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宁便不再多言,指了指前方瓦肆,说:“叶子戏,好玩是好玩,但却没看这参军戏有意思了,来来来,我们本地参军戏,和你以前看的可不同,称为杂剧,来来来,带你去看看。”
  保宁王立时心痒难搔,几步,却是跑到陆宁前面去了。


第五章 公主驾到
  现今正是春暖花开之时,东海街头的市面比陆宁离开前繁华了许多。
  在东海公府以“东海”为冠头的各种商行肆铺的带动下,东海城内各种各样商铺的招牌丰富了许多,而且,渐渐以横匾竖匾为主,不再是以前简陋的幡旗了。
  东海公府的产业实际就是东海公的私产,在这东海城内的店铺主要有“东海大客栈”、“东海盐粮油专卖”、“东海瓷器轩”、“东海酒楼”、“东海甜铺”、“东海茶楼”、“东海钱庄”、“东海典当”等等。
  按照后世来说,就是包罗万象的金融商贸集团。
  其中东海钱庄,发行银票,面额为一文、五文、十文、百文、千文五种。
  顾名思义,价值对应相应的铜板。
  以此方便东海境内商贸,任何人都可以凭票据在东海钱庄兑换足量铜板。
  这种票据,当然也不可能流通出东海,但本地人,却渐渐觉得方便又有保障,甚至东海公府属官、差役、奴仆的月料,东海公府产业的掌柜伙计薪酬,也用银票支付,渐渐带动了整个东海的使用纸币的风气。
  现在,葛四郎就愁眉苦脸站在陆宁身侧,被其父命令来取经。
  这里是东海甜品铺,大小蜜桃,每人拿个竹串糖饼,看着栩栩如生的金黄色小动物,都不舍得吃。
  四个刀婢,将国主的靠窗桌位挡的严严实实,十几名便装朴刀典卫,就只能在大街上布防了。
  陆宁面前桌上,摆着热气腾腾一碗甜汤,陆宁正细细品尝。
  葛四郎就愁眉苦脸站在陆宁身旁,准备聆听陆宁教诲。
  葛员外显然听说了东海钱庄发行银票一事,大受震动,却是在琢磨能不能整个葛家柜坊也发行票号,争取这些票号,也能流通。
  但葛员外自然也知道,能用来流通的票号和飞钱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而且,要说用到所有葛家柜坊分号所在的州府,和在东海一地流通更截然不同,不说有没有人愿意用有没有商家愿意收,就防伪,都是个天大的难题。
  毕竟,东海小小地域,要教授人们如何识别银票很简单,纸是上好蜀纸,上面郡公府印章是东海公亲笔字迹,伪造不容易,真有伪造的,那也需要大量人力财力,要查出来就很简单,本来就是家大业大之人,投巨资,行这等怕是会连坐几族的勾当,实在得不偿失。
  但若说面对全国各州府的葛家柜坊,要发行类似银票,好似就有些不现实了。
  但葛员外不死心,所以,被认为甚受东海公青睐的葛四郎又被派了来,向东海公取经,看东海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陆宁品着甜汤,却是在琢磨陇如部一事,早前已经去信,令他们全族种植甘蔗,那陇如土寨的土地,实则本来就适合蔗田生长,只是以往便是蔗田,他们也无处去交易,现今,随着收入增长,东海对糖料需求也随之增长,但上好甘蔗基本生在占据两广和海南的南汉及占据蜀地的蜀国,还有刚刚立国十几年的大理国,不过,这些产地,自然都不如陇如部这样方便。
  而且陇如部种植甘蔗的话,也等于是自己的产业,价格自己定,不会被压价抬价。
  当然,要陇如部种植甘蔗的同时,自己也给帮自己看守泉山别苑的王敬轩去了一封信,要他购置足够的粮食送去陇如部,如果钱不够,暂时寻郑王支取,日后自己归还。
  正琢磨之际,旁侧葛四郎怯怯道:“东海公……”
  “啊,暂时没什么好法子!”陆宁摇摇头,真要南唐全境利用柜坊进行纸币流通,现时根本不可能,别说现今南唐,就是出现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可能性也不大,弊端和漏洞太多,不过真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强力中央政府情况下,倒是可以用贵金属铸钱,金币银币这种,改善铜币进行大额交易的不便,还是有可能做到。
  小额纸币,倒是可以考虑,类似宋时在川蜀境内发行交子,雕板印刷,做好防伪,不过,那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了,要考虑周全。
  “哦,哦,东海公说不能,那就必然不行了。”葛四郎松了口气的样子,显然,如果东海公真有什么办法,他就要转述给父亲,如果东海公的高招他听不明白,转述中有什么疏漏,必然会被父亲见责。
  突然,外面传来急促马蹄声响,到了近前猛地马嘶鸣,有人跳下马,匆匆而入,却是骑射戍戍主陆青。
  大小蜜桃和一众典卫自不会拦着他,他匆匆来到陆宁桌前,单膝跪倒,见有外人在,欲言又止。
  葛四郎见机的快,赔笑道:“第下,小的去外面转一转。”
  陆青见葛四郎离去,才压低声音道:“主公,沭水渡口来了一票北人,自称为首是北国伪公主永宁……”
  东海境的沭水渡头,对面便是周国沂州,当初沂州乱兵,便是渡沭水来东海劫掠。
  现今沭水渡头的这一端,日夜都有哨探,想如同以前那样劫掠,却是不容易了。
  永宁公主?陆宁微微一怔,脑海里浮现出那高贵淑雅的女子身影,虽然其相貌平平,比不上甘夫人、尤五娘这等绝色,但一双清澈眸子,现今还令人难忘。
  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永宁公主视人命如草芥的宫闱作派。
  这些介入权力斗争的公主都这样吧,有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有自己的大义,不过莫说普通百姓,便是文武百官的死活,很多时候,根本不在她们考虑中,就如这位永宁公主,心中的大义自然是维系大周郭家之天下,为了这个目标,牺牲任何人怕是都在所不惜。
  不过,她突然跑来东海?
  好像有意思了,周国朝局,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她到聚贤馆,注意保密,我这便去!”陆宁站起身,对这永宁公主,用了个请字。


第六章 纤纤红酥手,谋划天下事
  聚贤馆北苑雅阁,陆宁走进来的时候,那红纱裙曼妙身影正欣赏王右军的真迹,这几幅王羲之的真迹,自然是葛四郎使用搬运大法,从其父亲宝库,搬运到了东海,不过,由此倒也可以得见天日,且陆宁多少懂一些保养之法,至少比这个年代的人懂得如何保养古玩字画。
  听到脚步声女子回头,见到陆宁猛的一怔。
  陆宁笑笑:“永宁公主,你好。”
  “你是东海郡公陆宁?”女子清澈似水双目狐疑的上下打量陆宁。
  陆宁笑笑:“如假包换。”施施然坐下,做个手势:“殿下请坐。”
  大小蜜桃来奉茶,永宁公主打量着她俩,又看看陆宁,清澈眼眸,便有些戏谑意味。
  “东海公,你应该有一名妹妹吧,很是了不起啊,单枪匹马,深入敌营,又杀城夺门,安然而去,真是我见过的巾帼第一!”永宁公主连声赞叹着。
  陆宁笑笑:“赵匡胤和李重进,已经开始火并了么?”
  永宁公主微微一愕,随之微微颔首:“果然,我来这东海没有来错。”
  接着,粉脸一黯,说道:“我那可怜的侄儿宗训,无故身死,赵匡胤拥立我幼侄宗让在京兆府登基,称宗训是李重进所害,李重进则称赵匡胤石守信叛乱不成,遂害死宗训,率领部分禁军绑架我幼侄宗让逃去京兆府,为乱臣奸佞,号召各地镇兵前往东西二京集结,讨伐叛逆。”
  周国的京兆府就是西安,显然赵匡胤和李重进的矛盾终于爆发,而且,爆发的是如此猛烈。
  不过原本遥领京幾门户的归德军节度使,又掌握禁军,盘踞东西二京的李重进,却是吃了个大亏。
  郭宗训怎么死的真相现今是个谜,但从局势上看,赵匡胤扭转了一直以来的绝对劣势,拥立郭荣最后一个还活的的儿子为主,挟天子之义,有了向李重进发起挑战的资本。
  石守信,是赵匡胤的异姓结拜兄弟,义社十兄弟之一,当年刚刚投入后汉枢密使郭威门下的新秀军官,有十人结拜为异性兄弟,便是后世所说的义社十兄弟,不过显然在现时,他们的关系比较低调,毕竟结党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是以石守信一直在禁军任职,却没被李重进贬谪。
  由此,才使得石守信抓到机会,劫掠了郭宗让逃去了赵匡胤的地盘。
  “我也不知道他们谁好谁坏,我本正在青州替宗训犒军,得到密报,一时无计,只能南来请唐主借我军马,讨袭中原,接到宗让,以辩忠奸。”
  陆宁打量着永宁公主,这小丫头年纪不大,心机深沉的很,两个侄子的死活只怕也不放在她心上,她所希望的,不过是希望周国之郭家正统能一直延续下去。
  郭荣比历史上死的早了几年,是以现今被赵匡胤拥立为帝的郭宗让是郭荣最小的儿子,不过,哪怕这郭宗让也死翘翘,这永宁公主怕也不会眨眨眼睛,估计就会寻个什么孩童,胡编一通或者怎么想办法令其成为父亲过继之儿。
  陆宁思索之际,永宁公主又道:“我有宗训血衣诏,令我借南兵讨贼!”
  陆宁笑笑,好,大义有了。
  “赵匡胤李重进相争,必引起各路军镇观望,唐军可由东海入齐鲁之地,平卢节度使药元福为我父肱骨之臣,你可知?”永宁公主一对清澈无比的眸子凝视陆宁。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年余时间,从清醒过来,也八九个月了,对药元福这等当世名将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位药老太师年少时悍勇无敌,后期则用兵如神,历经五朝,不过,最受器重时,是在永宁公主父亲周太祖郭威时,帮着郭威,打下了周国根基。
  不过现今老先生七十多岁了,永宁父亲也就是周太祖郭威病逝后,便有意告老,郭荣在寿州战死,赵匡胤和李重进两党相争,老先生则被幼主加检校太师,领平卢军节度使,远离一线也离开京师养老。
  平卢军,镇青州,治下青、淄、莱、齐、登五州,实际就是后世山东中部及东部一带。
  “你可说服药老太师为你所用?”陆宁心中一动。
  永宁公主微微颔螓首,“不错,你来看!”袖子一抖,却是拿出了一张军防图。
  陆宁走上去看,这张军防图,实际就是后世山东地区的地图。
  永宁公主指着和东海接壤的沂州,说:“我就是从沂州来,沂州防御使李曜知我有血衣诏,又有唐军相助,愿追随于我!”
  陆宁笑笑,没说话,想也知道,不说血衣诏了,便是有唐军相助,这永宁公主也不知道说的多么夸张,还没影的事就画下了大饼,吓得李曜只能口头同意归顺。
  有大义,又有强大外力相助。
  而周国陷入内乱,李曜知道自己便是不降也是孤城,没有援军,很快就会被击破。
  说起来,沂州自己去过,当时正是这永宁公主游街,自己一口气射杀了数名沂州将领,听闻这新任沂州防御使李曜,本是沂州别驾,是一名文官,想来胆子不太大。
  永宁公主葱白玉指又指向了东海东北方向的密州,“密州刺史高怀德,和李曜交好,可招之!”
  高怀德?陆宁怔了下,什么时候密州刺史换成高怀德了?这家伙,可是牛人,通常来说,这个时期自己听过名字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