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
然而波军井然有序的退后装填,却猛然被一轮密集的排铳火力打乱。
百步外明军依靠轮火铳的射速优势,竟然先一步完成装填,随着后队援军的赶到,加入战斗,射击中的明军很快列成三排铳阵,用一轮暴风骤雨般的铳子,让元帅阁下从天堂坠落到了地狱。
惨叫声中,一个个黑色身影如割麦子一般纷纷栽倒。
波兰王国引以为傲的重火绳枪部队,竟在对射中被明军压制住了,这让元帅难以接受。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散兵
波兰主力云集中心阵地,自然不会就此崩溃,雅克元帅忍痛将部队一排一排的投入前线,加入与明军对射的队列。他的骄傲让他坚信,骄傲的波兰军团,从无败绩的王国骑士们,不会在排铳对射中败给一群东方来的野蛮人。
野蛮人,元帅瞧着那些白衣裹身的东方士兵,便恨的咬牙切齿。
这些异军突起的野蛮人,竟似模似样的组织起排铳火力,两轮齐射后竟然没有崩溃,这样元帅十分愤怒,心中却又有些忌惮。李争鸣所料不差,波军的弹药储备确实到了一个很危险的水平线,经受不起一场大战的消耗。波军火药铳子储备还算充足,难以补给的炮弹却已然告磬,每炮储备炮弹不足十发。
长期对峙中波军也没闲着,为了缓解军需补给的压力,波军在乌拉尔山西侧就此取材,兴建了一些打造军械的作坊。元帅下令四出搜刮铁器,铜器,熔炼后打造出大量铳子火器提供前线,
以波兰王国数百年的积累,军事工艺维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平。在前线就地打造铳子,提炼火药不在话下,因此李争鸣对波军的弹药储量出现了误判,然而有一点他却判断的十分精准,波军的大炮确实出现了严重的弹药短缺。
一枚六磅炮弹就重达五斤多,任波军施展浑身解数,也变不出足够的铁料来打造炮弹。然而波军雄踞欧洲多年,常年征战中积累的丰富的战争经验,波兰工匠以石料打造了大量石弹,滥竽充数,石弹无法用前装滑膛炮发射,只能以笨重的臼炮发射。
故此波军在后方高坡上隐秘位置,布置了八门十八磅臼炮,居高临下的发射石弹。所谓臼炮便是曲射火炮,在波军阵中隐藏的极深,这八门大炮便是波军敢于放下诱饵,引诱明军进攻的本钱。
两军统帅一番算计,勾心斗角,李争鸣实在占不到什么上风。
这便是在情理之中,大明中兴不过十年,雅克元帅率领波兰军团东征西讨的时候,李争鸣还是个三岁童子。大明新军成军不过五年,大波兰帝国却已经雄踞东欧两百年,精锐的波兰军团到底有多强悍,连大名鼎鼎的条顿骑士团也是被波兰人歼灭的。
论战绩,论战争经验明军都是完败,明军唯独在士气上稳压波兰人。
骄傲的波兰军团如今士气低迷,这还是都是拜古斯塔夫大帝所赐,瑞典人突然发难攻下了波兰首都华沙,大批波兰贵族不得不流亡俄国,乌拉尔山前线士兵士气能不低落么。
故此明军和波军打了个旗鼓相当,在对射中承受着惨重的伤亡。
明军主攻,在空旷,无遮无掩的山坡上列成铳阵,波军主守,居高临下又有胸墙掩体保护,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后,大批波兰士兵埋着骄傲的步子顶上前线,明军的伤亡陡然增加,成片的倒下。
枪林弹雨中,张水子趴伏在地,撅着屁股忍受着刺骨的寒意,默默的在雪地上攀爬。前后左右,尽是以散兵姿态出战的神射,这种仰攻最是耗费体力,奇兵队爬的不快,前线友军却在成片的倒下。数百奇兵队神射便如同一只只蠕动的米虫,一步一步的向上挪动。
铛!
一声脆响,身侧两步外一个老兵额头中弹,脖子一歪一声不吭的送命。张水子稍一停滞便猛然翻身,便如同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将麻木包裹的线膛铳架在脚背上,寻找目标,稍一瞄准朝着烟雾火光弥漫处,便搂了火。
砰砰砰!
陆续运动到位的神射们,以各种古怪的,却便于稳定射击的姿势纷纷开火,一阵凌乱的铳声过后,气势汹汹的波军铳阵竟然大乱,一个个高大的黑色身影被射翻,栽倒,连指挥作战的军官也被射翻了一些。张水子的射术不算糟,也不算好,他麾下那些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神射,却弹弹咬肉。
一轮射击过后,张水子保持着四角朝天的姿势,费力的取出定装火药,小铁锤,精心打磨过的铳子,叮叮当当的敲了起来。那姿势显得很滑稽,那精致的小铁锤显得很玩笑,却没人敢小瞧这些滑稽的精锐散兵。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这些打造精良的线膛枪,以手工打磨控制弹药精度,那杀伤力是极为惊人的。
张水子的线膛枪使用手工打磨的弹丸,二百步可破甲,一百步内那便是指哪打哪,绝不含糊。
砰砰砰!
又是一轮凌乱的铳声过后,张水子一咬牙一翻身,抱着铳蹭的蹿了出去,试图接近到百步之内。身后一片老卒跃起,竟在半山腰上排成了超越时代的散兵线,那一个个白色身影冒着腰,辗转腾挪,便如同冰原上敏捷的幽灵,无声无息的收割着人命。
陷入颓势的明军得以喘息,大批士卒涌了上去,再次组织起排铳火力。
波军阵中,初时波军并未察觉到异常,直到一发铳子呼啸着,擦着元帅的脑门掠了过去,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雅克元帅年老体衰,一个趔趄险些栽倒,怒目圆睁。
铛!
那颗诡异的子弹射翻了一个军官,惊叫声中,那军官满脸错愕的倒了下去,抽搐了一阵便翻了白眼,断了气,铁盔上赫然多了个大洞,冒着血花,一群军官惊慌下慌忙将元帅架走。三百二十余名神射冒着巨大的风险,纷纷前进到百步之内,一阵乱铳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战局。
砰!
张水子眯着眼,擦一把眼睛再一抠火,百步外一个身材异常高大的波兰军官应声倒毙。
砰砰砰!
数百杆线膛枪组成的散兵线,神射们专挑有价值的目标打,军服笔挺手持战刀的波军军官便成了首选目标,数轮射击过后波军大乱,大批军官阵亡,前线明军趁势大步前进试图抵近射击,以勇气和排铳击溃波军正面防线。
嘶吼声中,混乱的波军阵地中,大批斧手枪兵冲了出来。
前线,张进战刀猛的向下一挥,一阵铳声过后当面之敌,一个个手持双手巨剑,斧枪的高大波兰人全身冒血,栽倒,后面的却居高临下疯狂的冲出阵地,发起反击。
第一千一百章 受挫
波军被逼入绝境,发起反击,潮水般的肉搏近战兵挺着斧枪冲了出来,明军竟一时应接不暇。张水子正在装填弹药,便瞧着乌压压一片波军跃出阵地,居高临下的冲了下来,他战场经验何等丰富,立知不妙。
疯狂的波军冒着排铳火力,不时有人失足栽倒,却打着滚,连同山石积雪一起滚了下来,一轮齐射,前排后退,后排前进,占据了上风的明军横队便被石块,积雪,汹涌而来的波军冲垮了。
“走!”
张水子见势不妙一声怒喝,败局已定,保命要紧,身侧身经百战的散兵们纷纷起身,连滚带爬的脱离战场,边打边撤。张水子回身时刚好瞧见左前方数十步外,张进魁梧的身影倒了下去,一迟疑时返身想要再战,却被部属慌忙拽着走了,一个踉跄滚下山坡。
波军阵中此时一片大乱,一个年轻的军团长接替了元帅的指挥位置。
“开炮,开炮!”
前线的惨重损失让年轻的军团长丧失了理智,下令开炮,数发硕大的铁弹从山峰上冲天而起,带着尖锐的破空声落在半山腰,山脚下,硕大的石弹划过诡异的弧线,数轮炮击后瓦解了明军的进攻。
明军大营,将帅们看着前线进攻不利,败了下来,脸色俱是一片铁青。群情激奋,众将纷纷请缨再战,李争鸣心中却有些焦灼,瞧着十里外那连绵不断的矮山,那巨大的压力便如同一颗巨石,压在他的肩头令人喘不过气。
大明新军尚且是首次遭遇如此强硬的对手,竟功败垂成。
百年积弱的大明如今焕发了新生,却仍是难以撼动最精锐的欧洲军团,起码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做不到。
“混账,谁下令撤的,杀头示众!”
“险险便要攻上去,那些炮还在半山腰。”
愤怒嘈杂的议论声中,李争鸣瞧着尚未抵达攻击位置的大量轻炮,炮手,在从天而降的硕大石弹轰击下高高的飞了起来,面色难堪,积弱这个字眼让他全身上下的难受,不痛快。屡次欲下令挥军猛攻,作为统帅的理智却都让他强忍住了冲动。
良久,方很恨咒骂道:“鸣金!”
一片哗然,将领们虽愤愤不平却只能遵令,南线明军蓄谋已久的进攻无果,损兵四千,大营中一双双眼睛红了,响起一片咒骂咆哮声。
数日后,外兴安岭行辕。
南线战事不利,李争鸣正在整顿兵马,打算再攻,连麾下将领们的血书也送到了大都督行辕。其时马城正与陈演,孙元化两人商议换装,用铳管更长,射程更远的步战火铳,取代现有的短火铳。
此一时,彼一时也,明军装备的短火铳在中原,辽东多山的地理环境下性能卓越,到了空旷的西伯利亚却水土不服,急需改进。于是孙元化便只能再将截断的铳管加长,以应付一时之需。
此时南线进攻失利的军报到了,孙陈两人竟面面相觑。
这战果不出马城的预料,只是心疼那四千阵亡的精兵,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支精锐的大军试图攻打防御森严,形成了体系的坚固阵地,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明军自然也逃不出这个规律。
良久,孙元化方瞧着前线将领的血书,抽搐道:“哀兵之势,士气可用!”
陈演则在挠头,喟然道;“此番竟是咱们小瞧了这些生番北夷,李帅怎的不肯全力猛攻?”
马城坐的端端正正,一言不发,这一仗打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历史上众多攻坚失败的战例之一,非他所愿。
沉吟良久,马城方悠悠道:“凡兵法,以正合,以奇胜。”
孙陈两人微一错愕,低头沉思,孙元化尚且有些愚钝。
陈演却是心中有数,慌忙颔首道:“大都督所言甚是,当敌为正,傍出为奇,就是这么个理儿。”
枯坐片刻,马城便施施然长身而起,低喝道:“传令,自南线各军抽调精兵,再攻!”
同一时间,乌拉尔山南段,蔓延起伏的丘陵地带。
这起伏不断的狭长山脉,中段是难以逾越的高山险峰,南段却是平缓的山麓,高度不过数百米,骑兵从东侧松林中攀上山顶,前头便是一马平川,平坦宽阔的山麓长达数百里,山脚下便是广袤的哈萨克草原。这一段极利于骑兵穿行的山麓,长三百里,宽百二十里,自然便是两军骑兵纵横驰骋的主战场。
明军啃不动波军的正面防御,便派出铁骑穿越南乌拉尔山,直欲绕击,包围波军侧后。风雪中,铁骑披着厚实的斗篷,牵着战马沿山势蜿蜒前行,穿过大片的落叶松林,这便是陈演所谓的傍出为奇。
马灿奋力登上一段缓坡,身后战马奋力的扒拉着四蹄,登上封顶。
马灿眼前一亮,前头竟是一片积雪覆盖的开阔地,那皑皑白雪中还有几串清晰的马蹄印,放眼望去,雪白积雪下还能瞧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