人都撤回来吧,我们再想办法。”
“王爷,或许可以打造武刚车应敌,量他们的火枪也无法击穿铁板。”又有人献上了一条计策。杰书转头看去,发现正是刚刚被他收归账下的幕僚戴梓。
戴梓可谓是明末清初的火器名家,其成就虽然不及毕懋康那般有开创性,却也是相当厉害的,各种西洋火器只要他见过既能仿制,后来他更是研制出了形似琵琶的连珠铳,每次可以装填二十八发弹药,以类似于半自动步枪的方式进行射击。
只可惜历史上康熙害怕他设计的火器太过犀利,让华夏人借此压制满清擅长的骑射功夫,才找个理由将他发配辽东,那支犀利无比的连珠铳也因此被尘封起来。
如今戴梓犹如历史的重演,在三藩之乱中成了康亲王杰书的幕僚,不知这一次他是否能躲过被流放半生的情况。听到戴梓的建议,杰书眼前一亮:“好,好啊,我们就造武刚车,看看这些叛军如何应对。”
杰书刚要调拨人手给戴梓,由他建造武刚车,远处一匹快马飞奔而来,很快到了众人近前。马上如水洗般的骑士翻身而下,直接跪倒在杰书面前:“启禀王爷,从京城来的八百里加急。”
“快说,何事。”杰书听得心中咯噔一下,他知道若无非常紧急的情况,是绝不可能发八百里加急的。
骑士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王爷情况,兵部命我们立刻撤兵,京营全部调回,其他各部谨守浙江、安徽两省以待来日。”
“什么?”在场众人皆失声惊叫,巴雅尔第一个站了出来:“王爷决不能回兵啊,叛军武器犀利,若不能趁其尚未壮大时一举消灭,必成我心腹大患。”
“都统大人说得对,纵虎一时必然遗祸千秋,不如给兵部上奏章辩驳。”副都统马哈达也在那里劝阻,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杰书看看周围众将叹气道:“我何尝不知养虎为患,只是朝廷以八百里加急招我等返回,必然是京城出了大事。万一皇上有什么不测,我等就算胜了也是死罪。”他说话间打开油纸包,将兵部的调令拿了出来。
第352章 声东击西
立刻有人撑起油纸伞为杰书遮雨,让他能清楚的看到其中内容。才看了几行字,杰书的脸色就变了,他大声惊叫起来:“诸位,我等撤兵事不宜迟,蒙古人反了。”
“什么?蒙古反了?”众将皆大惊失色,在连连追问之下才知道,布尔尼反叛,已经率领十多万大军越过长城向遵化进军了。
京营大军几次抽调之后,如今已经不满十万,抵挡布尔尼的大军实在太勉强了,他们这才知道兵部不是昏庸,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又看了眼矗立在群山之中的仙霞关,杰书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最近一段时间,杰书收到了许多福建密探发来的情报。杰书根据这些情报得知,刘磊对福建的掌控越来越稳固了,工商业在高速发展,他甚至还有闲心经营海外领地,在一个叫做瞻州的地方挖金子。
尽快攻入福建,将刘磊的家业全部消灭掉,杰书认为这才是最当务之急的事情。他很想上奏康熙,对刘磊的进攻宜早不宜迟,不能给他发展壮大的机会。
杰书的想法康熙何尝不知道,他对刘磊也已经达到了忌惮的地步。尤其在一本叫做《论复兴之战》的书被传回京城之后,康熙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捧着这本书看了两天,出来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吴三桂乃是藓芥之疾,刘磊才是心腹大患。”
这句话表明了康熙的态度,也坚定了他先福建后云南的想法,然而情况从来不会随着人的想法而变化。就在九月十二的这一天,驻守宣府的察哈尔左翼四旗官兵突然哗变,他们放弃了原本驻守的长城沿线,突然北上回到了达禄。
这份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立刻引起了康熙的警觉,他当即动员京城兵力准备应变。果不其然,九月十八,察哈尔王布尔尼在达禄发动了叛乱,十万蒙古大军迅速南下,越过宣府直奔遵化而去。
遵化乃是京城门户,若失去此地,京畿腹地将无险可守。康熙手中京营兵力不足,主要还是防守北京城,根本不敢派兵外出作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出诏书,调各地兵力勤王。
撤职调令还来不及抵达东北,福全只要继续执掌大军。他便下令收缩防守,同时抽调东北三省清军入关勤王。科尔沁部同样选择了抽调族中精锐,联合忠于清廷的各个内蒙部落,集结近十万大军向着关内赶来。
就在各路大军纷纷汇集京师,打算包围布尔尼所部聚而歼之的时候,布尔尼却虚晃一招,大军在遵化城下打了两天之后撤围而去,很快便不知所踪了。失去对方踪影的清军在附近展开仔细侦察,同时派兵严守住通往京城的各个关口,随时准备应对布尔尼的十多万骑兵大军,然而情况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
八天之后,布尔尼的去向终于大白天下,原来大军在加以东进之后,却是直接向北,再次越过了宣府,直奔多伦方向。因为大量抽调兵力入关作战,关外的防守早已形同虚设,布尔尼确是早有准备。
十万装备精良的蒙古骑兵立刻展开进攻,御马厂和开平相继被攻陷,多伦遭到了重兵包围,北方形势岌岌可危。
这次布尔尼之乱聂青居功至伟,如果不是他给察哈尔人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送出大量武器和越冬所需的粮食草料,这场叛乱根本不会这么快的到来,也不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如今布尔尼手中掌握十万大军,全都装备了来自于复国军的钢刀,又不愁粮草越冬,自然是想杀到哪里就杀到哪里。
尽管布尔尼如历史上一般,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略,只知道抢地盘抢财物,但他仅仅半个月内就横扫关外大片区域,并迅速攻克了多伦,兵锋直逼科尔沁草原,还是让康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太和殿上特别廷议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众人却仍旧拿不出好办法,饶是康熙胸怀宽广也气得咆哮起来:“你们身为大臣,不能为国分忧,尸位素餐钟鸣鼎食,不觉惭愧吗?如今布尔尼叛乱,你们廷议了一个时辰,却拿不出任何办法来,我要你们还有何用?”
众人都在那里低着头,确是谁也不敢出声。这些人都是清廷精英,当然能拿出方案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抽调京营和勤王大军北上,与科尔沁部留守兵力前后夹攻消灭布尔尼。然而京营兵马已经被两次抽调,数量降低到了危险的十万兵马,勤王人马也尚未到齐。万一这又是布尔尼的声东击西之计,待大军北进突然折返包围京师,提出建议的人非被千刀万剐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