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重的首领自发组织起武装,防备女真来抢掠。
  陆宁进了桓州土城,也是第一时间,召见了城内城外汉户及粟末靺鞨户中比较德高望重的老者。
  不过,显然渤海国以学习中原文明为荣,现今桓州城内,便是粟末靺鞨,也多是汉名,且德高望重老者的比例,汉人为多。
  可能现今时代,比较有追求觉得只懂得炫耀武力太野蛮的族群,一旦接触中原人,便会觉得遇到真理了吧,论嘴炮,忽悠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等等,周边蛮胡,及不上中原万一。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文明,本身就强大而吸引周边诸族,后世中原文明声音渐渐没西方文明响亮,也是同理。
  陆宁选定的团练副使高彪师,便是粟末靺鞨中的勇士,判官李九思,则是汉人后裔。
  监察使,便是道署或京城任命的,桓州监察使,为韩德让。
  而陆宁刚刚到任的第二天,距离桓州很近,鸭绿江对岸的一个女真部落,就来请求互市。
  女真渔猎,但生活用品,莫说生活用品,便是盐、粮等生存物资,也需要和统治辽东的政权交易,或是中原王朝、或是渤海国、或是契丹。
  当然,也有一些女真部落,靠的是劫掠。
  而来请求互市的这个女真部落,便比较温和,可老实人通常被欺负,其不管何中原王朝、渤海国还是契丹人交易,用大量肉干、药材等等,只能换很少一点盐,这次来的是该部首领,叫尼迂火,陆宁亲自接见了他,拟定了一个比较公平的价格,当然,在陆宁看来,实在占了大便宜,可尼迂火,却感恩戴德无比了。
  ……
  羽林卫四名队主,现今除了曹光实,都换了新面孔。
  完颜怒哥最为引人注目,迁升辽东大营五军之一军的统领,万夫长,成为本朝袅袅升起的闪亮将星。
  毕竟从羽林卫成立的第一天便跟随圣天子,立下赫赫战功,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空缺安排而已。
  耶律斜轸,留在了西北,包头卫团练使。
  尼罕则编入了河北军,任营指挥使。
  而现今羽林卫四队主,论资排辈,曹光实排第一,其他三位分别是傅潜、孔守正、拓跋三娘。
  傅潜和孔守正都可说是一时俊杰,才具极为出色的青年将领。
  甚至陆宁觉得,这两个人物,就看年轻时这出色劲儿,史书上必然有记载,只是自己孤陋寡闻罢了。
  拓跋三娘,这陆宁就有些无奈了,本来,是令宁夏道、宁夏大营推荐一名最出色的党项将领。
  细封铁胆固然是合适人选,但陆宁已经令其入铁鹞军,为骨干将领之一,何况,细封铁胆从心内,已经被自己慑服,自己是想选来一名党项桀骜将领,将其驯服。
  毕竟党项人民风强悍,如细封铁胆这类勇士必然多少,选些品性好的培养为将领为己所用也不错。
  却不想,宁夏大营招讨使荆罕儒,最后推荐的是守盐城的寨妇首领拓跋三娘。
  但荆罕儒是什么人,老成持重的名将,推荐一名女将,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这拓跋三娘,在党项勇士的骑射较量中,连败数名神射手,骑射之精,荆罕儒评为“世所罕见”,其惊艳之情,溢于言表。
  在盐城时,陆宁见过这拓跋三娘一面,当时只是觉得,党项五百寨妇守盐城,果然西夏人驱使女兵,名不虚传,却不知道,这拓跋三娘原来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而陆宁所知的本国历史上,除了上古人物妇好,起义人物也不算,正史记载统领正规军的女将军,也就明末秦良玉一位了。
  现今这拓跋三娘,若不仅仅是弓马之术,而确实有领兵才具,难道将来真要放出去领兵?创造历史?
  不过,拓跋三娘被选为羽林卫,却是有一个令陆宁意想不到的好处。
  贤妃折赛花来信,对拓跋三娘很感兴趣,说是要来看看,过几日应该便到了。
  贤妃一直坐镇承德卫,但现今,诸事已定,且中京成为了北方边境之地,自己去中京时便有意令她随行,她却推脱,现今,一个拓跋三娘,却勾起了她的兴趣。
  这令陆宁甚至有些后悔,不该令萧皇后、夷懒也来桓州,她俩也是,该当这几日便到。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丰寨
  村寨,阡陌耕地中,许多农人在忙。
  这是西女真之地,策马阡陌小路上,看着这些女真人耕田,陆宁心里泛起中怪异的感觉,真正来到这个世界,却是打破了许多原来的固有认识。
  桓州过鸭绿江,东部都是山区,地形险峻,居住在那里的生女真称为长白山各部,是白山靺鞨和渤海人融合形成的一个个部落,又被称为东女真各部,渔猎为生,极为彪悍善战。
  恒州西南,到大同江下游,则有大片平原,居住在此的女真为鸭绿江各部,又称为西女真各部,生活在平原地带的,却是渐渐走了农耕之路,比之东女真,便温和许多。
  现今高丽,便是以西京平壤为前沿,主要蚕食西女真各部生活的平原地带。
  至于和东女真的战斗,可能要到明朝,高丽人才真正进入了长白山女真各部之地,又因为明朝皇帝比较糊涂,承认鸭绿江南长白山女真诸部土地为高丽人所有,使得长白山各部女真怨声载道,得不到中原宗主的支持,彻底失去了故土。
  而西部女真,想来大多数,最后融入了朝鲜族。
  陪在陆宁身边的髡发老者,是定居在这秃鲁江畔数千户西女真的首领,这一部女真,便以秃鲁江古称为姓氏,称为秃库部,老者叫秃库萨里莫,大概意思,就是秃鲁江畔的智者的意思。
  这女真老族长也确实有些见识,刚刚闻听桓州易主,便亲自前去桓州,请求归附。
  原来近来,秃库部深受高丽人所扰。
  高丽国主王昭,以西京平壤为前沿,侵袭西南平原地,势力已经延伸到清川江一带,并开始在清川江两畔筑城,十年前,便筑了长清镇和威化镇,现今,还在陆续沿清川江筑城。
  而长清镇,距离这秃库部中心的秃库土寨百余里,高丽官吏,每年都来收税,且赋税越来越高,前阵子,更传来令喻,要从秃库部征丁,去东两百多里的清川江上游,帮高丽人筑城。
  秃库萨里莫族长,向桓州求助,但契丹人当时自顾不暇,闻听桓州被齐人占据后,这老族长又赶忙前去桓州求见齐人官员,这才见到了陆宁。
  陆宁当下领羽林卫,跟随老族长到了这秃库寨。
  桓州距离秃库寨的距离,和高丽长清镇到此差不多,都是百里左右。
  随陆宁原来秃库寨的,还有刚刚到桓州的萧皇后,她那人高马大的侍女胡都古,自然如影随形。
  “辽”作为中原外的独立区域,陆宁认为已经不存在,现今来说,辽恢复古意,为中原辽水之地,既然没封辽王,自不能再有“辽王妃”一说,是以萧皇后这辽王妃,在不久前被改封朝鲜县主。
  从爵位来说,降了两等,公主、王妃等为正一品,郡主、国夫人为从一品,县主、郡夫人等为正二品。
  而“朝鲜”作为古地名,在《山海经》、《史记》中都有所提及,其所在,便是中原以东的大海中、辽东再远东之地。
  但基本上,现今很少有人会将高丽人和朝鲜这个古地名联系在一起,是以,陆宁封萧皇后为“朝鲜县主”,看起来不是个正经封爵,因为“朝鲜”并不是中原的古县名,这封爵,倒好似因为萧皇后的战俘身份,而故意轻慢她一般,随意封了个中原外的地名为县主,便是陆宁身边近臣,也不知道,现今圣天子,思索的正是朝鲜之事。
  明面上,萧皇后被降爵自然是因为她对中原政权来说重要性已经不复存在,契丹分裂,便是耶律罨撒葛眼看都要成了过去式,更莫说睡王了。
  胡都古心下也暗暗着急,真怕有一天主人再触怒了齐天子,被直接发去哪处大营的军艺队做伶人,或是也封个胡夫人,送去做针线活做到老死他乡。
  帮萧皇后牵着马,胡都古看着前方陆宁背影,轻声道:“娘娘,圣天子好像越发雄伟了!”
  胡都古是真这么觉得的。
  萧皇后也懒得理她,不过确实,现今看这齐天子,好似又和过去不同,分裂契丹,占据中京、东京,如果再算上幽州,这齐天子,已经占据契丹三京之地,“辽”实则已经灭国,此时看这中原皇帝,自然和过去看他,大有不同。
  想想刚刚认识这中原皇帝时,开始觉得他行事很荒唐,后来知道他悍勇,又觉得他自恃勇武刚愎自用,而现今呢,好像越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只知道,这个是可怕到恐怖至极的人物,甚至识见之高明,便如传说中的萨满先知,神话传说中才有的人物,至于其武略之盛,却是旁枝末节了。
  ……
  秃库土寨,圈起寨子的木栅栏极高,箭塔林立,显然西女真便是渐渐转向农耕,但彪悍之风仍在,而且,和渔猎时心态不同,更有了农耕之民要保护好自己家园的强烈情感,而不是见到敌人势大,便被驱逐,自然也能寻找其他山林地生活。
  而开垦好的农田,却不是到处都有了,毕竟开垦农田极为不易,农田越是耕种,才越发肥沃,渐渐变成良田。
  土寨类似议事堂的宽敞土屋中,陆宁坐在上首,旁侧坐着萧皇后,萧皇后身后站着胡都古,又有曹光实、孔守正、拓跋三娘三大队主,依次坐在下首。
  桓州监察使韩德让,则坐在另一侧。
  另一名队主傅潜,领羽林卫在寨中心广场听令,羽林卫进寨前,甚至都上了重甲,轻弓扈从们则在寨外一处河岸畔,看管马匹。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议事厅内,秃库萨里莫控诉着高丽人的野蛮行径,说秃库寨,因为男丁众多,又建有城寨御敌,所以倒没发生过被高丽人杀戮的事件,但很有一些女真小部,被高丽官兵整个村落都屠杀一空。
  陆宁慢慢喝着茶水,倾听秃库萨里莫的控诉。
  秃库萨里莫不见这位齐人总院神色变化,心下,渐渐有些不安。
  韩德让这时候在旁微微一笑:“秃库族老,大同江以西,本就是中土,现今我大齐承继中土大统,大齐之民,必不容外侮。”
  秃库萨里莫大喜,忙笑道:“是,是,有官家这句话,老儿就放心了。”
  秃库萨里莫知道这位“韩监察”在说什么,他也早打听的很明白。
  大齐和历来中原王朝一样,宣称天下所有土地,都是齐土,天下所有人,都是大齐臣民。
  而部落所居的山林、草原,也是如此,要么是宣称是公家土地,要么就是皇家私产。
  但实际上,各内附部落,生活和过去没什么不同,赋税反而比被其他大部压制时变得轻了,而且,受到大齐铁骑巨弩的庇护。
  在诸边各地,大齐都是如此做法,渐渐成了一定之规,辽东各部族之地,也是如此。
  而且,便是被划为皇家私产,划为大齐皇帝皇家庄园牧场的奴户,除了自由被限制,也和普通良户没任何不同,甚至好像赋税更轻一些。
  至于限制自由之类的,现今如果能在家乡活下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出去闯荡呢?
  秃库萨里莫的部族,本身就是所有田地都归部族所有,族中财产,由他分配,而他也正因为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才得到方圆数十里,十几个村落形成的本部的拥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