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重塑盛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复恭讪讪一笑,略显尴尬道:“呵呵,没有,没有问题。陛下,臣只知道岐墨道长精于道门之炼丹术,并不知道他还精通武功。”
海无影淡然笑道:“恩,杨爱卿,朕问过岐墨,他言及,像他们这种云游天下的道士,倘若没有武功傍身,在这乱世之中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
杨复恭顺杆爬道:“确实如此,我朝有很多出家人都会武功,这倒是不足为奇。”
海无影点点头:“不错,先帝时的御用道士叶法善大师就是一位武功高手,前期的杜光庭也身具武功。杨爱卿,朕对于你所推荐的人选自是放心得很,何况还有杨将军在,自是无碍的。”
“是,陛下。”杨复恭并没有在意,那岐墨怎么看也就只是一名普通道士,即便精通武功,但凭他师门二人,难道还会翻天不成?
等杨复恭、杨守立离开后,陈抟和岐墨从里面一间小屋中走了出来。
海无影示意二人坐下后道:“希夷先生,怎么看那杨守立?”
“陛下,此人武功不弱,算得上是员猛将,但其命数残缺,这类人一旦得势便会嚣张跋扈,甚至反噬其主,属下做个简单之喻,这人就好比三国时期的魏延,如果有人能将其镇住,则可堪大用。陛下怎么会想到,让此人来担任御前卫的大统制?”
“两位先生,人皆有长有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朕用此人,就是要用其短处来铲除杨复恭。”海无影看着露出迷茫神态的陈抟道:“目前,北司势力庞大,朕要从正面出手,并无能力可以将其铲除,所以,朕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从其内部进行瓦解,而这杨守立正好是可以利用之人。俗话说,苍蝇蚊虫不叮无缝的鸡蛋,朕的意思就是要让那杨守立去作鸡蛋上的缝隙。”
“原来如此。”陈抟稍事思考便已明白海无影之意,笑道:“陛下圣明,属下不及也。不过陛下所言,略有偏差,陛下可不是苍蝇蚊虫。”
“哈哈。”海无影道:“先生说得对,朕之比喻的确不当。”
岐墨道:“只是不知陛下为何会选择杨守立?仅仅是因为其人是杨复恭义子中最为勇猛者吗?”
海无影当然不能说,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自己乃是照搬而来的,随即言道:“杨守立武艺高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人贪钱贪色,有人贪权贪势,只要能够抓住这些人的特点,便可为朕所用。两位先生,你们以中兴本朝为己任,这就是你们的价值观,所以能和朕走到一处。只要能认同朕这种观念的,朕便会予以重任。至于其他人,在中兴我朝的大前提和朕可以掌控之下,要钱,朕给钱,要权,朕给权。刚刚希夷先生言及,这杨守立命数残缺,朕就是要利用这点,以其心中所想之利诱之,必能为朕所用也,在铲除杨复恭后,如果他又像杨复恭那样自以为是,朕就连其一并除去。”
说到这里,海无影眼露精光,令得心如止水的陈抟也情不自禁地感到一凛。和当初李杰的感觉一样,陈抟心里也冒出同一种感受,那就是海无影身上体现出来的天子之势,威严之盛,无与伦比。
“看来,如今的陛下应当就是谷中世代相传的领路使大人了吧。”陈抟暗自想到。
尽管海无影没有正面回答岐墨,但从海无影的眼神中,岐墨也同样感到了一种异样的光芒,这和一年前的皇帝陛下完全不同,令人不由自主地服从,顺从,甚至盲从。
两人不约而同地思索着,只听海无影继续道:“岐墨大师,等御前卫成立后,你一边教授他们武艺,一边利用你的教官身份,暗中了解,从其中挑选出心怀大义,愿意与我们一同中兴本朝的卫士,组建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就叫,就叫中兴社吧。”
“中兴社?”
“恩,取中兴大唐之意。”海无影解释道:“这个组织先从御前卫开始,慢慢再延伸至我朝的其他军队中,最终形成以社控军的目的。这点和你们道门、以及佛门类似,是以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作为社中之人的信仰,这个信仰自然就是为大唐之中兴。一个人有了信仰,就会为信仰激发出斗志,当一群人拥有同一种信仰时,便可做到事半功倍,乃至无往不利。岐墨,这个中兴社就由你来负责,朕再让石野猪配合你。有关这个组织的宗旨、构架等,你和石野猪先行商议,之后大家再一起决定。”
“是,陛下。”
陈抟赞道:“陛下,此举甚为高明,属下更是信心百倍,我朝必可在陛下的领导下,重现昔日之光辉。”
“一定,一定会的。”海无影难得这般意气风发,看着显得有些激动的陈抟、岐墨道:“两位,从名义上讲,杨守立乃是御前卫的最高指挥官,但其人之后的走向却不是我们能够预测到的,因此,对于御前卫的实际掌控权十分重要,岐墨大师,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陛下放心,属下定当全力所为。”
海无影点点头道:“岐墨,这种秘密事务,需得小心再小心,谨记一点,宁缺勿滥,以免打草惊蛇。”
“是,陛下。”
“恩,有朝一日,等朕可以掌控全局时,中兴社自可从暗处走向台面,成为军中的核心组织。”作为后世之人,海无影自然知道,党员在军队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不少关键时候,党员挺身而出,成为了战役逆转的带头大哥。
“报,陛下,吉王求见。”三人正在商议中兴社之时,张浪狗入内禀报道。
“好,狗子,宣吉王到朕之御书房。”海无影笑笑,对陈抟二人道:“朕让吉王入宫陪朕手谈一局。”
………………………………
第二十五章 棋道
第二十五章 棋道
御书房里,张浪狗冲好茶水后便自行离去。
吉王李保坐在棋桌旁,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在棋盘四个角的四个星位(和后面的小目、目外等一样,都是围棋术语,表示棋盘上的位置)上分别摆下两黑两白四颗棋子。这种对弈之前先摆放棋子的着法乃是古代围棋的规则,先期的四颗棋子名叫座子,因此,古代围棋又称为座子围棋。
当围棋传到日本后,日本棋界逐步废除了座子制,而我国则是到了清末民初之际才废除了这种规则。
按照史书记载,唐朝时的不少皇帝都喜爱围棋,唐僖宗也是其中的一位,只不过,唐僖宗的水平不高,但特别喜欢,属于那种“重在参与”之人。明代奇书《天中记》里有道,唐僖宗下棋时,就命棋待诏在一旁观棋,这些棋待诏名义上是观棋,其实是担任唐僖宗的参谋,他自己则只管按吩咐落子。
海无影面露微笑,伸手将棋盘上的座子放回到棋盒内。
“怎么?皇兄不下了吗?”李保愣道,同时又看了看在一旁观战的陈抟和岐墨,却见这二人同样也是一脸疑惑。
“非也,非也。”海无影喝了一口茶,慢慢言道:“御弟,近千年以来,我华夏大地一直流行座子制,这种制度有利有弊,但朕认为,世上本无物,何须画蛇添足地在棋局开始前摆上四颗座子呢?况且,座子制限制了棋手在布局时的创造性,制约了棋局的复杂性,从而禁锢了人类的思维,降低了下棋的趣味。在对弈时,开局就只能从星位着手吗?难道不能先下到小目、目外、三三,又或是天元之处?”
海无影边说边将棋子放在了小目、三三等位置上。
李保等人都不明白海无影之意:“皇兄,历年来的规则都是这样的。”
“没错,但这种流传千年的旧习是否会成为围棋发展的阻碍呢?如果是,那朕认为就当革新。座子棋使得棋手在对弈时只能采用星位布局的开局方式,长年以来,人们就会认为,下棋就当这么下。”说到这里,海无影摆出了星、错小目对小目、三三的布局道:“只要稍稍移动下,就会出现不同的棋局,这样的棋局是不是更为丰富?更令人有想象力?”
棋力最低但反应最快的陈抟道:“陛下之意莫非是说,给棋手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不能抱残守缺,而应当以推陈出新为主调?”
“希夷先生之言甚合朕意。”海无影赞了一句,将棋盘上的棋子收回道:“御弟,今日就来试试这种新布局。”
尽管只和海无影深谈过一次,但李保对唐僖宗的认识却早已不同,此时,李保若有所思道:“好,皇兄请。”
海无影点点头,将第一步棋放在了棋盘右上角的小目位置上,而李保在略作思考后,还是将第一步棋放在了自己熟悉的星位上。
若论真实水平,李保要强得多。有业余三段水平的海无影估计,李儇的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还略逊一筹,而李保的棋力至少在业余五段以上。
在新布局面前,棋高一着的李保却是落子极慢,显然花费了不少脑筋,但还是处在了下风。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棋盘上的棋子仍然是稀稀疏疏。对于开局时的角部定式,海无影心中所记远远超过了李保。在星位的攻防中,海无影并没有下出古代流行的镇神头棋路,而是于一招尖顶后拆了一个三。
李保赞道:“皇兄,好一个立二拆三。”
“御弟,立二拆三三拆四,这样的棋形最为适中,不疏不密。棋经有言,棋不可过密,否则形状促狭,不显效力,棋不可过疏,否则难以支援,易被分断。这些棋道其实就是两军交战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也。”海无影借题发挥道:“我朝棋待诏王积薪曾经提出过围棋十要诀,从第一条不得贪胜到第十条势孤取和,这十条要诀虽然说的是围棋的技巧,但完全可以运用到军事、政治中来。”
陈抟和岐墨的围棋水平虽然不高,但听海无影边下边评述,却能大致明白皇帝陛下之用心。
棋到中盘,李保凭借高出一筹的计算能力,渐渐扳回了局面的不利,并以较大的优势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而先手在握的海无影并没有放弃抵抗,充分发挥了细腻的官子功夫,尽管最终以少一子的劣势落败,但也是李儇和李保真枪真刀实战的最小差别,同时,海无影所耗费的时间要远远少于李保。(古代围棋没有贴目一说,李保后手胜出一子,按后世的规则计算,则是要赢得更多。但如果按照后世的规则,时间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处即墨,却还需细心收拾。”海无影接着评论道:“这局棋虽然朕输了,但棋局的过程却是值得深思。在开局时,朕利用了御弟对新布局的陌生抢得先机,到了中盘战斗时,御弟的绝对实力得到发挥,占据了优势,收官阶段,朕四处出击,在细微处占得不少便宜,使双方的差距越缩越小,最终以一子之差落败。三位,这是不是像一场战争?”
见到三人陷入沉思,海无影自问自答道:“无论是朝中之宦官,还是各地之藩镇,都没有把朕放在眼里,这就适宜朕在暗中进行布局,这样就能出其不意地获得先机,中盘时,朕的战斗力比不上六弟,这就是朕目前的弱点,也是朕急需加强的地方,到了收官阶段,朕之所以获利颇丰,原因就在于朕并没有拘于一地之得失,而是牢牢地把握住先手之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