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称王-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却是拱手一拜,却是尽显大度的风采。

    令狐艾忙闪身让开,直接把油纸伞扔在了地上,也对陶侃一拜:“岂敢岂敢,大人折杀艾,敢问大人今日是来与我谈结盟的事情,还是特意来看我还平安无恙呢?”

    陶侃闻言,哈哈大笑,却是拾起了油纸伞,亲手递给令狐艾,又道:“好你个令狐元止,这嘴上可真不让人,先把雨伞打上再说,莫要淋湿了身子,所谓出门千里人不易,你若真生了病,就不好了。”

    令狐艾心底暗赞陶侃会做人,如果不是来之前,王烈亲自给他分析了陶侃的性格和可能在这里出现的情况,他说不定就真被感动了。

    但此刻,却只是面上带笑回应道:“有劳大人关心,大人今日来这里是陪我一起看风景的么?”

    陶侃捏着好看的胡须,沉吟道:“元止兄,我看你看了也有一会了,却觉得我这湘江风光如何?”

    令狐艾忙道:“我观湘江,浩浩荡荡,可藏雄兵十万,更可坐拥天下。”

    陶侃却是笑道:“先生笑谈了,我这湘江长不过千余里,怎么可能藏住天下雄心呢?”

    令狐艾却不为所动,缓声道:“湘江东去,直抵洞庭,然顺洞庭又可达长江,大人水军训练有素,在这长江之上可有敌手?若无敌手,又怎么不能坐拥天下呢?”

    陶侃一听,面显不快道:“令狐先生,我当你是士族雅士,才一直敬重你,我陶侃虽不才,但素以忠义为先,更不曾起过逐鹿天下的念头,你怎么可以这样消遣我呢?”

    令狐艾闻言,一脸错愕状:“陶公,您这是什么话,我大晋现在如大厦将倾,正需要陶公这样的人来力挽狂澜,陶公你若真这样想,岂不是让天下期盼你的人失望么?”

    陶侃闻言,心中暗道令狐艾狡猾,但又抓不住他话里的把柄,只好道:“这个,我年事已高,没有那么多雄心壮志了,只想要能保全这江左的平安,不让贼人窥探江左,也就满足了。”

    令狐艾见陶侃话里有话,知道他是在暗指王烈,不要插手江左的事情,更不要想来江左分一杯羹,心中暗骂:“好你个老狐狸,装糊涂的本事一流,不过我就不信你真是个圣人。”

    却是转口道:“陶公,您着理想就已经很伟大了,你若能护得江左的平安,就是大英雄啊我家主公就常说,当时英雄,他只佩服两个半,陶公就在其内……”

    陶侃一听,有些诧异道:“敢问是哪两个半?”

    令狐艾单手擎伞,竖起指头,像个教书的先生一般:“第一个自然是我主公的恩师,刘琨刘越石,孤身北山,募得千人,在百战之地为我汉家保存了一片江山;第二个却是祖逖祖士稚,散尽家财,中流击楫,在不为江左所支持的情况下,开创了一片基业;至于这半个,就是陶公您了,陶公你出身寒门,早年历经波折,却百折不挠,为官一方、造福一地,更谋略过人,清除杜彛嘶迹龅阶蠼恢荽淌贰⒅詈畹奈恢茫翟谑墙刑煜氯耍绕涫撬獍阃錾砗诺娜伺宸!

    陶侃听了,脸色变得也柔和了不少,和王烈不屑为士族不同,陶侃虽出身寒门,但一直很希望能爬上高位,借以改变自己寒门出身的地位。其实,想要爬上高位也没错,王烈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

    但陶侃与王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本身很想抛弃寒门的身份,甚至说自身的潜意识里就看不起自己寒门出身。而今日王烈能将他和刘琨和祖逖并列,而刘琨和祖逖那都已经是成名多年,就算在士族圈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陶侃竟然分外高兴,自觉脸上有光。

    其实,这也怨不得陶侃,王烈虽被士族欺辱过,但其后却一直稳压北地大小士族一头。

    可陶侃就算现在身居高位,在江左这种门阀林立的现实中,也时刻被那些士族诋毁、鄙薄。

    如此下来,陶侃的心理又怎么能不改变……

    而陶侃也一直对自己能凭自身的能力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地位而颇为自得。令狐艾刚刚所说的这些话,无疑都正中他下怀。

    但陶侃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答对的人,稍微意动了一会,就又问道:“为什么王明扬只佩服我一半?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或者说他自觉比我强么?”

    令狐艾闻言,心底暗骂陶侃多事,但还是堆起笑脸道:“其实,陶大人你从成就上说,不比刘越石和祖士稚两位大人差,但我家主公说了,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不单要看成就,而是要看他的眼光,否则的话那谋朝篡位的王莽之流岂不是天下英雄的魁首了?”

    陶侃闻言,心下颇有不快,令狐艾这话等于是把他比作王莽了。

    若说眼光差还可以,那王莽可是有名的大奸臣,他陶侃可受不起。

    但陶侃心胸如海,脸色不变道:“陶某自知出身寒微,因此一直诚恳做事,凡事都三思而行,行一步而望十步,眼光不能说卓越,却也不差,还请元止兄教我?”

    令狐艾拍了拍额头,一副为难的模样,片刻道:“这当属下的,本本不该在背后议论主公的,而且我家主公也是一向敬仰陶公的……”

    陶侃看他这副模样,就算再有涵养,也有些无奈,又好气又好笑道:“请公速讲,若不讲今日不必再言”。。。

    更多到,地址
………………………………

第三百零三章 ,英雄偏为渔家翁

    在和王烈结盟的问题上,陶侃本意就是一个“拖”字,他现在虽然身处两方势力的争夺中,但并没有大的危机,反而是王烈,如今和琅琊王与王敦的关系都不好,又正与石勒激战,才应该是着急寻找盟友的一方。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既然对方着急,那么他陶侃又有什么理由去顺着对方的节奏去走呢?

    也因此,从十几日前令狐艾到了长沙,提出觐见陶侃后,陶侃除了在第一天热情的招待果他一次外,就一直闭门不见,要么是忙于政务,要么是正带兵训练,甚至什么吃酒未醒、腰酸腿疼等等都成为了借口。

    陶侃并不怕令狐艾察觉出自己的冷淡,他就是故意如此,反而希望这个所谓令狐氏嫡子,其实不过是一个小士族出身不得志的小官吏,能自觉的发现这些不对,最后来找自己,把王烈的条件说出,然后自己完全掌握主动,就可以随便拿捏他了。

    可这个看似胆小怕事,一脸谄媚的家伙却出乎意料的沉着,不但每日肥吃肥喝,毫不着急,还到处游荡,似乎把长沙县当成了他的后花园一般。

    今日,也不知道他用什么手段,就甩脱了监视他的护卫,来到了这个可以一览他荆州军水寨的山神庙内。

    如果不是有那忠心的护卫擅长追踪痕迹,自己都不一定能寻到这里。

    若说他只为观览山景,陶侃却绝对不信。

    想到这些,陶侃看了令狐艾一眼,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相貌普通,性格猥琐的家伙,却不知哪里来得这份气度。

    “王明扬麾下如这般的人才一定不少,却真不可小觑啊。”陶侃心中思量,再看向令狐艾的目光却是变得有些警惕起来。

    不过令狐艾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喃喃道:“有些话不是我当属下该说的,而且大人你又何必在意我这等小人之语,听听也就算了。”

    现在,这小子又一副装模作样、欲言又止的模样,却让陶侃忍不住失去了耐心:“请公速讲”

    能把一个气定神闲的陶侃弄成这般模样,令狐艾也算有几分能耐了。

    令狐艾见陶侃如此,不紧不慢道:“陶大人特立独行,又何必在意我的看法……呃,陶大人不要着急,既然您想知道,我说说就是,其实大人无论是在军事政务上,还是为官之道上,都堪称翘楚,不过我家主公认为您在大义上却不及越石公与士稚公,至少是对未来缺乏一个长远的眼光。”

    陶侃闻言,这次却真有些动怒了,不快道:“我陶侃为官清正,一心为朝廷尽力,也许不如刘越石和祖士稚,但怎么就变成缺乏大义,缺乏长远的眼光了?”

    令狐艾却依旧慢悠悠道:“大人不必动怒,请听我细细道来,你现在肯定觉得自己拥有六万水军,更拥有这富庶的荆湘之地,还受到琅琊王和王敦的重视,就体现了你眼光的卓越吧?”

    陶侃点点头,诧异道:“难道这些不体现我的眼光好,还能说我眼光差么,我陶侃寒门出身,不如此难道还能学那世家子弟,张狂行事不成?”

    令狐艾闻言,摇摇头,叹息一声道:“陶大人的眼光道不能说是差却不差,可是这等左右逢源之举,正证明了大人您急功近利,是取祸之道。”

    陶侃诧异道:“元止先生莫非在胡言乱语不成?我何时左右逢源,我一直不曾表明帮助谁,更不曾急功近利,是不忍琅琊王和王大将军相互攻讦,让江南百姓生灵涂炭,白白便宜窥视江左的胡虏。”

    令狐艾一听,呲笑一声:“好一个‘不忍琅琊王和王大将军相互攻讦,让江南百姓生灵涂炭,白白便宜窥视江左的胡虏’,陶大人真不愧是有名的谦谦君子,大人不是不曾帮助谁,可难道你不承认想观察形势,看哪一方更值得你帮助,您好从中获利么?”

    陶侃闻言,不快道:“令狐大人,我敬重你是世家出身,又是我文人雅士,但你为何处处讥讽于我?”

    令狐艾诧异道:“陶大人这是什么话,我怎么讥讽您了?”

    陶侃见他这副惫懒模样,知道和他说不出道理来,只好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也不与你计较,你说说我哪里是取祸之道,我要听实话,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话来”

    令狐艾一听,笑道:“陶大人,难道没听过君子不利于危墙之下?你现在虽有精兵数万,但行事犹豫不决,你以为你可以固守荆湘之地,就不怕别人来袭。可你难道不知道,你现在被四方窥探,甚至诋毁据我所知,现在琅琊王虽竭力拉拢您,可是他一方面已经在重用戴渊,被外放戴渊为将,而王敦更是明确把你视为心腹之患,难道陶大人你号称谋略高明,却看不到这些么?”

    陶侃闻言大怒:“好你个令狐元止,你家主公王烈在幽州拥兵十余万,与琅琊王、王敦大将军皆交恶。他可以做的事情,我怎么就不能做,难道你还要我趋炎附势,去巴结王敦不不成?他拥兵自重就是有眼光,我怎么就成了取祸之道?

    令狐艾却道:幽州一地与荆湘环境不同,那里靠近北地胡人,王刺史拥兵是为光复中原,在大义上先占据了道理,这样就算琅琊王和王敦大将军有什么不满,也不敢冒天下大不为,去攻讦王刺史。更何况,现在王刺史有至尊亲封的开府同三司的权利,招兵买马名正言顺,这一点陶大人你比的起么?”

    陶侃闻言,冷哼一声,却没有反驳。

    令狐艾又道:“再者,幽州山高水远,江左的手就算想伸那么长也没有用吧?除非,他们肯出卖祖宗,勾结胡人来陷害我家主公,否则我家主公就无败亡之道。至于陶公您,虽有重兵在握,可如今杜彛丫源蟛勘唤嗣穑阏庵Ь铀坪跻丫挥辛舜嬖诘募壑岛捅匾癫皇窃缤硪鸨鹑说牟录桑绻愠俪俨蛔鞒鼍龆希詈笠盟姆嚼垂ィ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