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今天已经是十一月初六。
在城北的官道中骑马前行,冷风嗖嗖!陈康被张昭打发回青龙镇中负责白酒的销售事宜。不怕陈康犯错,关键是要把他历练出来。张昭手里可用的人太少。
陈康回青龙镇,张泰平跟在张昭身边跑腿。此时,十一岁的小黑胖子吹着冷风欲言又止。他一肚子牢骚。学个宫中礼仪,要用十天的时间吗?明摆着有人在刁难少爷,不想他见到到太子。
张昭从东安门进皇城。顺便遇到参加完早朝从东华门出来准备回衙门的官员们。张昭避在一旁。他学习礼仪的地方并不在司礼监中,而是沿护城河往北直走,在北花房院落里的一间杂房中。
上午七时许,张昭抵达北花房。张泰平自是留在东安门外。一名老太监早等在杂房中,约六十多岁的年纪,老态龙钟,笑着道:“张舍人来了。”满口牙齿稀落。
张昭客气的拱手,“王公公。”
公公,在明代对太监而言是尊称。王公公微笑着点点头,道:“那今天咱们继续。”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摇摇欲坠的夕阳中,张昭向王公公告辞离去。
王公公慢慢的起身。夕阳从皇城斜射而来,落在杂房的门槛前。
一名小太监闪身而入,约十几岁的年纪,身手灵巧,笑呵呵的道:“王公公,干爹让我来问问,这小子可有怨言?”
王公公看小太监一眼,说道:“没有。”这小太监的干爹名叫徐智。乃是宫中大珰。
小太监讶然一声,毫不遮掩的嗤笑道:“他倒是沉的住气。心里怕是还想着去东宫呢!”
寿宁侯能如他的愿才怪!
…
…
张昭骑着马,在夕阳中回到城北小安镇的家中。
“少爷。”
“少爷。”
正在院子里练石锁的刘二狗,瓮声瓮气的喊一声,继续锻炼。张昭笑着点点头。要是老吴在这里,八成要训他这个女婿是个浑人。张昭倒是不以为意。
刘二狗是护卫。能忠于职守就行。花花肠子越少越好。
正在院子里择菜的小姑娘小霞则是起身,尊敬又胆怯的像张昭问好。这便是婉儿在村中收留的韩娘子的女儿。
婉儿不回南口村,总得派人回去处理家里的琐事。张家目前雇佣的长工、仆人有近二十人,总要人管理。深得信任的周大娘被她派回去。结果就是她白日里无人陪她说话。
“嗯。小霞。”张昭微笑着点点头。使用童工多少还是有点罪恶感啊。
“小霞,我给你带了好吃的。”张泰平将京中买来的糕点拿出来,乐呵呵的和小姑娘说话。朱大娘在张家当管账的娘子。儿子在外,自然要给足银钱。
韩娘子在小安镇中服侍张昭、婉儿起居。还负责做饭。谭大娘在这里帮忙时,她会有些空闲。见张泰平年纪小,便帮他洗洗衣服。张泰平心中感激。当然会对小霞好。
而寡居、美丽、温柔才二十四岁身段曼妙的韩娘子是他幻想的对象。
张昭好笑的看看张泰平。刚才回来的路上,这小子还向他抱怨:“少爷,明显有人在针对你啊。你有天子特许,太子的重视,干嘛要忍气吞声?”现在就换了一副嘴脸?
张泰平说的情况,他当然清楚。但是,皇宫里的水深着呢。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飙什么?再说,急什么?
张昭到里屋里,婉儿正点起蜡烛练字,展颜一笑,美眸秋波如水,清声道:“二哥,你回来了。铜炉里有热水。你自己倒。我把这幅字写完。”
小铜炉下面埋着炭。壶里的水一直热着。张昭提起小铜炉给婉儿续一杯茶,拿起她的茶杯抿一口,见婉儿正在写《兰亭集序》,点评道:“婉儿,这字还差点火候啊。”
“哪有?二哥,你又取笑我。我照着描的呢!”婉儿抿嘴娇笑,轻捶张昭一记。字自然是不写了。
说说笑笑,耳鬓厮磨,便到晚间。
吃饭时,张昭和婉儿两人在内院的小厅里相对而坐,坐在小案边。四个小菜,一份汤。气氛温馨。明亮的蜡烛照着婉儿如花似玉的娇颜,令人白看不厌。
窗外的寒风呼啸而去。时间浩荡又细致的在私语中流走。
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
又是新的一天。临近中午时分,皇城北面的内官监中。
一名四十多岁的太监在公房内处理着公文。
内官监的职权是: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
这个位置,在早期相当于外朝的吏部,位高权重。而如今内监二十四衙门,权归司礼监。内官监没落许多,但仍然清要。太监徐智在内廷亦是有字号的人物。
当然,和司礼监的陈宽、李荣、王岳、萧敬那是比不了。将来的行情,和太子身边的刘瑾、马永成、谷大用等人亦是比不了的。
所以,寿宁侯张鹤龄求他办事:刁难张昭。他立即就答应。弘治十一年,内廷大佬李广自杀。牵连者众。大家都是走寿宁侯张鹤龄的门路求皇帝,才得以没有追究。
寿宁侯在皇帝面前还是颇有些份量的。当然,这个份量不是皇帝多么喜欢他,而是看在张皇后的份上。
小太监罗成闪身进来,跪地道:“干爹。”太监中的规矩比外面更严。
“小爷那边怎么样?”
罗成眉飞色舞的道:“干爹,那几位公公都哄着小爷打球呢。小爷根本没想起来召见姓张的。”
徐智满意的点点头。
罗成见徐智高兴,试探着建议道:“干爹,磨了他这几日足可给寿宁侯交代。拦肯定拦住的,皇爷有口谕。是不是明日就让他去东宫当差?”
徐智冷哼一声,“急什么?再磨他十日。”
罗成低下头,懂了。这事肯定是要闹起来。
而替死鬼就是老迈的王公公。但是,事情传出去之后,张昭只怕要成为笑柄!被一个老太监压住这些天都不吭声,这人能有什么根基、本事?宫中无人会把他当回事!
…
…
金红的夕阳照在皇城里的护城河中。张昭再一次的从北花房中出来往东安门走去。
刚出门,就见李教谕的老仆和张泰平等在路口的柳树下。忙走过去打招呼。
李府老仆笑着见礼后,说道:“张相公,我家老爷让你今晚到府中吃饭。晚上去李阁老家中拜访。”
“好的。平安,你回去通知小姐一声。然后就在家里待着,不用来城里。”张昭吩咐道,跟着老仆往教忠坊的李教谕家中而去。心里长长的松口气。
寿宁侯张鹤龄的安排,张昭当然并不知道。但是,他被调到太子身边随侍,宫中的敌意可想而知。正常情况下,新人进单位都得受排斥呢。
这倒没什么说的。区别在于,皇宫比较凶险。
张昭一直都在等这个邀请。在院试之前,李教谕就给他说过若取中生员,李阁老会见见他。而以李东阳的人脉,找人提醒下朱厚照,轻而易举。
这不是说李大佬在东宫中有眼线。而是十岁的朱厚照天天要上课。上课的先生们基本都是翰林。李大佬在翰林院中的人脉非常深。
李教谕家中的晚饭丰盛,有鱼有肉有汤。李教谕身为府学教谕,本身是举人功名,又是李东阳的族弟,他在银钱上并不缺。生活水平中等。
席间李幽也在,和张昭闲谈几句,剖析道:“李阁老见子尚,多半是要点点子尚,不要引导让太子日后北伐。”李教谕待他如子侄,将李东阳的观点告知:漠北之地,取之无用。
张昭若有所思。
李教谕并不知道张昭和李幽间出现裂缝,捻须道:“子尚不必担忧。大兄为人风趣,约定今晚见你是要为你在士林中扬名。其余都是细枝末节。”
张昭道:“谢先生提点。我知道。”但其实,他今夜去李府,重点是让李东阳帮忙解开在宫中的困局。
…
…
李教谕早早的雇好两顶小轿,带着张昭前往小时雍坊的李府。
大、小时雍坊因为毗邻皇城,上朝方便,所以这里住的都是朝中的重臣。刚进小时雍坊,就见到灯火通明,隐约有歌舞、酒宴之声。这才是夜生活啊!
李东阳是杨士奇之后,宰辅以文章领袖缙绅后的第一人,名望非常高。李府中通宵达旦的有客人宴饮,聚会。
李教谕带着张昭走侧门进去。等了约一个小时候,一名神情恹恹、气色不佳的李家子弟将张昭带进李东阳的小书房中。
书房中陈设雅致。李东阳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其貌不扬,神情略微的疲倦,温声道:“徵伯,你身体不好,还不快去休息。待客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做。”
李东阳的长子李兆先,时年二十六岁,躬身道:“是,大人。”
张昭心中微动。这便是李东阳早逝的长子?李东阳一代名臣,秉国十八年,关于他的奇闻异事非常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克亲人”。老婆死两个,弟弟死三个,儿子死三个,女儿死三个。
这固然是天命无常,但实在是一个悲剧。张昭隐约记得李东阳的儿子最后是从弟弟那里过继来的。
李东阳点点头。眼中有舔犊之情。待儿子离开后,这才打量着张昭。首先便是见其风姿出众,温秀俊逸。
李东阳笑道:“老夫听张子尚大名好几次,今日第一次见你。果然是我宛平县的人样子。”
明朝官场有些特定的规则,其中乡党就是其中之一。李东阳祖籍茶陵,他也曾回去祭祖先,但几代人都是住在京城。祖坟就在京西西直门外的畏吾村。
张昭和李东阳是实实在在的乡党。
他关照张昭,未必没有这层因素在其中!
张昭心里苦笑,这算不算被调侃?一个男人被女人说长的帅,那是很爽的。但是被大佬如此点评,多半是不好的。这和明星演戏是一样的。外貌太出众,会令观众忽视演技。比如,小李子。而大佬第一印象是脸,谁管你的能力?
张昭躬身行李,道:“学生见过阁老。容貌天生,阁老过誉。”
李东阳哈哈一笑,伸手示意,“坐吧。谢于乔前些时日为你进东宫之事来找我说道。要我好好的敲打你,不可诱导太子日后北征蒙古,你怎么看?”
以李东阳和张昭的地位差距,说话可以随心所欲。
…
…
“武宗即位,刘瑾等以旧恩得幸,人号‘八虎’。王岳者,素謇直,与太监范亨、徐智心嫉八人。会外廷骤谏,以(刘)健、东阳等语告帝。事变,帝令焦芳入阁,追杀岳、亨于途。箠智折臂。”
——明史,《宦官传》
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
张昭这数月以来,针对蒙古小王子、火筛诸部的入寇,先后提出“平北虏三策”、“战争论”、“预备役”、“战略三阶段”,其观点是非常明确的。
华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不可调和,必须要灭掉他们。占其地,据其民。
但是,刚刚在李教谕家中,李幽还剖析过李东阳的观点:漠北之地,占之无用。这个时候头铁的和李大佬硬顶能有什么好结果?
然而当面改变观点,只怕会让李东阳瞧不起吧?而且,说出去的话,是要算数的。当面撒谎,日后李东阳焉会给他好果子吃?
张昭的明史水平一般,但可是知道刘瑾是谁干掉的。李东阳绝对有份。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