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长宁伯开出的条件诚意十足。只是,他当着他孙女的面如此卖力的“推销”,多少有点伤人啊。
身份上确实如此。王恕一代名臣,天下皆知,开创三原学派。其子王承裕乃是名儒。王小娘子从社会地位上来说,确实高于外戚伯爵的孙女。
长宁伯周彧当然不是得了失心疯。或者是发现张昭一表人才,将来前途远大,所以许以孙女为妻,如何如何。那是小说!他的理由是很现实的。
张昭如今圣眷正浓!寿龄侯张鹤龄在后宫中挑唆张皇后吹枕头风,就这样,张昭还顺利过关!要知道,当年张皇后吹枕头风,李梦阳差点死在狱中。
还有,弘治皇帝的长随何鼎,日夜在跟前侍奉的太监。几乎相当于大伴。其人性情忠直。当年公认的将来会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因其弹劾张氏兄弟戴帝冠,无人臣礼。张皇后吹枕头风,激怒天子,将其下狱。事后多人营救,天子因张皇后的缘故不理。随即,张皇后让李广将何鼎杖毙。
从这一桩桩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张皇后对天子的影响。而张昭竟然能顺利的脱身,这又意味着什么?妥妥的圣眷啊!后面天子还有一系列对张昭的“补偿”措施。
近日,更是将张昭名下的银行,赐名为大明皇家银行。真可谓天恩浩荡、
如今是弘治朝了。他想要个侯爵,始终都要不到。
肃孝太后于皇帝固然有养育之恩。但肃孝太后还能活几年?他不得不为周家打算啊!当今天子才三十多岁,以张昭领兵大将的地位,至少还能“火”十年。
他迫切的想把孙女嫁过去为妾不对吗?
…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张昭哪里知道长宁伯周彧的内心戏,起身客气的拱手一礼,道:“还请小娘子暂避。”
他实在不习惯把女子当做筹码一样谈来谈去,而且还是当着当事人的面。
周小娘子飞快的看张昭一眼,仿佛将她此时的情绪都蕴藏在这一眼中传递,低着头,红着脸,快步的走出去。
张昭等这高挑、美丽的小娘子走出去,斟酌片刻,对正看着他等答复的周彧道:“伯爷,在下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实在是家里快要住不下。请伯爷恕罪。
说起来,在下得以入天子、东宫之眼,实因伯爷力荐的缘故。这份恩情在下一直记着。伯爷若是担忧将来,在下愿意承诺,将来会无条件帮贵府一次。”
周彧见张昭拒绝婚约,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府里住不下是什么鬼理由?谁不知道你在京西郊修新府邸啊!混蛋,这什么借口。
但是,再听张昭说还记着他的人情,脸色才稍稍缓过来。不缓过来也不行。长宁伯府在张昭身上下了大本钱啊!
五粮液的生意,直接还给张昭了。只要四成的分红。美食镇,足球场,这两个项目都跟着张昭投入一万两银子进去。他现在和张昭翻脸,那真是亏大了。
所以,他才有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思维:联姻。
最后,听张昭说的坦白,心里的气再消三分。长宁伯府的将来是什么?肃孝周太后一死,周家一个侯爷、一个伯爵在京中就是个屁!试问,谁还记得英宗钱皇后的家族?周家将来的境遇是一样的。
周彧叹口气,萧索的道:“唉,子尚,不瞒你说,我最近身体越来越差,不得不为儿孙早做打算。瑶瑶的婚事,我们将来再谈。先说正事。你要我交这赎买土地的银子,总得给个理由吧?”
周彧不见兔子不撒鹰。张昭拒绝联姻,他可没有义务白帮张昭。一码归一码。现在双方只能算合作伙伴。
张昭点点头。
扯淡半天,现在才进入正题。
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
小轩中放置着冰块,在盛夏的夜中带来清爽。明亮的烛光照落在张昭和周彧身上。
张昭平视着长宁伯周彧,道:“我昨日在西苑求见天子,想必伯爷你是知道的。在京中试行改革卫所,这是朝廷下了明令的。伯爷你们都盯着寿龄侯看。难道就不怕得罪天子?”
张皇后可是只有一个。寿龄侯只要不谋反,在弘治朝就不会被治罪。但是你们呢?
长宁伯府敢得罪天子?不怕来日方长?
周彧给张昭说的愣了一下。
像他们这种勋贵,外朝诸公打出狗脑子来,他们都不会管。和他们不相干。但是宫中的消息,事无大小,他们一定要第一时间知道。这关系到身家性命。
张昭昨日在西苑请求独奏的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而且,说是进献望远镜,只怕谈的就是赎买土地的事。谁都知道最近张昭在舆论上占下风啊!
论道报上刊登了一大堆胡扯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且引得一帮勋贵、太监们叫好。想要让五军都督府接手赎买土地的事。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张昭拿起茶杯喝茶,耐心的等待周彧思考。他其实在讹诈。当此之时,有谁知道弘治皇帝还只剩下三年的寿命?三十三岁的皇帝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周彧看着张昭,试探的道:“子尚,法不责众吧?”
张昭神情带着点冷笑,瞥周彧一眼,道:“伯爷,这话是不错的。但是,还有一个‘只诛首恶’。你府中占有京中卫所土地近万亩,你不会觉得天子记不住你吧?”
周彧有点牙疼,兼肉疼。他真不敢说违背天子的意愿,到底会不会被惦记。但是他身体都不好,他姐姐(肃孝周太后)的身体可想而知。届时,难保会有人在天子面前念叨啊!
但是,一时间叫他拿出八万多两银子,他哪里拿得出来?
张昭察言观色,见周彧有点动摇,开出条件:“伯爷,你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第一期首付五千两,剩余每年付两千两银子。这点权力我还是有的。”
长宁伯周彧微微诧异的看着张昭,随即恍然。
要说他刚才真有点被张昭拿皇帝的态度唬住!但是,他人老成精,现在已经感觉到不对劲。如此优惠的条件,说明试行改革卫所司征收土地赎买银子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然而,意识到不对劲,他却不敢赌此时拒绝张昭的后果。张昭刚才说“日后会被弘治皇帝惦记”的话,你可以理解为劝说,也可以理解为威胁!
张昭这人品性还是不错的。但是,很明显改革卫所涉及到其和王承裕两人的政z前途。他要是拒绝,断了张昭的前途,谁知道张昭以后会不会让天子想起这事?
长宁伯周彧轻轻的叹口气,道:“子尚,五千两银子,我这里还是拿的出来的。”
当下,张昭和长宁伯周彧谈妥条件,签字画押。他来的时候,身上就带着“合同”。
长宁伯府侵占京中卫所9862亩土地,以弘治十五年的地价八两二钱银子计算,折合需要向朝廷支付809万两白银。因款项数额巨大,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长宁伯府于弘治十五年支付五千两白银,剩余款项将在三十八年内付清。
…
…
张昭和长宁伯周彧谈完,按照昨天下午投出的拜帖,前往南城外宣北坊的驸马都尉府中。
崔元对张昭的到来非常高兴,将他迎进小书房中。驸马府里的侍女送来温茶,再悄然的退下去。
张昭对明朝驸马的府内生活并没有多少探究的意思。他毕竟不是考据党。
明朝的驸马相比于唐宋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当上驸马仕途就完蛋,只能混吃等死当米虫。所以,但凡是选驸马,基本是没有读书人会去的。
崔元在家里,穿着精美的白色道服,气度潇洒。招呼张昭喝茶,一边恭维道:“张伯爷今日到来,当真是蓬荜生辉。”
这不怪崔驸马比较软,有跪舔的趋势。主要是他这个驸马,在面对真正的权势人物时,实在没底气。或许,他的妻子永康公主有底气吧!他顶多算弘治皇帝的“画友”。这个身份,在宫廷之中,算的什么?
张昭为什么连张皇后的枕头风都吹不倒?除开张昭比较识趣外,还因为张昭手握重兵啊!弘治皇帝宠张皇后是一回事,但是他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自古哪有明君因后宫谗言杀大将的?
张昭客气的拱手一礼,寒暄道:“崔兄客气。昨日下午崔兄也在含元殿。不知,你觉得望远镜的应用前景如何?”
“这自然是军国利器。”崔元赞不绝口,眼巴巴的等着张昭说明来意。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样。
张昭和崔元闲扯几句,转到正题,“崔兄,我昨日去含元殿的事,你也是知道的。永康驸马府在这八年以来侵占京中卫所近四千亩土地。你要出三万两赎买土地的银子啊!”
崔元干笑两声,道:“敢为伯爷,天子的意思是…”张昭昨天和天子谈了什么根本没有人知道。但是,看张昭面圣之后,立即动作,只怕天子是默许的。
张昭正色道:“崔驸马,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说着,从袖袋里拿出长宁伯周彧刚刚填的契约递给她看,“长宁伯府有肃孝太后照拂,都主动交纳赎买土地的银子。”
说着,往皇宫方向拱拱手,“天子和朝廷明令试行改革卫所司主持废除京中卫所的事宜。崔驸马,你没有落天子脸面的想法吧?”
“怎么会?”崔元看完长宁伯签的契约,一脸的苦笑,征询的道:“张伯爷,有空白的契约吗?我到后面去商议一下。”他真不敢去赌弘治皇帝是不是支持张昭。
张昭知道崔元这是要进去和永康公主商量,主动的道:“崔兄,出使鞑靼的使者就要回来了。和鞑靼人的互市贸易大概率会谈成。这是赚钱的好机会。”
张昭在不同的人面前说辞不同。和长宁伯谈的是,将来会被皇帝惦记。和崔驸马谈的是利益,不要因小失大。
当然,核心部分都是差不多:扯着天子支持他的虎皮吓唬这帮勋贵!至于天子是不是支持他,这帮消息灵通的勋贵无法判断。都倾向于支持。
另外,告诫他们:别把你们家和寿龄侯比,他家有个皇后。
事实证明,伴君如伴虎这个体会,并不是张昭一个人有。没有人敢为几千两银子的“首付”去赌一把皇帝的真实态度。后面每年的分期付款,土地上的产出基本都足够支付。
崔元回后院里和永康公主商量后,痛快的签署赎买土地的协议。
一连数天,张昭都在京中为此事奔走。论道报上的调门依旧很高,但是京师权贵圈中依旧有传言出来:那些大佬们都决定交赎买土地的银子。新秦伯张昭正准备找几个落魄勋贵当例子,杀鸡儆猴!
局势,正在悄然的转变中。
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论史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张昭在暗中奔走、签约时,最先感受到局势变化的便是京中落魄的勋贵们。
那一张张签订好的契约被张昭拿出来,其震撼力不是假的!看看名单:英国公,长宁伯,永康驸马,司礼监掌印陈…
这些大佬都乖乖的给朝廷,给试行改革卫所司交钱。他们还怎么硬撑?一个个不同的分期付款合同被签订。
这些小勋贵府中财力有限,张昭做了适当的调整。有的府中首付款低至一千两。原则只有一个,就是要他们交钱,但不会逼迫他们狗急跳墙。
定国公府稍后就在安远侯府的通报下得知消息。徐光祚晚上就立即去见孟先生商议对策。
月影稀疏,炙热的酷暑笼罩着京师的夜晚。
徐光祚安静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