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是那巨人有一丈长,肉山一样,走路地面都颤,可在自己老爷面前,便如纸糊一般,瞬间就被刺倒。
  军卒们都说,圣天子武勇天下无双,文总院是圣天子门生,文韬武略,当世第二。
  天下第二人?
  老爷将来,会封公封侯吧?
  焦彩莲忙摇摇头,不敢多想。
  想想当初刚刚被李善行献给他时,自己除了心中有些悲哀,也没有想太多,自己这种人,风中柳絮水中浮萍,一切也由不得自己。
  却不想,会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一路行来,这个男人,所做的事,都让人感觉那么的新鲜,自己很多事不太懂,但隐隐觉得,这个男人做的事情,就好像,要翻天覆地一般。
  虽然,他都是听从圣天子之令,真正翻天覆地的,该是那位不知道是何等样人物的天下共主,但看起来,文总院应该是圣天子最亲信的爪牙,将圣天子一些构想,靠着他的手来实现,莫看他现今仅仅是四品官员,但只怕道署乃至中枢大员,也根本不及他在圣天子眼里亲厚。
  真希望,能看到他,封公封侯的那一天。
  焦彩莲心下轻轻叹口气,自己在他眼里,微不足道,也不知道,几时就打发走了,毕竟,自己只是他外宅的婢女,大妇看不顺眼,也是一句话就给发放了。
  但在他身边多待一日,也是好的。
  “想什么呢?”陆宁问她。
  不过,也没等她回答,就起身到了树屋窗前,看着外面寨民们正渐渐往寨中小广场方向集合。
  本来树屋下的四头猛虎,也被虎婢牵到了旁侧。
  看着老爷随口问,也根本不在意自己回答,已经站到了窗前的背影,焦彩莲早已经习惯,更不会有什么苦涩情绪,轻盈起身,慢慢踱步到陆宁身后尺许处,拿起旁侧蒲扇,轻轻帮陆宁扇凉。
  陆宁只是看着那广场情形,老阿古应该是宣布了,他们一家会离开,从此由阿依塔为本寨头人,担任被齐人称为“知寨”的头衔。
  老阿古叽里咕噜的话里,有“知寨”两个字的发音。
  寨民们,有的困惑不解,有的暗暗露出喜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立时鼓噪起来。
  本来有些畏缩的阿依塔,好似被一些族人的叫骂激起了火气,也大声的说着什么。
  鼓噪的人众,突然都有些呆滞。
  想来,阿依塔便是说了,从此本寨寨民,租子减半的消息。
  陆宁看得暗暗点头,这个人,自己看来没选错,有点头脑。


第一百四十章 大鬼主罗殿王
  深秋时节,这群岭中,却仍是闷热无比,白蛉寨也是如此,但木屋上,凉风嗖嗖的吹过,便凉爽许多。
  外面天近黄昏。
  阿依塔身边多了一个通译,实则就是本寨土民,一个黑瘦黑瘦的马脸汉子,他自己还给自己起了中原名字,叫文征明,姓氏多半便是新改的。
  现今正是秋收之时,阿依塔说起寨民都特别高兴,因为马上收获的庄稼,第一次,可以留足到明年的余粮,而不必明年春播时,甚至又要向老阿古头人家里借种,子子孙孙,欠头人家族的债务都还不完。
  阿依塔每说一句,文征明便翻译一句,他的长沙官话说得特别溜,比陆宁见过的大多数道州官员说官话还标准,把陆宁听得一愣一愣的。
  而且文征明,对自己终于成为了中原王朝正统的齐人,特别自豪,张嘴便“我大齐”如何如何,“我齐国”怎样怎样。
  显然,以前只能精中,毕竟,历朝历代,地方官员也没真正拿土蛮当作过子民,而现在,在齐国大皇帝新政下,他终于真正成为了中原王朝国家的一份子,这令他极为兴奋,在文总院面前,都忘了些惧怕,略微有些失态。
  陆宁听着阿依塔讲,连连点头,又笑道:“现今,本寨子民租种公田,田租大为减少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邻近寨子吧?”
  阿依塔点头,文征明小眼睛一亮,问道:“总院大人,莫不是各寨,大人都要剥夺那些头人的田产,令各寨大齐子民再不被头人压迫,真正成为我齐国之民?”
  陆宁看了他一眼,心说这家伙,倒有点机灵劲,但笑了笑,自不理他。
  文征明的兴奋渐渐过去,随之就知道自己不该问这些话,忙躬身:“大人,小的多嘴,小的多嘴!”
  陆宁站起身,“好,走了!”
  别处暂且不说,至少在这湘桂间都庞岭赤虎军能影响到的土寨,还是要激进一些,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土寨的隐患,毕竟,湘桂之地,已经渐渐算是中原的基本盘了。
  ……
  接下来,陆宁便挨个土寨转悠,数个土寨的头人如同老阿古一家一样,财产被剥夺,当然,也有一些宽厚的头人,被陆宁留用,任为知寨。
  但陆宁这般转悠开来,多个土寨头人被文总院夺了财产驱离的消息传开,固然那些文总院还未去的土寨,生活贫苦的寨民都有了期待之心,但很快就有几个土寨联合起来,要抗拒齐人欺压。
  少不得,又剿抚一番,赤虎军顺便练兵。
  到快入冬的时候,火蛮寨周边的二十多个蛮部,知寨都已经是陆宁任命的新丁。
  而这时,折赛花也赶回了道州。
  她去的最后一个州是楚地最西端的奖州,再往西,就是陆宁认知中的贵州,现今的贵州,是各种蛮部盘踞的法外之地,前唐的羁縻州也都已经不复存在。
  从奖州归来,折赛花却是领了从贵州逃难来的千余户土民,刚好迁来了火蛮寨。
  这些土民,都是前唐羁縻州充州的土民,充州在贵州东部,现今被盘踞贵州中部的大鬼主罗殿王侵扰,很多土民逃入楚地避难。
  ……
  赤虎寨陆宁亲手搭建的木楼二层,有一个大大的房间,里面布置的富丽堂皇,东海棋牌室一样的桌椅,不过,这个娱乐的房间,陆宁一直没用过。
  今日,陆宁喊来折赛花,要和她玩牌。
  贤妃虽然看似自由,但其实是诸妃中最辛苦的,这不,刚从奖州回来,明天又要去火蛮寨监督练兵。
  陆宁想想,倒有些愧对她,也想和她多些单独相处的机会,互相更了解一些。
  但显然,贤妃对玩纸牌没什么兴趣,根本不在乎输赢,二十一点,随意的叫牌,口口声声,却是说那些充州蛮土民。
  加上逃难来没有家室的充州蛮壮丁,又有她从楚地各州征募的壮勇,赤虎军已经六千余人,贤妃这时就说,也不必再消减军卒,其余也如同殿前亲军一样,编为预备卒、幾重卒便是。
  陆宁无奈的放下纸牌,看着对面这白衣白裤宛如后世女军官戎装的清美丽人,“不玩了不玩了,聊正事吧!”
  想了想道:“那大鬼主罗殿王,已经将势力扩张到了楚地西陲?”
  现今贵州境的土蛮,主要有三部分,贵州北部,是乌撒诸部;贵州中部,便是罗施鬼诸部,有大大小小的鬼主,最强大的一支,就是这大鬼主罗殿王;贵州南部,则是都云蛮诸部。
  却不想,这大鬼主罗殿王,好像在渐渐东侵,如果被其扩张到湖南边境,却是不小的隐患。
  折赛花轻轻点头:“是,听充州土民是这样说的,起因是因为,一个鬼主暗杀了以前的大鬼主罗殿王,成为了新的大鬼主罗殿王,原来的罗殿王家族,东逃到了充州蛮的领土,充州蛮收留了他们,而且,拥立罗殿王妃为女头人,这才引来新的大鬼主罗殿王的征讨。”
  陆宁蹙眉,突然冒出个念头,说道:“我去矩州走一趟怎么样?”矩州,是前唐时设的羁縻州,州治便在贵州中心的贵阳一带,也就是现今大鬼主罗殿王的地盘。
  折赛花微微一怔,虽说陆宁行事一向出人意表,但征伐矩州,可不是容易事,要深入恶土,军需等等,极为不便,怕不比跟赵匡胤决战简单,甚至可能难度更大许多。
  陆宁道:“我就带先锋营、泉漳营和突击营去,其余诸营,由你继续幕后监督训练。”
  去贵州那高原之地剿抚土蛮,领大军去,反而失败可能性更大,军需供不上,再得个传染病什么的,未战就先败了。
  反而少带些精锐去,说不定有奇效。
  “我会审时度势,至少充州一带,要帮土民们稳住阵脚,作为和罗施鬼之间的缓冲,不能令罗施鬼的势力,蔓延到楚地边陲。”
  陆宁琢磨着,左右无事,赤虎军募集完毕,训练的事情,有了规制,也不用自己了,正好去看看贵州诸蛮,真要解决贵州蛮事应该不可能,但必须要支援下充州蛮,若不然,充州蛮真被罗施鬼部吞并的话,湖南西境,怕要从此多事。
  折赛花轻轻点头:“随你!”他要做的事,本来就谁也劝不住,而且,他做事,却也从没出过差错,总是有自己的道理。
  陆宁心里,却第一次有些不踏实,要说贵州群蛮,如果真能在一定程度上置于自己统治下,哪怕如同前唐的羁縻州,那都是战略意义重大。
  毕竟贵州群蛮,西北接壤蜀国,西南大理国,正南是现今独立状态的安南,也就是越南北部,东南,则接壤汉国。
  如果自己能重设羁縻州,那么,不管哪个方向用兵,可令蛮兵出兵牵制,那就会省许多力气。
  不过,这个目标,好像很难实现,如果倾举国之力,平定贵州蛮,那就大可不必了,现今修养生息,下一个目标,构想中是赵匡胤,吞并秦地,为征伐蜀地做准备,毕竟秦地和蜀地,现今都是富裕之地,得之会大大增强国力。
  而如果说劳师动众征伐高原土蛮,那除非是自己疯了。
  所以,此去贵州,主要还是帮充州蛮稳住阵脚,其他的,随机应变了。
  自己倒真想,就带着这一千五百名山地兵平定贵州。
  但想想,都好像很无力,也是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不能为之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征蛮四大跟班
  奖州治所峨山县城。
  正是夕阳落山之时,陆宁从窗口眺望西方,黄晕一片,仿佛都能感觉到,再往西去,那无边山丘高地,和狂风吹就的黄沙滚滚。
  贵州,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九成以上面积都是丘陵和山地,气候更是诡谲多变,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干旱、狂风、凝冻、冰雹频发,要说现今的中原之民,根本就没办法在这片土地生活,除非在中原活不下去。
  厅堂内,规规矩矩站着四个人。
  一个穿着满是破洞麻布衣衫,头上裹着黑巾的赤脚汉子,是武陵蛮中的充州蛮,来自充州蛮的部落大族,叫赵细封。
  靠近汉地的土蛮首领,很多大家族有汉姓,多是汉时被派来戍边的官员或军卒,黄巾乱后,这些汉人家族渐渐融入土蛮中,许多都成了各个蛮部的首领,如这充州蛮,以前由谢氏家族统治,前唐后期,变成了赵氏家族。
  当然,这些汉人后裔虽然还保留汉姓,但也早已经改风易俗融入了土蛮中,如这赵细封,黑黝黝的,看起来和其他土蛮也没什么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这赵细封会说中原话,只是略显生硬。
  赵细封虽然是跟着逃难的充州蛮来到奖州,但他是抱着万一的希望,来求中原王朝的支持的,虽然,这种希望很渺茫。
  莫说现今羁縻州都已经不复存在,便是前唐时,各蛮部争斗,中原王朝也多是冷眼旁观。
  赵细封此时肃立着,心中暗暗琢磨,自己来到奖州才知道,现今中原王朝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