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长乐夜未央-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者连忙道:“不敢烦劳君驾。大姬就在内堂。”
    这倒是巧了。韩说不禁微讶。不过。去洛城门地上官家还要绕到厨城门过驰道。能少些麻烦。他自是无意见。便点头示意那个随从将上官安地那封信简也交予老者。
    验过检封。老者连连拜谢。见韩说要走。又道务必留下一人。以便女君致谢。韩说便让转交信简地那名随从留下。带着其它随从立刻赶往自己地光禄勋寺。
    将韩说地随从引进门。老者请其在前院稍待。又叫了一个小仆侍奉。自己拿着两份信简往后院走去。
    霍幸君有孕后。上官家上下都是倍加关怀。专门请了女医保阿。几乎是寸步不离左右。无论她做什么。那些有经验地妇人都能找出理由阻止。这种每日除了吃喝睡觉便无所事事地日子过久了。谁都腻味。霍幸君无奈。便给母亲写了信。让她将自己接回来过些日子。
    母亲总是心软地。对唯一地女儿。霍光地妻子更是有求必应。第二日便派家人将女儿接回来小住。此时。母女俩正在北堂地后室闲叙。
    霍光的嫡妻东闾氏并非出身官宦之家,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尊卑规矩,但是,霍光秉性严谨,与他做了那么久的夫妻,东闾氏持家也唯谨字是从。
    老者没敢立刻登堂,而是在堂下恭敬地禀报,还没听到到女君出声,就见霍幸君从内室出来,眉头紧皱:“父亲有家书回来?”
    “是。”老者不明白大姬为何如此神色,不过,还是很恭敬地回答,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上官郎君亦有家书予大姬。”
    霍幸君对自己夫君的家书并不在意,反而追问:“何人送来的?”
    说话间,东闾氏也从内室出来,却没过问家书,而是立刻吩咐堂下的婢女扶女儿坐下,半是嗔怒半是担忧地责备女儿:“难怪上官大家(注2)不放心!你如今的身子岂能如此毛躁?”
    霍幸君连忙扶住母亲的手臂,撒娇似地讨好母亲,东闾氏白了女儿一眼,一边与婢女一起扶着女儿到榻上坐下,一边吩咐老者:“家老入堂答话吧!”
    “诺。”老者答应了,脱了麻屦,赤足步入堂内。
    “家老,书信呢?是何人送来的?”扶着凭几坐稳,霍幸君立刻开口,老者看了看坐在大姬身边的小君,见其并无异议,便将两份信简与韩说的名刺一起奉给霍幸君。
    见有名刺,霍幸君便将信简放到一边,先看那块牍板。
    “光禄勋说再拜。”霍幸君缓缓念出名刺上的大篆,眉头不由皱得更紧了。
    “幸君,怎么了?”东闾氏不**儿此时多费神,见她皱眉便连忙开口,不等她回答便宽慰,“不过是份家书,送信的人又有何干系?家老不是说送信的是佩银印青绶的高官,想来只是顺路。”
    霍幸君摇头,笑了笑,安抚母亲,随即取了信简,认真验看信囊上的检封,随后才拆开囊口的绳子,头也没抬,却说了一句:“是阿翁的私印。”
    东闾氏不知女儿为何如此慎重,但是,看女儿这般严肃,她心中不禁有些惴然,思忖片刻,强自镇定了心神,她抬头问家老:“可留了仆从?夫君不在家中,却也不可失礼。”
    “臣省得,特地留了一位仆从,正在前院等候。”老者立刻回答。
    东闾氏点头,转头吩咐堂下的大奴与老者一起去取回礼,随即又找名目将堂内的奴婢全部遣退。做完这些,她不由长吁了一口气,转头却见女儿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怎么了?”东闾氏不由低头,担心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妥。
    霍幸君携了母亲的手,亲昵地将头靠在母亲肩上,低声喃语:“我一直都好担心阿母……”
    女儿贴心的话让东闾氏心中一酸,双眼不由湿润,她连忙抬手揽住女儿,眨了眨眼,强抑下眼中的泪水,笑道:“有什么好担心的?无论如何,母亲有你,以后,还有你的孩子……”
    霍幸君窝在母亲的臂弯中,轻轻点头。
    母女俩亲昵了好一会儿,东闾氏地拍拍女儿的手,柔声道:“你父信上说什么了?可是担心你了?”
    霍幸君刚要开口,就听堂外传来匆匆奔来的脚步声,不禁皱眉,不太乐意地离开母亲怀抱。
    母女俩刚坐正,就见一个身着绀帛绛袍的少妇从西面的跨院奔向正堂,身后跟着两个惊慌的仆妇。
    看到少妇,霍幸君的脸色立时沉了下来,东闾氏诧异之后,脸上缓缓显出一抹极浅的笑容,不待少妇靠近正堂,便以再温和不过的语气责备少妇:“显姬,你有孕在身,怎么如此不爱惜自己?”
    注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元女,武王之长女。”本文中只是以此称呼霍幸君,我实在找不到西汉奴婢称谓主人之女的资料,就找了这么一个勉强可能的。
    注2:“大家”的意思很多,不过,在汉代,主要还是用作对女子的尊称,东汉时,天子的后妃近臣也会称天子为大家,但是《汉书》未见此用法,另外,也会用作奴仆对主人的称呼以及妇人对婆婆的称呼。
    PS:这两天夜里会对前文的细节做些小修改,以准备下个月的PK,如果各位在中午十二点前看见本文更新,就不必急于点开最新章节了,估计都是修改旧章。
    PS又PS:下个月PK,烦请有粉红票的朋友千万给本文留票,易楚拜谢了!
    PS:这两天夜里会对前文的细节做些小修改,以准备下个月的PK,如果各位在中午十二点前看见本文更新,就不必急于点开最新章节了,估计都是修改旧章。
    PS又PS:下个月PK,烦请有粉红票的朋友千万给本文留票,易楚拜谢了!
8、惊魇之后的来客
    “显姬,你有孕在身,怎么如此不爱惜自己?”
    东闾氏关切的责备令显姬在堂前止步,再不敢动弹一下,怯怯地望向东闾氏,满眼期盼。
    见她露出这般惹人怜爱的表情,霍幸君立时觉得不耐,冷哼一声,推着凭几转身,看都不愿看她。
    “大姬……”少妇被霍幸君毫不遮掩的恼怒吓了一跳,喃喃地唤道,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东闾氏无奈地看了女儿一眼,随即正色对少妇道:“你也不是第一次有妊,难道还要我派人再教一次宜忌诸事?”
    显姬闻言便脸色刷白,嚅嚅无语地立于堂下,身子竟有些颤抖。
    眼见瞥见显姬这番姿态,霍幸君不禁满心厌恶,若非顾忌着自己也有身孕,不能口出恶言,她还真想替母亲大骂一通。
    母女连心。女儿周身都是厌恶不悦的气息,东闾氏哪里还有心思理会丈夫的宠姬?她立即吩咐显姬身后的两个仆妇:“你们小心送显姬归寝。”说完便起身打算哄女儿开心。
    “女君(注1)……”显姬却不肯随仆妇回去,竟上前一步,犹豫地开口唤东闾氏。
    “何事?”东闾氏停步,话音不由**了几分不耐。
    显姬一脸苍白,整个人都摇摇欲坠,却很执着地说出自己的问题:“可是有吾君的家书?”
    东闾氏皱眉。诧异地看向显姬。语气又冷三分:“夫君地家书与你何干?”
    显姬颤栗无语。好容易鼓起勇气想回答女君地质问。就听霍幸君轻描淡写地反问:“家君(注2)给庶母家书。庶母看得懂吗?”
    显姬地脸色霎时通红。低着头。无法分辩半个字。
    她不记事时便被卖入东闾家为奴婢。哪里有机会识字?
    “你回去歇着吧!”东闾氏没有再多说。只是再次命她离开。
    显姬没有再坚持。由两个仆妇扶着离开正堂内院。看着父亲地下妻宠姬离开。霍幸君才转身看向母亲:“阿母那会儿就不该将其免为庶人!”
    东闾氏挨到女儿身边,拉过女儿的手,不在意地微笑:“你也称她庶母了……这般态度会伤阿翁的心的。”
    霍幸君撇撇嘴:“那是阿母心善。”一个奴婢,便是得了主君的宠幸,有了孩子,也没资格让她叫一声“庶母”的。
    东闾无奈地苦笑:“幸君,你父如今只有禹一子。”
    ——夫君唯一的子嗣的是御婢之子……这种让夫君难堪的事,她做不出来。
    嫁为人妇也不少年了,上官安年青,又是独子,最爱风流,小妻、御婢有多少,她都懒得算了。这些道理,霍幸君不是不懂,只是,看着显姬在母亲面亲也摆出那副楚楚动人的模样,她便觉得恼火。
    看着女儿一脸不甘不愿的无奈神色,东闾不禁莞尔:“是母亲不好。有妊时本就比平素更易动怒。好了,不为不相干的事气坏阿母的外孙……”
    母亲都这般劝解了,霍幸君便再不高兴也不会显到脸上,再说,转念一想,母亲也没有说错,倒是自己太看重那个庶母。
    ——虽说母亲免了她奴婢的身份,让她以庶人之身傅了籍,但是,只要母亲愿意,随时可以让她重新成为奴婢(注3),实在是不足为虑!
    想通透了,霍幸君便把显姬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亲亲热热地与母亲说话,陪着母亲处置家务,东闾氏自然高兴,吩咐奴婢将新摘的蒲桃(葡萄,《汉书》作蒲桃)洗净送来,给女儿尝鲜。霍幸君初妊,正馋酸物,这几日正是蒲桃开始采收的日子,她几乎是将之当成主食,待奴婢奉上食案,她开开心心地吃着蒲桃时才想起还没有看自家夫君的家书,连忙让婢女拆了信囊,将信简在案上展开。
    上官安信上只是问候妻子,又叮咛嘱咐了一番自己保重的话,并没有什么意义,霍幸君看完便让婢女将简册与信囊收好,根本没往心上去。
    眼见日头偏西,估摸将近日央(未时,13时至15时)时分了,东闾氏见女儿靠着凭几,眼睛不停眨巴,心知她是困了,便柔声劝她回内寝休息。
    霍幸君是真的困倦了,都没出声,只是点点头,便起身往内寝走去。
    自从有了身孕,霍幸君每日午后都要小睡,有时一觉便睡到申时,才由奴婢唤醒,与家姑一起用晚膳,但是,今日,不知为何,虽然困意浓重,却始终不踏实,半梦半醒间,竟觉得全身僵硬,像是被什么沉重的东西压住了,手脚也被缚住,完全动弹不得,恐惧由然而生,却连声音也发不出。
    “……幸君……幸君……醒醒……幸君!”
    就在她恐惧无措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母亲急促的呼唤,并渐渐清晰,一个激灵,她蓦然睁眼,猛地坐起,随即便觉得一阵天眩地转,腰间一软,便又虚弱无力地躺了回去。
    “怎么魇着了?”东闾氏又惊又恐,一边拧了丝帕给女儿拭汗,一边焦虑地自言自语,陡然回神,便一迭声地吩咐婢女让家老派人去请医巫。
    霍幸君闻言便伸手阻止母亲:“不要。阿母,长安城中如今哪里能沾巫字?”
    虽然是内宅妇人,东闾氏对水衡都尉江充奉诏治巫蛊的事也不是不清楚。
    眼见北阙甲第与宣平贵里中,那么多高官显贵都因巫蛊被收捕,案验属实便以大逆治罪,牵连家族,她如何不惧?听女儿提及这端,她不由慌乱,心中又焦急不已,泪水立刻落了下来。
    “这可怎么办?”东闾氏攥着女儿的手,又忧又急。
    霍幸君笑了笑,宽慰母亲:“女儿无事的,方才只是起急了。”
    倒也不全是宽慰之辞,不过是惊魇,心神镇定了,自然也就无事了。
    见女儿的脸色渐渐好转,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