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弘治皇帝会毫不犹豫的给他扩军,期盼着他将来能打的鞑靼人嗷嗷叫,俯首称臣。
新军卫三千人能打十万,一万五千人再配点偏师,那不是要横扫塞外?只要后勤跟的上。
张昭糊弄老丈人,其实真实的理由:一个是自己想当“咸鱼”、陪陪娇妻美妾们,享受下生活。迄今为止,他就只搞出几道美食,酿出个五粮液。
明朝的生活,相比于现代还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改善。而这些改善,就先从京西北的新住宅开始吧!
另外呢,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自污以求自保。这事王翦出征出国时做过,汉相萧何做过。
未雨绸缪嘛!
他主动去做出这个姿态,总比将来和弘治皇帝闹的关系紧张好。
当然,这些事情,和废除卫所推行募兵的计划,并不冲突。他自保归自保,该推进的事情他不会退让。
退让了,那他就不是低调的扮猪,而是真的变成一头猪。
张昭斟酌着说道:“大人,京中的舆论,你应当知晓。全部都围绕着此事,矛头直接对着我。假设我想要大人缓一段时日上书,你会同意吗?”
王承裕看张昭一眼,神情渐渐的变得坚定,道:“不会。”说着,略带不满的道:“当日你在三原家中对你祖父说:苟(和谐)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废除卫所重新分田的好处,在西北两镇中我看的清清楚楚。这比我在兵科辛苦的清理各地屯田之法好得多。事到临头,你怎么能有退缩之意?”
张昭略感无奈。
大明朝的读书人,确实有“头皮太痒,水太冷”的败类,也有威福自用、不顾国事的阁臣。这洗都洗不白,全是黑材料啊。但是呢,同样也有些追求理想、正义的人!
比如,明朝第一铁汉:杨继承。比如,济时宰相张居正。
王承裕的反应,在张昭的预料之中,但他其实希望缓一缓。退让他是不会退的。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好好活。这样的人要扫到历史垃圾堆里去。
但是,斗争也讲策略啊!
他希望先把边贸的事情落实,他手里的权力将会不只是军权这种大杀器。还有其他的东西。而且固原、宁夏两镇废除卫所这过程中真的没问题?不是因为新军卫坐镇西北的原因?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张昭委婉的劝道:“大人,非是我畏惧人言。事关数千万人的福祉,以及国策,慎重一点不会有错。我认为最好是再搞两个不同情况的试点看看。譬如京师这里,还有天津卫。”
王承裕微微沉吟。
他热血归热血,但是快四十岁的人,早不时只管提出问题,不看结果的愣头青。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建功立业。
其实,在明朝,在文官集团而言,不兴搞父死子继这一套。那些重臣、阁臣们的儿子,一般都不会在高位上。文官们更看重的是座师、门生体系。
所以,王承裕在父亲王恕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他其实已经把心思转向儒学上。
想想看,快四十岁的从七品兵科给事中能有何作为?最大的概率是给事中九年任满,外放布政使、按察使,或者在朝中升任寺监的部门。致仕前能混一个非实权的侍郎、尚书就算功德圆满。
但是,张昭在西北一顿猛操作,硬生生的让他的仕途起死回生。读书人,谁不想身穿绯袍,辅佐君王,下安黎庶?
“子尚的意思是,京师算是边镇之外的大府,而天津卫靠海,再搞两个试点看看?”
“正是如此。”
王承裕沉默了半响,点头道:“也罢,缓一缓更稳妥些。”他想要做成此事,仅凭着“清平正直”,没有张昭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
前年,吏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王鏊上边策八条,最后都没有得以落实。涉及到军事,必须要有武将的支持。废除卫所制度,一样如此。
张昭“说服”老丈人,一切如他所料,都在设想中。心情放松,便问道:“大人如今已经面圣交卸差事,不知道新官职可有消息?”
西北试点成功,给国家增加数万在编的户口,这是要叙功的!
王承裕喝口茶,淡淡的笑了笑,很有点装逼感,矜持的道:“听京中好友说,老夫或许将任户科都给事中。”
张昭就笑,举起茶杯恭贺道:“小子为泰山大人贺!”
户科都给事中,正七品。王承裕看似只升了一级,其实不然。这个职位很牛逼!
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
明朝的官场有数条鄙视链。第一,官员鄙视吏员。第二,进士出身的官员鄙视杂职官员。第三,清流鄙视浊流。
换言之,清流位于明朝官场鄙视链的顶端。他们可以鄙视任何人,都会被视为理所当然。
那么,清流指的是那些人?
答曰:翰林、科道!
所谓科道,“道”就是指的都察院十三道御史,编制共一百一十条好汉。而“科”就是指的六科给事中。
科道这两大派合起来,就是国朝的言官系统。号称:台垣。
王承裕王老大人别管科举成绩是多少,出道就进六科,成为清流,不得不说有个好爹还是很重要的。
别小看六科的从七品给事中们。做满九年之后转任,外放最少一任知府(正四品)。而正七品的都给事中们,外放就是一省参政(从三品)。但他们还不乐意,叫道:官升七级,势减万分。
而六科的都给事中们,除开任满升迁是快速通道外,还有一个牛逼之处:参与廷议。
明朝的政z规矩:得官之正,无过于廷议。而廷议,决定的都是六部侍郎及以上的官职。
另外,国家大事,亦可以用廷议投票来决断。譬如弘治皇帝就准备廷议对鞑靼的策略,是否采取张昭的建议,开启互市。
所以,六科都给事中这帮人一手握着部分人事权,一手握着部分决策权,更别说本职还有封驳圣旨的职能。其权力之大,超乎想象。
而给正七品的言官如此大的权力,也是明太祖在设计朝堂架构时一贯的思路:以小制大,位卑而权重。
王老大人得到这样一个美差,张昭以茶代酒,恭喜他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这么重大的消息,王承裕憋到张昭现在问才说,养气功夫确实到位。
王承裕捻须微笑,道:“此事还未最终落定,庆贺还早。”话虽然如此说,却是拿起茶杯轻轻的抿一口,接受张昭的恭喜。
张昭心里好笑。他这位老丈人哟。
…
…
在王承裕家里吃过午饭,下午四时许,张昭带着心满意足的王小娘子和两个俏丫鬟启程回城北的小安镇中。
暂时没有返回南口村。他还需要事情需要处理。另外,他还需要去新军营中看看:假期该收一收了,准备新一轮的扩军训练。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城北的水泥道路中,拐进离城两里的小安镇中。丁管事的二儿子丁赞早早的带下人在小院外等候着。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
“少爷,院子都打扫干净。里头的用度,夫人派车子送来。韩娘子正带人在屋里铺床。”丁赞二十八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容貌朴实,看着稳重。脸上带着谄笑。
他老子在蒋家庄上当管事多年,奉承着京中的太监。他在庄子中自小长大并没吃什么种地的苦头。因为性情机灵,被派到张昭身边当长随,负责琐事。
张昭原先的长随张泰平,自从西北回来后就一门心思读圣贤书,现在在村中私塾就读。
张昭点头,交代道:“你带两个人留下跑腿。其余的就先回村中。我要在京中小住几日。”又吩咐王武道:“小二,你带四名亲卫住在隔壁。其余的兄弟回军营住。顺便派人带个口信给吴臣,老林,我明日去营中议事。”
小安镇这里的小院只是当日张昭和李婉儿两人居住的。只有两进。婉儿心细,早把隔壁左边相邻的一间小院买下来。右边那家不肯卖。原来方晶租住的屋子也被租赁出去,并不卖。
王武敬礼道:“是,相公。”挑了四名得力的亲卫,其余二十多名亲卫都去往八里外的军营中。
张昭带着王小娘子进屋。里头韩娘子带着四名仆妇行礼,齐声道:“见过少爷。”
韩娘子二十五岁的年纪,鹅蛋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皮肤有点黑,身材丰腴,很有风情,细声细语的道:“少爷,床铺都铺好。夫人让我们带的很多陈设,怎么摆,还要请姨娘示下。”
张昭听的这话怪怪的。主要是这几个称谓,太有古代气息。另外韩娘子的变化也大。很有张府内管家的气场,温柔、大气。只是,他的印象总停留在厨娘上。
婉儿把韩娘子派来,肯定是要负责他的饮食。
王絮雪站在张昭身边,她穿着一袭鹅黄色长裙,一米六八的身量,身段婀娜,脸蛋清廋,肌肤如玉,美不胜收。笑着道:“我叫瑶琴和秋月摆弄。你先忙吧。”
张昭倒是想起一件事,想想倒没好问,随口道:“小霞最近还在读书吗?”
韩娘子微笑着答道:“少爷,小霞年纪渐大,男女有别,没在私塾里读书了。”她在府里待得久,渐渐的放得开。知道张昭平常很随和。
张昭就笑,“说起来小霞也算我半个学生。婉儿和晶儿教她不少,功课荒废了可惜。军营这边不是有女校吗?哦,不说了。你先去忙吧。晚上口味清淡点。”
韩娘子微微羞赧,行一礼,带着仆妇们去前院里准备晚餐。
瑶琴好奇的在张昭耳边小声问道:“少爷,怎么了?”
张昭笑着搂住她,带着三人往屋里走,解释原委,“少爷我说错话了。我听伯宁他们说,军中百户方贯,就是老林妾室的弟弟,在追求韩娘子。刚才第一反应问她怎么不把小霞送到新军卫的女校中读书。这里离南口村是远,有方贯照顾着其实很安全。谁知道他俩的事情成了没?”
王絮雪掩嘴轻笑,明眸微嗔,“夫君,你堂堂一个伯爷,还打听这些八卦?”
秋月在一旁咯咯娇笑。
进屋里坐下,里面被韩娘子带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张昭环顾一圈,在小桌边坐下,嘴里振振有词的道:“我这叫关心下属。哪里是八卦?絮雪,你刚才从岳父家里出来,有什么话要对夫君说的?等会有人来拜访我。”
王絮雪略有些娇羞,含羞带俏,接过秋月倒来的温茶,端给张昭,低声娇柔的道:“赵姨娘催我赶紧生个孩子。”
张昭笑道:“你别听她的。最少要到二十岁呢。不然对你们的身体伤害很大。”
正要在说话时,一名仆妇进来汇报道:“少爷,锦衣卫百户钱宁来了。”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八十三章 对钱宁的安排
钱宁并非第一次来小安镇这栋小院。穿着日常的蓝色长衫,头戴儒巾,坐在前厅中等候着,神情平静。心中则思索着张昭找他来有什么事情。
去年四月份,张昭出征前将他手里的白酒代理生意直接划给平江伯府名下的陈记商号经营。
他每个月因此而减少约八十两银子的收入。这令他心中非常的不满。
只是屈服于张昭的权势,他不敢言语而已。
张昭说是日后会补偿他,结果一去西北大半年,这事提都不提。回来就是伯爵,以张昭的如今的地位,他心里便是有意见,也不敢表露出来。
正想着,就见张昭穿着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