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大唐王-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漂泊在这大海之上,委实有些辛苦,但这地方却真的很不错,蓝天白云,每个岛屿似乎都是一处不错的养老之地,风景之秀丽,令人无不留恋忘返。
  再一想到,这将是他未来的封国所在,郑成功心中便更是心怀大畅。这一块委实可以说是天赐之地,虽然可以耕种的地方并不多,但是却是扼守着大明对外经济的必经之道。
  如果在这里彻底扎下根来,那单单只是向往来于大明的商船抽税,就足以令他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富贵连绵下去。
  虽然这地盘比起另外几个军阀的土地,看起来小了些,但是对于郑成功来说,却是十分满意的。
  毕竟这些人虽然地盘大,但却是正好分散在他封国的外围,一旦有外敌前来,那这些人必然是首当其冲,绝对是他封国的最好屏障。
  有别人在前面为他拼死拼活挡住敌人,他大可以在后从容应对,无论是支援对方,还是在双方打个两败俱伤之时去捡桃子,他都会有足够的碾转空间。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是福建人,中国人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若是有可能,郑成功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安葬在老家祖坟之中,而吕宋岛作为距离大明最近的封国,必然与大明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因此在选择这吕宋岛做为郑家基业之时,这个原因也是占了很大因素。
  对于吕宋的巡游,在一个半月后,在郑成功心满意足的将自己封国的所有地盘标在海图上后,终于落下了帷幕,庞大的舰队开始调转方向,向着回路而来。
  在郑成功还在巡游自己的封国之时,马尼拉的战斗就已经彻底结束,在无穷无尽的炮灰的帮助下,明军在大半个月后全面发力,很是轻松的登上城堡,并且将一众已经心力交瘁的西班牙守军全面击溃。
  战斗在明军拿下马尼拉西门后,便即逐渐停止了下来。
  已经明白事不可为的西班牙吕宋总督哈罗德,在明军入城的第一时间,便即直接下令全军投降。
  但是当哈罗德穿着一丝不苟,没有一点折皱的总督服,亲自向明军投降,表示愿意交出一切钱财和物资,要求明军给予其及其麾下官兵相应的俘虏待遇时,这才体会到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巨大差距。
  他的要求不仅没有得到明人慷慨的答允,反而等来了一场大屠杀。
  不仅仅是西班牙军队,整个马尼拉城的所有白皮猴子,无论是不是西班牙人,只要是男丁,无论大小,尽数被斩杀一空,一个也没有留下。
  “杀人者,人恒杀之!”
  对于精神极近崩溃,但却被绑的死死的吕宋总督哈罗德,明军统帅郑泰只是扔下了这么一句话,根本不理会他到底能不能听的懂,便即直接令人将之押了下去。
  毕竟这可是一条大鱼,其身份值得献俘厥下,至于其他杂鱼,还不配有这种待遇。


第518章 西营入缅
  这一次攻伐吕宋岛,大明的华侨并没有从中出多少力。
  这并不是说没有华侨愿意参与其中,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华侨,他们大多都是对母国的感情是极深的,很多华侨在得知大明出兵的消息后,立即就有无数的华侨或派遣子弟,或派遣心腹前往吕宋岛距离大明最近的帕萨伦城附近,愿意前来报效大明。
  大明方面却是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只是留下部分人做为向导,对于他们串连起来,从内部给明军助力的想法,一概予以拒绝。
  一来他们的力量并不算强大,大多都在西班牙人的监视之中,想要起事难度绝对不小。
  二来这些人是未来郑家在这吕宋立稳脚步的关键环节,郑成功不愿意这些人遭受太大的损失,毕竟有地头蛇的引领,郑家可以十分清晰的分辨出来,哪些人是必须清理的,哪些人是可以拉拢为已用的。
  虽然这些土著猴子郑成功一个也看不上,但是真的绝灭其苗裔,他还是干不出来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郑成功对于朱聿鐭所谈及的天竺的种群制度,也是很感兴趣,若是真的能够推行这一政策,那这些土著猴子,还是值得留下来的。
  郑成功对于朱聿鐭所说的,种群制度的天然缺陷,以及对社会各阶层的分隔,造成整个国家隐性割裂的问题,却是并不太在意。
  他并不是不同意这些隐患,而是觉得这对于明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对比天竺人,明人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便是顶层的明人不仅人数足够多,而且繁衍的速度更是极快,以祖宗为信仰,为子孙打造更多的资源,使得明人更加的勤奋和努力。
  只要稳定吕宋数十年的稳定,明人的数量会呈现出阶梯式的增长,有着政治方面的倾斜,明人必然会一步步的挤压土著猴子的生存空间。
  若是再过个百多年,明人的数量远远超过土著猴子,那这种种群制度,就会自然而然的消亡,毕竟大部分都是上等人的种群制度,还怎么可能存在的下去?
  而这个制度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在占领初期令局面快速清晰化,令不甘愿服从于明人统治之下的人,一个个的主动跳出来。
  在郑军还处在巅峰之时,这些敢于反抗的人下场,也就只有一个,那便是被超强绝的力量扫灭!
  一切不服从于规则之人,都不是郑家需要的。
  在郑家在吕宋岛一帆风顺之时,已经越过云南边境的西营主力,同样在高歌猛进之中。
  这个时代的缅甸正是东吁王朝统治期,国力顶盛之时,绝对算的上是南亚的小霸王般的存在,向西痛揍向自己伸手的天竺人,向东则是连灭,老挝,高棉(柬埔寨),打的暹罗(泰国)主力尽失,差点灭国,虎视眈眈兵锋直指越南,风光一时无俩。
  虽然他们还不敢大举进攻大明,但是对大明的骚扰却是时而有之。
  不过对于身经百战的西营锐兵来说,缅甸这所谓强大的军队,完全就象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西营在腾冲休整了十数日,便即以数千骑兵为先锋,闪电一般的突入缅甸境内。
  沿途的关口,对于西营来说,甚至连障碍都算不上,若非因为后勤运转比较吃力,西营甚至都可以一路向前推过去,直接突入阿瓦城下,绝灭其宗祠。
  但就算如此,西营也只用了五日,便从边关直接推到了八莫。
  八莫是入缅甸的重要战略要地,夺取了这里,便可以以此为据点,沿着丽水向前推进,一路畅通兵抵阿瓦城这个缅甸的心脏之地。
  从兵围八莫,到八莫的陷落一共也只用了六日不到,这还是骑兵不擅攻城,只能坐镇此地等待自家后续兵力到达一共所耗费的时间。
  真正对八莫的攻击只用了两日,头一日步兵前锋到达,安营扎寨,第二日发起攻击,全歼城中近两千的缅兵。
  不过到了此时,西营的推进攻势也基本停了下来,并不是西营不懂得兵贵神速,而是极其低效的后勤运输能力所制约。
  毕竟八莫是战略要点,哪怕冒点风险,也要速战速决将之拿下,但是拿下八莫之后,便要开始集聚钱粮物资,做好大部队到来之后的后勤补给工作。
  不过西营也没闲着,数千被解放出来的骑兵,立即开始向四周蔓延开来,并不是为了杀戮,只是为了收集粮草。
  兵法有云,食敌一石,当我十石,就粮于敌,远过于千里迢迢的从大后方运粮入缅。
  好在西营在云南本来就有根基,而且西营在云南闪电般镇杀不可一世的沙定洲叛乱,更是在云南树立起了无上的威严,因此在西营征召壮丁运粮,以及向各土司征粮的命令后,根本无人敢有丝毫异议,每日间粮车不绝于路,不断的向着腾冲汇聚而来,然后随着西营大军不断碾转运入缅境。
  西营的突然进攻,也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阿瓦城在惊怒之余,立即命令正在东进的大军回返,并且开始向各个行省下达征调令,收拢大军向阿瓦,准备与西营一决生死。
  但是阿瓦城没有预料到的是,暹罗是第一个发现局势发生巨大逆转的第三方,虽然他们已经被缅人打的有些心胆发寒,但是面对着这样的机会,他们自然也不肯放过。
  在偷袭几次拿到几个缅方将领之后,暹罗也终于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狂喜之余,也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八莫,表示愿意接受天朝上国的统一指挥,合力剿灭狂悖残暴的缅人!
  双方一拍即合,立即达成了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暹罗是明清交替之时,不多的一直站在大明这边的藩国,在大明内部的风评一向极好。
  正在东征的缅军主力,在已经开始恢复士气的暹罗军队的纠缠之中,撤退的极为吃力,每日间的行动都以里计,但是想要反扑,却是根本追不上逃的快如兔子一般的暹罗军队。
  在东征主力被死死牵制在暹罗境内,阿瓦城能够集结而来的军队并不多,只有数万人而已。
  而顺着丽江而下的西营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八万……


第519章 反噬
  西营的进攻并不是原计划的,而是突然进行的。
  原本对缅境内的势力,西营是并不太清楚的,但是有了暹罗这个内应的出现,让西营刘文秀知道,缅人竟然还有一路大军在外,那还不趁这个机会进攻,更待何时。
  原本准备的主力决战,并没有等待主力到达,便即开始向前推进。
  而缅方也没有示弱,一路顺风顺水惯了,对于西营的挑战,缅人表现的非常强硬,丝毫不服软,直接针锋相对,同样大军齐出,齐五万军队向前而进。
  缅军受大明的影响极大,他们的军队组成与大明的卫所制很是想象,军人都是世袭的,唯一不同的是,在缅甸,军队是特权阶级,完全压制了文官体系。
  缅军的主力是数百头的战象,在太公城北数里外立下阵营,但是真正面对着西营近八万的步骑,缅人还是开始变了颜色。
  西营的本部战兵数量一万出头,其他的大多是辅兵,还有各个云南土司被征召而来助战的土司兵,总数也有数千战后上下。
  西营的大阵延续了大明军队的传统,以中军为主,两翼辅助,一个个小方阵,径渭分明,右翼是传统的手执冷兵器的步兵,在左翼则是火铳兵与长枪兵的组合。
  大军之前,则是一溜排的野战火炮,大小口径的火炮,足有七八十门之多。
  在火器兵种之侧后,则是数千披甲执锐的骑兵。
  一杆杆大旗在风中咧咧作响,全军虽然没有声音,但却是透着冲天的煞气,这是百战老兵才能形成的特有气势,根本不可能被模仿。
  而缅人的军队,则根本不分战兵辅兵,数万人猬集成一团,根本没有任何的阵势可言,只是勉强能看的出来,分为左右两翼。
  他们的战法也很是简单,那便是战象在前冲战,只要将对方的阵势给冲乱,那后续步兵全面压上,摘取胜利果实。
  至于战象没能冲乱对方,那就群起而上,与对方来一场乱战,至于胜负,那完全可以交给老天来决定。
  这样的军队指挥起来极为简单,这些世袭的军队将领们都能够轻松胜任,要指望他们做到多么高明的战场战术指挥,却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在一声声嘹亮的战象吼啸声中,缅军主动发起了进攻。
  数百头战象在主人的驱使下,开始迈开粗壮的腿,向着西营奔跑而来。
  虽然只有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