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理不好的话,分分钟,这俩还是会搅和在一起,哪怕杨尚允杀了赵匡胤的使者。
  而且,赵匡胤发现真相会气得吐血吧,他以为很了解自己,但是,还是自己更了解他,小手指都没动,就吓退了他,又如何不令人郁结?


第十七章 海外诸国
  偏殿中,陆宁看着桌上的舆图。
  大体上,是从东南亚到印度南部,也就是东海百行船队活动的区域。
  东海百行船队,如果是去印度,航线基本是从广州、到河内府交州港,到占城港,在南越占城,大齐有属于自己的补给港和租界,而接下来,便都是其他国家的贸易港口了,从占城到真腊(高棉帝国)南方港口,再到三佛齐(马六甲),经裸人国,抵达印度南部的朱罗帝国。
  当然,舆图上,很多国家标注,按照陆宁的习惯。
  如真腊王国,就标注为高棉王国,马打蓝,标记为爪哇国,室利佛逝(三佛齐)标注为马六甲王国,朱罗帝国,标注为南印度王国。
  而现今来说,高棉帝国、三佛齐和朱罗帝国,尚算强盛。
  东海百行的船队,以贸易为主,将齐国商品推广到诸国,并不和他们发生纠纷。
  尤其是印度南部的朱罗帝国,可能是历史上印度文化的最后强盛期,现今正是上升期,历史上来说,其后来甚至控制了马六甲及东南亚许多岛屿,也使得印度文化长期影响这一带,直到默罕默德教派的到来。
  当然,从国土面积来说,朱罗帝国现今占据印度南部,北方还有和其抗衡的一些国家,而且,从国家体制,印度民族众多,朱罗帝国和北部的帝国,都和中原王朝不同,其多少还是松散的奴隶制联邦,各种地方领主、庄园主和奴隶主组成的联盟王国。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齐现今并不想和这些政权敌对,是以,朱罗王优达摩朱罗要求大齐船队的货物不许经过他的港口再向西方转送,东海百行也遵从,和其贸易,优达摩朱罗显然也不想真正激怒这个来自东方的强盛帝国,是以双方贸易还算公平。
  而且,仅仅经营从中原到印度的航线,仅仅摸索这一段的航路,也使得齐商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且由其他地方商人散货宣传大齐货品,暂时来说,对齐国贸易发展并没有什么不好。
  对高棉和马六甲这两个海洋强国,东海百行也和其和平相处。
  不过从马六甲到南印度之间的裸人国,也就是后世的尼科巴群岛一带,作为从马六甲到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最重要的泊所,东海百行倒是在开始建设水寨。
  裸人国是前唐时的称呼,顾名思义,是因为这处岛屿群落上的部落,极为原始蒙昧,他们根本不可能有纺织业之类,加之气候炎热,是以只用树叶蔽体。
  裸人岛虽然是南印度到马六甲中间的重要停泊口,但以往的商人,也仅仅是停泊休息补充淡水之类,东海百行却是不远万里从中原运来建筑材料建设水寨港口,甚至从可预见的长期来看,这也是绝对的赔本生意,如果不是国家性行为,作为商人来说,不可能来做这个。
  而且,便是印度或马六甲一带的统治者,也从没人有魄力劳民伤财来这个天然停泊地进行什么港口建设。
  而裸人岛,现今在大齐舆图上,标注为“极海市”,属于皇室委托东海百行建设的皇家低产,和东海市类似,由皇室委派行政人员管理,同时极海水寨,水军之类,和皇庄一样的管理方式。
  对陆宁来说,这般轻易能使得这些岛屿群落成为大齐版图的海外之地,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中从此有了自古以来的大齐军事基地,简直就是血赚。
  何况从海外贸易来说,这个港口对大齐商队的重要性,也会慢慢显现。
  不过,陆宁现今盯着舆图,主要还是看大理西南的蒲甘(缅甸南部)和西部的波罗王国(孟加拉)。
  本来陆宁是准备,大理事定,自己便回汴京,也该到了经略西北之时。
  但是,偏偏赵匡胤虎视眈眈,如果不彻底令赵匡胤断了念想,西南边境,怕以后从此多事。
  真的从川蜀甚或汴京调动一支军马来?
  那么,对付的就不仅仅是赵匡胤了,如果能击溃赵匡胤,顺便,在蒲甘和波罗王国,也扩展下大齐的影响力如何?
  蒲甘这缅甸南部的小王国,要过几十年等被称为缅甸历史第一帝王的那位奇才登基,才会四下扩张。
  而现今来说,蒲甘是个小王国,甚至谈不上有什么军队。
  现今国王如何更替,在中原来看,和笑话差不多。
  比如蒲甘王朝第三任国王色雷鄂奎,本来是第二任国王的马夫,因为受了气,将国王推进水坑溺死,马夫便成了国王。
  而现任国王良吴苏罗汉上任就更搞笑。
  良吴苏罗汉是个瓜农。
  而那马夫之子登基后,喜欢骑马四处溜达,跑到这良吴苏罗汉的瓜田里摘了个瓜吃,被良吴苏罗汉发现,本来他就对马夫篡位不满,发现马夫儿子现任国王来偷瓜,愤怒下将这个国王打死,又振臂一挥,领着村落里的农民们打进了皇宫,他成为了新一任国王。
  从这些传闻典故也看得出,蒲甘国现今,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军队,国王更替,跟换村长都没什么区别。
  当然,因为消息比较滞后,东海百行对这个国家也不关心,是以也不知道这良吴苏罗汉还活着没有,有没有新人继位。
  不过由此也可见几十年后那位国王,倒真是不可小觑,建立真正的军队扩张,奠定了缅甸最大面积的版图基础。
  对现今的蒲甘,陆宁本来没什么兴趣。
  东海百行船队便是不走极海港,而是沿近海,那也是出了马六甲后,到真腊,再到波罗王国,再去印度北部,再到朱罗王国。
  根本和蒲甘没什么联系。
  甚至吞并蒲甘,对中原王朝来说,也算不上有了绕过马六甲的出海口,现今将货物从中原输运到蒲甘,走陆路的话,远不如走海路便捷成本低,甚至很多地方就没有道路,货运马队根本不可能过去。
  但如果在此集结军队和赵匡胤交战的话,也顺路去蒲甘走一走?
  甚至,向西试探下孟加拉方向,有没有扩展领土的余地?
  陆宁随之摇摇头,这些边边角角,还是算了吧。
  至少,自己现今,最主要的战略区域,还是在西北。
  琢磨着,陆宁目光,又投注到舆图上,大理和吐蕃接壤的地带。


第十八章 张冠李戴
  杨尚允怎么也没想到,镇南王突然又到了成纪镇。
  杨尚允是大理国坦绰,也就是清平官的一种,类似于宰相,同时又任“瑰摸陋道”,也就是谋统府的府官,又加之善巨郡是杨氏聚居区,是以他名义上总领谋统府和善巨郡两地。
  不过杨尚允大多时候在谋统府,因为此处距离羊苴咩城很近,使得他不会远离大理国政治中心且又在自己领地内行事。
  杨尚允却没想到,镇南王会突然又到了成纪镇。
  在陆宁和武毅营撤走后,成纪镇曾经发生骚乱,因为族老杨奉新及长子杨新佢等人,曾经短暂为镇南王效力,亲近杨尚允的族人,或是平素就和族老一系不太对头的头人,便借此闹了起来。
  只是没想到,月余时间,羊苴咩城战事便尘埃落定。
  而陆宁率武毅营再次进入成纪镇之时,族老杨奉新和子孙及亲族百余人,还被圈禁在家中。
  联合起来闹事的杨氏头人,其实也是不知该怎么办了,派人数次去谋统府向杨尚允禀报此事,问该怎么处置族老杨奉新和其亲族,杨尚允都含糊其辞。
  而实际上,吐蕃人离开大理前,便不似来得时候了,赵匡胤治军虽严,但番兵本性难改,吐蕃人很是烧杀劫掠了一番,在善巨郡和谋统府,提起吐蕃人已经是人人喊打。
  是以在成纪镇,拥护族老杨奉新的普通杨氏族人该更多,只是得势一方看起来是杨尚允在背后支持,又有武器在手,是以普通族人敢怒不敢言。
  等陆宁率领武毅营到了成纪镇,那些看管杨奉新亲族的族勇们,立时便将杨老人及其亲人们全部释放。
  杨新佢这个被镇南王任命的成纪镇总捕头,一呼百应,又将其族中的敌对头人和亲眷,全抓了起来。
  而这一次,陆宁能明显感觉到,杨奉新和杨新佢等杨家子弟,真正归附了自己,因为,如果成纪镇再次易帜的话,怕接下来,便要用人头和鲜血建立新的秩序,而不是小骚乱那般简单了,他们一族,便是杨尚允面前,也已经难以见容。
  杨奉新对镇南王还能想着他们,亲自再来成纪镇感激不已。
  陆宁也有些汗颜,若不是还想着怎么对付赵匡胤,也不会来这里。
  成纪镇的纠纷,在自己看来无关轻重,谁掌权和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最终归附自己就好。
  但自己这一行,却显然树立起了自己有信用的高大形象,对土蛮们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
  酒馆很简陋,木屋里,摆着几张竹桌长椅。
  陆宁慢慢剥着佐酒的黑豆,他一袭土布衣衫,看起来倒和本地蛮汉没什么区别。
  从来到大理,陆宁还是第一次考察城镇平民民情,几日来,渐渐有了结论,心下琢磨着,如中原那般,直接废黜头人特权地位将土地分给黎民,取得土民们的拥护,看来在这大理地,暂时还行不通,城寨、村落乃是黑山白水的部落土民,其实生活都还不坏,没到活不下去的样子,自己强行改变阶级关系,只会搞得一片大混乱。
  其实云南地域,虽然生育力不高人口不多,但除了蛮瘴之地,能居住人的地域,物产还是很丰厚的,毕竟山林野果和兽类很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难饿死人。但想如中原一般越来越富足,现今科技条件下,也不太可能就是了。
  何况,和赵匡胤交战,还需要这些大小头人倾力支持,才能抵御吐蕃人可能的大举进犯。
  正琢磨间,酒馆门突然被人嘭的踢开,气呼呼走进来一名秀丽少女,她衣着华美,蓝袄白裤,腰间绣花飘带,头上戴着亮闪闪满是精致银饰的环帽,缀着雪白缨穗,一看就是大理国显贵家族的小姐,且她的皮肤也极为白皙,星眸琼鼻,显然血统极好。
  在她身旁,跟着一名六七岁的男孩,同样衣饰华贵,正劝她:“姐姐,你不要乱跑,爹爹说过,要你乖乖听叔叔的话。”
  “我偏不听?怎么了?”秀丽少女耸起鼻子,很可爱的样子。
  陆宁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说起来,如果不是本地少女肤色偏黑,如面前少女这般白皙的中原美女穿白族服饰,还是很有少民风情的可爱的。
  “姐姐,不要被他们听到。”男孩无奈,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男孩一直说中原语,少女本来说本地话,听男孩话语,哼了一声,但也便换了中原话,“爹爹一向疼我,为什么强迫我嫁人?还是嫁给那个假世子?”
  男孩嘘了一声,左右看看,见店里人不多,且都是蛮汉,根本听不懂自己两人话语,这才无奈道:“爹爹不是和你说了吗?真的假的,都无所谓,大王殿下,是齐国选中的人,而且,如果不靠姐姐的话,我杨氏一族,怕都要掉脑袋!”
  少女立时瞪起眼睛,“胡说,爹爹没这样和我说。”
  男孩叹口气,“爹爹好面子而已,他只会说你能嫁个好相公,但我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