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茫人海中的一瞥。我想要将你留在我身边。而小璇那里,我亦不想放弃。”
只有小朋友才会纠结于选择谁,成年人是不做选择题的。我全部都要。
其实他和佟璇通信到现在,除开身份问题,他家里的情况基本都和她说过。而佟璇还愿意表达她的爱慕之意,他如果停下来,会伤害到这个小娘子。
他确实对佟小娘子很有好感的。这美丽的小娘子想要在此后的人生中陪在他身边,他并不抗拒。
其实要说停,他应该在两三封信之前就停下来,那时可以了却这段相逢带来的悸动。但他当时想要见韩芷韵,要她当信使这是一个借口。
韩芷韵幽幽的叹一口气,并没有抽出给张昭握着的手。
张昭再搂着韩芷韵,轻轻的抚着她的秀发。他懂她的心情。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钟情的男人心里还有别人的女子,而她偏偏没有立场去说他,所以很难受。
韩芷韵依偎在张昭怀里,感受着空荡荡的心慢慢的被填满,变得踏实,善解人意的道:“你去忙吧。给小璇的回信我明天再来取。”
张昭就笑,看着远景说道:“韵儿,我们的关系算定下来了吧?之前不算,现在我得多混账才让你干这事?你不要管了。我会派人去送信的。另外,你应该叫我什么?”
韩芷韵娇羞的咬住嘴唇。她和张昭的关系现在确实就算定下来。称呼应该改的。但她叫不出口。
…
…
张昭在临时都督府设宴招待王阳明时,心里还在回味午后时清慧绝伦的大美人在他怀里时那娇滴滴的一声“张郎”。动情之下,自然是吻了她。
席间的陪客是辽东巡抚王承裕。另有都督府和巡抚衙门的文吏们在侧。
李东阳晋位首辅之后,朝廷对得胜将校的赏赐都是些空头货色:武将的官位、爵位。实打实的抚恤、赏赐都是后军都督府出的。倒是辽东等处布政司设立的事情很快就定下来。
不过,如今关外天寒地冻,被选定的四个老大人此刻都还带着随从在半路上。而大半的从属官员都还没定。
今年夏天时,王承裕老大人举荐王守仁,表为辽东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分巡建州道,领守备营。而时至深秋时,朝堂中人事巨变。
王守仁还在奔赴辽东的路上,再次被朝廷擢升一级,任辽东布政司右参议(从四品),分守建州道,领守备营。
要说其升官的原因,自然不外乎两条。第一,花花轿子人人抬。李东阳就任首辅,谁不知道他对王守仁的看重?王守仁还没中进士前就被李东阳忽悠着写了《来科状元赋》。
而之前王守仁在刑部主事的位置上确实算得上兢兢业业,有功劳得升官吧?
张昭和王守仁私交甚笃这也是朝中所知道的。王华的储相位置愈发的重要。这都是朝官们要卖点面子的。
第二,新设四个布政司,外加一个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那里文官们暂时还不想插手,但在这四个布政司的官位上可是吵的不可开交。谁还没个亲朋好友、门生故吏吗?
吵来吵去,反倒是王守仁的任命得到了通过。多少有点各方平衡之下运气的成分。
官方的酒宴基本都是老套路。大致人员成分是:官员、缙绅、士子、名妓。
不过辽东这里要缺两样:缙绅、士子。之前辽东都司全部是卫所,哪里有科举考试?连童生、秀才都没有,哪里还有什么地方缙绅?
名妓倒是涌出不少。这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张昭刚得到绝色佳人的钟情,对和名妓们嬉戏自然是没什么兴趣,酒宴进行的差不多就宣布结束,邀请王守仁到后堂里说话。
下午赶路而来的王守仁沐浴之后早就洗去风霜之色,而且王圣人正值三十二岁,兼之弓马娴熟,体魄强壮着。一身士子青衫,儒雅清瘦。
张昭和王守仁分宾主坐下,歉然的拱手一礼道:“伯安兄,书信之中我邀请你来辽东平叛,但如今辽东的女真诸部被我麾下将士清理的太干净。平叛之言是我失信了。”
张昭本来是早就可以回京的。专门等在沈阳城,为的就是当面和王圣人说一声。
王守仁喝着茶,悠然的一笑,道:“这事我早就预料到。真理报在运河沿途的驿站都有。我九月份在报纸上看到大军的消息,估摸着会是这种情况。但子尚你依旧属意我在分守建州道,只怕是另有所图吧。”
张昭笑着赞道:“经年不见,伯安兄思维依旧敏捷啊。我回京之后会努力促使朝廷出兵朝鲜国。届时,渤海军从北入,还请伯安兄率部自南攻入。”
其实,张昭还是很信任庞泰的能力。有他率领两万渤海军攻进朝鲜王国,覆灭其国是必然的。但不能不给王守仁一点安排啊,不然就太对不起人家。
王守仁对当官不能说没有一点想法,读书人谁没有执掌朝政辅佐君王的想法?但他又并不热衷于仕途,反倒是对带兵打仗非常的有兴趣。
见张昭给出安排,和他猜测的差不多,笑着点点头,把“失信”的一点小事揭过,辽东苦寒,可张昭毕竟给他“折腾出”一个从四品的官职。
他拉着张昭讨论起明朝以后的战略。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他面前的这个青年,基本可以等同于是大明军事战略的执牛耳者!
他这两年在老家“养病”时,除了做学问,也在关注和朵颜三卫的会战、收复奴儿干都司之战。他也有很多设想,这下可以和张昭讨论一番。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来的战略
王守仁坐着的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的道:“子尚,大明在外部的威胁明显是鞑靼人,为何你去属意继续往朝鲜王国扩张?以大明的军力,以你为统帅,打赢和鞑靼人的决战不难吧?”
这并非王圣人在恭维张昭的军事能力。以阳明先生的眼光,自然看得出来张昭就是个“文帅”。
但随着军队的规模达到十万以上的量级必定会是将星云集,想要镇的住场子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
而大明目前叫得出名字的“名将”基本都是新军营出来的。张昭怎么可能镇不住那帮骄兵悍将?
张昭笑着拿起茶杯,道:“有些小道消息,看来伯安兄不在京师没有了解。我派人从天津卫出海,开拓高丽、东瀛航线做生意。目前,我得到的确切消息,东瀛有大量的白银矿。朝廷苦于银钱短少久矣!”
后世研究明朝,对于明朝的灭亡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比较有研究性的论点是:明朝缺钱!这是明朝灭亡的原因的之一。
这个“钱”不是说明朝的中央财政崩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明太祖留下的坑。而指的是明朝缺乏流通的“货币”。
明朝的商品经济在经历过仁宣之治后就开始兴盛,此时是弘治中兴的时期。更别说隆庆年间开海,明末时江南的繁华。总体而言,明朝的货币总量和经济总量是不匹配的。
众所周知,发行的货币量过少,必定会造成通缩。
通缩的定义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降。
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加速经济衰退。明朝的经济总量肯定是比不上宋朝的,又有奇葩的中央财政制度,再给“通缩”扯后腿,经济总量更加的上不去!
所以,明朝没有完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不仅仅是异族入侵或者流民打断的缘故。
第二,导致社会财富缩水。物价下降嘛,固定资产如房产、土地,外加商铺等等当然卖不出价格。
第三,财富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举个例子,在明朝的土地兼并过程中,农民通常会因为天灾人祸而负债。在通缩的背景下,市场借贷利率高,他是不是会更加的难以偿还债务?
这就是财富分配的负面效应的一个体现。
而且,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通缩的背景下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第四,钱荒。
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这就影响了经济活力。而经济活力的降低,又会使得大量的资金闲置下来。因为,没有销售额,有钱人也不会傻乎乎的去投产。
明朝的地主老财们就喜欢把银子埋在地下。
而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
总而言之,“通缩”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会影响到明朝社会的方方面面。
张昭不是经济学家,只是看过类似的观点。具体的环节他是大不懂的。但从他后来者的角度来看,不管通缩、通胀都是有问题的。而明朝中央政府必须要有调控货币政策的能力。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明朝政府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连银子的产量都不够,还说个屁!
而在明朝如今的背景之下,发行纸币这条路是已经切切实实暂时被堵死。
大明宝钞基本成为一个笑话。一贯当“十文”在明间通用。
张昭自己搞的纸币也只是相当于“粮票”、“饭票”在学校内小范围的通用。
所以,银矿对明朝而言至关重要。
当然,随着地理大发现的逐步深入,全球范围内的银矿会多起来。最终还得实现金本位,必须要掌控金矿。
…
…
王守仁一听就懂。这根本不需要什么经济学知识。白银是货币,同时这就意味是财富。
东瀛有白银矿,张昭往东打那不是很正常的事?
而要去东瀛,肯定要被高丽半岛拿下来。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
王守仁点头道:“这个情况我倒是不知道。”
谈到这里,张昭也没有保留,道:“伯安兄,其实要和鞑靼人决战,胜肯定的是能胜的。等辽东四布政司稳固下来,朝廷也不会缺马匹。届时马政可以废除。
有骑兵在手,大胜可期。但是,想要彻底的灭绝鞑靼人却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就像是太宗皇帝时,屡次北伐打得蒙元残部瓦剌和鞑靼望风而逃。但几十年后如何?
鞑靼人可以退到漠北去,以我们的后勤运输能力,根本就难以灭掉他们。
所以,和鞑靼人的决战,要么不打,打就要灭掉他们,如唐朝那般设安北都护府,把漠北之地都要囊括进大明的版图之中。否则就是虚耗国力。
所以,我在天子面前陈述大明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分别是东进,南扩,西进。东面据有高丽、东瀛,得其国力、民众以资大明。向南恢复安南布政司,南洋,把持海贸,征收商税。
向西打通西域,如人张开两臂,对鞑靼、瓦刺形成合围之势。为灭国之战做好准备。”
其实,张昭这说的是军事角度的看法。从政治的角度而言,在弘治朝不和鞑靼决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弘治皇帝恐怕没有以举国之力灭掉鞑靼人的魄力。
这种“豪赌”不符合弘治皇帝的性格,也不符合李东阳等辅臣的观念。
所以,张昭能怎么办?
第二,在北面留下一个强敌,显然更有利于大明内部的改革。
把鞑靼人打得大败,赶到漠北去能有何用?还不是明成祖时期的局面?永乐皇帝死后五十年,他的重孙给人虏去了。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儒家的框架下专心搞文治是没前途的。
王守仁大致明白张昭的意思,微微颔首,捻须沉吟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