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战场上巨大的鼓声早就停止。张昭昨天就已经提前给弘治皇帝打过招呼。新军检阅时,要用他自己的鼓点。新卷每个连队配备的鼓声此时敲击起来。
“咚,咚…”
白马少年,带着他历时四个月淬炼的新军,在这正午的阳光中向弘治朝的君臣走来。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他们的脸庞正值青春,朝气蓬勃;他们的精神坚硬如石,以国为己任。此时,并没有照相机可以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幕。
后世的人们只能从几幅画中来窥测这支新军登上历史舞台的一刻。想象着他们的英姿!想象着一千人整齐如一人所传递出的、令二十万大军震惊的力量!
张昭骑在白马上,估着离点将台的距离差不多时,举起右手。身后的新军立即停止前行。他单骑向前,来到点将台下,在马上行礼,高声道:“臣,新军千户所千户张昭,奉命前来。请陛下检阅。”
此时,整个校场鸦雀无声!只有张昭的声音在回荡。因为,新军刚刚的表现。
张昭的新军从校场的最西边走过来,大约有一里路。在这一里路中,一千名新军在鼓声中踏着整齐的步伐前进,阵型丝毫不乱。横、竖、斜都保持着一条线,充满着刻板、整齐的美感。
在场的将校、士卒都是识货的。这种军队要不是精锐那才是见鬼!你试试站数个时辰后再走队列,能有他们这种气势?然而,他们是怎么练出来的?
高台之上的弘治皇帝多有些发愣,他再不懂军事,也知道张昭的兵练的好。
皇太子朱厚照兴奋的站起来,嘴里嘟囔道:“厉害!厉害!”
文臣们都有些瞠目结舌,而武勋们亦是沉默。张昭的新军还只是刚刚过来,就已经展示出强兵的风范。
弘治皇帝的压着心中微微激动的情绪,想着张昭昨日通过萧敬带来的话:他就等着亮相,为皇爷挣面子。心中对接下来的检阅充满着期待感。
“准!”
身边的太监们喊道:“准!”
接着高台上的锦衣卫大汉将军齐声大吼道:“准!”
张昭得令,转身回头,右手用力的一挥!开始吧,我的新军将士们!
第一百六十一章 钢枪如林
鼓声响起来。
鼓点用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分列式进行曲》。单纯的用鼓,一样是可以打出后世里那熟悉的节奏。
张昭单骑当先,骑在白马上,率领着新军千户所一千名士兵横穿点将台前的场地。
雄壮的白马步履轻健。马蹄轻点在地面上。哒,哒,哒。一步步的踩在军乐的鼓点上。马腿上的肌肉,随着走动就像是水流下来般。在这夏日的阳光中,鲜活而生动。
白马,将军,军阵,这军中的画卷就这样舒展开,吸引着校场中所有人的目光。
“向右看!”张昭听着鼓点,率先喊出口令,抬手敬礼。张昭在新军中已经废除“跪拜”军礼,改为近代式的军礼。
跟在张昭身后两米开外的警卫排、八个连队的军阵齐声高呼“一二”。
啪!
正在齐步走的士兵们换成正步。靴子重重的砸在黄土地面上发出整齐一致的声音。一千人同时的砸在一个鼓点上,地面在此时,仿佛都颤抖着。
…
…
校场中,十二团营奋武营的区域。
都督周豫全副武装的站在团营的旗帜下,亲眼目睹着张昭这个新军千户所以这种新奇的方式亮相。这是他若干年后的谈资:当年劳资就在场。
而此时周都督心里正吐糟张昭古怪的口令。光说还不练。张昭喊的“向右看”,哪有人向右看?
同时,心里震惊难言。这一千人如同一人,那踏出的步伐仿佛是敲在人的心里,令人感到颤栗,随后热血上涌!
作为明军中的高级将领。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战场之中,静止的列队,用长枪阵应对骑兵的冲击是相对而言比较轻松。而能在行进中保持住阵型,这是绝对是精兵。
想想看,将此时这一千名士兵手中的燧发枪换成长枪,在战场上突进,那会是何等令人热血的场面!长枪如林,追亡逐北。
…
…
高台上的弘治皇帝、朱厚照、太监们、文臣武勋们都明显的感觉到轻微的晃动。同时也感受到新军士卒们所现出的力量、精神,个个心中震撼!
但是,这还没有完。
哗。
在口号声,新军千户所所有的士卒将倚在肩膀上的燧发枪持着在手中,枪尖的刺刀刀尖向前。这是两个动作,左手握住枪管,燧发枪向前劈挂。这整齐的动作汇聚在一起,在空气中发出一声脆响,杀气腾腾!
正午的阳光照耀在钢铁的刺刀刀刃上,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一个个的连队,一排排的士卒就这么在鼓声中以正步,雄赳赳气昂昂的横穿点将台前。
将他们的精神风貌,将他们青年的锐气,展示在皇帝、重臣们面前。他们就如同一股洪流,冲刷过众人的心灵。见之者,震撼难言。
如此军队,谁敢说他们是花架子兵?谁又敢说他们不是精锐呢?
“齐步走。”
“立正。”
看着新军千户所的士兵走过之后,远远的停留在校场的最东端。高台这里以太子朱厚照兴奋的声音而打破宁静,“张昭练的好兵。真是精彩!”
他已经想象着日后他骑在白马上的场景。骑白马检阅,真是帅啊!
弘治皇帝轻轻的点头,白胖的脸上已经带着笑容,张昭确实给他挣脸,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拿起茶碗喝茶。他刚刚看的心潮起伏,嗓子有点干。
这一次谢迁没有起头说话。谁都知道他对张昭有些意见。在周围低声震撼的议论声中,弘治皇帝身边的这个小圈子里,最先开口的反而是吏部右侍郎王鏊。
王鏊赞许的道:“团营演武不错,新军千户所更是出彩。在下以为今日的会操,当以新军千户所为第一。”
马文升品味着刚刚过去的令人震撼的军阵,认可这个说法。张昭这小子有点本事啊。不枉他当初允许其便宜行事。询问道:“英国公的意见呢?”
英国公张懋笑着道:“理当如此。”
张昭今天表现出现出色,只看天子的脸色就知道,他要一飞冲天了。他之前在国泰商行购买了三块大玻璃镜子,共计三千两银子。算是对天子练兵的支持。现在他得考虑,和张昭接触接触。
司礼监太监陈宽手里拿着拂尘,穿着精美的暗色长袍,尖着嗓子道:“咱家以为也是如此。张昭的表现有目共睹。诸军理当心服口服,没有异议。”
成国公朱辅在武勋群中,看着远远伫立、旌旗飘扬的新军千户所。心中摇摇头。他不久前给儿子说,张昭骤然而起,败亡时也会很快。但现在张昭要站住脚跟了。军权不比其他啊!而且,这支军队名义上的首领还是东宫太子。看看这会儿太子的反应!绝对是将张昭算作潜邸旧臣。
马文升点点头,就准备向天子汇报。马兵部向来是不会“请示”阁臣的。他的官场资历非常老。
李东阳脸上带着微笑。他并不怕御史骂他此时没有阁臣体统。谁都知道张昭和他是同乡,而且张昭的老师李教谕是他的族弟。张昭今天给他脸上增光啊!
李阁老心里正盘算怎么说服马文升将火器工匠全部拨给张昭。这时,听到保国公朱晖插话道:“陈公公此话有点过。诸军未必心服。本公承认张昭的军阵确实走的好,训练有素。
但是,这等新兵在战场上未必就能委以重任。光是队列、步子走的好有什么用?他们就靠纯粹的燧发枪阵作战吗?在面对骑兵的冲锋时,面对北虏的抛射时,他们还能稳得住阵脚?
军队,终究要以取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军中将士谁会服气他们?”
说着,保国公朱晖向弘治皇帝道:“陛下,所以臣以为授予新军千户所会操第一不妥。”
朱晖扯淡半天,听在众人的耳朵里,他们分别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看法,认为朱晖说的是正确的。保国公毕竟是统兵的大将,对战阵之事非常熟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例子难道还少吗?将张昭评为本次会操第一确实不大妥当。
第二种看法,保国公朱晖在强辩。
刚才保国公在说什么?说张昭的兵是花架子,是脱机取巧,故意专门练军姿、队列!但只要不带任何偏见的人观看刚刚的演练,就知道保国公说的是屁话!
换言之,保国公被张昭打脸了。而且还是打的啪啪响的那种!
朱晖这是在利用他在统兵方面无人可比的地位来强辩,摆脱被打脸的尴尬。
弘治皇帝自然不信保国公朱晖的“鬼话”,但是得给他的“爱将”留点面子。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对张昭而言并非好事。他才是十七岁。
弘治皇帝正要开口。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脸
礼部右侍郎焦芳在御前站了许久没开口,这时抓住机会出列,脸上带着嘲讽的神情,说道:“保国公真是好口才!刚才说骑兵一个冲锋就能让新军溃散而逃,现在又说新军在骑兵冲锋下稳不住阵脚。保国公是用嘴打仗的吗?
另外,本官倒是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请教。燧发枪的射程当日在万岁山试射,还有在兵部都有记录。你说的北虏弓手抛射能让新军稳不住阵脚。怎么稳不住?”
焦芳这个人,非常有特点。这并非是说他的长相,而是他的个性。
此公是天顺八年的进士,翰林出身。成化朝时,听说纸糊阁老彭华算计他,放狠话说要他当不上翰林侍讲学士,就要拿刀在长安街上把彭华干掉。
众所周知,百官早朝时,必然要经长安左门、右门而入,然后在午门外等着。焦芳这时要真在怀里揣把刀,彭华真的会完蛋。这里可没有护卫力量。最终,彭华不得不将他晋升。
猛不猛?
当然,焦芳最终在成化朝被贬到外地。但是,他凭借着才能,一步步做到如今的位置:礼部右侍郎。此时他已经六十七岁。他并不为朝中衮衮诸公所喜。
马文升就很不喜欢他。
这时,他毫不客气的奚落保国公朱晖。并非是为张昭出口气。张昭没那么大的面子。而是他揣测圣意,以图表现。希望得到天子重用。按照明朝的规矩,礼部侍郎可以直接入阁了。
…
…
保国公朱晖被张昭用事实打脸,强行分辨。大家顾忌他的面子没人说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焦芳这就是直接将这层脸皮给撕开。
保国公朱晖给焦芳怼的哑口无言。他一时间说顺嘴,哪里记得起来燧发枪的射程这事?脸上顿时是青一块,白一块。
焦芳趁胜追击,再嘲讽道:“保国公莫非是觉得新军将士手中的火铳都是烧火棍吗?”
保国公朱晖心里大怒,也不再顾忌,驳斥道:“焦侍郎,你懂什么?火铳打几发之后,枪管会发烫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兵部生产的火铳质量参差不齐。
你以为队列走的好,临阵时就能齐射吗?很有可能会因为士卒害怕、火铳的质量,打不出成片的杀伤。你懂个屁。单纯的火铳部队挡不住骑兵!
另外,本官打仗凭的是真本事,不是凭的嘴皮子。”
焦芳和保国公朱晖争吵,其他官员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瓜”。
保国公这个人,像刘健、马文升都知道他是个“水货”。刘首辅的眼光是非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