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大唐王-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样在朱聿鐭看来,已经是网开了三面的惩处,但在整个大明上下来看,已经是严厉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就算大明杀官最狠辣的朱元璋,每一次大案所牵连的人,也只有这一次的六七成而已!
朱聿鐭这一番动作,在整个大明立即便成了绝世杀星的代名词,面对着他,别说再象之前对大明皇帝想骂就骂的了,就算敢于阴阳怪气的官员,也一个也见不着了。
对于这些官位的空缺,朱聿鐭丝毫也不担心,已经连续开过两次科举的绍武朝廷,也已经积累起来了足够多的预备役官员,就算他杀戮官员太过狠厉,但是朱聿鐭相信,愿意来当官的,依旧是过江之鲫。
事实也果然如此,在收到朱聿鐭的旨意后,南京城的吏部七月就没有一天闲着的,这么多的官员空位需要补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无论是官袍,还是官员的就职行文,还有各地官员人员的统筹派遣等,都是一件巨大的工程。
这几日间,来吏部串门的官员更是如同过江之鲫,人人都是希望将自己的子侄后辈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给弄到一个补缺之位。毕竟在朱聿鐭这狗皇帝那缺德到冒烟的官员推荐倒追制度的压迫下,想要如同之前按照子侄后辈上位,已经变成了一件风险极大的买卖,而这一次却是完全不同,这种丝毫不会牵连自己,又能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可是百年都难得一遇啊!
整个吏部的人,都是在痛并快乐着度过了这个难忘的七月,各种人事安排,更是让整个吏部的人,连安生吃口饭的工夫都没有,许多人都感叹,若这种忙碌再持续一个月,那吏部上下估计都活不下来几个人了!
毕竟本来在绍武朝廷之中当官,一月的工作量就已经顶的上之前崇祯朝时的一年了,而如今这一个月的工作量,几乎都要直追绍武朝廷这数年的工作量了,可见这工作强度究竟是何等之高了。
在南京城吏部已经忙的人都要四处冒烟了,在山西的朱聿鐭也终于结束了这一次山西的杀伐之旅。
在朱聿鐭看来,这一次虽然有些虎头蛇尾一般完成了对山西省内汉奸的惩罚,但是相比于收获,他原本还有些不甘的心情,也开始大为的好转。
不得不说,虽然山西这地方看起来处处都是穷乡僻壤,但是有钱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多,在被他清洗一遍之后,他的收获之大,完全超乎了他最乐观的预计。
作为主犯的晋商八大家,他们积累的财富委实令朱聿鐭为之啧舌。
八大家之首范家,尽管出手豪阔,但是所积累的财富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单单介休老家的地窖之中便被起出了价值近三百万两的金银,至于其他古玩字画之类的更是多不胜数,价值完全不可估量。
至于在张家口处的总号之中,估计也会有数十万两银子的现银和货物,再加上分散于大明全国各地的商号,以及商号之中的货物等,再让朱聿鐭得个百来万,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而其他七家虽然在里通建奴之事上,是以开辟这条商路的范家为首,但是其他几家都是经营数百年的大家族,世代的积累下来的财物,比起范家也是只多不少。
尤其是二王和翟家,更是早就已经分号遍天下,在这三家起出的财物,都要远远超过范家,而且这几家手中掌握的众多矿产,对朱聿鐭而言,更是无价之宝。
不说其他山西的家族,仅仅这八大家,起出的财物和不动产估价,就已经达到惊人的近五千万两现银,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之前的岁入总和数倍之多!
这是真正的富可敌国,尤其是对上穷的叮当响的崇祯皇帝而言,更是龙王爷与乞丐之间的差距!
对朱聿鐭而言,有了银子从来就不是存着养眼,虽然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但是朱聿鐭也明白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定律,那便是流通才是经济的本质和活力。
有了足够的银子,在打赏了参战军队数百万两之多的银子,再拿出近两千万两银子,对整个大明军队进行厚赏,以经济实力促使军队官兵的社会地位提高。
剩下的银子,朱聿鐭拿出了近半,开始招募矿工以及建立大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钢铁工厂,以何康平所配制出来的钢材配方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铸造出来钢轨。
另外,朱聿鐭也开始行文湖广总督文安之,令其张榜兑现当年的承诺,弥补之前支持大明军队征战,并且被统一征收赋税的湖广士绅的损失。
如今有了钱,朱聿鐭变得更加的大度,虽然湖广士绅支持明军作战仅仅两三年,但是朱聿鐭直接大笔一挥,送了十年的钱粮赋税的等价股权,邀请他们前来山西选择矿产,并且转让相应的股权。
虽然这是为了补偿对方,但朱聿鐭却还有另一个打算,那便是让这些士绅可以拥胡直达天听的渠道,从另一个方面,给他提供不一样的声音。
毕竟任何纯国有的资产,哪怕之前制度再严厉、完善,最后都会难免出现损公肥私的下场,但有了这些私人的加入,地方上主管的官员,再想官官相互,最后在地方上直接一手遮天,就会变得成本极大。
因为损矿产也等同于损这些私人,而这些人又有了直达天听的渠道,就不会全部与这些官员完全勾连,只要其中有一人不肯合作,那就算地方上已经形成塌方式的腐败,朱聿鐭也不会完全被蒙蔽,可以在事情无可挽回之前,加以雷霆手段。
在宣布山西之事已经终结,没有处理者全部大赦外加充足的粮饷、以及铁血的杀戮震慑下,山西的军心也快速的安定下来,再也无人敢于闹事。
在将原本贪没赈济粮的官员,当着本地百姓的面或斩或脶,并且再次将查抄而来的粮食陆续向地方饥民赈济后,山西的民心也在快速的稳定着。
山西安定后,朱聿鐭在留下嫡系黄自健率领一个师坐镇太原之后,便即再次拨营,向着陕西而来。
第501章 回转
眼见朱聿鐭这个煞星,竟然向着陕西而来。
原本还只是惴惴不安的陕西士绅官僚们,顿时一个个都有些炸毛了,人人都害怕朱聿鐭象之前在山西之时,再在陕西来上一遍。
八月间,在酷暑之中,朱聿鐭带着大军到达了陕西省城西安。
不等朱聿鐭再玩什么欲擒故纵之类的小伎俩,早已经明白该如何行事的陕西士绅们,在朱聿鐭到达西安之前,便即全部乖的跟孙子一般,直接献出了之前与地方官勾结得来的钱粮,而且基本上都还是加倍还了上来。
陕西一众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刚刚履任没几天的新官,别说本来就没有磨炼出来胆子,就算原本有想法的,在见识过山西一省的惨境之后,人人心中的小九九都全部被扫进了垃圾堆里。
在朱聿鐭还未到来之际,便即已经开始直接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每日间除了赈济百姓之外,也开始处理着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努力梳理出来一个条理来。
而陕西本地不多的驻军,更是一个个乖的如同猫咪一般,在皇帝到达西安之后,各地驻军的将领,虽然都恐惧无比,但却没有一个敢于不来朝见。
好在这一次,朱聿鐭没有杀人的想法,毕竟陕西与河南两个难兄难弟,是明末乱世之中被祸害的最烈的两省,早就已经穷蔽潦倒之极,除了灾民外,就是一片残存的家园,想要这里刮油水,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尤其是眼见这些士绅们十分上道的送还回钱粮,并且有所补偿,朱聿鐭就更加没有动手的欲望了。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朱聿鐭也没有闲着,带着数千骑兵,在陕西各地随意抽查了数个地方,体察一番民情艰难。
结果还是比较令朱聿鐭满意的,几个地方虽然地方官是新手,经验不足,但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与成效,却还是足够的,无论是赈济百姓还是重建地方,这些官员的表现,都还算可圈可点,并没有什么作死之辈。
在陕西停留了一个月左右,朱聿鐭再次启程向西,不过这一次跟在他身边的军队,已经只有近万的骑兵,主力大军被留在了陕西不动。
这并不是朱聿鐭突然之间膨胀了,觉得这些人已经足够保护自己的安全了,而是因为后勤的压力。
越是向西,人烟便即越是稀疏,再想要带着几万大军前进,那一定会将如今陕西还极为脆弱,正在缓慢恢复之中的经济形态直接给压的崩溃,这并不是朱聿鐭想要的。
不过很快,朱聿鐭就发现,单单他手中的这近万骑,所需要的后勤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尤其是甘肃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想要保证军队士气和体力,就需要庞大数量的辅兵与夫子军随军前行,这个数字可以是军队数字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这种规模下的军队,真正能战的只有万人之多,其他都是辅助兵种,是上不了激烈战场的家伙,偏偏还是不可缺乏的吃饭之辈,这样的军队构成对后勤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至此,朱聿鐭终于多少了解到,为何开疆拓土这种事情,总是会出现在一个王朝崛起之时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沉重的后勤压力,更因为这个时期的王朝军队最为精锐,万人便可抵上王朝中期的十数万,以最少的精锐进行拓边,既可以有效的节约钱粮,也可以以最少的辅兵和民夫,完成这种拓边的壮举。
而到了王朝中叶,虽然无论钱粮还是人口都已经达到最繁盛之时,但是真正能打硬仗的精锐,基本上也都是在和平的环境之中慢慢蜕化为羊了,若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举大军而行,十万大军就需要百多万辅兵,夫子协助运输钱粮、物资,这种规模的动员,那需要的钱粮,绝对能让王朝伤筋动骨。
但是到了朱聿鐭这会儿,却是连过往朝代那般以精兵向前的实力都没有,不是没有钱粮,而是这种动员,可能会直接将陕西如今正在缓慢恢复之中的脆弱经济体系,直接给弄的崩溃。
虽然朱聿鐭很想一路向西,一直到达玉门关,看看春风不度的玉门关,看看这巨大的世界,但是这种旅游心态,若是需要整个陕西来辅助的话,他还是没这么疯狂的。
在西宁卫,朱聿鐭便即停下了脚步,他们已经耗掉了一半以上的粮草,已经无法再向前而进了。
立在西宁卫这座已经半荒废的西北堡垒上面,朱聿鐭望着连绵不尽的山脉,看着在那群山之间蜿蜒向前的道路,他发自内心的对汉唐时代的先辈们敬佩不已。
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一支支军队沿着这远远算不上坦途的道路上,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不断的向西推进着,开拓着华夏子孙的生存空间。
朱聿鐭也明白了为何汉唐之后,便再无华夏子孙重新夺回这祖宗之地的原因了,虽然唐之后的宋是一个受气包,但是大明朝在朱元璋时代,却是如日中天的,但却也依旧没有再次越过嘉峪关,再次收复西域。
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定都的问题。
汉唐开拓西域之时,都是定都在关中长安,而且当时陕西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因为一场场连绵的战争,给彻底毁掉,关中地区还是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再加上汉唐帝都全在于此,最精锐的部队自然也是拱卫于京城之下,再加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的汇聚而来,令这两个帝国在陕西储备了海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