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亲自负责此事并且做了万全的准备,缴获的后金军械还有一大批,挑出来一些完好无损的不难,动手的地点选在远离开原靠近建州的一侧,人手则是从军中挑选的叶赫人,留着小辫子的两百叶赫骑兵。
提督府,叶赫将军布尔汗是鼎立支持的。
马城这个大舅子也是个直肠子最怕弯弯绕绕的,如今妹子就要过门更是无条件的支持,从族人里挑出一些机灵的动手。两百骑不足以将林丹汗留在路上,真正动手的是一营装备强弩的死士陷阵营。陷阵营是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也是汉社在军中开花结果的产物,历史上的陷阵营全军只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又十分精良,曾经击败过拥有关张的刘备,骁勇可见一斑。
陷阵营主将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开原军中这个陷阵营的出现,也出乎了马城的意料之外。
然而开原汉社影响力扩大到军中,免不了会有这样的副产品出现,善加利用便是一个骁勇的主力营。陷阵营使用的武器也很特殊,强弩,不是大明朝装备的孱弱东方弩,而是西式的钢臂弩,因为这个营的成员有一部分是李旦手下的海盗兵,去年喜峰口之战被编入军中的东海海盗。这群海盗出身的营兵使用的主战武器,便是一种西洋人制造的钢臂弩,孙元化对这种踏张弩很感兴趣还仿造了一批。然而,孙元化感兴趣的是这种钢臂弩上的巧妙机关,而不是这种钢弩的威力。
孙元化是妥妥的大炮爱好者,对弓弩和冷兵器的兴趣不多。
尽管如此,这种西方军队一百年前已经大量普及,海上接舷战常用的武器还是流传到了东方,并且被中国海盗广泛使用。马城试过这种钢臂弩的威力之后,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大明军中装备的所谓弩弓,和这玩意一比就是小孩子的玩具。开原军中装备的弩工小巧精良,是用来装备骑兵的,大概可以归类到手弩的范围,有效射程大概在五十步,而西式钢弩射程可达三百步,整整是大明弩弓的六倍之多!
踏张弩中原王朝也曾经有过,比如大宋的神臂弩,这种犀利的武器为何最终被废弃了呢。
马城苦苦思索后大致有了答案,因为这玩意的杀伤力实在太强大了,一个农民拿着这样一张弩可以轻易杀死一个骑兵,因此这玩意就成了国之重器,严格官职的军械而没有流传到民间,造成的结果便是大宋的神臂弩随着宋朝的灭亡,便失传了。大明又是文人治国不求上进,就更不愿意发展这种犀利的武器。
虽然心中很不舒服却不得不承认,大明的弩和洋人的比起来就是垃圾。
这种西洋弩不是那种左手握持右手张弦的弓,它必须靠托架张紧弩弦,射者俯身用双脚踩住弓,同时用两臂的全部力量提拉弓弦。在弩臂中央有一个半圆形的槽,长度与一枝箭相当。发射物短而粗,搁于槽中,依靠弓弦的释放而被推送出去。它们能够洞穿最坚固的金属铠甲,有时击中石墙或其他类似障碍,便整个嵌入。
此外孙元化还对西洋弩上制动棘齿的发明,赞叹不已,制动棘齿在中世纪是属于从希腊罗马时代传下来的古代技术了,它可以利用齿来蓄能,拉弓过程可分几次进行;因此哪怕是妇女或老人来拉,无论多重的弩,只要时间够,就都可以拉开。这是中国的弩所不能及的。
反复把玩过后比较下来,马城放弃了大规模仿制的念头。
这玩意确实是好东西,然而麾下步营不可能全面换装,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了,开原步营还是要发展火枪战术。然而这种弩也有它难以比拟的优势,它的精确性和强大的威力,比三联装抬枪更适合狙杀作战,无风条件下百米之内这玩意绝对是指哪打哪,误差不会超过几十厘米。
三百多支西洋钢臂弩,每分钟三发的射速,让马城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杀
这些钢臂弩,就是西洋人文艺复兴的伟大成果之一,在马城看来单纯比较同时期大明军械,和西洋军械的优劣毫无意义,大明毫无疑问是全面落后的,并且和西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西方经历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而同时期的大明还在固步自封,在四书五经的泥潭中挣扎。
不经历一场大明式的文艺复兴,不解放思想,中原王朝终究不是西洋人的对手,感慨良久,终于下令陷阵营,叶赫营两日后出发,埋伏在林丹汗返回白城的必经之路上,在他参加完大婚之后的归途动手。三百架西洋钢臂弩,两百叶赫骑兵组成的杀阵,马城似乎已经看到了林丹汗被射成筛子的尸体。
林丹汗死后,幼子额哲继位,苏泰大妃主政,这是卢象升的全盘谋算。
马城心中是极佩服的,读书人搞阴谋诡计,就比老子这些军汉厉害多了,卢象升还很过分的要求马城迎娶蒙古太妃,还坚决要求马城一次娶两个,苏泰大妃是一定要娶过来的,美貌如花的娜木钟大妃也不能放过,一次娶两个再兵压蒙古,则漠南蒙古可以彻底平定,人口战兵尽入大帅之手。马城气的直翻白眼,不留情面的拒绝了,让老子去娶林丹汗的两个妃子开什么玩笑。
卢象升却很固执的坚持己见,马城也知道他的策划是极有道理的,是上策。
蒙古人的传统便是赢者通吃,蒙古人的内讧便相当于家族战争,漠南蒙古左翼三部,右翼三部和科尔沁部都自诩为正统,为了争夺黄金家族的正统名分杀的血流成河。从血统上来说七部中的喀尔喀部血统最为纯正,相当接近于蒙古正支,也是元朝中兴之主达延汗的子孙,论血统比科尔沁部高贵多了。
然而科尔沁部是终于林丹汗的,逐渐占据了正统的位置。
因此在历次正统争夺战中,漠南七部互相攻伐仇恨极深,林丹汗势大,喀尔喀诸部便投靠后金对抗科尔沁部。为了对抗后金和反对自己的各部蒙古人,林丹汗也主动和大明结盟,只是后来盟约被崇贞帝撕毁了。搞懂了蒙古各部之间矛盾的由来,便可以懂得崇贞皇帝是怎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蒙古各部持续两百多年的正统争夺战,死伤无法计算,仇深似海。
反对林丹汗的喀尔喀诸部投靠了后金,终于林丹汗的各部,没有半分可能向女真人低头,必然要分个生死。投靠后金的喀尔喀诸部引女真铁骑入漠南蒙古,而林丹汗的盟友崇贞皇帝,则愚蠢的撕毁了和科尔沁部的盟约,掐断了每年四十万两的无偿援助,因此林丹汗大怒翻脸是值得同情的,被崇贞这个猪一般的队友坑的颜面无存。
投靠女真人的喀尔喀部耀武扬威,林丹汗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此消彼长,终于林丹汗的科尔沁部,如今人丁也不过二三十万,能战之兵约三到四万,能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马城越发怀念先帝,林丹汗想必也是如此,先帝天启皇帝的战略眼光何等光明,区区四十万两银子的无偿援助,起码可以帮助林丹汗控制漠南六部中的三到四部人马。
这三四部人马就接近十万骑兵,虽然多是装备简陋的轻骑,可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有这支蒙古骑兵在侧后方威胁,皇太极做梦也不敢靠近长城,然而这一切都被短视的崇贞皇帝亲手破坏了。一个昏君一道乱命,就让漠南草原门户大开,后金大军长驱直入,越过长城一直打到京畿去了。
刺杀林丹汗,马城也是百般无奈,只能冒险一搏。
此事绝不能允许失败,一旦失败,马城便只能尽起大军强攻科尔沁部,最低限度也要逼林丹汗签定城下之盟。逼迫终于林丹汗的各部集结兵力,将大草原上和女真人关系密切的各部抹除。这个备用计划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必将耗尽开原民力,军力,此刻的开原实在经不起一场大战的消耗了。
对于卢象升坚持的联姻策略,马城自然是百般推脱,不肯答应。
娶两个蒙古大妃回来算怎么回事,心理上实在难以接受,卢象升执拗起来仍苦口婆心的苦劝,苏泰大妃,娜木钟大妃,两个最少要娶一个,马城推脱了一阵想出个折中的办法,倪元璐还没娶亲,让倪大人一次娶两个算了。卢象升有些无奈的答应了,如此这般也勉强可以接受,大明的二甲进士,军中大员也不算辱没两位大妃。
马城轻轻擦一把汗,总算摆脱了一个大包袱,皆大欢喜。
可怜倪大人还在养伤就被合伙卖了,卢象升也勉强答应了,一个大明朝的进士在草原上还是很受仰慕的。北元毕竟是占据过中原花花世界的,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一块进士公的招牌还是很闪亮。
大婚将近,崇贞皇帝的诏书也到了,还有赏赐。
敏月虽然只是个侧室身份却极高贵,堂堂叶赫公主的身份,这桩婚事又是先帝御赐,天子少不得要下一道诏书表明态度,代表着叶赫其实已经成为大明的附庸。叶赫部虽然已经灭亡了,名分还在,堂堂皇明天朝上国的面子不能丢。皇上的贺礼几经辗转才运到开原,贺礼是纹银千两,黄金百两,珠宝首饰一批,还有大明天子亲手剪裁的一件坎肩。
马城接了诏书收下贺礼,心中颇不以为然,这位少年天子出手也未免太寒酸了,亲手剪裁的坎肩么,崇贞皇帝还真是喜欢搞这一套煽情戏,然而也仅仅是煽情。先帝就绝对不会玩这套虚头巴脑的把戏,先帝从没送过官员亲手制作的衣物,先帝给的却是信任和宽厚,想到先帝心中便是一阵黯然。
两日后林丹汗到了,随行还有他的宠妃娜木钟,八百王帐精骑,自白城到开原沿途还算安全,只是翻山越岭路有些难走,马城率部将亲迎,给足了这位北元大汗的面子。开原北关,八百王帐骑兵在北关驻扎,林丹汗和一干族人径直入城,人比上次见面时富态了许多。
寒暄过后,马城在开原档次最高的楼外楼设宴,将手头的文档处理妥当,引了亲兵,众人出了提督府。那楼外楼便在花柳街上,此时天色已晚,但见灯火辉煌,整条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和城中其他地方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一路走一路招呼,不多时,来到一座高楼前边。
第四百二十五章 枭雄
马城抬眼观看,这座楼有三层高,每层都挂有大红的灯笼,夜色里,衬得一座楼都是红彤彤的。楼上有几间房开着窗户,歌女舞姬的身影隐约可见,男女调笑之声,声声入耳。七八个裹着绿巾的龟奴,立在楼外迎客。
提督衙门仓场大使李国勇,跳下马笑道:“这便到了,大帅,汗王觉得如何?”
李国勇是卫所官出身,这些年在军中没什么进展,便转而做了提督衙门属官,监管仓场的后勤官。他自知领兵打仗不如团练出身的那些猛人,学问不及卢象升这样的正牌子进士,便逐渐淡出了军队,这也是个八面玲珑的精明人。他是马城老丈人于化龙的旧部,在开原人头熟,面子大,妥妥的地头蛇。
马城指着楼两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