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唐朝:特种兵王的传奇人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二人也是早有准备,直接摆脱两位行动组的同事负责维护秩序,他二人只管登记就行了。
  原本柳飞扬是让他们招满一百人就行了,没想到两人登记的时候发现符合条件的人还真是不少。
  于是干脆先把所有人的信息都登记上,他们预估柳大人以后估计用人的地方不少。
  没想到就他们二人这样的一个无心之举,反而给后面的多项工作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当然这是后话。
  王辉和杜洋两人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便招募到了两百人,这两百人也是这些流民里面身体素质非常好的。
  其他人因为有县衙每天的伙食供给,倒也不是那么急,可以慢慢来。


第28章 工厂选址小尖山
  杜洋二人忙着招人,柳飞扬也没有闲着。
  他先是带着柳一到了之前打造过不少东西的那家铁匠铺,左掌柜就是铁匠铺的老板,另外还有一徒弟。
  “左掌柜,最近生意怎么样?”柳飞扬走进铁匠铺,随意的问道。
  左掌柜一看,这是县太爷到了,急忙招呼道;
  “托大人您的福,自从您到了咱们这个鲤鱼县以后啊,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多了。
  别的不说,就这街上欺压百姓的地痞流氓就已经少了很多,咱们这些做生意的也能有个安生。”
  “嗯,那还不错。我今天来又是给你送买卖来了,柳一,把图纸给左掌柜看看。”
  柳一把柳飞扬画的一些图纸挨个给左掌柜看了一遍。
  同时,柳飞扬也在旁边不时的回答着左掌柜的疑惑。
  柳飞扬要打造的都是一些简单地工具,还有一些建造砖窑需要的零部件。
  打造难度都不大,左掌柜也就欣然的接下来这笔大单子。
  柳飞扬又让柳一付了一半的定金,余下一半取货的时候再行结算。
  离开了铁匠铺,柳飞扬又吩咐柳一回衙门到行动组多调了十个人出来。
  然后一行人便朝着鲤鱼县城不远的小尖山脚下。
  这个小尖山就是柳飞扬之前发现的有粘土的地方,现在需要确定的就是这一块的粘土到底有多少。
  至于破坏环境,在这个年代是不存在的,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柳飞扬先是吩咐众人每隔十步左右挖一个坑洞,不需要多大,能够看到下面的新泥土就行了。
  柳一等人分几个方向分别开挖,而柳飞扬则在后面逐个查看土壤的材质。
  他们十几个人整整用了半个时辰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整个小尖山周围方圆十里之内都是这种粘土,而且据柳飞扬的观察,这个粘土质量还非常高。
  另一个让柳飞扬感到震动的是,根据前世的经验,凡是有大量粘土的地方,大概率都有铁矿石存在。
  这一发现,可谓是让柳飞扬兴奋到了极点。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柳飞扬又吩咐柳一等人去县城里面买了一些工具过来,然后柳飞扬开始了他的圈地运动。
  柳一他们的工作就是根据刚才的发现,将这整个一圈地先给打上标记。
  柳飞扬则是开始实地规划如何建设厂房,以及厂房建立的位置。
  经过一个下午的规划,柳飞扬和柳一等人总算是把小尖山周围的情况都摸清楚了。
  而柳飞扬也规划处两块建造厂房的土地,只等着明日就可以开工建造。
  下午的工作让柳飞扬又想到了一些新的工具,于是回城的路上再次去了一趟铁匠铺,吩咐左掌柜多打造一些铲子和铁楸及其他工具。
  回到县衙已经接近黄昏,杜洋和王辉二人也还没有回家,专程等着柳飞扬汇报工作。
  当两人说道今天一共招了两百人时,内心还有些忐忑不安,生怕柳飞扬怪他们自作主张。
  谁知道柳飞扬非但没有怪罪他们,反而认为他们临机决断,处置得当。
  这多出来的人也算是给了柳飞扬一个惊喜,小尖山那里他规划了两座工厂,光这两百号人都还不一定够。
  不过这不是问题。
  前不久临淄王李隆基不是说了,还准备在山东和河南给他送一批人过来嘛,这些都是免费的劳动力。
  近几年整个大唐帝国像是发生了瘟疫一样,灾情不断,而身处庙堂之高的唐中宗李显却是对这些事情不闻不问,任由他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随意折腾。
  明眼人都知道,大唐帝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快就会步前朝的后尘,最终等待大唐帝国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
  所以,只要柳飞扬这里需要人,他随时可以到处去网罗人才,相信很多人都会愿意跟着他来的。
  下午柳飞扬他们在小尖山周围规划的时候,柳一等人凭借着出色的身手抓到了一些野味。
  然后回程路上又在小河沟里面捉到几条大鱼。
  于是晚上柳飞扬亲自下厨给众人做了一顿好吃的,当然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些家常菜。
  不过对于牡丹,芍药,芙蓉他们来说,已经是美味佳肴了。
  柳飞扬做了一道酸菜鱼,酸菜是到一位大妈家里面买的,当时大妈说什么也收钱,说什么这个酸菜不值钱,不过柳飞扬还是坚持给了大妈两文铜钱。
  因为大妈做的泡菜非常的香,据说是鲤鱼县的一绝,给了钱的柳飞扬当然也就建议大妈多买些菜来做着,县衙需要了就到她这里来买;
  这可就把大妈乐坏了,没想到泡菜还能卖钱,以前都是街坊邻居觉得好吃,互相送点。
  另外还做了一个尖椒兔,尖椒是下午巡山的时候发现,这个时候还只是野生的,唐朝的人还不知道尖椒可以作调味品食用。
  柳飞扬记得前世的辣椒是明朝的时候才传入中国的,据说是哥伦布大航海在美洲发现的。
  柳飞扬也没有管那么多,摘了一颗,尝了一下,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就没错了。
  其他的还加上了几个小菜,外加一大锅的米饭,这就是他们的晚餐了。
  不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奢侈。
  柳飞扬来到鲤鱼县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了几口大锅,有了这个大铁锅的加持,炒出来的菜品自然要增色不少。
  于是整个晚饭期间,众人纷纷夸奖柳飞扬厨艺好。
  杜洋和王辉感觉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的东西,两人都觉得柳教官不当县令,去开酒楼也一定生意爆火。
  最夸张的还是要数小魔女林胜男了,除了大口吃肉之外,还做出了一个她自认为是伟大的决定。
  她决定,以后一辈子都要跟着柳飞扬混吃混喝了。
  不过话一说出来,她马上意识到有什么不对了,顿时脸色刷一下就红了,众人纷纷大笑。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吃完饭之后,林胜男也是说到做到,真的就跟着牡丹几人走了。
  她本是自己一人逃难到鲤鱼县的,早已经无亲无故,与牡丹几人的经历倒是颇有几分相似。


第29章 青砖出窑,七大家族闻风而动
  第二天一大早,县衙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昨天下午登过记今天过来干活的。
  这些人来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也开始在心里嘀咕,这新来的县令到底是不是传说中那么神乎其神。
  能够给他们这么多人找到活干。
  不过他们也不急,因为很快答案就将要揭晓。
  杜洋和王辉两人也是早早的来到了县衙,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今天以后,他们二人手下就真正有两百多号人干活了。
  这可是这个时代除了军队以外,其他行当基本上不会出现的事情,当然令二人激动不已。
  为此,昨晚二人都是差点激动得一宿没睡觉,不过今天早上起来还是精神抖擞,可以说真的是梦想在支撑着。
  简单的整队之后,柳二带着杜洋和王辉便领着这些人朝着小尖山那边开进。
  两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通过县城的大街,自然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不过大家也不奇怪,只是猜测这新来的县太爷估计又有什么大动作。
  于是七大家族的下人很快就将消息报到自己家的管事人那里,然后七家都很一致的派出人准备看看这个柳县令准备干什么。
  柳飞扬带着柳一等人则是到左掌柜那里将已经打造好的工具全都带上。
  左掌柜也是挺拼的,昨天接到大单之后,派小徒弟去了临县把自己的其余几个徒弟都给叫了过来,昨晚几人加班加点的搞了一夜。
  才有了今天早上柳飞扬手中的这些工具。
  没办法,谁叫整个鲤鱼县就左掌柜一家打铁的呢。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称船打铁卖豆腐!
  可见古人有多么不待见打铁这个行当。
  不过自从柳飞扬来到鲤鱼县之后,左掌柜的铁匠铺生意就开始一天比一天更好,为此他都有了再次招收学徒的念头,准备把铁匠铺的规模在扩大一些。
  柳飞扬取走这些工具之后,又给左掌柜下了一些订单,其中就有大锅,锅铲等厨具。
  几百人吃饭,不能每顿都下馆子,这可不是柳飞扬承受得起的。
  当然今天的伙食还是照例分给了杨掌柜和周掌柜,这个单子是昨天杜洋和王辉就已经下了。
  依然是馒头包子加上汤,不过这次要两位掌柜安排人给送到工地上去,对于这一点,两位掌柜都没有说什么。
  到了小尖山脚下之后,柳飞扬让杜洋和王辉两人将所有人分为数个组,每个组负责不同的工作。
  比如有的组负责挖地基;
  有的组负责将挖出来的泥土运到一旁的空地上;
  另外一些组则是拿着柳飞扬给的模型在做着土砖。
  柳飞扬还安排了一组人专门到附近去找一些大石头过来,并且敲碎,以备后面铺在路面上使用。
  经过柳飞扬的一番分配和规划之后,整个工地上面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虽然有部分人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用,不过既然是县太爷要求,那就好好做,反正还管饭呢,到了月底还有工钱拿。
  这时代的老百姓都生活清苦,也不懂得偷奸耍滑,所以工作起来效率异常的高。
  柳飞扬也没有到别处去,就一直在工地上面巡查,因为有些构造要他亲自盯着才行,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做。
  经过几天的高效工作,整个工地上面已经建好了一座砖窑,虽然外围的房子还没有建造。
  但是只要砖窑建好了,然后烧制出青砖,建房子是一件很快的事情。
  加上这里到处都是粘土,到时候直接将粘土与水混合,再加入一些稻草段,这就是山寨版的混凝土了。
  砖窑建好以后,大家都非常好奇,纷纷过来看,都想知道县太爷让他们几百号人折腾几天弄出来个啥玩意。
  只见柳飞扬吩咐人将这几天做好的土砖一层层的放入砖窑,然后盖上盖子。
  下面便开始架上火进行烧制。
  柳飞扬先是吩咐小火烧制,将砖抷的水分蒸干,然后再加大火力,烧到需要的效果变成大红色,红得刺激眼睛。
  这时可以封闭瑶门并停止烧,封闭烟窗,再从瑶顶做好下水田。
  从水田里下水到烧好的砖批上,这时瑶内水火交融,形成大量雾气,使砖的红色慢慢变成青色。
  等砖窑中的砖都冷却下来以后,这一窑的青砖便是烧制完成。
  也许是天公做美,也许是柳飞扬运气太好,再或者是烧制青砖工艺本身就不复杂。
  总之柳飞扬主导的第一窑青砖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