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昭道:“我已经让高一典先返回沈阳,把整训后的军队带出来。”
辽东镇从弘治十六年二月份陆陆续续的开始整训,至此已经五个月。而火铳兵三个月就可以成型。训练时间是足够的。目前已经整训出三万新军。
不过,张昭手头暂时缺银子,没法立即给辽东军装备火铳。即便装备上,后勤也不具备供应三万新军作战的弹药,只能先装备一批新式雁翎刀集结起来准备开往春城。
王武还没答话,数名骑士远远的疾驰而来,随后滚鞍下马。为首的一人满脸风霜之色,却是做文士装束。头戴黑色的四方平定巾,一身青衫直裰。
来着正是李幽李子远。
李幽身材短小,形象獐头鼠目,此时笑吟吟的躬身一礼,问候道:“子尚兄,别来无恙?”
张昭先是一愣,随即笑起来,“子远,你怎么来了?”走上前拍拍李幽的肩膀,“走,咱们去那边说话。”
春城之中到处都在搞建设,一个个方块区域内被限定为不同的功能。还是张昭在开发美食镇时搞的那一套。只是把微缩版放大而已。这种做法效率确实高。
空房子虽然多,但到处都是人。奴隶、工匠、民夫、商人、关外各部的部众。春城这里虽然没有特意的去开互市,但是关外各部的百姓又不是傻子,肯定知道来春城贸易能把手里的东西卖出好价钱。
也确实没有必要再开互市。因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被征服的堡寨现在统一都算是大明的百姓。全部都是登记在册的良民,要缴纳赋税服徭役。
王武在最先被修建起来位于东面的官衙旁边的官舍四合院中找到僻静之处,安排上茶。
张昭和李幽两人在小院的厢房中喝茶、叙旧。外头奴隶们做工的号子声隐隐传来。
“子远,你怎么突然从京师来到辽东?”张昭给李幽斟茶,微笑着问道。
到他这个地位,故友反而比什么规矩啊、体面啊更重要。他崛起不过数年的时间,但以后想要交到朋友越来越难。反倒是微末之时的故旧可以说说话。
李幽道谢一声,将茶杯拿到面前,认真的看着张昭的眼睛,说道:“子尚兄,你将奏章交到朝廷就不管不问。是心里真的有把握吗?朝廷里关于谁来出任辽东巡抚还没有定下来。
据闻御前会议是吵成一锅粥。而素来支持你的马天官都认为需要削弱你在大明东北的影响力。报社镇那里都有人叫你‘东北王’、‘东北张’。
这些信号恰恰是说明,你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的同时,在政治上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啊。”
张昭抿一口茶,笑道:“子远从京师远道而来,必定有以教我。”
李幽还是那副狷狂的脾气,这时早把刚见面时的生疏和恭敬抛之脑后,道:“子尚兄,你可知道辽东巡抚的任命为何迟迟不决?”他竖起一根手指,“因为当今天子和首辅意见不合。所以,我出现在这里。”
这话说的遮遮掩掩。但是张昭一听就懂。他整天的没事不就是在琢磨这些东西?
奴儿干都司这里的问题,在解决后勤问题之后从来就不存在军事失败的可能。
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朝堂之上。他越接近成功危险越大。但他能不去做吗?不能!
重新让大明的旗帜插在三江平原上,重新让明军抵达奴儿干城,这是他的历史使命。
在原本的时空,满清懦弱无能,以小族统治大国只顾着一家之得失,在全球列强跑马圈地的时代中沦为一块肥肉。他如何能让这历史重演?
东西伯利亚自古以来,是大明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他留给后世的证据是什么?
那就是大明在这里的统治根基、痕迹,让这里书同文、车同轨。
“子远,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李阁老的意思?”张昭郑重的问道。
李幽慨然的答道:“这是我揣摩李阁老的意思。”
门外听到这话的王武差点想要进去一刀结果这家伙。你揣摩李阁老心里想的意思就跑到咱们大帅面前胡说八道啊?
张昭点头,“我懂了。”
这里面涉及到大明朝的政治体制深层次原因。大明朝的内阁是实际的宰相却没有宰相的名分。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永恒的斗争焦点:内阁对内,约束皇帝,对外侵夺六部的权力。
一旦某种平衡被打破,这就是相当血腥的一个政治制度。看看自嘉靖朝以来的内阁首辅变更、斗争就知道。一个个的下死手,而且全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在玩这个游戏。
到最后连自诩聪明绝顶的嘉靖皇帝都被溜猴。笑到最后的就是张居正!大明朝最后一个强力首辅。也是唯一的宰相。
内阁制度安排比较血腥的原因就在两个字:名分!
略作剖析。内阁首辅想要成为宰相,他是没有任何制度去给予他权力保障的,那么要执行宰相的权力怎么办?斗争!把所有不服的人都给整下去,大权独揽。然后,开始干活!
换言之,在弘治十六年的此时,李幽这聪明人明显看到弘治皇帝和首辅刘健不和,因此来为次辅李东阳奔走。至于这是不是李东阳的意思,不可说。
事实上在嘉靖朝之前,大明的内阁制度都是很稳定的。阁臣们基本都是顺序接班。
而现在李幽打算帮李东阳插队。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张昭的方案
张昭懂归懂,具体要他出头去发起对一个首辅的“进攻号角”,他还是有颇多疑虑的。
在大明朝的此时,政治游戏是官和太监们的权力,武将根本没有上桌子的资格。
当然,自景泰朝的夺门之变后,也没有那个武将想上去玩两把。大家都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大明朝不亡子子孙孙就有得吃喝。没有必要去干那么危险的事。
脑子稍微不好使就是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而通常来说官和太监们的斗争能力是优于武将的。
张昭此时的身份就是武将。他身上的功名还只是个生员,也就是秀才相公。
其实张昭不大想动首辅刘健。因为按照历史的惯性弘治皇帝可能就只有两年的寿命。最多因为他的因素延长一点。稍后,九千岁就要上线。那是一个不甘心沉寂的角色。
届时,他可以大有作为。根本没有必要承受来自官集团的警惕、敌意。
张昭心里思索已定,微笑着道:“子远,你的想法是?”
李幽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道:“子尚兄,以你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最简单的方式是你公开弹劾刘老大人。届时天子必定会选你和罢黜刘老大人。”
这是必然的一个结果。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因为刘首辅此时已经七十一岁,而张昭才十九岁。且张昭每年都会给弘治皇帝带去四五十万两白银的好处。而在军事上张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政治上,刘首辅却是有人可以替代的。
李幽接着道:“但是,这种方式对你而言后遗症太多。我以为,你可以写一封密折给天子,详细的陈述辽东巡抚对奴儿干都司布局的意义。我再为你向李阁老沟通,则大事可成。”
张昭笑一笑,并不着急表态。
所谓“大事”就是首辅之位更迭,这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确实是大事。
李幽的意见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两点:第一,他搞定弘治皇帝。第二,此后李东阳一系的人马会出手。
至于出手的方式
想到这里,张昭看着袅袅水汽后的李幽,问道:“子远,京中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发生?”
李幽嘿嘿一笑,竖起大拇指,“都瞒不过子尚兄啊。京中有商人走通外戚张鹤龄的门路,请求将十七万引旧长芦盐场的盐引免于盐课,天子许之。户部尚书侣钟为此事忧心忡忡,屡屡上书天子。朝中诸多权贵对其不满。侣尚书之位不稳。”
浑水好摸鱼啊。
张昭听得摇头,心里感慨。张鹤龄就是大明朝的搅屎棍。常常为一点私利去败坏国家制度。但凡稍微讲规矩、原则的大臣都不喜欢此人。但有张皇后的庇护,谁能奈何他?
弘治皇帝就是个宠妻狂魔。
张昭琢磨了一下,答复道:“我不会向天子上密折。我的意见都是在奏章里公开的。”
上密折,就意味着他在寻求弘治皇帝的大力支持。这是一种类似于逼迫弘治皇帝表态的方式。弘治皇帝还只剩下两年多的寿命,他现在不用圣眷,等弘治皇帝大行,想用也用不了。
但是,他并不想去逼迫弘治皇帝。这么干不地道。弘治皇帝对他还是很不错的。
弘治皇帝正儿八经的老师是前首辅徐溥,刘健、谢迁都是徐溥的拎包小弟。但不管怎么说,刘健刘首辅教过弘治皇帝学问,可以称一声老师。
以弘治皇帝的性格,估计还是想给自己的老师留一分体面的。
张昭道:“李阁老不打算让其门生、弟子进辽东这里历练吗?这我可以答应下来。另外,请子远兄转告李阁老,最多在九月份我将为大明新增两个布政司的地盘。
其一为辽东布政司。其二为渤海布政司。
在这之外,我将会率军重新将奴儿干都司设在蒙元时期的东征元帅府之地。辖地千里。这份功劳必定是归属于朝廷、天子。只是还需要朝廷准许设立才行。”
李幽一路上从京师风尘仆仆的疾驰而来,心里不知道想了多少种方案来说服张昭。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运用张昭对弘治皇帝的影响力来占据此次朝争的先机。
他相信张昭也感受到首辅刘健对他的恶意。也不想看到这位执拗的老大人继续坐在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
他之前和张昭闹翻过一次,好不容易在老师的情面下才能继续奔走,所以他固然心里非常想达成愿望,但不会给张昭提一个后患很大的方案。
所以,他才说出密折方案。
但是,他现在听到的是什么?张昭在大明奴儿干都司的行动竟然如此的顺利吗?竟然是开疆拓土三千里!
李幽哆嗦了一下,脸色因兴奋渐渐的变红,身体微微前倾,道:“子尚兄,此言当真?”
张昭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战功在大义是归朝廷、内阁的。但是那个首辅应张昭所请下令设置新的布政司,那绝对是要在青史上记一笔的啊!
刘首辅还在这个位置上,只要张昭的奏章上来,他肯定不会拒绝。那这份功劳和李阁老可就没关系。
张昭洒然的一笑,沉稳的道:“辉发部、乌拉部已经是大明的。图们江边的东海女真已经尽数剿灭。设立渤海布政司的条件完全成熟。而三江平原上谁敢抗拒大明的招安?今年九月份我一定能打到奴儿干城去。重新勒石记述此功。”
“好!”李幽猛的伸手拍桌子,振奋的站起来,拱手道:“子尚兄真是当之无愧的国朝名将。我这就回京将这消息转述给李阁老。还请紫尚雄静候佳音。”
说着,也懒得再多停留,带着随从重新在牛皮袋中灌了清水,拿了干粮,风尘仆仆的返回京师而去。
李幽到来又离开,相当于是解了张昭的后顾之忧。他之前也没想到朝堂上会因他而发生这样的变故。
在李幽离开的第三天,自沈阳城出发的高一典带着整训完的新军三万人抵达。
张昭的注意力再次回到军事上:灭虎尔哈部。
第五百三十五章 将要结束
晨曦在天际边慢慢透出一抹光亮。
高一典在嘹亮的军号中起床,穿戴整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