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大唐王-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航海时代,北方对于海军的发展,显然不可能象是南方那般敏感,尤其是后世成长于皇宫妇人之手的皇帝,更不可能象自己这般清楚的认识到制海权对于后世意味着什么。
  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听着提气,但是对付已经不成气候的蒙古人与苟延残喘的满清残部,显然是一种浪费。
  至于定都江南可能会出现的靡靡之风,让后世子孙身沉万丈红尘之中的场面,朱聿鐭觉得更加不是什么事情,毕竟就算定都北京,难道就不会出现奢靡之风了么?
  皇城,向来便是各路三教九流最终的汇聚地,无论你定都哪里,以大明的体量,都会出现繁华盛世。
  只要意志不坚,无论定都哪里都不可能会少了享乐之君。
  朱聿鐭从来不会去奢求什么万世之基,看看朱元璋定下的万世不移的祖训,最终的下场是个什么样子?
  筹划万千也抵不过一个败家儿孙,在老朱在时无比正确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成为恶政,苛政,甚至严重扼止住了后世子孙的手脚,无论做什么事,祖制都会让他们处处都受掣肘。
  既然谁也不是神,无法望穿古今,那真正需要他做的,就只是让大明在他还在之时,走上正确的轨道,至于未来大明如何,他管不到,也懒的多操心。
  绍武四年三月底,大明整个北方已经再无战火,明军所过之地,根本无一人敢起刀兵相抗,毕竟这些人已经畏死投降过一次,再投降回来,也完全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在天下一统之时,朱聿鐭的目光也开始投向了辽东,虽然彻底灭掉满人注定是一个艰难且时间跨度极长的事情,但是不代表他会坐看满清再一次休养生息恢复过来。
  他要的是将满清打个半死,将其主力消灭大半,最起码也要将整个辽东大半收回,然后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蒙古人去做了。
  这两个月来,前来归队的蒙古人已经是络绎不绝,无数草原大汉赌咒发誓,他们并非敢与大明为敌,只是被满清胁迫之下,不得不为其提供青壮,但他们内心是永远忠诚于大明的。
  对于这些人的鬼话,朱聿鐭是半个字都不信的,但却不妨碍他对这些蒙古使者赞赏有加,表示相信他们的忠诚与日月同存。
  不过对于这些使者们提出的,希望大明能够救助他们在草原上受灾部众的要求,朱聿鐭想也不想的便即直接婉绝。
  眼见蒙古人失望的目光中藏着那一丝丝疯狂,朱聿鐭玩味的看了这些蒙古人片刻,直到看的对方身体都开始颤抖之时,这才告知他们,大明朝廷可以体谅他们的苦楚,也愿意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给他们。
  具体的方式便是战争,只要他们拿到一个满人的脑袋,就可以得到粮食的补助,妇人孩童五石,成年满人男丁,一个十石粮食,老弱首级一概不要。
  说实话,这个赏格比起崇祯时代都要低上不少,但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大明北方粮食极缺,更不要说草原上刚刚被祸害过的蒙古部落了,这个时候一石粮食外加野菜,就能保全一户牧民的生存繁衍,几百石的粮食,甚至都可以让一个小部落起死回生。
  至于入关抢劫,这更是一个风险极高的选项,不是没有已经断绝希望的蒙古部落入关抢劫,但是在近百万的明军大胜之师的面前,别说抢到东西了,能够再次回到草原上的也是寥寥无几。
  这些能够充当使者的蒙古人,在各自部落都是头脑聪明过人的,眼见这事有眉目,立即彩虹屁如潮而来,更是表现的忠心不二,哀求、赌咒表忠心、甚至有些不要脸的连天可汗都给弄了出来,可谓十八般武艺齐齐涌上,只为了让朱聿鐭将收货价再向上提提。
  如果用一个名义,就能不打仗还得到援助,那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只是朱聿鐭对于这种称呼根本就不稀罕,对于他们所说的万世臣服,以及草原儿郎也是大皇帝子民这种说辞,更是嗤之以鼻。
  如果这个时候已经有冒蓝火的大杀器在,那朱聿鐭就真的相信中原、草原一家亲的说法,但眼下的局面下,大明虽然重新强势了起来,但论起真正实力,距离朱棣时代都不一定比的上,更别说让草原各部俯首听命了。
  对于任何讨价还价的行为,朱聿鐭都是一概予以拒绝,这就是垄断的好处,我不仅拥有采购货物的定价权,还有出售货物的定价权,我根本就不用在乎你怎么想,反正你没有选择权,迟早要在我这里买卖货物。
  面对这么一个不好虚名的皇帝,蒙古人趁兴而来,却是败兴而归,但却拿这个狗皇帝没有丝毫办法。
  明知道去攻打满清,势必会死伤惨重,但是来攻打大明,同样是一件有死无生的事情,这种两难的事情,委实令人极为头疼。
  不过还好他们只是来回带话而已,具体如何选择,还需要部落头人决断。


第426章 奖励
  在打发走了蒙古人后,朱聿鐭的目光再次回到北方地图上。
  如今各路明军已经开始对境内所有的土匪、山贼们开始全方位,无死角的清理之中,毕竟这么多的军队,放在那里一动不动,完全就是浪费,还不如用这种不太激烈的战斗,让军队的斗志始终保持着。
  以主动下山开垦田地,便即既往不咎,并且同样享受三年免税政策的诱导下,再辅以强大武力地毯式的镇压而过,北方各地的积年老匪数量,开始以雪崩一般的速度,不断的消亡着。
  数个月的严打之下,曾经横行地方的各种霸们,直接消失了九成以上,大批为躲避战乱而上山的丁口从山中走出,长年战乱的北方处处都是开垦田地的百姓,这处苦难已久的大地上,总算是恢复了些许的生机和气象。
  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对满清主力最后一击之时,朱聿鐭也等来了他想要见的人,以及一个已经制造出来的蒸汽机模型。
  见到这个显然被保护的极好的模型,朱聿鐭对于自己先一步将图纸留下的先见之明,也有些得意。
  不过很快,他便笑不出来了,因为这个模型看似十分的精良,但是朱聿鐭做为专业人士,还是看的出来,这东西的零部件都是纯手工打磨而出的。
  换句话说,这东西制造起来十分的麻烦,基本上可以说是艺术品来形容,而不是能够量产的东西。
  而且从细节上也可以看出,处处都有人工打磨过后的痕迹,虽然这手艺让朱聿鐭看了都叹为观止,感叹老师傅手艺人的精湛技艺。
  但花费这么久,代价这么大才制造出来这东西,却是令朱聿鐭显然是不满的。
  不过朱聿鐭也没有见怪的意思,这个时代别说大明没有精准的记量工具,已经开始有工业革命苗头的西方,也还没有出现精准的度量衡,而且这也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精准的度量衡对于别人或许是个难事,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摸索理论。
  但对于朱聿鐭来说,一切都是现成的,只需要他将理论模型定出来,然后再划分好单位长度,一切都可以得到解决。
  至于会不会与后世的单位有所偏差,那更是算不了什么,身为‘第一个’提出并制定单位长度的人,他理所应当拥有解释权,并且还是独家的。
  不过眼下不是弄这个的时候,心思早就被这台比较笨重的模型给吸引了过去的朱聿鐭,如今满心想要看的就是这东西究竟能不能运行的起来。
  在吩咐人加水并且开始烧水后,朱聿鐭离的远远的开始观察起来,这年头搞这样的新玩意,绝对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当。
  尤其是他朱聿鐭,作为一个科技事业先锋人物,更是已经被之前连续十数个炸炉的气缸给炸出了心理阴影,根本就不敢太过于靠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箱里的水已经开始沸腾,气缸之中的蒸汽也开始不断的被挤压进来,远远看着气缸上的简易气压表,已经开始缓慢而坚定的向上攀升,朱聿鐭的心也开始提到了嗓子眼中。
  委实是害怕,这东西再一次的炸缸,让他再次失望。
  眼看着气压已经超过了之前最高的一次,依旧还在慢慢的上升着,朱聿鐭没有任何喜悦,反而更加的忐忑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已经躲的远远的朱聿鐭拿着千里镜,死死的盯着那气压表一步步的指向朱聿鐭所规定的气压值时,整双手都在略微的颤抖着,比任何人都要紧张。
  似乎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终于达到足够强大的气压,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或右侧,进而推动活塞运动。
  蒸汽在汽缸内推动活塞做功,便会消耗掉巨大的热量开始冷却,而冷却的蒸汽通过管道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结为水。
  这个过程在蒸汽机运动时不断重复着,便即形成了蒸汽机所带动的轴承不断的往复来回,在经过齿轮组的带动和放大,形成巨大的力量,带动整个火车开始移动。
  当然,眼前的这个小家伙是不可能有这般大的力气的,不过不要紧,只要钢材合格,距离造出能够带动一列车厢满世界跑的蒸汽机,就会不远了。
  一旦火车被研发出来,对于大明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最起码对于偏远地方的控制力,立即上了数个台阶,农耕民族之所以被游牧民族压着打了这么多年,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后勤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题,游牧民族的好日子,就可以到头了。
  “你名字叫什么?这钢材是你琢磨出来的么?”
  对于这个模型,朱聿鐭是越看越喜欢,对着身边的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问题。
  “回陛下,草民名为何康平,这钢材是草民弄出来的,所用的配方是……”
  这人显然是从来没有想过,他一向被人看不上,被视作不务正业的瞎琢磨,竟然得到了皇帝如此的认可,但他诚惶诚恐的刚刚要将自己的配方说出来,却是直接被朱聿鐭打断了。
  “不必告诉朕,这是你的专利,也是你未来的衣食所在。朕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将这配方打包卖给朕,朕给你五万两的专利费,二是专利分红的形式,可以长久的吃这个红利。
  这个钢材配方专利期暂时定为五十年,只要五十年内,没有人配出更好的钢材出来,这个专利费你就可以一直拿着。至于专利费吗?以后你这种钢材每炼出十斤,就有一斤是你的专利费!
  而且无论你如何选择,朕也都会再给你一个工部右侍郎的虚衔,让你自今而后,有个官身傍身。
  不要急着做决定,也不要说一切听朕的安排,朕从来不会亏待有功之臣,君无戏言,你可以慎重考虑后,选择其一。”
  片刻后,朱聿鐭终于将目光从这个模型上收了回来,再次回转到何康平身上,十分郑重的说道。
  这倒不是故作大方,而是朱聿鐭需要这么一个榜样出来,告诉全天下的聪明才智之辈,让更多的人从皓首穷经这种变态的人生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明白,除了这一条路外,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
  而这条路甚至比前一条路更好,不仅可以有合理合法的巨额收入,更有官身可得,鼓励更多人的目光向创新方向发展,变相扭转宋明以来,读书人全部成了酸丁的社会现状。
  两个选择,对朱聿鐭的未来方针都没有影响,甚至可以说,第一种选择的影响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