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8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徐道:“唐朝的错处,对安西四镇过于心慈手软了。”
  这话不假,唐朝安西四镇和内地其他州县是有区别的,它们有个特殊的称呼,羁靡州。
  什么叫羁靡?
  就是名义上听中央招呼,实际并不交粮纳税。
  国家版图,就是说户口地盘都归我,这算实实在在的国土。
  这里面画地图简单,一块地盘出现在两个国家的地图上,这种事到今天还很多,难办的是版。所以新唐书这话,是讲在点子上的。包括后面一些羁靡州,慢慢同化,史书就加个标注,以上有版。
  表示这些快要成为我大唐正式国土了。
  《新唐书》谈到羁靡州时,还讲了一句话:“其后或臣或叛,经制不一,不能详见。”
  意思这些新开拓地区,管好是很费心思的。他们投靠唐朝,第一希望好处多多的,第二希望管束少少的。这两条哪条达不到,他可能就跑了,哪天达到了,他说不定又回来。
  这种或臣或叛的情况,中央心里很清楚,对付的办法,一是不断调整政策,该给胡萝卜给胡萝卜,该出大棒出大棒。二是从长远看,还是要建个核心基地。安西四镇,就是唐朝在西域的核心基地。
  不过,终究还是对西域人太好了!
  既是大唐版图,为何不纳粮,不纳税,只捞好处?
  最后马城下了结论:“终究是仁义之道作祟,西域人只认拳头。”
  这话也无法反驳,方家子弟们便讷讷的不敢纠缠。
  方世鸿赶忙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都下去吧。”
  将自己的后辈们打发走了,两人在帐内喝着茶,像是在等着什么人,不多时,便有两个身穿军服的将领进入账内。
  方家子弟们,一时哗然。
  “像是……南方军的人!”
  “这军服样式错不了。”
  辽王殿下还要继续增兵?
  明军有三大精锐集团,辽军的兵力其实不算最多,马城亲自统领的骑兵系统,辽骑,一向保持着精兵政策。
  此外是北方镇军的实力最大。
  其次是南方镇军。
  剩下的海外驻军都是杂牌,
  在明军三大系统里,辽军,北方镇军已经大部投入,方家后辈们在争论着,殿下会不会将南方军调来参战。
  这些年南方军一直养精蓄锐,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并且明军的步兵集团里,以南方军最强。
  北方军还是以骑兵为主,不擅长攻城。
  “劳师远征,智者不为也!”
  “未必!”
  若是将南方镇军调来这西域参战,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那便是整个帝国用尽了全力。
  “难道殿下真有这样大的决心?”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缠战
  “难说。”
  “你觉得是?”
  “以殿下用兵的作风,他很可能……”
  “很可能怎么样?”
  “很可能南方军已经在秘密调动了。”
  “哼,危言耸听!”
  如果是那样,那可就是一次秘密的军事调动了。
  众方家子弟,低低叹息一声:“如果连南方军都来了……那么,我大明三大重兵集团,就都要在这里聚齐了!”
  众人一时无言。
  北方军,南方军,辽镇,这是何等华丽的阵容,当然在这三大兵团之外,还有各地无法计算的仆从军。
  这样强大的兵力踏入西域,叛军真的能够抵挡么?
  他们是方府中人,消息可以说十分灵通,一时间听到这个绝密的消息之后,也要好一会才消化掉。
  帐内,秘密军议。
  “请用茶。”
  “请。”
  此时方世鸿的大帐之内,出现了两个人,两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人。
  两人都已到中年,一个是智将,一个是勇将,经过多年的征战,身上早已沉淀出一种摄人的气质!
  南廷芳,杨若水站在方世鸿身后,这两位都是南方镇军里,比较出类拔萃的将领,这两个都是明门之后。
  “参见殿下。”
  两人拜见以后。
  马城开口了,声音很低,也很缓:“你们到了,我的心也就定了!”
  两人忙起身一礼,连道不敢。
  “调动南方军这个计划,本王筹划了很久,目前知道全盘计划的,只有本王和方大人两人,其他各部,要过些时候才通知他。”
  这也是先斩后奏,避开那些反对的声音,如今木已成舟,再反对也没什么用,等天下人都知道时,就已经晚了!
  南,杨而降听了这几句话都忍不住心头狂跳,心想这是一个多么秘密的计划,秘密到连朝廷各部,都不能知晓全情,而这个计划越是秘密,这次战争的规模只怕就会越加宏大!
  马城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轻道:“你二人,有什么困难?”
  二将对看了一样,犹豫道:“听说各地都有些杂音,商会那头……也不太愿意。”
  “别管他们!”
  马城刚愎地挥了挥手,道:“不管形势如何变化,那些都是假象,商人逐利而短视,不必管他们。
  “既得利益者嘛。”
  马城摆了摆手,既得利益者必然不愿意打仗,也倾向于守城,听他们的没个好这场倾举国之力的大战,一定会打完,他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域问题。甚至为此背负些骂名,也在所不惜,这值得冒险。
  打完了这一仗,他也该退休回家抱孩子了。
  “去吧。”
  虽只有短短两个字,二将听得热血沸腾,齐声低低地道:“末将遵令!”
  战场之上,裹足不前,这是最让人看不起的!
  两天后,南方镇军滚滚而来,云集德黑兰城下。
  南方镇军的战术,与北方骑兵为主的大军截然不同,南方军步兵强,炮兵更强,基本上是一只纯火器部队。
  如今大明南方的富庶,无法想象。
  骑兵掩护着成排的火枪方队,大步向前,在旷野间排的密密麻麻,不多时,金属风暴将德黑兰城笼罩住了。
  同时间,埃及,开罗城下。
  “他姥姥的,给我轰!”
  郑成功大叫着,一场暴雨带来了尼罗河水位上涨,终于他的炮舰可以逆流而上,加入这场灭国之战。
  三艘炮舰在骡马拖拽下,艰难的驶入内河,足够了。
  郑成功索性下令将战舰搁浅在河中,一百五十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加农炮全部参战。
  “轰,轰!”
  一个个炮手赤膊上阵,将毁灭性的力量倾泻出去,几百门火炮齐射,即便只有几十发炮弹命中目标,也是足够了,碉堡就此化为灰烬,其间准备开炮的可怜蛋就这样被残砖破瓦压烂。
  这是全军出击的意思,这是这支军队等待了很久很久的命令。
  “杀!”
  郑成功亲自举起日月战旗,率领枪骑兵当先疾驰,三万步兵全面压上,毫无疑问,这个城市完蛋了。
  埃及人的守军毫不犹豫放弃了前沿阵地,缩进城里转为巷战,也是,一切防御工事都会被这样的密集轰炸炸毁。
  这也是一个令人纠结的结果,拒不投降,也不逃跑的巷战往往是死战的前兆,城市建筑缝隙中的黑枪,与埋伏会激怒进攻的士兵,也会让他们失去对平民和军队的判别。
  朱慈烺骑在马背上,眼看着亲率的大军入城,他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而此时眼见三万余精兵入城,一切恍然已不可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慈烺终于成为了那个刽子手。
  身旁,一个身材婀娜的金发女子,轻道:“夫君,你说过,如果今天他们不遭殃,未来我们就会遭殃。”
  “是的。”
  朱慈烺稍稍松了一口气。
  “越是这种时候,主帅越不能失了威风,你若逃避,何以统军?”
  “说的是。”
  朱慈烺默默握紧马缰。
  “进城吧,没什么可怕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遥想当年殿下率兵征战之时,也该是这样的感悟。”
  瑞典国公主话罢,率先打马前去。
  中军侍卫簇拥这下,朱慈烺与娇妻随大军之后入城,令他惊讶的是,开罗城中并非是他想象中的血光地狱。
  明军军士地毯式清剿埃及军队以及雇佣兵,的确会踹门进入居民的房屋,搜索之后若无军人,只会默默出房去继续搜索。
  街上偶有乱跑的居民见大军立即匍匐跪地,明军军士也只视而不见,甚至会弯腰安抚一下。
  枪声与惨叫只是偶尔有发生,至于本地女子,甚至会被特别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乱战中暴徒的侵犯。
  朱慈烺瞠目结舌,在他眼中,这样的战争应该是充满仇恨与压抑的,然而自家麾下大军却响亮的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在自己并未下令禁止劫城的情况下,井然有序。
  只是那些威尼斯人比较暴躁,在到处杀人抢劫。
  “什么玩意!”
  朱慈烺大怒,下令整肃军纪,咱大明的兵没丢脸,终究是礼仪之邦,嘴上说着要屠城,可真打进来了也下不去手。
  再瞧瞧那些威尼斯人……可就原形毕露了。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风俗
  这伙威尼斯雇佣兵一冲进开罗城,就像是撒了欢的骡子,见人就杀,就东西就抢,一个个原形毕露了。
  “姥姥的!”
  朱慈烺大怒,下令军法队逮着一伙乱兵狠狠杀了几个脑袋,才止住了乱局,下令大军往各个战略要点推进。
  瑞典女王瞧着她的夫婿满世界抓人,满面怔然。
  所谓礼仪之邦,她曾一度认为是自大与懦弱,眼下来看,并不尽然,炎黄子孙在面对血海深仇的倭寇鞑子以外的人,理所应当保留了起码的自尊与克制。
  这就是不同,中华民族与倭人、与欧洲人、与那些奴隶贩子的不同,至少在这个朝代,尊严依旧存在。
  女王心中的担忧与疑惑,渐渐成为了一种坚定。
  “要留住这些。”
  她更加坚定了彻底将国民汉化的决心,这世上的人便是如此,有冥顽不灵之徒,也有心向光明之人。
  历史上彻底汉化的蛮夷,可不止她一个,毕竟出名的有魏孝文帝。
  华夏历史上有一个最为黑暗和动乱的年代,那便是五胡乱华,在这个时期内,汉人的地位极为低下,一直都处于被残酷压迫和奴役的地位,甚至就连生命都没有任何的保障。
  当时的汉族人处于灭亡的边缘,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
  后来,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征服了其他各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混战局面。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和平发展,北魏在人口、生产和经济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
  然而,魏孝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汉族人比较集中且汉文化基础较好的洛阳。
  并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和政策,促使鲜卑人汉化。
  这便是魅力无穷的华夏文明,礼仪之邦,这些大明军士,成功的为瑞典女王上了一课,何为强大的民族。
  “殿下。”
  一名年轻将领率队将十余俘虏押来。
  “这是在衙门没来得及逃走的西人。”
  十余俘虏满脸颓丧与惊恐,守城部队大部分都逃了,这些都是来不及逃,被逮住的倒霉蛋。
  瑞典女王不及询问俘虏,只叹道:“我以为如此之境,夺城必是血雨腥风,诸位军士竟能井然有序,对百姓秋毫无犯……”
  “呵呵!”
  年轻将领大笑道:“毕竟,咱们是殿下的兵呐!”
  旁边几位军士同时响应。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