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城,铜矿。
  铜矿开采已深入地下十分不便,却仍能源源不断的出产铜料,这些铜料被运到蓟镇提炼成精铜,每年所得约五六十万两,几家分润过后仍是一笔巨款。探矿队又在白城东南发现了一处铁矿,林丹汗,马城却无力开发,白城附近就这么多人,不足二十万的人口还是全民皆兵,大明百姓又不愿背井离乡,来草原上赚这么一点微薄的收入。
  林丹汗又不敢掳掠大明百姓为奴,如此一来,矿山面临着严重的人力短缺。
  马城在矿场转了一圈,便大有深意的提点道:“此战若胜,好处归你。”
  林丹汗眼睛马上就亮了甚至有些狂热,言下之意,此战若胜则必然会有大量俘虏,用俘虏开矿自然是极好的。蒙古人可也是靠抢字起家,用奴隶用着极顺手,侦骑报告建虏军中有大量蒙古杂兵,汉军步卒,草原作战便是如此有特色,战败的一方骑兵可以开溜,步卒却插翅难飞。
  马城从未将这些汉军当成明人,这些汉军在背弃了祖宗,在辽东杀义军杀的比建虏还狠,早已是异族了。两人击掌为誓定下了盟约,便一心备战,在白城低矮的城墙上,马城赫然看到了十余门大炮,明军制造的大将军炮,二将军炮,也不知是从哪里淘换来的,都是半新半旧的铸铁炮。
  马城视如不见,心中却默念山西,无法无天的晋商连大炮也敢卖。
  十余门大将军炮,二将军炮只能发射霰子用于近程防御,却也极大提升了白城的防御能力。建虏是不可能带大炮来的,从锦州翻山越岭抄近路,还要深入漠南草原,等大炮运来也得是一两个月之后了。因此这十几门大炮对于攻城的汉军,将会造成极大的心理打击,蒙古人也有大炮了。
  回到帅帐,马城脸色阴沉书信一封,交给王国祯王总督彻查大炮一事。一队轻骑离开大营往山西方向去了,此事,王国祯多半是不知情的,要从军中倒卖大炮官职应是不低,马城眼睛眯了起来大军在侧,不收拾几个山西奸商怎对的起三军将士,晋商八大家也是该少几家了。
  白城,五千王帐骑兵,两万青壮集结了起来,人喊马嘶声中缓缓出城。马城见识到了蒙人打仗的另一面,三百年前蒙人征服世界时使用的战法,中央突破,两翼包抄。重甲骑兵从正面顶住敌军主力,两翼大群轻骑兵高速包抄,快速冲至敌军面前射箭,用精准的箭术击溃敌人的抵抗之心。
  蒙古人还有一种曼古歹战术,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便是骑射,时至今日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蒙古人才是骑射的老祖宗。主动撤退中的蒙古人是最可怕的,一边逃跑诱使敌人追击一边往后射箭,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蒙人战术的精髓在于从远距离攻击敌人,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
  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
  在马城的角度看来,这种战法是不可复制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蒙古帝国拥有为数众多的神射手。曼古歹是一支经过特殊挑选出来的部队,他们要单独向敌人进攻。曼古歹能够迅速冲到敌军队伍面前,如同暴风雨一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放箭,然后马上逃走,自始至终都不和敌人步兵的剑或者矛交锋。他们把马的快速奔驰和巧妙的控制以及时机的选择成功的结合到一起,先发动猛烈的进攻给敌人带来相当损失,然后诈败而后撤,假装惊恐而好象漫无目的地慌乱逃走。


第二百九十一章 对峙
  只有最精明和控制力极强的敌军才能抑制住追击的冲动,不去追击佯装溃败的蒙古人。在这有时要持续几天的追击过程中,敌军的骑兵会被诱使超出自己后援的保护范围,丧失严密的阵型而任凭部队和个人纷纷离散。
  这时,蒙古弓箭手会突然组织起来设下埋伏,逐个歼灭分散的敌人并给还能维持阵型的敌人造成巨大的混乱。这样一来,陷入混乱和重大伤亡的敌人面对严阵以待的蒙古重骑兵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三百年前,当时蒙古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战争机器,它建立在四个重要基础上,极强的机动灵活性、武器的优势、完备的战术体系、将帅的战略天才才华。
  蒙古帝国的光荣是不可复制的,一年来林丹汗虽然极力整军备战,想恢复祖先的光荣却有些可笑。
  时也,命也,这天底下没有无敌的战术,只有无敌的士兵。蒙古人早已经不是那支天下无敌的曼古歹,而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牧民,箭壶中有几支破甲重箭的草原壮丁。尽管如此,林丹汗还是对麾下兵马充满了极大的期待,这世上没有拒城死守,做缩头乌龟的蒙古人,只有漫山遍野向敌军席卷而去的蒙古勇士。
  马城很欣赏林丹汗的决定,出击迎敌是最正确的选择。蒙古人有蒙古人的作战方式,蒙人是野战的王者,漠南部分之所以被建奴横扫,原因便是一盘散沙的各部无法组织起来,组成一支数量庞大的野战骑兵大军。学明人一般据城死守便失去了最重要的机动性,从这一点来看林丹汗确实是个枭雄人物。在得到了大明的输血之后,便鼓起勇气倾巢而出,在熟悉的大草原上与强敌争锋。
  大群蒙古轻骑兵开拔,向着西北方向迎击建奴大军,马城亲率一万明军,和林丹汗的五千王帐铁骑作为中军主力,缓缓而行。在熟悉的漠南草原上行军也不怕迷路,只是天气仍十分寒冷到了夜间水袋都结冰了,周围又没个遮掩寒风肆虐中,来自河南,山东的明军很快出现冻伤。
  入夜,寒风刺骨的漠南草原上。
  马城用力嚼着一块冰,命人将帐中生着的炭盆熄灭,终于深刻的体会到为何中原王朝,千百年来无法征服游牧民族,因为中原人极不适应草原上恶劣的气候。这还是来自山东,河南的北方士卒,都极难适应大草原上夜里的寒风。换成大明起家的南方军还了得,还没打就得大量减员。士卒不是一张张脸谱,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士卒是会士气低落,是会思乡的。
  楚汉相争时一曲楚歌,不就瓦解了强大楚军的军心,导致一败涂地么。
  倘若有哪一位名将将士卒不当人,以为兵强马壮便能横扫天下,那这位名将多半是离死不远了。这种天气火器部队完全无法作战,这么大的风火绳点不着,连药池中的引药也会被大风吹走,仅仅是建立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就能征服草原嘛,答案是不能,除非草原上突然不刮风了。
  马城不知道那些信仰排队枪毙的穿越人士是如何做的,自问万万做不到只凭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就能征服北方草原。这实在是太可笑了,当年永乐大帝征服蒙古,也是靠麾下十万铁骑才能做到,纯火器部队么在这空旷的大草原上,就象是一群瑟瑟发抖的可笑鹌鹑,是会被蒙古群狼不停嘶咬流血致死的。
  马城始终认为蒙古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这也算一大独创了。
  如何征服蒙古草原,大明太祖,成祖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草原上筑城呀,一旦大明火器部队在草原上有了坚城作为依托,那便是另一回事了,在草原上筑城就能征服蒙古人,开国时朵颜三卫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三卫有几座草原城市做为落脚点,便只能乖乖给大明做看门犬了。
  出帐,看着不远处威严的蒙古王帐,马城露出高深莫测的笑意。
  若干年后这又是一次经典的谋略,上兵伐谋嘛,大明不但要给蒙古输血,合作开发矿场,还要大力支持林丹汗筑城,白城成为一座坚固的草原城市之日,便是林丹汗归化大明之时,有了繁华城市的蒙古人还是蒙古人嘛,看看拥有大宁城的朵颜三卫就知道了,乖乖做大明的看门狗吧。
  这些话自然是深深埋藏在心里,不会对任何人说的,埋在内心深处的大秘密。等到草原奴隶主成为城市贵族,享受着大明琳琅满目的奢侈品,摇头晃脑的吟颂着明人华美的诗歌,大明边患就可以成为历史了。三百年前聚散如风的草原骑兵,也将会成为过眼云烟,再也不复存在了。
  胡思乱想中太阳升起,寒风稍停,气温回升大军缓缓开拔。
  三日后,辽河河套。
  中军占据了辽河河套水源地,和后金前锋大军对峙起来,十里外建虏前锋早已严阵以待,多是汉军步卒,蒙八旗杂兵,少量满八旗精锐约五万大军,依托简易的工事严防死守,让马城心情变的十分古怪。这还是建虏嘛,这就是盗版的土木堡之战,取出千里镜远望对面建虏战阵,生出精神错乱的感觉。
  这活脱脱就是一支明军部队,前面有炮,中军马队,后面是正在挖坑的大群步卒,标准的大明军阵。身为大明总兵,这几年马城对明军军阵自然是研究的很透彻,这看不上的野战乌龟阵是开国时流传下来的,实际上曾经是明军对付蒙古骑兵的法宝,简单的总结一下便是先拿大炮轰,再用骑兵砍,然后步卒碾压。太祖开国时就是靠着这一招,将蒙古骑兵打的满地找牙。然而两百多年后这一招不灵了,因为大明的骑兵不再无敌,步卒不再凶悍,只剩下还算犀利的大炮。
  要说这一招也不是落伍了,反而十分先进,因为一百多年后西方出现了一位无敌统帅拿破仑,战法和一百多年前的明军大同小异。先拿大炮轰,再用骑兵砍,最后火枪军团一路碾压,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没错,和大明战法是一脉相承的。可见这世上没有无敌的战术,只有无敌的统帅。


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
  只是拿破仑的战法更加完善,武器更加犀利,炮兵都成了骑马的炮兵。看着对面严整的汉八旗军阵,马城对皇明太祖,成祖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领先了拿破仑整整三百多年的先进战术呀,就是这两位军事天才,马上皇帝发明出来的,大明能享国二百多年,都是沾了这两位开国皇帝的光。
  先用大炮轰,再用骑兵砍,最后步兵上,也是马城的建军思路。
  当前前提是得有轻便犀利的野战火炮,强大无敌的骑兵集团,这两样都有了就能让拿破仑汗颜了。胡思乱想中,前线蒙古人先按捺不住发起了冲锋,大群轻骑兵越过浅浅的河水,如蝗虫一般往后金汉军蜂拥而至。马城眼睛眯了起来,有蒙古人代劳检验汉军八旗的战力,是极好的。
  皇太极对汉军采取铁腕手段,将军中大小兵痞砍了个精光,也不知将这些汉军整治的如何了。蒙古轻骑鼓起草原勇士最后的勇气,怪叫着蜂拥而上,意图快速突进到弓箭射程之内,大地震动万马狂奔,两万轻骑呼啸而至,汉军阵中也是一阵鸡飞狗跳,隐隐能见到脑后拖着小辫子的八旗兵正在砍人。
  万马奔腾中突然响起一片轰鸣,汉军阵前布置的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