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大唐王-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都是最为犀利的战争机器,哪怕只是拿着简陋的武器,他们展现出来的攻击力,依旧令李成栋觉得十分的满意。
他的封地在日本,这可并不是一个容易收拾的对象。蒙元当年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令李成栋根本就无法轻视对方。
甚至可以说,若非皇帝已经答应下来,在李成栋攻伐日本之时,朝廷不仅会派出海军辅助,陆军部更是会派遣一支不少于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协助于他,那李成栋真的会有所怀疑,这是不是朱聿鐭想替自己老哥报仇,而特别的针对于他了。
不过也正因为对倭寇的这份担心,李成栋这才丝毫不顾疲累,不断的穿行在林海之中,只为更多的招募来生女真,让他们为自己的嫡系军队,充当炮灰。
毕竟这些生女真,在真正的冷兵器大战之中,战斗力可是不容小窥的,而且这些家伙们头脑也比较简单,李成栋可以一手以强军压制,一手以日本众多的利益交换他们的忠诚,确保自己的嫡系不会受损过于严重,以至于影响到他未来在日本的统治。
因此,对于生女真的收拢和抓捕,便是他目前重中之重的任务,没有之一。
对于李成栋的动作,朱聿鐭当然尽收眼底,不过他却不会去阻拦,一方面李成栋确实需要这些生女真为他而战,另一方面,朱聿鐭也希望这些辽东不安稳因素,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李成栋带走,让大明未来在辽东,可以平安、轻松的完成移民政策。
而另一个实力派金声恒,并没有参与到这种掳掠生女真的勾当。
在众军阀之中,他的实力是最弱的,因此第一波攻势,根本没有他的份,不过他却是同样在动作着。
因为实力的原因,他无法象李成栋那般,无所不用其极的抓捕着生女真,同化并驯服他们为自己作战,他的目标是盯在了注定要成为下等残民的汉八旗身上。
这些人的实力不可小窥,但却在失去了满清的统一指挥后,内部相互对立的矛盾,也已经开始浮出水面,而且对于大明来说,这些人及其家眷,都属于那种不可靠的类型,除了那些见机快,投降快的汉八旗外,其他汉八旗就算想要再次融入大明圈子之中,也是两代之后的事情了。
这些人对朱聿鐭来说,根本就是浪费粮食的家伙,用也不能用,最多也只是被打发进矿井,终生为他们的过错还债。
但是对于实力不强,但却足够压制派系林立的汉八旗降兵的金声恒来说,这些人却是他极为需要的。
将这些人拉入伙,不仅可以充实他的实力,还不会让这些人能够喧宾夺主,而且这些人的家眷,也是可以被带入海外,扩充他未来王国的基本盘。
毕竟这些人归根结底都还是汉人,虽然在辽东,他们与本民族对立极其的严重,但是到了海外,想要在众多的土人虎视眈眈之下,过上贵族生活,那就必须团结在一起才行。
这些人既有军事能力,又同样是汉文化圈子内的人,可以在外力的压迫下,轻松的完成整合,在同样的利益捆绑之下,那还怕他们闹什么乱子!
因此,金声恒通过上书朱聿鐭,得到了这些汉八旗降兵及其家属的收拢权,如今虽然赶不上远赴海外的攻势,但是地盘都已经划归于他了,早一点,迟一点,对金声恒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目前还是整合所的有的力量,为未来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眼下一切的重中之重,都是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对于朱聿鐭来说,内部这些军阀们开始疯狂的聚集人口资源,扩充军队,虽然对他来说是一种威胁,但是也仅仅只是威胁而已。
只要这些军阀们不联起手来,群起而攻掀他的桌子,那他还是有自信,将这些敢于挑衅的军阀一个个按在地上摩擦。
更别说最强的实力派军阀,都已经出海的出海,向着边境进军的,更是一去不回头,还赖在大明地盘上不断搜刮的两人,收拾的又是大明的敌人,他更没有任何的理由去害怕这最后两个实力不算出众的军阀。
在朱聿鐭的计划之中,在军阀全部远走海外之后,大明的军队也将依照后世的办法,以地域为依据,划分为数个战区,不过大明如今的军队显然没有后世那么大的数量和战斗力,也根本不需要划分出来十个军区,让他们相互掣肘。
他计划划分出东、南、西、北、中以及京都军区等六大军区,在全面设立参谋本部制之外,再加入监军制度,以及军区总司令八年一次的轮调制度。
同时,在朝廷中央设立国防总参谋部,负责对全国军队进行统一的指挥与调度,地位与六部同级。
再将军队细划为步军,骑军,海军三类兵种,每一任总参谋长都必须是从这三军之中选出,然后退役成为文官,出任这一部的尚书一职。
而且这总参谋长必须四年一换,由三军依次选出人员担当这一职务,保障每一军都会得到本部出来的总参谋长的关照,不会出现某一军一家独大的场面。
各大军区司令轮调制的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十年是一个分水岭,一个军队统帅在十年左右就会培养出足够多忠诚的小弟,没有野心的还好,一旦出现在野心的,眨眼之间便会又是一场残酷的内战出现。
而八年的时间,足够军队的统帅取得足够的威望与带兵经验,但却是失去了在某一地深耕下去的可能,被调换至另一军区,面对着完全陌生的麾下,任何小心思,都不可能再有发展的可能。
除了乱世,能够一路爬到一地军区老大的位置,此人年纪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年,一两次轮调就足以让这人到达知天命的年纪,再没有了任何的小心思。
这种轮调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哪怕面对的都是陌生的手下,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将们,还是可以快速的稳定局势,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军队的掌控部署,不会给潜在的敌人多少出手的机会。
将这些框架整理记录下来后,朱聿鐭虽然觉得脑袋有些疼,但还是依旧向着这些时日堆积而来的奏章发起了冲击。
第508章 奏章
这些奏章都是这一年多来绍武朝廷之中,最为重要的军事民生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已经被内阁在朱聿鐭御驾亲征之时,代为批示过的,如今放在朱聿鐭这里,既是内部向皇帝表示权力依旧属于皇帝,也是让皇帝能够亲自审阅一遍,看内阁的批示,皇帝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意见或者需要推倒重来的地方。
这些奏章朱聿鐭实在是不想去看,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在这个时代内阁这帮已经在官场浸淫了一辈子的官僚们,绝对要比他这个半吊子出家的皇帝,更懂得该如何处理国事。
但是无论怎么样,朱聿鐭都需要看看,哪怕只是学习一下处理国事的手法,也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毕竟了解这些,可以让他对如今的大明帝国内外的情况,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对比。
不过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朱聿鐭是有自己的情报渠道的,对于帝国内外的事情,也有自己的基本盘和看法。
一大堆的奏章,大部分都是报平安,并且将地方上的政务与恢复情况,做一些简略的报备。这是考成法所规定的,倒也没有太多需要关注的地方。
但是一些灾荒与民乱,倒是让朱聿鐭看的眼界大开。
他不是没有想过文官们春秋笔法的了得,虽然现在的官僚们还没有胆大到,无耻颠倒黑白的程度,但是那一副丑恶嘴脸还是直接扑面而来。
拿浙江水灾来说,锦衣卫上报的是,浙南连降暴雨数日,前仓江大水倒灌,数县被淹,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浙江驻军救灾之时,更是损失了百多人。
但是浙江温州府报上来的奏章上,却是直接以一句‘平阳等诸县均遭洪,殃及百姓众多’便即带过,若是没有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朱聿鐭看到这奏折的第一直觉便是,似乎这一次的水灾只是几个村子出了问题而已。
更可气的是,这篇奏章中前半部分用了近千字,表达了这狗官对于自己的问候,以及对北伐成功的歌功颂德,然后后面就是自吹自擂,用近两千字形容自己如何镇定自若,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全府上下如何团结自救,将这场水灾的影响给消弥而去。
但是具体是如何解决这场水灾的具体过程与参与的人物姓名,却是半句也欠奉,看着通篇的万众一心、洪福齐天的文字,朱聿鐭也就看出了两个字,找死。
朱聿鐭是知道浙江的水灾是已经被解决了,因为温州府处于沿海,并且驻扎有军队,从临省调来钱粮、大夫与药物,极为了容易,这才快速的将局势稳定了下来。
但是锦衣卫上的情报上,并没有提及这位‘指挥若定’的知府老爷,反而是对于平阳县县令倒是多次提及,称此人有干才,更有担当。
几乎一目十行的读完这篇奏章,看到内阁的批复是‘贺捷奏章送北京,勿扰灾报,一月内报备洪灾事宜’,朱聿鐭倒是松了口气,看来这帮子内阁老油条,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直接令其报告具体抗灾事宜,并且责令其一月之内上交。
看到这里,朱聿鐭将这份奏章后续的处理也捡了出来,这一次的奏章倒是再没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几乎将所有的救灾情况,全部写了出来。
虽然看的出来,这位知府老爷不断的给自己加戏,但是具体过程与锦衣卫所报的,已经没有太大的出入,因此内阁也直接给予了‘核准’的批示。
不过这种沁菩萨官员,对于同为文官体系的内阁来说,大加处理显然不太可能,之前的严厉批复最多也就是敲打一二罢了,就如同酒桌上的罚酒三杯。
但是这事到了朱聿鐭这里,就完全是另一码了。
他可以容忍官员办砸事,也可以容忍官员的能力不足好心办错事,但却是不能容忍占着茅厕不拉屎的官员,既然啥事都不想伸手,那自己何必花钱请他上班,直接摆一个石像放在官位上多省事,还能少出一些工资。
不过因为啥也不管,倒也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这人并没有欺压地方、鱼肉地方的劣迹,也没有什么出格的贪污腐败的事情,完全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庸才罢了。
既然只是不合格,并没有其他的事情,那用刀子说话显然也是有些太过于严苛了。
但是既然他已经惹的皇帝老儿心情不好,那朱聿鐭以其大灾之年无所作为,罚他连降三级,直接为一县主薄,或者直接令他致仕还乡,却还是可以的。
因此朱聿鐭十分干脆的批复连降三级,以观后效的批语后,便即为这事划了一个句号。
至于那个平阳县令,本着不偏听偏信的想法,朱聿鐭同意在奏章之后加了一句,查验那位县令在水灾之中表现几何,若有功绩,便可立即提拔其成为温州府知府。
虽然话中说是需要查验,但是朱聿鐭却是很明白,他这批复送到内阁后,那人必然一跃而起,成为大明政坛之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毕竟这种内阁都不知道的人物,居然可以让皇帝特意给点出来,这本就是一种政治暗示,又怎么可能会被这些官场老油条所给忽略过去?
这便是身为皇帝,握有权柄的好处,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直接令两人的人生轨迹发生极大的改变,获得不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