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的运动战和伏击战都要容易得多。因为他们拥有更多更强的骑兵,完全可以把部队遮蔽起来。
但是现在明军一上天,康熙的大军就很难遁形。他们要么选择夜间行动,要么就得提前进入伏击位置。否则就很难保证伏击的突然性。。。。。。一旦失去突然性,明军就能非常从容的后撤,退回他们设在两河口镇的大营,也有可能就地构筑工事,死守待援。
考虑明军的兵力优势; 他们完全有可能抽调更多的军队增援被围的北上部队。而清军的人数较少,一旦被对手来个中心开花; 四面合围; 那可就要完蛋了。。。。。。到时候康熙就得在“顺帝”和“崇祯”之间二选一了!
所以康熙在确定了明军的目标就是新野而不是南阳或是别的什么地方后; 他就用昼伏夜行的办法,将十个固山的精兵派去新野、苍台、魏家集三地潜伏了。
而余下的一个八旗新军固山(正黄旗中军)和四蒙古骑兵固山一共三万余人; 则集中在南阳,作为总预备队。
李霨、杜立德、冯溥和明珠这四个南书房大臣兼大学士都没有领兵出阵,所以这会儿都在南书房里的大地图边上跪着。那个被打了屁股的明珠还扶着根拐棍; 眼眶里面全是泪水,看着就让人同情——他的泪水并不是为自己的屁股流的,而是在为他的宝贝儿子纳兰性德哭泣。纳兰性德被胖诸葛扣下当人质了。。。。。一旦胖诸葛发现自己上了当,一定会一刀剁了性德。
所以这个纳兰明珠等于已经没了一个儿子了!
纳兰明珠正伤心难过的时候,南书房外面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然后就看见领侍卫内大臣多拢急匆匆进来了。多隆先给康熙行了一礼; 然后才将一封火漆文书双手递上; 说道:“皇上; 这是康亲王让人从新野递来的紧急军情。”
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是铁帽子王; 他的康亲王其实就是代善传下来的礼亲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
在岳乐打输了乌林之战后; 他就顺理成章的取代了岳乐; 成为了爱新觉罗的“主将”。现在布署在新野、苍台、魏家集的十个固山全都由他节制!
另外; 岳乐和佟国纲两人分别统带着苍台、魏家集两地的清军。
“应该是逆贼出动了吧?”康熙接过文书; 一拆封,一边故作镇定地说; “诸葛三和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是他必须分出一半兵力包围襄樊,能动弹的顶多只有半数。。。。。。”说着话康熙忽然没声儿了,眉头也轻轻一皱。
南书房立即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明珠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万岁爷,诸葛三和出兵了?”
“出兵了。。。。。。出兵五万,打着诸葛三和的总督旗和兴武郡王旗; 沿着白河步步为营而来。”
“步步为营?”明珠的心脏嘭嘭直跳; “万岁爷,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三和用兵也素来谨慎; 如果换成朱和墭上,也许这会儿已经在猛攻新野了。”
“也对。”康熙点点头,“这个诸葛三和当年打安庆就打得很磨蹭,这回在襄樊外围也没有放开手脚大干。”
“皇上圣明。”
康熙思索了一下,又道:“给康亲王下旨。。。。。。让他明晚出兵!”
“明晚?”明珠提醒道,“万岁,诸葛三和如果步步为营的话,自两河口大营到新野的百里之路恐怕要走上三日啊。”
康熙摆摆手,“不能让他抵达新野城下。。。。。。这个诸葛很喜欢结硬寨。到时候他一定修一个咱们怎么都啃不下的硬寨!”
明珠想了想,觉得康熙现在是越来越圣明了,于是就又送上一句马屁话:“皇上圣明!”
康熙吐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圣不圣明的,得看能不能打赢啊。。。。。。”
是啊,输了就是清顺帝了,怎么可能圣明?
。。。。。。
大公元年,十二月末,年关将至。
这时正是东北的土地冻得最为坚硬的时候,河汊和湿地密布的辽河河口一带,一片银白,全都冻成了一马平川。虽然寒风如刃,温度极低,但是行军起来,还算顺利。在辽河河口一带封冻的黑土地上,一条蓝色的长龙正在滚滚向前,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工兵,还有从辽东金州的天王城招募来的民夫,以及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蒙古人,一起赶着骡马大车,一路向西。
部队终于到了安营扎寨的时候; 也不需要扎什么硬寨,只需要把随军运动的四轮大车围上一圈,再把车上一麻袋一麻袋的米面搬下了垒一垒; 外围再放一圈拒马枪就算成了。
之所以可以这样“马虎”,那是因为吴应麒、马宝、布尔尼的归顺,为大明辽东军带去了将近万余的骑兵,其中不发吴周家丁和察哈尔铁槊骑兵这样的精兵!
另外,辽东明军本来就拥有数量较多的骑兵,加上吴应麒、马宝、布尔尼带来的骑兵,他们已经可以凑出一万几千骑的骑兵军团了!
这个数目足够大清盛京将军巴海和辽东总兵王辅臣喝一壶的了。
事实上,有了这一万几千精锐骑兵,巴海和王辅臣派出的侦骑根本无法靠近正在西进的明军大队。
所以这两位现在根本无从知晓明军大队的人数、装备、行军方向和具体位置。
等他们知道了,这些关外明军也快到山海关前了!
而这一路明军的人数,不包括随行的民伕和蒙古牧民,也在十万朝上!当年多尔衮气势汹汹入关抢夺天下的时候,他的兵马也就是这个数目。
所以统带这支大军的刘进忠、赵忠义、苏占山、凌宗军、马宝、马惟兴等人都相信,只要王辅臣没疯,他就当定了“王三桂”!
第637章 刘玄初往说王辅臣,胖诸葛分兵捉康熙!
扎营完毕之后,大明辽东军团的十几万官兵民伕就开始埋锅造饭,准备晚餐了。
现下明军的伙食可比早年间的“丐版明军”好太多了——新大明有钱啊!而且因为大明现在人少地多,差不多就是可以养活四万万人口的土地给四千万人口使用,所以各种农产品的供应都很充分,价格也比较低廉。
在这种有利的外部条件下,内部管理仍然非常严格的大明新军,自然可以为他们的战士提供良好的伙食了。特别是在行军作战的时候,每天都至少能保证三餐管饱,一餐有荤。。。。。。也只有这样,战士们才能有足够的营养保证行军和作战。
辽东总督刘进忠、辽东提督赵忠义这两个在前明军中任过职的老将,现在正按照相关的规定,背着手在部队当中转圈。他们是在监督下面的人吃饭——下面的人以领为单位,围坐在野战锅灶,正在一边烤火一边热气腾腾的吃饭。
今儿大家伙的伙食是白面馒头配上酱菜和肉汤,每人还有一小块猪肉,还有一碗用来暖身子的白酒。
整个营地当中,到处都是肉香、酒香和面食的香味儿。闻得刘进忠和赵忠义都饿了——他俩在驻扎时是可以吃小灶的,但是在行军打仗时没那待遇,得和下面人同甘共苦!
所以他们的饭食也是这个,只是肉大一点,酒多一壶。
而且这规矩也不是随便说说,是真的要执行的!
如果他们带头违反,下面那帮黄埔——孝陵卫军校出来的青年军官可不一定惯着,说不定就把他俩给举报了。。
虽然朱和墭也不会因这事儿把他们革职查办,但是批评还是难免的……这让他们的面子往哪儿放?
所以还是守着点规矩,老老实实的当军界前辈算了。。。。。。
别看这两人都是提督级别的高级将领,但是在军中却是“孤家寡人”。在源源不断产生的高素质的军校毕业生面前,他们这些“老军阀”根本不值一提。
毫不夸张的说,如赵忠义这号跟着天王朱一起从河南逃出来的老将,在军队中的真实实力,甚至还不如他儿子赵鸿逵。
赵鸿逵好歹还有一批同学和学生可以抱一下团,搞一个小派系。而刘进忠和赵忠义这样的; 不过是下面那些年轻军官们的“傀儡”而已。
虽然感到自己已经被架空的两人心里都有点不痛快,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下面那边照规矩办事的军校生还是很能耐的。
光是这军队的伙食搁在前面后期的军队里面; 大概只有家丁才能吃得上!
如果当年的大明能有眼前这十万足饷、足粮、足器械、足训练的“四足精锐”; 清妖根本打不进长城; 各路流寇也不值一提。
刘进忠、赵忠义已经完成了例行的巡视,回到了已经烧上火炉子; 整个都暖呼呼的中军大帐。里面的已经摆上了长条形的饭桌,一群明军将领和那个蒙古大汗布尔尼已经在桌子边坐好,等着开饭了。看见他们进来; 除了自恃身份的布尔尼之外,所有人都起身行礼。
刘进忠和赵忠义则客气的招呼他们落座,然后自己也坐了。
供这些高级军官们享用的馒头、猪肉、汤和酒还都热着,还没端上来。刘进忠就和跟随吴应麒一起归明的刘玄初商量起了游说王辅臣的事儿。
“刘军师,那个王辅臣可是出了名的大清忠奴; 听说康熙非常信任他; 他真的肯献出山海关?”
王辅臣居然成了“忠名远播”的忠奴了!估计早几年他自己都没想到吧?
“他算哪门子忠奴?”刘玄初一笑; “想当年他还是受了吴三桂的指派,潜伏到康熙身边去的。。。。。。只是那康熙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 给了他高官厚禄; 结果他就不舍得反了。如果他当初肯在荆州大战时就反; 大清早就没了!”
他拈着自己的胡须,笑道:“这个王辅臣就是唯利是图的生意人,当初不肯依照约定投靠吴周; 无非是康熙给得太多。而现在康熙已经成了过河的泥菩萨,难以自保了。他还有什么理由不降?他要敢不降; 咱们的十万大军强攻山海关又有多难?
不过光是一个山海关; 总督您就满足了?”
这话一出,不仅刘进忠的耳朵竖起来了; 帐篷里面的其他将领,包括大汗布尔尼都向刘玄初投去了感兴趣的目光。
一个山海关的确有点不够“吃”啊!
刘进忠问:“刘军师; 您的意思是。。。。。。”
“当然是北京城!”刘玄初笑道,“只有北京城; 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功。。。。。。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山海关的确不能满足这里十万大军的胃口了。朱和墭本以为康熙会在辽东重兵布防; 所以才花费那么多钱; 组建如此庞大的辽东军团。
可是康熙却不随他的意……这个注定要当清顺帝的男人; 似乎不想退回关外去喝西北风,而是在打西狩的目的,准备往西安跑路了。
所以辽东军团现在就有点牛刀杀鸡的意思了!
都牛刀杀鸡了; 杀了就是应该的,没有多大的功劳。
而北京才是配得上十万关外明军的大功!
“好!”刘进忠笑道,“那就有劳先生了。。。。。。只要能说得王辅臣当咱们的内应,明年春天,咱们就能收复大明的北京顺天府了!”
。。。。。。
“正阳,抓住康熙。。。。。。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当天晚上,在距离辽东好几千里的湖广明军两河口大营之中,那个能掐会算的诸葛三和,正拉着儿子诸葛正阳的手在低声交代着捉康熙的事儿!
原来诸葛三和并没有亲自出征,他只是让苏占海打着他的旗号,领着四个镇的精兵,假模假样的来了个步步为营。目的就是为了把康熙的伏兵钓出来。
而只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