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猛虎-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宇和武北玄就像两头狼,跑进了别的狼群领地中。
  最后还是李若音出面,乱糟糟的局面得以缓解,然后双方就坐。
  李若音和灵亲王李灵玉坐在上位,张宇和武北玄在一侧,其余人聚在另一侧,泾渭分明。灵亲王把挑人的重任交给了谢飞,谢飞拍着胸脯保证,最后在人群中选出五位。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学究,从未致仕,一辈子都在研究儒学,其门下弟子众多,在朝廷之中多有建设,声望显赫。其中一人年轻时,一人对诗十人,镇压京城诗坛,成为佳话。另一人也创作出精彩诗句,在诗坛中负有盛名。
  两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来自翰林院,乃是翰林学士。《大齐书》上曰: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入直内廷,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书敕。
  从翰林院出来的人,有很大机会成为内相。故而,他们的文采不用非议。
  最后一人是位青年,看起来而立之年,已经是京城诗坛的新锐,也是第一届诗词大会的第一名。如今在集贤院中担职,也是官场新秀。
  这五座大山代表了京城诗坛的丰碑,如今张宇要挑战他们。
  李若音看了一下时间,距离午时还有半个多时辰,午时后便要召开论道会,那时更多的大儒会来,也更加热闹。今天这事,也许会一波三折。
  “谢飞,开始吧。”李若音说道。
  谢飞点了点头,邀请一位阅文书院的夫子主持活动。
  这位夫子的口才了得,他入场环顾四周,笑道:“没想到在论道会之前,我们就率先举行一场诗词间的比试,这既是给论道会开个好头,又是以诗为引,表现论道会的精神。不管是诗词还是论道,都是儒道学习中的一种经历。看看我们在场所有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岁月如梭,年龄跨越一个时代,但好学精神,儒道之影响,从未改变。我很高兴能主持这场比试,欣赏诗坛新秀是否能撼动前辈的地位,是否能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作为前辈,是否能继续引领风潮,展现无人撼动之威。”
  “闲话少说,那么,开始我们今天的诗词对决。”
  “按照之前双方协定,诗词题目由长公主等女眷提出,那么人选和次序,也就烦劳长公主安排。并且希望第一道题的题目由麻烦长公主给出,开个好头!”
  李若音笑道:“好!那第一道题,就由本宫提出。那么灵亲王这边,由谁先和张宇比试?”
  “长公主,各位前辈,便让晚辈先打头阵。”那位青年站起身来,对其余四人拱手说道。
  四人点点头。
  青年走出来,和张宇遥遥相对。
  “在下杜青山,幸会!”青年自我介绍。
  张宇回以礼仪,然后两人望向长公主,等着她出题。


第四十五章:南山采菊(求收藏和推荐票)

  张宇和杜青山准备就绪,等待着长公主李若音出题。
  李若音静心细想,忽有一念想法,题目便有了。
  “众所周知,本宫喜好佛理,每日必参佛已醒吾身。正如神秀大师曾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至于为尘埃所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必须修行,才能参透内心,领悟佛理而成佛。”
  李若音顿了顿,继续说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这人的心境是人生中最不可缺的东西,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有时,忘却所有,心境平和无求,才能看清一些东西,明白一生的追求,悟到时间万物真理。那么,第一题,希望你们以心境为题,作诗一首。诗词优劣,则由在场众位先生们和本宫一同评判。”
  李若音的这段话很有意境,引得众人体会感悟,自省吾身。
  武北玄低声问张宇:“让在场所有人评判,对你很不利啊!你的诗词必须比杜青山优秀,而且是明显优秀,不然其他人会偏袒他。”
  张宇道:“暂且看看再说。”
  只听李若音又说:“你俩可有意见?”
  张宇和杜青山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李若音继续道:“那好!也为了提高难度,你们俩作诗的时间仅有半柱香,来人,点香!”
  仆人迅速去准备,很快端来一个香炉,上面点燃半柱香。
  比试正式开始。
  杜青山陷入沉思状态,他开始来回踱步,忘我般冥思苦想。
  张宇回想了一下脑海中的唐诗宋词,很快确定目标,前前后后也就十几个呼吸的时间。
  看到张宇神情自得,嘴角浮现笑容,一忙的武北玄禁不住问道:“作好了?”
  武北玄的声音不大,但现场众人都保持安静,给两人营造创作环境,所以他们听的清清楚楚,然后一脸吃惊望着张宇。
  张宇笑着点头,道:“好了。”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连忙小声议论,因为这速度太快,快的让他们无从招架。
  “肯定是早有诗句,碰巧又迎合此次题目!”有人言之确确。
  “没错,此题虽然不算难题,但想作出好诗来,还是有难度的。想赢杜青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莫非此子不知杜青山厉害,随便写了一首诗词,就以为能赢?”
  谢飞听着周围人的热议,忍不住对赵子游和黄毅哼道:“这么短的时间做出好诗,真以为自己是诗圣吗?过会看他如何出丑。”
  赵子游看到张宇的笑,心中咯噔一下,昨天就是这么笑容,五个呼吸的时间作出了能名垂千古的名诗,那么今天……
  武北玄心中痒痒厉害,低声道:“要不,你念来听听?我先给你参谋参谋。”
  “好啊!”张宇正准备开口,却又被武北玄拦住。
  “算了算了,我还是等着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提前之前就没有惊喜了。”武北玄激动道:“哈哈,这群自诩文采出众的家伙,过会看你们如何笑的出来。”
  ……。。
  半柱香还差一点燃尽,杜青山从创作中醒来。他的脸上弥漫自信,环顾四周,却发现四周氛围不太对劲,再看张宇,发现他正坐那品茶。
  仔细一听才知道,对手竟然在刚刚点香没多久时就作出诗词,之后都是在喝茶和武北玄聊天,一起在等自己。
  杜青山顿觉脸颊一烫,随即心中生出不悦,他觉得自己太出丑,就像傻子一样站在这里被人围观,被人指指点点。
  “看来张公子思如泉涌,这样快就有佳作,真是让人佩服。”杜青山开口道:“在下不才,速度慢了些,那么就请张公子展示你的作品!也好让在场的先生们评判。”
  张宇起身,说道:“杜先生是前辈,在下怎敢献丑?还请先生先来。”
  杜青山轻哼一声,心想这小子还算识趣,只是不知自己的诗念出来,他还有没有勇气念出自己的诗来。
  一说起刚刚创作出的诗,杜青山就很得意,今天思路活跃,一下子就有了思路。诗这种东西,尤其是好诗,更讲究学问和思路,缺一不可。没有学问,只能作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种级别的诗。而没有思路,空有一肚子才学,字与字之间如何组合,哪有那么容易连接成强大意境?
  越想,心中越得意,杜青山看向李若音,拱手道:“长公主,那就由在下先答题。”
  “好!先生请念出佳作。”李若音微笑伸手示意。
  杜青山轻咳一声,吸引所有人目光,然后道:“刚刚长公主的一席话,让我灵机一闪,佳作自生。心境纯净,平静如水,才能看清自己的人生,参悟根本。我的诗的灵感思路来源于幼年时家道没落,外出求学时光景。当时居于一间石室,旁边是热闹的阁楼……诗名为《归晴》,且听: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诗缓缓展开,诗中意境浮现众人脑海。
  冰冷石室,孤人静坐,冰谭残月,枯叶古木,山峰峭寒。因为心静,才能看清环境的冷,触摸到它的寒。
  “好诗好诗!”一位老者赞许道:“杜青山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心境,告别少年躁动,直达内心,虽然诗中言的是景寒,却更能体现心静之妙。”
  “没错!”有人赞道:“少年红罗帐,能拥有这方心境,杜青山以后前途无量。”
  “是啊,是啊…”
  赞许声此起彼伏。
  张宇也点头认可,这的确是首好诗,杜青山不愧为第一届诗词大会的第一名,实至名归。
  李若音也刮奖道:“杜先生此诗不错。算是上品。诸位意见如何?”
  俗话说文无第一,诗词也是如此,除非是惊艳的佳作,能一眼看出高低,不然很难论出长短。毕竟有人喜欢,也有人可能不喜欢。
  后来诗坛中逐渐摸索中几个诗词等级,下品、中品、上品、佳品以及神作。佳品能名留青史,而神作则是代表一个时代。
  张宇并不知道,包括在场所有人都不清楚,昨日张宇所作《春江花月夜》已经开始在京城传播。凡是读到的人,无不说好,无不认输在诗中意境当中,纷纷认为这是名垂青史的佳作。更有坊间开始对比,近百年来,没有任何作品能超越《春江花月夜》,如果这个想法得到多数人认可,那么它将上升成为神作。
  李若音评价这首《归晴》是上品诗词,得到众人认可。
  随后,所有人目光聚焦在张宇身上。
  张宇起身,环顾四周,拱手说道:“我所作诗词,灵感思路来自我的恩师。他生活在忙碌的京城之中,却保持内心宁静如居田野,大隐于市。”
  “这首诗名为《饮酒》!请诸位前辈们点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张宇的声音清爽干脆,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诗词意境揉入听众心中。
  所有人脑海中浮现一副画面: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采菊采菊,超脱尘世,热爱自然。
  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四周静悄悄,无人出声。
  杜青山回过神,对着张宇深深一鞠躬,他输得起,自然也服气。
  李若音从意境中回过神,忍不住赞道:“此诗意境…难得难得…说是佳品,都有些委屈它了。张公子年纪不大,才情却了得,本宫真是长见识了。诸位以为如何?”
  “我等无异议。”很多人出声说道。
  就算谢飞、赵子游等人心中不愿,也不敢在这首诗上跳出来自打脸面。
  “张公子,恩师何人?”杜青山忍不住问道。
  张宇没回答,武北玄抢着说:“杜先生,等比试结束,论道会上自会得知,还请容我们卖个关子。”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