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府中的商号从今日起不再对外售卖五粮液。所有的生意渠道全部由贤侄接手。我只求将来周府有难,贤侄能看在今日之情分的面上,帮衬一二。”
    从长宁伯周彧的角度去看,张昭缺银子!
    张昭的白酒生意受到张鹤龄偷盗配方生产出的“二锅头”的冲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削减白酒给张昭的利润。
    张昭名下的国泰商行卖玻璃制品利润很高,但是他在御前明言,利润要用来养兵。这是开不得玩笑的。“欺君之罪”给人拿住把柄很要命的。
    他要示好张昭。那么,既然联姻不成,那就直接送银子得了!
    五粮液给拿回来,张昭心中高兴。想一想,拱手道:“伯爷美意,在下推辞反而不好。不过这酒生意还是要伯爷帮我看顾一二。我愿意分给伯爷三成的纯利。”
    五粮液的技术门槛可比二锅头高得多。配方、酿造技巧更容易保密。五粮液是走的高端白酒路线。总产量未必很高,但利润率高。而且在现在来说还是独门生意。拥有着超额利润。
    这是经济利益。但是,张昭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他隐约记得周太后好像是在弘治末年才去世。换言之,周家还会继续是顶级权贵。那么,既然长宁伯有意和他结交,那为何不进行利益捆绑呢?
    他并不认为长宁伯会是什么坚固的盟友。长宁伯还是明朝典型的外戚。但是,能和周太后这张弘治朝的“大王”扯上交情,日后有困难也好运作。
    长宁伯不像张鹤龄兄弟俩,他已经六十多岁,享受了近四十年的荣华富贵,心中的执念只剩下一个“侯爵”爵位而已。剩下的就是让家族的荣华富贵绵延下去。
    此时,张昭的举动让他惊讶,心中感慨,举起酒杯邀请张昭喝一杯,亲切的道:“贤侄有心了。”
    张昭笑笑,道:“伯爷客气。这是应该的。少了伯爷的支持。这五粮液想进宫中不知道要多费劲。不久之后,我有一门新生意,不知道伯爷有没有兴趣一起投资。”
    酒生意这个盘子太小。他还有更大的盘子让双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长宁伯畅快的笑道:“这我当然有兴趣。”
    酒宴中的气氛更加的融洽。
    …
    …
    京城中有宵禁。张昭和长宁伯周彧扯着生意,谈论京中趣闻,时间流走。
    张昭出不了城门,只能在伯府中留宿。
    月华如水。张昭洗漱后,躺在舒适、奢华的房间中,习惯性的在睡前反思、总结白天的事情。这是他穿越之后养成的习惯。吾一日三省吾身,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这种方法,在哲学上叫做“慎独”。他不是什么天才,只能通过不断的总结去提高自己。明朝,充满着种种的不安全因素。他内心中始终有着危机感,迫使自己去提升。
    今天和长宁伯喝酒,他都没有料到会谈成这样。事情若是进展的顺利,在周太后去世前长宁伯会成为他的一个助力。
    那么,接下来,就是在后日的会操中,让新军一鸣惊人!

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
    朝阳升起。长宁伯府中的屋舍、楼阁、树木都沐浴在金红色的霞光中。
    张昭洗漱完毕,在他住的庭院中略微感慨。他的视线所看到的都是层层叠叠的屋檐。古树参天,花香幽幽。鸟鸣声中带着暮春清晨的寂静。
    “所以说,明代的奢华和现代不同啊。没有高楼大厦,一样是富贵之气扑面而来。等以后,我空闲下来也要将家里拾掇拾掇,盖几栋精舍,修座园林,种个几亩桃花、梅花、玫瑰什么的。和婉儿她们住在里头也是舒服。”
    张昭穿越而来快这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来除开到皇宫里,到权贵府中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今晨所见,和网上看的图片,旅游时看的庭院感受完全不同。心里倒是对生活有些想法。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作息不同,张昭在和周彧的孙子周修的陪同下吃过早饭,返回军营中。
    长宁伯的示好,又是想要联姻,又是忍疼送银子,无非是看他近日在弘治皇帝面前当红,而肃孝周太后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做一个备份而已。
    这一点张昭看的很清楚,并没有什么被伯爵的嫡孙奉承着,就觉得飘飘然。他的根基,还在新军上。
    回到军营中,张昭开始了解千户所中对明日会操的准备。会操的准备工作,新军千户所在检阅中要展示的东西,他早就下发。到现在只是检查检查。
    毕竟,明天的会操对于新军千户所非常的重要。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张昭个人的荣辱、权位,亦关系到整个新军千户所的地位。事关所有人的荣誉、待遇。
    在书房中处理好公务,张昭带着刘二狗在军营中转悠,还没转两步,就有士卒来报,奋武营的周都督来访。张昭就站在营地正中的校场边,让人将奋武营都督周豫请过来。
    整个京营的驻地都在城北大营这里。但就像张昭修建了后勤区域,又囊括属于西山山脉的一座300米高的小山将营区往北扩大一倍一样,各团营都有自己扩充的区域。
    周都督四十多岁,正是一个中高级武将最好的年纪,穿着明军中的常服:幞头、束带、红胖袄、皂纹靴。爽朗的笑着走过来,拱手道:“张老弟,兄弟我又来叨扰了。”
    张昭身姿修长挺拔,穿着青衫文士服,在军营中别具一格,微笑着拱手回礼,“周大人若是为水泥而来,只要你出的起银子,我这里可以管够。”
    国泰商行已经接收南口村来的工人,在北面的玻璃厂中开辟新的窑烧制水泥。而且对外售卖,作为国泰商行的第二个经济来源。
    周都督仰头一笑,“哈,兄弟我这次不为水泥来的。是来看看你的新军。明日就要会操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
    其实,要说新军千户所和十二团营的竞争,原则是不存在的。当日,保国公将新军千户所单独列出来,引的其他团营的将士不满,也要求在天子面前展示自己。
    会操,谁不会啊?练的好,天子肯定要给赏赐!这是个露脸的机会。
    而才成军四个月的新军千户所主要是被拉出来展示这几个月的训练成果。而不是要和其他精锐团营竞争。其实,出洋相的概率更大一些。
    张昭给说的也是一笑,指指场中正在训练的踢正步的吴臣那个连队,“周大人可以在一旁观观看。这就是我准备参与会操的王牌军队。”
    他并不介意给奋武营的周都督旁观。训练队列,这在十二团营中又不是秘密。古代军队,士卒们进军营的第一步就是训练队列。否则军阵列不起来的。
    刘二狗等几名亲卫站在张昭身后,春风吹拂而来,吹动着军旗。校场上口号声不断,“正步走,一二三四。”
    周都督管着一万五千人的奋武营,他说是来看新军千户所的训练,其实是在张昭面前刷刷脸。
    文官们的官位提升自有规矩。三年一考。而武将就没那么多讲究,纯粹以军功、关系而论,蹿升的很快。而张昭就属于关系户。他是想成为关系户的关系户。
    十二团营的都督之上,还有更进一步的职位啊!
    周都督看了一会,赞道:“好兵啊!吃的好,军服整洁,精气神都很足。”见张昭神情平静,想一想,决定说点真东西,说道:“张老弟,你练兵我来了几次都见过,似乎你并不重视士卒的格杀本事?”
    张昭看着校场中,解释道:“周大人,并非是我不重视,而是格斗技巧不是短时间能成的,而且要实战。王副千户就是他们的教官,就教三下白刃战的刺杀。”
    周都督点头,笑着道:“张老弟,别怪兄弟我多嘴啊。兄弟和鞑子明刀明枪的干过几次。你的枪兵要是能抵得住鞑子骑兵的冲击还好说。若挡不住,真的好好练练格杀。然后,军阵之中不能纯粹的使用枪兵,可以搞点盾兵,还有长枪兵、骑兵配合,这样足以应付战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
    张昭自然听的出周都督是经验之谈。虽然燧发枪在万岁山,在兵部的检测中都超过弓箭的射程,但明朝军中对火器的信任度不高。这源自于那不靠谱的兵器制造水平。
    所以,周都督建议他配备多种兵种来应付战场上突发多变的形势。实际上,火绳枪时代,军阵中确实配备其他兵种辅助。明军中此时就有火铳。
    张昭认真的道:“多谢周大人提点。”
    周都督哈哈一笑,继续道:“张老弟,这只是经验之谈。我和你说,历年来的军中会操,列队并不被上头看重。而是要重点看旗号改变后,士卒们变阵的速度,还有演武。你这个有点单调啊。明日想要出彩怕是很难。赶紧想个辙。”
    张昭一听就懂周都督说的意思。当日讨论时,冯无忌给他说过。说白了,军中对士卒的检阅,真的有点像后世里看大型团体操表演。
    想想看,宽阔的广场,数万名身穿红色军服的士卒随着旗号、鼓声而动。演练什么偃月阵,一字长蛇阵,鱼鳞阵。再要士卒们手持兵刃跟着鼓声大吼。是不是很好看?是不是杀气腾腾?
    皇帝、文官们懂什么?这种大场面就足够糊弄他们。
    但是张昭要的不是这个。中国人都懂,真正的军队检阅应该是什么样的!
    张昭笑笑,“我知道了。周大人明天看就知道。在太阳底下站得有点久,我请周大人喝杯茶。”
    如果三大营,十二团营的会操是周都督这个模式,那他明天想要一鸣惊人,基本是稳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 会操前(二)
    正如奋武营都督周豫所想的:弘治十四年四月一日的会操,实际上是保国公想要看将新军千户所拉出溜溜,顺便看看他们的“笑话”。
    至于说各营想要在天子面前展示的心思,这是明摆着的事。
    而军中的将校们还需要注意:
    把总等官和勋贵子弟们还需要关注一件事:各营的候、伯、都督都要考校骑射、韬略。都指挥、把总(千户)、领队等官要考骑射之术。这是早就传出的消息。
    考得不好的人,其结果不问自明。这是兵部、五军都督府的“会考”。
    周豫在会操前一天还有空来张昭这里“刷脸”,自然是不担心考试。看兵部下发的命令就知道:
    十二团营的编制,各营的头官分别是由侯爵、伯爵、都督来担任,而靠真本事上来的武将其官职就是正二品的都督。
    周豫属于优等生。
    而张昭是以文士领军,他身上还挂着一个生员功名。当然是不用考骑射。
    在张昭和周豫闲聊时,整个京营系统,五军都督府的武勋们都在做准备。
    城南的宣北坊中,保国公府。
    保国公朱晖正在家中擦拭着一把钢刀(明代有炼钢的能力)。他麾下的数十名亲卫(家丁)们正在屋外的校场中打熬身体。为明日的会操做准备。
    亲卫首领在屋里侍奉着朱晖,笑着禀报道:“国公爷,新军千户所那边的情况,属下已经打听清楚。他们这几个月一直在练习队列。明日旗鼓一动,他们就要露馅。”
    朱晖早年跟随父亲征战,弘治五年继承爵位。去年带着数万大军去大同府和蒙古人作战。对军中的事务非常熟悉,在天子面前谈起来头头是道,深受天子器重。
    这时,抬起头,不屑的道:“打听张昭的新军干什么?他还真以为军中的事情是看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