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张昭的房间就在余夫子隔壁。等店小二送了饭菜上来,他吃过后,洗漱睡觉。
躺在床上,回想起此行的种种,总结得失、对错。这样来提升自己。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从他穿越而来,时至今日,总算是将开局的“难题”解决。先卖染料配方筹银钱,打通进余夫子的关节。却没想到余夫子不在书院中。要等待。
在家里等待的时间中,刘大户上门试探。局势不乐观。他招募长随天天等在青龙镇明理书院,总算是第一时间赶到书院。
又“挑衅”余冠留后手,不得已而对余夫子强硬,方才令余夫子将“统计办法”送到徐郎中手中。再到今夜去徐府,完成心照不宣的“交易”。
前面的波折很多,倒是这次京中之行非常顺利。额外还认识李教谕,得到一本八股文集。时文,就是指的八股文。他日后有心的话,可以和李教谕来往。
有这样一个老牌教谕照拂,他在宛平县士林中要好混得多。
但是…
张昭到现在已经回过味来。按照李教谕和余夫子的判断,他们两人都不看好他在今年能考中秀才。但是他脑海中记忆中,小张昭可是自信满满啊!
是相信一个书院的院长和府学教谕对考试成绩预期的判断,还是相信一个两个月前才成为童生志得意满的青年的判断,这不需要思考吧?
他在解决开局的难题之后,他的计划遇到新的问题:将来的科举之路未必顺畅!
…
…
穿越到明中期的弘治朝,张昭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走文官路线。
他需要先参加科举,以文官的身份进入仕途,再来思考官途。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结果是今年考中秀才,沉淀三年,再乡试、会试。二十一岁进入仕途。
而且,科举的名次最好要高。因为,成化朝的内阁大学士李贤定下潜规则:非翰林不得入阁。他的目标是在日后执掌明王朝的中枢,进入内阁是必要条件。
按照明朝的科举规则,前三名直接进入翰林院。后面的人则需要参加馆选。名词越高,录取为庶吉士的概率越大。比如,几十年后的张宰相。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授庶吉士。
但是,现在,他这个计划根本没可能实现!
小张昭早年读书,到十七岁今年二月份第一次下场,连过县试、府试。很有神童的派头。虽然府试成绩吊车尾,但小张昭很有志气在今年考中秀才。
张昭一个理科生,古文功底能有多深?八股文,他是学渣水平!他检索记忆,当然是信任小张昭的判断、八股文的功底。直到此刻,泡沫被李教谕、余夫子戳穿。
和轻取状元、探花的明穿前辈们相比,这让人情何以堪!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
…
“十三年秋,张公往见郎中徐贵。席间有宛平县令徐旻、府学教谕李相铎。张公年方十七,英姿勃发,谈吐有金玉之声,满座拜服。(徐)旻赞曰:子他日当佐天子。(李)相铎异之,赠书馈言:子尚天下俊杰也。”
——杨慎,《丹铅录,杂谈》
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
七月二十三日,清晨时朝霞万丈。
进出京城的人流中,张昭坐在从车马行雇佣来的马车上,在朝霞中从阜成门出京,顺着官道西返南口村。
按照原计划,他本来是要京城中游玩几日,凭古吊今感慨历代兴衰。京城是数朝帝都。上辈子他还没来过京城。这可是穿越时空摆在他面前的明代京师。
只是,他前夜一夜未睡,思索着科举之事,心情不佳。昨日和余夫子道别,在客栈里等来李教谕的长随赠书,便只是玩京中各处购物。他来京师一趟,总要带点礼物给婉儿、虎子。
回去时不像来时,张昭将马车的车帘打起来,可以观看沿途的风光,最终还是将随身携带的《时文集》拿出来翻看。
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排版,且没有标点符号的文集,看得张昭一阵阵的头大。
譬如收录的当年的探花如今的“储相”王鏊的一篇文章,“惟学而不求诸心,则昏而无得于己。盖学贵乎思也。不然,宁能免夫罔之失哉?”
他看半天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精妙。这如何做八股文确实需要老师教。能自己揣摩出其中门道的,那都是天才。
张昭叹口气,看着窗外的田野、村庄,目光依旧坚定。
理智的判断:他的科举之路肯定不顺畅,无法像明朝的神童或者明穿前辈们那样快速“升级”、“通关”。指不定,他几十年都难以通关。范进兄就是例子啊!
但是,他还是想试试。
其一,不试试如何甘心?他穿越而来,就定下科举的目标,如今障碍清扫完成,就等着考试。总不能事到临头却放弃吧?
其二,明朝是一个等级社会。功名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不同的功名对应着不同的特权。
且先不管他多少岁能考取进士,总得先成为秀才。拥有一个出身,再做其他事都容易些。这是基础。
他今天先回南口村,明天再去青龙镇明理书院潜行读书,准备院试。余夫子肯定不会拒绝。
…
…
时间略微往回一点。张昭在京城的第二晚。青龙乡刘家里,东刘村中。
位于村中的刘大户住宅是一处青砖黑瓦的院落。四四方方的铺陈开,占地数亩。
夜幕之中,屋舍里灯火点点。
偏院的花厅中,白白胖胖的刘大户正招待着一名青年饮酒。这青年穿着蓝色的长衫,脸有点窄,眼睛珠子总是在动,显得很油滑。看起来是个难缠的角色。
刘大户举杯和青年碰一杯,眼神殷切,问道:“方差役,你打听的如何?”
叫方差役的青年嘿嘿笑道:“刘员外,我既然来这里吃酒,当然是打听的明明白白。张昭在吓唬你。他得罪徐郎中的事情确凿无疑。你大可放心。”
差役在明代指的是在衙门里当差的人。通常的身份是捕快、衙役等。
刘大户顿时感觉心中舒畅,拍手排在椅子扶手上,恨恨的道:“td。那小兔崽子竟然敢唬我?”以明代的信息传递水平。十几天的时间,刘大户就打听清楚,算是比较快的。
发泄般的骂几句,刘大户自得的一笑:“乡中那些人还在迟疑,这块肥肉合该我吃掉。方差役,户书那里还要你帮我美言几句。”
县衙中设六房。其中户房主管全县征收税银,交粮纳税等事务。户房里文吏的头目雅称便是“户书”。刘大户是刘家里的粮长。秋税在即,他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张昭这小子害得他丢脸,他不仅要吞掉张家的田地,还要整得张昭脱层皮!
方差役一听就知道刘大户的打算,喝着美酒,笑道:“李户书那里要什么美言?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喜好美色。你送他一个俏丽的丫鬟,什么事不好办?”
刘大户脑中闪过张小娘子的容貌,眼睛眯起来,轻轻的点头。
…
…
七月中旬,初秋的清晨有着淡淡的薄雾。婉儿在门口目送虎子背着书包消失在村落中,返回院落中。
院中的屋檐下堆满着晾晒、装袋的粮食。秋收已经结束。
“小姐,你早饭吃什么?”周大娘从厨房里出来,笑呵呵的问道。她近来心情舒畅。丈夫得到少爷的重用,管着张家外事。且少爷要远在通州的大儿子回来做事,在她面前尽孝。
婉儿随口答道:“稀饭、煎鸡蛋吧。”回到后院的正房中。
房间被她收拾的整齐、干净。二哥书桌上笔墨纸砚陈列。还有一本二哥给她写的用来打发时间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二哥不在家的这五天,她都看过两三遍。
寂静的秋日上午,村落里的声音遥遥传来。婉儿轻轻的抿抿嘴,有少女在春天时淡淡的忧愁。
二哥走之前的那几天,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教她认字,陪她说会话,讲讲志怪故事。这些变化是那日吴叔找她汇报冬日时要在门前的荒地建房子开始的。
父亲留下来的话她怎么不知道呢?那将是她和二哥新婚后的住处。显然,二哥知道了呀!
她很早就知道,她将来要嫁给二哥。母亲临去时要她照顾好二哥。她这些年一直是这么做的。只是,前些时日二哥病好后,就是二哥在照顾她。
“二哥…,他…怎么想的啊?”婉儿捂着脸,感觉脸上有点烫。她有点想问二哥,却羞涩的问不出口。
此时,她分不清她心里是将二哥当兄长还是当做丈夫。两者的区别是怎么样的呢?只是知道二哥离开后,晚间快乐的日子不再,生活也变得无趣。
少女情怀,于清秋时节,含苞待放。
周大娘送早餐进来,见里屋里小姐又在少爷屋中“睹物思人”,慈爱的笑一笑,心里明白,喊道:“小姐,来吃饭吧。”少爷和小姐如今都长大了啊!
…
…
将近中午时分,张昭的马车抵达南口村。这倒是引得不少村民议论。南口村中还没有人富裕到有马车。
婉儿正在前院里和邻居王大娘说话。以张昭的家境,村民们不会对他和婉儿恶语。所以网文中常见的打脸套路是不存在的。正说话间,就看到张昭从马车上下来。
婉儿情不自禁的站起来。早上一直想的各种思绪全都抛开,轻快的情绪填满心间,欣喜的道:“二哥,你回来了!”
张昭见婉儿迎出来,笑着道:“婉儿。”摸摸小姑娘柔顺的秀发,对闻讯出来的周大娘道:“把我从京城买来的东西都搬进去。”交代好,回到屋中休息、喝水。
婉儿笑颜如花,跟着张昭到后院里,从仆妇手中接过水盆放在半桌上,好奇的问道:“二哥,你怎么去京城了?你不是带着陈康去青龙镇吗?”
张昭洗把冷水脸,洗去旅途的疲倦,坐下来喝茶,道:“后面去京城办点事。把书院的事情解决了。今天回来先休息下。明天再去书院。哦,光顾着和你说话,婉儿,我给你带了小礼物。”
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一支做工精巧的银钗,笑说道:“婉儿,先将就着。等以后二哥给你买更好的。来,二哥给你带上。”
婉儿“呀”了一声,漂亮的杏眼变得明亮,问道:“二哥,这得多少银子啊?”说着话,微微蹲下来,任由张昭将银钗插在她乌黑如云的发髻中。
张昭就想笑。问完银子,不得“教育”他别乱花钱才是婉儿的风格吗?果然,小姑娘也爱美啊!帮婉儿戴好银钗,问起这几日他不在家中的情况。
两人正说着话,周大娘快步从外面进来,“少爷,小姐,不好了。刘老爷又带人来了。”
第二十一章 恶客上门
张昭微微蹙眉。
他刚从京中回来,本来心情就微微抑郁。在明中期,无法快速科举通关进翰林,这自然让人很不痛快!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还要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头去苦读。这更令人郁闷。
偏偏此时,这个刘大户再来“袭扰”。
明代不是汉朝,特别是京师这一带,很多事情不是论武力,而是论“王法”。穿越者谁会把乡间的一个大户当回事?然而,刘大户两次上门来。
婉儿正言笑晏晏的和张昭说这几天分别后的情况,也不欢迎刘大户到来。见张昭皱眉,清声道:“二哥,他怕是知道你前几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