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尔哈三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攫取到数年未有的财富,上上下下飘的很。利欲熏心,甚至胆敢为俘虏不够而去找明军的麻烦。
但是真正到此时,他们全部都感受到一丝冰冷的寒意。
大明的兵威,谁真的不怕呢?
虎尔哈三部的贵族们一个下午加傍晚都在商量如何应对。是主动攻击明军为牧呼报仇,还是保住当前的利益赶紧撤退回各自的部落。抑或是诱敌深入。种种意见不统一。
然而,就在这时,明军趁着夜色衔尾追击而来,并猛然的袭击三部的大营。
以明军之精锐在夜间都容易炸营,何况虎尔哈三部这种部落联军。
新军营主力九团担任夜间的主攻任务。一阵排枪下去,打的试图反扑的乌尔登哭爹喊娘。
随即,骑着马赶来的明军各部投入到追击中。胜果不断的扩大、扩大,最终演变成一场持续数天的追击战。虎尔哈三部自七月八日夜间溃散后再没能聚拢起来。
李逍遥再一次展现出他名将种子的风范,在火器军可用的情况下急速行军,一战就灭掉虎尔哈三部。
第五百三十七章 齐聚阿城(上)
七月十四日,身在春城的张昭受到李逍遥的来信:虎尔哈三部联军主力三万人被击败,俘虏两万余人。三部首领全部被俘虏。余者不足为虑。
李逍遥所部正在一边运送俘虏到春城,一边往北进剿额穆部。
同时,第二日,也就是七月十五日,张昭受到庞泰的消息:位于松花江边的阿城已经被攻下。沿途的锡伯部、阿勒楚喀部部众全部被俘虏。等候处置。
至此,整个松花江流域被明军掌控。此时张昭所指定的沿松花江、黑龙江直下三江平原的计划再无阻力。
七月十六日,也就是高一典率领三万辽东新军抵达六天,张昭将一应后勤事务都丢给高一典为首的团队,亲率大军前往阿城。
于此同时,张昭的军令也在第一时间传遍关外各支部队。
“征虏前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新秦伯张昭之军令:
1各部当尽力清剿虎尔哈三部溃散的士卒,收容俘虏之。并征服沿途的堡寨。各地区将会由后续抵达军队建立起驿站、通道、秩序。前线将士不必理会。
2右路军中申请退役的士卒应不再上战场,可随部作为辅兵往阿城集结。本都督将在此表彰他们为大明做的贡献。并发下赏赐许他们回乡。
3右路军当前的任务是横扫额穆部,并推进至依兰城。
4左路军所部若能沿松花江攻击,并打通至依兰城的通道最好。若不能应守住阿城,并维持秩序。
5各部替换的士卒,本都督已经将补充将士派出。请各部予以接收。
6大军齐聚阿城之后,关外作战的第一阶段结束。本都督将向朝廷为诸军请功。并在庆功之后派遣一员大将率军中两万将士造船前往奴儿干城。”
张昭的军令很快就传遍春城、吉林镇、牡丹江、阿城今哈尔滨等地的明军。
而张昭也在统筹调兵遣将,不断的将死伤的士卒替换下来,并由新军和辅兵们开始组建驿站系统,把一个个城市点串联起来,恢复这片土地上的秩序,加深大明的统治。
第一批的商屯其实已经在七月中旬抵达图们江边。移民速度正在加快。
一个又一个明军开始向阿城汇聚。他们将见证关外这场征战第一阶段的结束。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人征战的结束。
同时他们也将见证新的征程开始。
敦化城内。
右路军中已经申请退役的老蒋等三千人在这里留守。他们没有参加七月初八夜里的袭击,还有随后对虎尔哈三部的追击战。
其实真正退役的明军将士只有八百人左右。这些都是广宁军来老一把的兄弟。当初广宁参将杨升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选人的。
但是也有相当一批人决定留下来跟着千户丁之阳继续作战。按照军中最新的命令,广宁军暂时组建一个团,定额是五千人。由丁之阳指挥。留下来的士卒基本都会升官。最少也是一个小旗。
其余退役的士卒是仆从军里的女真战士。仆从军中有的人选择退役,有的人选择继续跟着明军打仗吃饭。他们回去也不知道干什么。
对仆从军的战士,张昭是准备将他们安置在春城附近的松嫩平原中。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一番浴血奋战。同时也是要分化瓦解他们所在堡寨的战斗力。便于后续的治理。
老蒋和新来的辽东军聊上几句,回来和一帮老兄弟在城中驿站外的茶馆中吹牛。
“老蒋,打听清楚了吗?这支军队什么情况?”
老蒋坐下来,道:“一千人,准备建立从敦化到图们江的主干道驿站。”又笑道:“老万,你苟日的天天笑话劳资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你还不是申请退役?”
“战场上刀剑又不会长眼睛。劳资不退役回头小娘都要分给别人。广宁前卫的老吴你认识吧?他还想着博一把。唉,听说追击的时候中了箭。”
有人插话道:“也有高升的。”
“上头对咱们娶的董鄂部的小娘怎么安排?”
“丁指挥已经报上去了。据说大帅的意见是让咱们的家属先行到沈阳城等候。咱们随后去阿城参加庆典。”
老蒋见其他人看过来点头确认这个说法,看着县城上头的秋日,有一种难言的感觉涌起来。
既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盼。认真的讲,广宁军在董鄂部的堡寨所娶的小娘官府予以承认,并且可能还会派发一个乌拉部的女人过来。官方叫法是为大明开枝散叶。
还有一种解脱后的茫然。
当一辈子的军户啊。出生就知道未来的命运。他在长城上干了二十几个年头,混到如今四十多岁还是单身直到张大帅抵达辽东才看到希望。
那么这层身份解脱之后,他就是大明的民户。在五年之内种地不用交赋税。五年之后只按照大明律三十税一就行。
然后呢?这种军营里摸爬滚打的集体生活就没了。他也就剩下在广宁种地,养家糊口。
明军普通士卒老蒋的感慨、迷茫是战争即将结束他盼望的好日子到来的一种心态。其余人又是另外的心态。
广宁军千户丁之阳在牡丹江城得到补充后,指挥麾下五千大军意气风发的打下鸡西城。
他这五千军队当然不全是辽东新军补充的。而是在仆从军中挑选出作战勇敢听从命令的士卒补充的。算是混编。
山头之上,丁之阳驻马眺望着平原,心中豪情万丈。
抵达佳木斯之后,右路军主力是由李逍遥率领中往西北方向进攻,打通和阿城的通道,顺便横扫额穆部的堡寨。而他作为大军前锋往依兰县打。
他原本只是明军的一个低级军官。一个卫指挥使没挂游击将军或者守备的头衔其实根本不值钱。
但是他在这次征战冒出头来。先是指挥广宁军的1400余步兵。跨过鸭绿江之后,声名鹊起。麾下仆从军数千人。直到现在领兵五千,独当一面。
被授予一个千户的官职。
按照原来的明军品级来说,他这算是降级了。但是辽东军事改革之后,这个千户有多值钱啊!以他麾下这五千人的战斗力,相当于以往辽东都司的八大参将。
丁之阳感慨着,说道:“传我的命令。咱们八月份要打到依兰城去过中秋节。”
第五百三十八章 齐聚阿城(中)
明军右路军的统帅李逍遥率领大军行进在牡丹江城和阿城之间的山脉中。
将近傍晚时分,被派出去剿灭堡寨的丁四娃带着一个骑兵小队回来,兴奋的道:“李大人,我们已经和大帅的中军联络上。”
丁四娃还是胖乎乎的,连续数月的征战他也只是稍微瘦了一点。翻身下马将马缰交给亲卫,在简陋的营寨前向李逍遥敬礼,汇报着最新情况。
李逍遥道:“辛苦了。接下来你们宁远军先休息。剩下的清剿工作让辅兵二团去做。”
辅兵二团之前被张昭委以镇守吉林镇的重要任务。
这并非安抚辅兵二团。吉林镇确实非常重要。这里明军左右两路大军的重要节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更别说张昭移驻春城后,这里是后勤线路上的重要市镇。
但是不管防守的地方多么重要,辅兵二团上下没有捞着上战场,心里早就憋着一口气。
在高一典率领辽东军三万新兵抵达春城后,张昭令这些二线队伍接管了吉林镇的防务,并将辅兵二团划归给李逍遥指挥。
李逍遥此刻的命令一部分是照顾辅兵二团的求战情绪,一部分是让宁远军休息。
因为他们将要随宁远参将李博涛远征至奴儿干城。
张昭的军令明发全军。他将派遣一名大将顺江直下前往奴儿干城宣示大明的天威。
李逍遥作为张昭的心腹,当然知道内部定下来的人选:宁远参将李博涛。
张昭将这份巨大的、能留名青史的荣誉给了并不会带兵但一直配合他的李博涛。
丁四娃心里有数,收腹道:“谢李大人。”
和广宁军的丁之阳一样,丁四娃也是这场战役中冒出来的将星。相比于丁之阳一步一个脚印升起来,丁四娃更像是张昭亲自点将升起来。
他内心中对宁远军、新军营、张大帅充满着感激。
李逍遥和丁四娃说话时,同样的夜色降临在阿城。
庞泰早早的安排好城池的防务,然后在城中一处贵族的府邸中查看军事地图。
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习惯于对着地图构思战局。
而此时号称“新军双璧”的庞参军官任千户,点起蜡烛,如同雄鹰一样俯视着大明周边的地图。
这时,一身明人装束的第二团千户库门进来,手里拿着寻摸来的好酒和炖得稀烂的羊肉,在书桌前扑开来,和庞泰小酌。
“有话就说吧!”庞泰对于人情世故基本都懒得管,随着他的心意来做。这时见库门欲言又止,径直问道。
话说这段时间库门在他麾下作战非常卖力,算得上是他的嫡系。
库门五十多岁,嘿嘿一笑,道:“大人,现在战事结束。儿郎们都约束在阿城这里。什么时候能回去?大家都有点憋不住。”
这话说的遮遮掩掩的,但庞泰一听就懂,呵斥道:“大帅都以身作则,谁还敢废话?有精力就去操练,或者踢球。管不住下半身的就在这里娶妻生子落下来生根。反正阿城这里将来也要建设。”
库门给训斥的讪讪一笑。这确实无话可说。张大帅都没有往营帐里领女人服侍,他们谁敢犯规矩?他也是接到老伙计叶赫部首领丰生额的来信,稍作试探一下。
库门知道庞泰的性情,尴尬的喝两杯酒,自己转一个话题,问道:“大人,你看这北方的地图,莫不是大帅有意对鞑靼人用兵?”说着,自豪的道:“以咱们大明的兵锋,鞑靼纵然有精骑十万也挡不住吧?”
庞泰嗤笑一声,手指点着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鞑靼察哈尔部所在的位置,道:“老库,这你就不懂。鞑靼人不是非得要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放牧。
我们大军一动,他逃往漠北,我们为之奈何?而大明的国力又能经受的住几次北伐?
所以大帅的意思很明确,要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大宁都司这里都是以防御为主。咱们先行斩断鞑靼人东面的臂膀,接下来是打西域。然偶才是北伐。
唉,估计会在五年或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