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8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科恩大捷…….“
  孙传庭反反复复的翻看了几遍,敏锐的嗅觉便告诉他,这将会是影响整个欧洲格局的大事。
  “西夷,可定也。”
  一声轻叹,孙传庭当即召集各部大员议事,这也是帝国如今的政体格局,总理大臣负责制。说起来这套体制也不是马城发明的,帝国走到如今这样的体制,也是当时的环境使然,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套体制也不是马城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社会环境的惯性使然,总理大臣不就是宰相么。自然,大明帝国实际上是虚君立宪制,总理大臣的权力可比古时候的宰相大的多了。
  然而孙传庭这个权柄极重的通商总理大臣,不掌握财政大权,这便对他构成了极大的钳制。一个没有财政大权的宰相,他的权力再大也做不了野心家。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呀,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上午,勤政殿内。
  各部大员济济一堂,寒暄起来,平日里大家伙虽说都在一个衙门里,然而都公务繁忙,聚在一起的机会也少。孙传庭端坐上首,也不急着开始议政,反而和方世鸿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方世鸿如今的职位是副总理大臣,也是帝国元老们有意栽培的下一任总理大臣人选。
  当辽王马城隐退日久,强盛的帝国逐渐摆脱了他的影响,这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喜的是军中那些疯狂的少壮派,都渐渐冷静了下来,不怎么叫嚷着四处挑衅开战了。
  这也是马城有意为之,他的隐退避免了这个强盛一时的世界性帝国,走上穷兵黩武的歪路。如今的情势,军方少壮派,手握兵权的镇军将领们,渐渐淡出了帝国权利的核心,多数都成为了纯粹的军人。 这也是马城一贯主张的,军人还是纯粹一点的好,少掺和治理地方的大事。
  马城有意如此为之,帝国渐渐走上了正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当热血上头的军方将领们征服了全世界,强大的战争机器没了对手又会如何。那些个满脑子杀人放火的少壮派,自然会自相残杀起来,难免生出祸乱的苗头。如今这样的苗头被压了下去,这是一喜。
  自然,这样的做法也有短处,当帝国的权利逐渐落入文化精英阶层手中,读书人的一些自命不凡,懒散的恶习又冒了出来。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只能靠帝国元老们来把关,精心挑选一任又一任的总理大臣。这样的体制行不行呐,不行也也没办法,这是由时代决定的。就算元老们都看走了眼,选错了人,可也总比万历,崇祯年间那些个一无是处的嘴炮大臣,要强上千百倍呀。
  “咳,肃静,肃静了。”
  孙传庭一声轻咳,勤政殿内很快肃静了下来,秘书郎将誊写过的捷报传递了下去,勤政殿内便响起一阵喧哗声。作为一个上升期的鼎盛帝国,能坐在勤政殿里的各部大员,无一不是时代早就的精英,嗅觉自然是极敏锐的。
  “皇长子……朱慈烺。“
  方世鸿稍有些意外,眼睛一转却又喜道:“不错,不错。“
  他连说了两个不错,各位部堂大员们纷纷眼珠子乱转,当这些帝国精英征服了世界,开拓了眼界之后,花花肠子算计起外人来了,那还了得么。要说起来阴谋诡计也好,国家大事也罢,就怕这些精英们的花花肠子没用对地方。这要是用对地方了,就是一个个纵横家。
  “此事,非同小可呀。”
  “然也,朱皇子做的好大事情!”
  勤政殿内的议论声中,当下各部大员便达成了一致,对这个朱慈烺建立的遥远王国要支持,要大大的支持。于是乎飞鸽传递消息,不几日南北二京总理衙门便达成一致,对瑞典王国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要帮助朱慈烺在莱茵河以北,建立起一个可以掌握的军事政权。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河山
  两京议政的成果便是,大明帝国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承认了瑞典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个势力范围包括了荷兰王国,普鲁士王国,向东与波兰王国为界,向南直抵法国边境,地盘可真不算小了。
  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瑞典人梦想成真,真的控制了半个欧洲,建立起一个北方王国来了。这是维京时代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一个王国在北欧的突然崛起,标志着欧洲进入纷乱的战国时代。
  三月末,京杭运河。
  一艘官船在有些凋敝的运河上缓缓行进,随着海运的兴盛,并且舒适的四轮马车发明了出来,这年月还愿意走运河水路的商户极少。如今的京杭运河上船只稀少,走运河的多半是贪图安逸的官员,或者是出门游历的富家子弟。
  “咳!”
  方世鸿走出船舱,轻咳了一声,一旁乖巧的东瀛侍女赶忙端来痰盂,让方大老爷清了清嗓子。
  “下去吧。”
  方世鸿轻轻一摆手,东瀛侍女柔弱的退了下去,方大老爷对这个东瀛小侍女还是极满意的。他与马城的喜好相差不多,格外不喜金发碧眼的西人女子,身边伺候的都是高丽,东瀛女子。去年东瀛又闹粮荒了,尤其是东瀛南部各地贫苦的人家,卖儿卖女的极多。
  三月末天气转暖,瞧着运河两岸的鸟语花香,方大人心情畅快了起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一首诗念至半途,方老爷竟有些语塞念不下去了,这意境不对呀,想了想又徐徐念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回意境对了,方老爷也觉得心气顺了,又开始留恋起运河两岸的风光来了。两岸风光,美不胜收,这也是大明帝国的国策,对外是忙着搞阴谋大发横财,在帝国腹地反倒搞起山清水秀这一套来了。这也是帝国精英阶层的死心作祟,古诗里那个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又回来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瞧着运河两岸风光,方世鸿细细思索起来,他此番请缨前往欧洲,一是公干,他要面见大明皇太子朱慈烺。二是游历,看一看西方欧洲最新的局势,怎也要做到了然于胸。
  作为帝国未来的储相大热门,他可是亦步亦趋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昏官,冗员是难以生存的。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连他从小看着长大的朱慈烺,都做出了好大事业,让他这个叔叔辈的副宰相倍感压力。
  四月初,哈布斯堡城下。
  哈布斯堡又叫鹰堡,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如今被五万北欧联军团团围困,包围在主城极其外围城镇里,动弹不得。欧洲有很多王室,说起王室的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哈布斯堡家族了。
  这个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历史超越一千年了。祖先来自德意志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曾经统治过多个国家。在经历欧洲版图变迁后,最后的统治地变成了奥地利。也就是后世为人熟知的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一样,在一战中随着奥匈帝国的战败而消亡了。
  距鹰堡不到百里,皇太子殿下的行营中,依旧是那座巍峨的宫殿,美仑美奂,宫殿中是一片火海,到处是狼狈奔走的宫女。喊杀声此起彼伏,忽远忽近。那个看不清相貌的女人再次出现在朱慈烺的视线中,口中呼喊着夫婿,踉踉跄跄向他跑来……而在她身后,持剑的日耳曼骑士骤然出现。
  朱慈烺猛的睁开眼,一翻身坐了起来,大口喘着气,全身上下都被热汗湿透了。
  “夫君,你怎么了?”
  女王妻子柔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令朱慈烺回过神来,他扭头看去,只见金发碧眼的娇妻一脸担忧之色,坐在他身边看着他。
  “不必担心,只是做了个噩梦。”
  “哎。”
  朱慈烺披衣下地时,不免露出一丝苦笑,做名将真难呀,难以想象王叔当年经历了些什么,才成就了千古不堕的威名。莫非当年王叔也是夜夜噩梦不断,饱受战乱惨烈的折磨。他突然豁达了,莫怪乎王叔要隐退休养了,他此时猛然间了然了,王叔是真的累了呀。
  夜幕,将临。
  轰轰轰,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兵临城下的禁卫大军携带着大量火炮,对鹰堡发起了日夜不断的狂轰滥炸。攻占鹰堡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朱慈烺心中却无丝毫喜悦,被噩梦折磨了许多天,他建功立业的喜悦早就淡了,开始变得麻木不仁。什么伤亡,消耗在他眼中只是个数字。
  一声长叹,有些唏嘘,朱慈烺晓得他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同一时间,抚顺辽王府。
  马城一个人持枪站在后院的大园子里,他沐浴在月光中,猛然振枪舞动。那杆虎吞大枪在他手中,变得格外轻盈灵活,仿佛有了生命一样。关于他手中这杆大枪,民间有很多夸大的传说。
  有离谱的说法,说他曾在武当山学道,得二郎神杨戬的传授,才有了这门无敌的枪术。但也因为这路枪法过于刚猛,杀气过重,有伤天和,所以辽王殿下英年勇退,一心修道,如今说不定已经位列仙班了。
  这样离谱的传说大行其道,信的人还真不少,这也便是时代的局限性了。故此马城的顾虑很有必要,当一个人成为了神,日子久了,说不定真就把自己当成神了。
  “好枪法!”
  就在马城把身心沉浸在枪法之中,忽听一声喝彩。他连忙收枪横在身前看去,只见院门口站立两人,一个是他的侍卫官,一个是方世鸿。方老爷一身的风尘仆仆,正在朝着他咧着嘴笑。
  两人久别重逢相视一笑,马城便讪笑道:“方老爷来的不巧,伙上已没了吃食,快走,快走。”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亲善
  方世鸿也不羞恼,竟讪笑道:“不忙,不忙,有些残羹冷饭也可。”
  “哈哈!”
  马城将大枪往兵器架上一搁,走了过去,搂过来拍了拍肩膀,久别重逢不免有些唏嘘感慨。
  瞧着他鬓角斑白,笑道:“你这纨绔竟也心生烦恼,早生白发?“
  方世鸿唏嘘道:“不年轻了,不年轻了…….“
  两人不免闲聊着往内院里走,这年月可没有冰箱储存食材,饭菜都是现吃现做,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厨下更不会留什么饭菜。此时方大人长途跋涉到了抚顺,着实有些饿急了。
  马城不免失笑道:“总不能怠慢了你这贵客,我叫厨下做几个小菜。“
  “不忙,不忙。“
  说着话,方世鸿从怀中取出几个油纸包,笑道:“方才从街上路过,买了几包卤味果子,还热着。”
  马城不由得哑然失笑,瞧着做工考究的卤味果品竟食指大动,命人取来一壶好酒,两人便在院子里小酌起来。
  方世鸿嘬了一口小酒,叹了起来:“这秋露白……不是当年那个味了,总觉着欠了点火候。”
  马城笑着说道:“秋露白如今商号遍天下,种类多了,摊子大了,哪里还有人学当年那样,真正起早贪黑的收集露水。”
  方世鸿又叹道:“正是,摊子大了,这口味么…….便乏善可陈了。”
  马城又笑着道:“偏偏卖的还贵了,大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