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帝国的崛起-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午后的寒风中,陈文杰等来旧友。被调到蓟镇军卫指挥李秀所部中当军法官的朱奕霏。
    李秀所部往锦山镇换防,原先驻守的辅兵二团抵达大帅岭这里。朱奕霏是押送着一批自京中的物资前来。
    “好小子!”
    朱奕霏让麾下的士卒、青壮们在路边稍等,上前和陈文杰一个拥抱,再给他一拳,“你小子都成英雄了。现在后方到处在传你的事迹。牛逼啊!”
    陈文杰腼腆的一笑,道:“主要是升官了。”
    朱奕霏道:“靠。你小子得便宜又卖乖。还有没有点英雄的形象?报纸一宣传,回京之后大把的姑娘想嫁你。你到时候可得管住家伙什啊。别犯军规。”
    “靠。”陈文杰笑骂,拿出一壶美酒给好友,“这壶酒送给你。最近大营中犒赏三军,我有多的。省着点喝啊。你们接下来很可能要镇守朵颜城。大帅有意轮换练兵。”
    朱奕霏点点头。
    两人在寒风中再次拥抱,道别。
    …
    …
    大战之后三天,距离大帅岭约一百五十里的后方,大宁城中,在此负责后勤辎重的主官林文宁早已经得知大胜的消息。
    事实上,大胜后的第二天就有报捷的信使疾驰而过。
    大宁城这里留守的曹谌五团,还有辅兵一团,五千多民夫们瞬间一片欢腾。
    林文宁现在想起那欢呼“大明万岁,新军万胜”的场面都觉得心潮澎湃。
    “物资都运到了吗?”
    林文宁在堂屋里,问着从富裕镇而来的下属。
    下属先汇报往前线运送各种物资的情况。明军的补给线是天津卫、开平中屯卫、喜峰口、宽城、富裕镇,再到大宁。汇报完之后,笑着道:“林大人,在富裕镇中的真理报记者跟着来了。想要你安排去前线采访。”
    林文宁就有点奇怪,这种小事怎么会找他?
    “是咱们新军营初级学堂的毕业生,叫宋兴启。”
    这是自己人。林文宁就笑,“带他进来吧。”
    在消息持续向后方扩散时,真理报的战地记者宋兴启怀着巨大的喜悦之情,往前线进发。
    他的报道将在不久之后,引起京师的震动。

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晓
    大明京师。
    十月初八的傍晚,大战于山岭中落幕。张昭很淡定的于初九的早晨才让报捷的信使出发。
    这年头北方的夜晚之寒冷会要了信使的命。在经历五天的时间后,才传到千里之外的京师。
    京师初冬的下午带着几许慵懒。五点许,天地间的光线就暗淡下来,寒风呼啸,吹拂着西苑里的树林。
    弘治皇帝刚和朝堂大臣们召开完御前会议,正留几个大太监们在面前说话,意态闲适。
    他已经感受到这种议事制度的好处。
    “兴州已经拿下来近一个月。工部那里可曾勘探出金、银矿?”
    弘治皇帝喝着人参汤,恢复精力,问着身边的伴当们。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躬身答道:“皇爷,还没有消息传来。”如今天子喜欢召集重臣们御前议事,他们这些司礼监太监自然要在场。
    “哦?”弘治皇帝有些遗憾。他信肯定是信张昭的话。但可是真金白银的拿出十万两银子。
    “王轼何时抵达京师?他到京师后,立即让他来见朕。”
    “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正和大太监们说着话,忽而听到宫殿外一阵喧哗声,忍不住皱眉,“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萧敬领命过去。
    片刻之后,就见刚刚离去不久的朝堂重臣们一个个如同喝醉酒般满脸红光的返回来。
    群臣出西苑,还没散去就遇到给吏员带着来的信使。
    首辅刘健代表群臣奏道:“陛下,东北大捷。十月初八下午,新秦伯张昭率部与朵颜三卫朵颜城东五十里会战,大获全胜。斩首逾两万级,缴获无数。一战而竞全功。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刘健身后的文臣们如李东阳、谢迁、马文升等齐齐躬身行礼,道:“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在这一刻,政敌不政敌不要提,张昭一战定辽西,身为大明的重臣谁不敢到欣喜?
    大宁都司的价值谁眼瞎看不到吗?关键是没有人能夺取。现在,张昭做到了。
    弘治皇帝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变得潮红。打赢了!大明赢了!
    从各种可观条件去看,张昭征讨朵颜三卫,绝对没有失败的可能。但他的心一直悬着的。
    而战争的走势证明着他的担忧。九月下旬,一场大雨令大明损失了一个参将。继而,又是大雪。
    此时,朝廷上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都认为天寒地冻不能再用兵,这场战争会持续到明年开春。
    张昭却打出大胜!
    弘治皇帝满脸笑容,扶着萧敬的手臂,没有抑制激动的心情,连声称赞道:“好,好。张昭做的好。把信使带下去好生招待。刘先生,将报捷文书给朕看看。”
    首辅刘健时年七十岁,依旧维持着宰辅的威仪,但谁都看得出来他此刻心情非常轻松。将文书交给过来的太监王岳。
    弘治皇帝将文书打开,里头正是由张昭的幕僚赵子龙润笔的文书。但最后一段是张昭的原话:
    “大明新军在大宁都司故地纵横奔驰,横扫无敌。吾至,吾见,吾胜!
    大明万岁!吾皇万岁!”
    弘治皇帝看着这“嚣张”、“自负”的语句,眼前仿佛勾勒出张昭英姿勃勃的形象,如同出世的宝剑,锐利无双。他的心情受到感染,终于不再克制,仰头大笑,“哈哈!哈哈!写的好。朕要重赏此战的将士们。”
    一帮文臣们这个时候没有人扫皇帝的兴致,纷纷躬身道:“陛下圣明。”
    战功还未统计出来,但君臣们议论了小半个时辰关于赏赐的事情,宣泄这份欢喜的情绪。
    稍后,消息从西苑传出来。整个京师一片沸腾。不知道多少人买醉庆贺。
    第二天,消息随着报纸的传遍京师、北直隶、乃至整个大明。
    …
    …
    漠南大草原。
    自入冬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冷。
    察哈尔部的牧民和士卒们全部都停止放牧,在帐篷中躲避冬天的寒冷。
    正中的大寨中,蒙古可汗小王子在他的大帐中欣赏着美人歌舞,大帐中俱是他的亲信。
    悠扬的曲调与欢快的歌舞相得益彰。
    居中而坐的小王子看起来颇为衰老,但实际只有三十岁。这是草原上环境艰苦导致的。
    稍后,待酒宴结束之后,他留下少师脱火赤、大将合答海、长子图鲁等亲信们议事。
    小王子叹道:“乌鲁斯和博尔哈去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传来。”
    脱火赤是满都海皇后时期的大将。才干一般,但深得其信任。可谓忠心耿耿。
    “大汗,如今天寒地冻,不日又有大雪。咱们和山那边的联络都断掉。这种天气,明军不可能还出战。大汗不必忧心。”
    “是啊,大汗。”
    小王子点点头,他心中总有些不详的预感,但逻辑上确实如此。“嗯。会战应当会在明年春天爆发。”拿起温热的马奶酒喝一口。
    博尔哈劝说他收服东面的朵颜三卫,他深以为然。这可以增加蒙古的实力。但是,一想到次子要面对的是明人最优秀的将领,他心中便感到忧心。
    这时,一名亲卫掀开大帐的门帘进来,满脸的沉痛,单膝跪地道:“大汗,二王子派人传来消息。明军于十月初八发起会战。朵颜三卫和我们的联军战败。信使就在外面。”
    “什么?”
    大帐中顿时“嗡”的一声躁动起来。初八?那就是十天前。算算时间,也就是说雪融之后,明军就发起攻击。张昭疯了?
    小王子手里的马奶酒杯直接跌落到地毯上,他也顾不上,“快,快,把信使带进来。”
    等信使进来,小王子问道:“乌鲁斯现在怎么样?”
    信使哭道:“大汗,二王子正率领着残部往部落里赶。非常缺粮。请大汗快派人去救援啊。”
    小王子捂着心口,再问:“势都儿还剩多少人马?”
    信使道:“不多余三千人。”
    “多少?只剩三千!啊…”小王子心口一阵绞痛,一脚踩在刚才的酒杯上,差点摔倒在地。
    唬的一帮亲信赶紧上去查看他的情况,“大汗。”人人都是心慌。
    算上去年在韦州的失败,直属大汗的察哈尔部损失的战士太多了啊!
    这难保右翼诸部没有生出异心。
    …
    …
    在察哈尔部接到二王子乌鲁斯的消息时,张昭也派信使前往辽东、奴儿干都司。
    他邀请辽东总兵,奴儿干都司下的大部落首领来大帅岭参与祭奠决战阵亡的大明将士。

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见
    大明奴儿干都司,初设于永乐年间,太监亦失哈十次前往奴儿干都司视察,勒石立碑。
    宣德年间废除。大约为宣德九年之后,史料不可考。
    由此可见,其实明宣宗朱瞻基,这位在明穿网文中极其热门的帝王之一,其实干了蠢事。他文治固然是没问题的,但武功就是一坨狗屎。
    一代帝王不能光想着我在位置上,国泰民安。还得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朱瞻基将明太祖、明成祖两代皇帝开辟的大好局面丢失的一干二净。
    明宣宗继位之初,就废除安南布政司。但实际上明永乐年间,数次对叛军的征讨,来来回回之下,已经让安南之民承大明教化极深,不亚于云、贵。
    其对蒙古的边防全面放弃,废除奴儿干都司,客观上为蒙古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为之后的土木堡之变,以及困扰明朝的套虏(河套)埋下伏笔。
    每每回顾这段历史,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
    根据明朝的制度,都司之下是卫、所。奴儿干都司虽然裁撤,但是卫所都还在。
    所以,管理这些卫所的上司就是辽东都司,即归辽东总兵管理。
    而张昭挂征虏前将军印,任总兵官,总督宣府、辽东、蓟州三镇军务,兼辖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下属的卫所全部都在他的管辖之下。
    张昭派信使传召,要祭奠阵亡将士,有几个人敢不去的?
    奴儿干都司,其下主要的部落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吉烈迷,苦兀,索伦部。
    张昭此刻所处的位置,还只是在辽西丘陵地带,还没到松嫩平原上。距离他最近的是辽东总兵,定西候,蒋骥。以及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所部。
    建州女真,完颜部。
    建州左卫都督锡宝齐和儿子福满在屋里商议着情况。
    锡宝齐叹道:“张大帅对外极其强硬。朵颜卫、泰宁卫下场就是明证。建州女真于成化三年因屡掠辽东人畜,被明军斩杀大半。如果有可能,我是不想去的。万一别的部落挑唆提一句旧事,我们完颜部怕是有灭顶之灾。”
    福满劝道:“父亲,张大帅一战覆灭朵颜三卫,威震塞外。我们完颜部本来在建州之中就算小部,不去危险更大。儿子陪父亲去一趟。”
    锡宝齐道:“你能不去。我们完颜部还要靠你。我和你叔叔他们一起去。唉…”
    福满亦叹口气。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建州女真八部其余部落中。还有海西女真中的哈达部、叶赫部。
    这几部都是挨着明军辽东都司,时不时的过来抢一把。
    这种事只要给张大帅知道,参照朵颜三卫的待遇,族灭基本没有任何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