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婀娜。带着周大娘并两个仆妇出门。
沿途遇到的妇人、雇工见到,都是行礼道:“见过小姐。”
进还未修缮好只有围墙、轮廓的大门,往东横穿两座小院,便抵达三间开的管事处。婉儿没用可容纳百人的主厅,而是在东面的厢房中“办公”。
两名仆妇打开窗户通风,又将坑烧起来,端茶倒水。
婉儿则是在书桌前,翻开记事本,梳理着家中的各项事务。
她要处理的事情有:家中日常的开销、用度、采购、仆人们的工作安排、调度。建设新家的财政支出,需要她批准才有银子。还有酒厂的账目她需要过目,监督。
张家目前雇佣的长工、仆人有近二十人。这都归婉儿管理。另外,因从刘大户获得百亩土地,这些土地虽然都租出去,但她也需要费心看顾。
譬如,近日她便要组织、安排人手清理灌溉的水渠。租种土地的南口村、东刘村村民数十人都归她调度。
少顷,便有人进来回事。婉儿还没有如张昭书信中告诉她的那样设立管事。但会做事、能做事的人,在她这里自然会有印象,安排的工作也多些。
纵然婉儿精明强干,处事公允、明快,但依旧是忙碌非常。时间飞快的流逝。周大娘给婉儿端来温热的洗脸水,她打湿毛巾,轻轻的敷着脸,待舒服点,喝着温茶。
这是闲聊的休息时间。
厢房中,负责记账的朱大娘感慨的道:“小姐,昨日有二三十个流民抵达我们村中。吴管家将他们隔离。其中有一户人家真是惨啊。她爹、娘饿死,丈夫又得了病,在家里等死。她带着女儿出来讨饭。唉…”
她是张泰平的母亲。
婉儿听得心中有些难受,轻声道:“朱大娘,你去送点吃的给她们。要是她们没生病,家里还缺人,招进来做事吧。”
朱大娘顿时笑道:“哎哟,小姐仁心。不然她一个女人在这工地里卖力气做活,还要养个小娘子,得累死。”
婉儿抿嘴一笑,摇摇头。这并不算什么,她只是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们。而这样的人生悲剧出现,令她心中有些堵。突然间,她有些想二哥了。
…
…
张昭上午九点许就起来。听弟弟虎子说婉儿正在处理家务,便没去打扰她,在厨房中要了早餐。吃过后,在他的卧室中,整理着书本、资料。
他的卧室兼书房,里面还放着一张小书桌,显然是婉儿的书桌。张昭倒没好奇的去翻婉儿的东西,指不定还有少女日记。他想要知道婉儿的心思,叩开她的心扉就好。
空气中似乎有淡淡的芬香。张昭想起那日给婉儿画像时的场面。螓首蛾眉,少女娇柔啊!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轻呼,“二哥”。张昭回头看向门口,就见娇美、明丽的婉儿正站在门口。如花似玉。俏丽白皙的瓜子脸似嗔还笑。在秋日的时光中,美丽无端。
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
张昭禁不住笑一笑,招招手。给一个美丽的少女爱慕着,那种感觉真不差。
婉儿娇柔的轻笑,温婉的走到张昭面前。手扶着书桌,微微仰视着面前俊朗的青年,清澈如水的杏眼含情,羞涩的问道:“二哥,你看我的书信了?”
张昭就笑,指指书桌上的文稿,“你见过倒着看书的吗?”注目着近在咫尺的小姑娘,俏脸白净尖尖,怜惜的道:“婉儿,你又瘦了点啊。”
给二哥关心着,婉儿开心的笑起来,方才低落的情绪变得轻快,笑道:“二哥,你之前还叫我不要变成胖丫头的。你不是说几百年后会以瘦为美吗?”
和往常一样与二哥“拌嘴”,婉儿说着话,开始将她书桌上的书稿收起来。
“那是和唐朝时比。”张昭笑笑,“真不给我看看你写的东西?”婉儿没念过私塾,她的启蒙是小张昭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学完。最近他则是教她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张昭估计应该有初中生的水平。
婉儿白净的瓜子脸微红,如同涂抹了一层胭脂般,看张昭一眼,道:“不给。”
张昭微微一笑,欣赏着婉儿的修长婀娜的身姿。她约有一米六五,估计还能再长高点。这个身高,自然会显得修长。配着她隐约能颠倒众生的容颜,肌肤如玉,当真是赏心悦目。
张昭感觉此时心静。仿佛能听到窗外秋风掠过的声音。他想起在大学时那苦涩的爱恋,以及逝去的青春。他又怎么会想到,当日苦练的素描画,第一个描摹的女孩,竟然会是她呢?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机遇之奇妙吧!
婉儿那会注意不到张昭的目光,心中有难言的甜蜜感,她不知道这算不算爱情,娇嗔张昭一眼,有些冲动将她平日抄录的相思诗句给他看。
这时,虎子进来道:“二哥,姐,该吃午饭了。”
…
…
自张昭开始教周大娘做菜后,张昭家的伙食水平就再未下降过。中午是红烧肉、鲫鱼羹、外加几道家常菜。
张昭并不信奉“食不言”的法则,询问着虎子的情况。按照他的交待,虎子现在基本没在社学中读书,而是跟着老吴学习人员管理、工程调度。
这期间,由婉儿监督着他学习语文、数学。虎子还只学到千字文。婉儿教他,亦是一种复习。
“过段时间,我还是准备把书院办起来。到时候,虎子到书院这里来学习。社学那里的教学质量、进度太差。”张昭考校几句,夸了虎子,吃完饭后,回到卧室里。
婉儿下午一般是午休后再去管事处处理家务。不过今天她自是推掉。跟着张昭到卧室里。见张昭的茶杯空着,提着暖壶,给张昭冲一杯茶,问道:“二哥,烫不烫?”
“凉一会儿就好。婉儿,别忙,坐这里吧。”张昭微笑着让婉儿坐在他的书桌前。
婉儿精明、干练。她这个管家娘子非常称职。十四岁的小姑娘像二十岁女孩子般聪明、能干。有时候又像小女孩般。让他充满着怜惜,想当她的导师。
婉儿穿着淡绿的对襟褂子,身段婀娜,依言坐在张昭面前,略好奇的看着他。张昭很自然的双手扶着小姑娘的肩膀,在她耳边轻声道:“婉儿,二哥也想和你多呆一会啊!”
婉儿顿时羞的满脸绯红。一则是被张昭点破心思。二则是被他说的心跳加速,全身血流加速。想起午饭前张昭看她的欣赏的目光。眼波流转,看张昭一眼,温婉的低下头。
那一眼的风情,就像是江南水乡里荡漾的碧波,沁人心脾,又难以述说。
张昭微怔,随即苦笑。他给小姑娘电了一下。那一刻的心悸并非骗人。他知道他心中有婉儿的倩影。就好像他出青龙镇回南口村时会想到她。
运送两千两白银回南口村,并不需要他回来。院试就在十几天后,他正常应该是回京城北的小安镇中。
但是,他还没准备和婉儿产生炽烈的感情。因为,以他的观点来看,婉儿还是个小姑娘。当然,以明代的观点看,十四五岁嫁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现在他确实感觉到触电。我现在底线越来越低了啊!
“婉儿,最近在忙什么?”张昭缩回手,去拿茶杯,倚在书桌边,岔开话题。
婉儿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她也有点紧张,抬起头,精致无暇的脸蛋上还残留着醉人的轻红,说道:“二哥,村里最近来了二三十个流民,吴叔将他们隔离起来。准备等他们身体恢复,招来做工。我上午听朱大娘说里面有户人家很悲惨…”
张昭听着婉儿的述说,鼓励道:“婉儿,你做的对。人都要有恻隐之心。这是人和野兽的区别。这个年代,天灾人祸,致使这样的惨剧不绝。”
婉儿微微仰着头,问道:“二哥,你以后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对吗?”张昭读书科举,将来肯定要出仕做官。
张昭摸摸婉儿的头,道:“婉儿,个人的悲剧不可避免。大的社会环境,我或许能想想办法。”饥饿,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他日后若能开海,派人寻找到土豆、玉米、番薯这三种高产量的食物,应该会对饥荒有改善。
婉儿轻轻的吐出一口气,略过这个沉重的话题。和张昭随意的闲扯几句,嘴角带着微笑。然后关心的问道:“二哥,你什么时候去京城啊?”
“明天就走。”见婉儿一脸的失望,张昭心中一柔,禁不住伸手将她搂在怀里,温声道:“婉儿,我这次带了两千银子回来。其中五百两用来建设我们的婚房。我这次去京中考取生员,等年后婚房建成,我娶你。”
我娶你,这三个字瞬间将婉儿轰炸得傻掉。感觉是那样的清晰。哭倒是没想哭。二哥病好后对她一直就很好的。此刻,就是感觉欢喜的想要爆炸。
张昭感觉婉儿用力的、紧紧的抱着他的腰,埋首在他心口。轻轻的拍拍她的背。上次去京中和李幽聊起方小娘子的事,他就意识到和婉儿的婚事要提前。
他已经和朱厚照搭上线。接下来,他只要通过弘治皇帝的考验,虽然他还不知道是什么但他有信心通过,然后就可以到东宫中。届时,他会崭露头角。
这时,他想要“违约”当渣男太容易。他只需要拖着和婉儿的婚事,大把的媒人会找上门。同样亦会有人去劝婉儿给他当妾室,或者离开他。
然而,他怎么能对一个精心照料过他、爱慕着他的小姑娘做这样的事情?明代的主流价值观或许是娶妻要强强联合,但他是穿越者,这点自信都没有?
婉儿杏眼里有着如晨露般的光华,仰视着张昭,语调婉转娇柔,低声道:“二哥,你不是想知道我书桌上的文稿写的是什么吗?我背给你听。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这是李白的长干行。读书人家里唐诗宋词的文集肯定少不了。张昭虽然是理科生,但初高中还是学过语文背过古诗的。青梅竹马啊!或许,这是婉儿眼中的这份感情!
而在他眼中,这是他刚穿越而来,婉儿精心照顾他,和他同甘共苦一起走过的岁月!
张昭低下头,噙住婉儿嫣红的嘴唇。将她刚刚背到“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的诗句,含到嘴中。
第五十七章 院试开始。
京西客满楼中的一幕幕,在随后数日如旋风般传遍整个京城的官场、士林。
这其中有两个消息。第一,宛平县的士子张昭关于预备役配合募兵制的论述。
当日,在客满楼中不少人都能识货,何况于浸淫朝政的官僚们?相关的只言片语传出来,引得官员们私下里称赞。当然,士子们的议论就要开放得多。
张昭这个名字在院试前就传遍京中。这倒是挺符合李幽给张昭设计的“路线”。要给一个大宗师录取的理由啊!
第二,太子朱厚照对张昭的军略非常赏识,意欲让他到东宫中参赞军务。
东宫之中并没有设这个官职。詹事府在有太子时负责教授太子,没太子时用于给词臣升迁。太子的意思大概是想要他挂个官职,备做日常咨询。
至于说太子怎么知道张昭,这种细节没有人会深究。
…
…
十月初的夜风寒冷。府学的李教谕在夜色中坐着青呢小轿抵达小时雍坊的李府。
片刻后,他在李家子侄的引领下在幽静、温暖的小轩中见到当今的次辅李东阳。红泥小炉煮着茶,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