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的崛起-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避战?很简单,等蒙古人抢掠够了,他们不就会返回河套吗?拖时间就好。
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
六月十一日,保国公朱晖率4万精锐抵达榆林镇后,并没有立即进入三边地区的战场。
三边地区指的是:甘肃、宁夏、延绥。这被分别是九边的甘肃镇、宁夏镇、榆林镇。
但是鉴于明长城根本就拦不住蒙古骑兵。套虏从花马池南下后,会入侵陕西的州县。所以,将平凉府下辖的开成县改为固原州,为三边总制的治所。
弘治十年,弘治皇帝启用名将王越坐镇西北,重设三边总制。这个职务的全称是“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总揽四镇的军务。这四地的巡抚皆受其节制。
所以,此时的战场并不在明长城一带,战场最南端是要算上固原镇所下辖的地区。
这里要说一下战场的地形。为何套虏打到固原镇就不再南下?关中地区不是更富裕吗?怎么不去抢?
固原镇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是关中四关之一的萧关。萧关镶嵌在六盘山和黄土高原,以萧关古道连接宁夏府和关中地区。控制固原,就可以和萧关形成防御纵深。使得北虏根本无法进攻关中。
所以,战事到最南的地区就是固原镇。
还要再继续说一下地形。众所周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是一个“几”字形的地形。宁夏镇在这个“几”字的东面,榆林镇在西。这个“几”字下面的“豁口”就是明长城来防御。
那么,为什么套虏入寇每年都要从宁夏镇的“花马池”这个地区进来,然后入侵宁夏镇所属的州县?为什么他们不顺着黄河往东打榆林镇呢?
实际上在最开始时并不是这样。成化年间,鞑靼各部照样入侵延绥各地。索罗忽、毛里孩连续数次侵犯榆林,杀掳居民。
然而,明成化年间的名臣余子俊率领军民四万余人,仅用三月就修补和增筑了东起清水营西到花马池的长城,并在长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墩台,彻底堵住了由河套往东南方向入侵延绥、内地的通道。
所以,弘治年间西北地区的战事,基本就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北虏骑兵择日突然从花马池发起进攻,越过长城,往西南方向入侵宁夏镇和固原镇所属的州、县。
弘治十四年四月开始的战争,一样是这个套路。
所以,保国公朱晖大军在榆林镇,看似到了边关,但实际上还是非常安全的。延绥地区在边境几十里内有着大量的堡垒,蒙古骑兵根本打不过来。
但他以休整的借口,在此城停留数日,派心腹去打探固原镇那里的战事情况。
…
…
六月十五日,吴臣率领新兵团共计1400余人(新兵1100余人,再加征兵队充实的240人,外加警卫排、后勤分队),抵达太原镇的治所宁武关。此时,他距离榆林镇还有500里。按照新军卫的行军速度,也就七天的时间。
在宁武关,吴臣接到张昭派信使传来的最新消息,得知整个大军最新的动态。
宁武关是天下雄关,扼守着大同盆地的最西端,其形状如同凤凰,又名“凤凰关”。十五日下午时,吴臣带着几名部属登上二十里长的边墙,眺望着远景。
吴臣浓眉大眼,在盛夏时穿着土布军装,时年二十三岁。面色黝黑,拍着城墙,愤然的道:“果然如少爷所料啊!”
在新军卫的军事会议上,张昭早就将他的推断传达下来。新军卫百户级的军官都知道。连李逍遥这样和百户们比较亲近的乙等兵都知道。
韩瓒作为骑兵百户,在吴臣身边自然是有个位置,心里其实有点不理解又有点释然。
韩瓒今年二十八岁,在辽东都司混到百户,虽然在新军卫中有两个月,思想观念上还是有残余。
他其实觉得保国公没什么错。在战场上保存所部的实力很正常的。
但,新军卫里天天教的是什么?热爱祖国,杀敌报国,忠君,孝敬父母。所以,吴臣等人对保国公怯战很不满。北虏在国境内肆意的抢掠,我辈军人怎么能坐视?
“最新的敌情是确凿小王子所部有十万众。保国公慎重一些很正常。”
四万步骑兵,若是在野外遇到十万骑兵,基本就是完蛋的份。这是军事常识。
站在旁边的一名小卒道:“狗屁。无非就是想当乌龟罢。就像张相公所说的:北虏,就像是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的。我们身为军人不和他们厮杀,难道指望他们自己死掉?”
韩瓒给一个小卒反驳,心里很不舒服。他认得此人。名叫赵辰。在新兵团里全团讨论如何来打西北这一仗时冒出头来。吴臣很看重他。
赵辰此前是个小旗,留在桑干河练兵任总旗,又因表现突出被吴臣提拔,在新兵团中任百户。
但是,新兵团里的百户,在新军卫中是不被承认的。这都是暂时性的职务。和他这个骑兵连百户没法比的。
新兵团并不会单独成军,而是会将训练出表现突出的精锐补充到庞大郎和王武的第一团和第二团的连队中去。
吴臣脸上带着嘲讽,说道:“从京师到宁夏镇约两千里,按照惯例应当在两个月内赶到。保国公两个月才率军走到榆林镇,接下来还有近700里的路程。其心思已是昭然若揭。这一战,得靠我们新军卫。”
…
…
六月十五日的傍晚,大军在榆林镇停留的第四天,张昭收到京中的来信。
他先将朱厚照的信放在旁观,阅读婉儿和方晶写来的家信。这两封信在路上耽搁了快半个月。婉儿在信中写着日常生活和思念,用语平实。婉儿的语文是他教的,于平淡中见真实。
而方晶在信中的用词就华丽的多,倾吐着对他的思念: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纵然张昭前世是个理科生,还是能领略其中的滋味。
晶儿明秀、娴静,是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她所有的第一次都属于他。所以,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信的末尾,附有一张对给她父兄的书笺。她父亲和两个兄长于弘治十三年被贬榆林。
张昭知道行军路线后,便给她去信。准备去见见他们,看能否帮助他们脱离流放的困境。
张昭刚读完,就见张泰平进来,“少爷,保大帅传令,召集众将议事。据说打探敌情的斥候回来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
榆林镇是西北重镇。昔日东胜卫内迁,由此延绥下属的米脂、鱼河等三百里地暴露在蒙古的铁蹄之下。正统年间,镇守都督王祯始筑榆林城。附属营堡二十四座,调延安、绥德、庆阳三卫军驻守。
成化名臣余子俊坐镇西北后,将延绥镇的治所迁移到榆林城。由此,延绥镇也称为榆林镇。
关于这座城池,明朝那些事里有很精彩的一段描述:“我曾查阅明代兵部资料,惊奇地发现,秦兵的主力,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陕西榆林。”
“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
《明史》记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
这里的兵员素质是真的高。秦兵的主力啊!
新军卫在这几天征得延绥巡抚陈寿、榆林总兵同意后,早在城中开始招募新兵。以新军卫开出的募兵条件,比京营的军饷还高,自然是招募到大批素质优良的士卒。
不过,张昭等人的驻地并不在榆林城内。四万余人的京营增援队伍,榆林城是军镇,哪里安置的下。他们的营盘在五十里外的归德堡外。
张昭从自己的军帐中出来,带着长随和亲卫,与监军张雄一起,骑马前往中军大帐。数万的营盘,连绵数里。自然不能靠步行。
大帐中,保国公朱晖在沙盘前微微沉思着。几名先到的都督和太监监军在三三两两的说着军情。张昭和张雄进来,与朱晖见礼后,略等片刻,军议的将校便到齐。
保国公道:“固原镇那边的军情已经到了。套虏正在往北退却。韦州、萌城、灵州、盐池一线还在套虏手中。宁夏镇诸将都在固守。所以,本官决定派新军卫为大军前锋,沿靖边一线向西,伺机打通和宁夏镇的联系。本官率大军随后。”
戏肉来了。
张安等几名都督都看向末席的张昭,眼中都带着奚落的笑意。得罪保国公,现在知道后果了吧?在战场上,主帅要坑你,办法多的是。
和张昭关系不错的周豫没说话。他也不可能为张昭得罪保国公。否则,保国公继续让他的奋武营做前锋怎么办?
这任务说的很简单,叫做打通和宁夏镇的联系。但是怎么打通?是直接去堵住长城的关口花马池吗?那不得给北归的蒙古铁骑踏死才怪。
而从定边营西出,进入盐池城一带,大概率要和鞑靼的主力撞上。十万骑兵啊!迎头撞上去,你指望后面的大军来救你?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保国公朱晖看向张昭,扳着脸,以不容拒绝的语气道:“新军卫是全军的精锐,自出京以来士气高涨。这一战,希望你们打出皇明的威风来。”
新军卫一帮人不是整天嗷嗷叫,想要打仗吗?什么“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行,本国公现在给你们机会。去死吧!
张昭早知道保国公会坑他,从椅中站起来,昂首抱拳道:“末将领命。”
监军苗逵知道张昭颇受天子和太子的看重,沉吟几秒,插话道:“张指挥,如何用兵咱家就不多扯。要珍惜兄弟们的性命,不可贪功冒进。”
保国公朱晖冷眼看着。他不好对苗逵发火。这个太监现在是内廷“知兵”第一人,将来他还要和苗逵一起领兵。但是,也仅限于提醒了。
新军卫要是敢畏缩不进,他的军法不是摆设。至于新军卫被围困,他肯定不会发兵去救援。
战场之上,生死有命。
张昭倒没想到苗逵会来提醒他,他对苗逵没什么好印象,或者说他对太监监军都没什么好印象。这帮人只会帮倒忙。抱拳道:“末将明白。”
军议稍后就结束。
…
…
夜空清朗。
随着张昭将最新的命令下达,新军卫的营地中顿时动起来,开始明天拔营的准备。而张昭这半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整个新军卫中并没有因被委派为大军前锋而畏惧,反而在夜里以班为单位的讨论中,士气高涨!
深夜里,张昭带着张泰平在营中巡查。庞大郎、林文宁、王武三人陪着。
走在慢慢变得寂静的营地中,林文宁笑呵呵的,捻须道:“相公,全军士气可用啊!我在各军镇中都进行了采购,军用物资齐全。可保证这一战。嘿嘿,保大帅大概是没想到吧!”
保大帅,是一个戏虐的称呼。
他对这一战充满着信心!新军卫不可能傻兮兮的去堵花马池这个关口,断掉北虏的归路。那是找死!新军卫只要不是和蒙古主力决战,就足以全身而退。
新军卫会西出盐池城一线,打通和宁夏镇的联系。就算和十万蒙古骑兵遇到,他们抢掠多时着急北归,肯定不可能围着新军卫全力攻打。那么,这一战胜算是很大的。
张昭走在众人的前面,月色中的营地,轻轻的点点头。他其实有些压力。
王武请示道:“相公,骑兵连的百户韩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