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大唐王-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明清大战,曲阜孔家的主脉,以及比较近的支脉全部都聚集于这千年以来最为安全的曲阜城之中,虽然曲阜城小墙矮,但在衍圣公的名头照耀下,根本就不需要太过于坚固,历来还从来没有受到任何势力的攻击。
  这一次,却是直接倒了大霉,根本就想不到会有人真的敢于在曲阜城中大开杀戒,整族都被堵在了这小小的曲阜城中,被人如同杀猪宰羊一般的大肆杀戮。
  城池之中原本的守卫,更是跑的比这些孔家宗祖们还要快一些。
  整个曲阜城住的基本上都是姓孔的,而为了纯洁城中的血脉,连守城的兵丁,也是孔家远支的人员充当。
  这些完全躺在祖宗功劳薄上舒服了千年之久的家族,别说最顶层的孔家主脉人物看不上粗鄙不堪的武人,就算这些充当守卫的远支,也同样看不上这种职业,若非实在没有办法,谁也不愿意干这个,平时站个岗更象是在混日子,真正认真训练的更是几乎没有一个。
  这样的军队碰上了百战沙场的蒙古人,就完全是羔羊碰到了恶狼,别说象样的抵抗,在这些骑兵面前,还能够拿稳武器的,都已经可以称的上是难得的壮士了。
  有这样的守卫,整个曲阜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随着一处处火头不断的腾起,在丝毫没有人去灭火与干涉的情况下,还不到半个时辰,整个曲阜一大半都已经被烈火吞噬。
  无数原本还躲在自家地窖之中的孔家人,无不发疯一般的离开这已经快要成烤炉的地窖,根本不管不顾外面熊熊燃烧着的大火,发疯一般的向外便冲。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带着一身的火焰冲出各自的房舍,然后便在剧烈的痛苦之中倒在地上。
  朱聿鐭这一次本身就没有打算要钱粮,他要的只是将孔家覆灭,让他即将展开的重新恢复百家争鸣做准备,毕竟如今的大明,是儒家一统天下,想要重新恢复百家争鸣,必然会被天下儒学读书人群起而攻,若这个时候还有一个让所有读书人都信服的精神领袖出现,那必然进而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政治群体,必然会让自己的计划变得困难重重。
  粮食烧了就烧了,反正这东西江南多的是,至于银子,这东西自己不长腿,也跑了不了。
  只要自己打着为孔家收尸的旗号,将废墟重新挖上一遍,还不是照旧要进自己的口袋。
  到时随便拿出部分来打发一下孔家还遗留的后人,就足以堵住天下人之口,毕竟孔家可是积善人家,这样的圣人家族,又怎么可能积累起巨额的钱财,任何怀疑自己拿出来的钱财少的人,都是在亵渎圣人子孙的操守和人品!
  朱聿鐭觉得这套逻辑绝对是讲的通的,他的态度也很明确,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烈火熊熊燃烧,一直烧了足足三天之久,最终将整个曲阜城全部吞噬,一日后,终于被‘惊动’的明军快速到达之后,却是对于这座燃烧着的城池,完全束手无策,只能在火场外眼睁睁的看着,整个孔家也随着曲阜城大火,全部变为了灰烬……


第399章 东进
  孔家的覆灭,这个消息如同原子弹爆炸一般,快速的向着整个大明席卷而去。
  这样的大火,数十里外都能清晰的看到,更不要说依附于孔家,就在曲阜周边定居的无数孔家佃户们了。
  无数的人亲眼看到,打着花花绿绿旗帜的清军进了城,没过多久便即火头四起,然后整座城都开始燃烧了起来,所有试图逃出城的孔家人都被截杀于半路,没有放过一人。
  在整个曲阜城全部燃烧起来后,这些清军又等待了半个时辰,最后再无人从城中逃出,这才全部打马向北飞奔而去,再无踪迹。然后便是各路明军不断的到达,无数兵马围着曲阜城,却也毫无办法。
  虽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清兵,但是这种乡野小民的话,虽然言之凿凿,却并不被人完全信服。
  毕竟满清虽然残暴,但也是有脑子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对孔家下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各方都还在等待着更准确的消息。
  许多人甚至开始怀疑到明军头上,毕竟明军到达的时间也太晚了一些,一日后才到达,怎么看都象是有猫腻一般。
  但是这种怀疑在数日后,曲阜孔家一个亲历惨剧的幸亏者的出现后,便即嘎然而止。
  这位孔家的嫡系血脉,虽然被人发现时,已经是重试烧伤的垂死状态之中,但是却还是能将当时的情况全部讲述了一遍,当听到是蒙八旗下的手后,所有人再无怀疑,所有人都相信这必定是清军下的毒手。
  虽然绍武皇帝也俘虏了不少蒙古人,但是这些蒙古人一个也没有被编入军中,如今还都在江南各地的矿洞之中做着苦役,更不要说数百蒙八旗成群结队了,这根本是不可能之事,只要各个矿洞稍一清查,就能清楚这是不是绍武这个不要脸做的。
  许多觉得满清朝廷不可能这般无智的人,立即就开始行动了起来,开始向各地的同窗,同年打听各个矿洞之事,调查这会不会是朱聿鐭这个从来不要面皮之人干的好事。
  当然这个过程注定要很久,而且最后也会将朱聿鐭的嫌疑彻底洗清,因为朱聿鐭为了这个目标,已经筹划了数月之久,他通过看管的锦衣卫,做好可用之人的调查,然后派专人一个个矿调人,当然是以矿难的名义,将这些人的名字划去。
  这个时代的矿洞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安全管理,这些俘虏充当的苦力,更是谈不上任何的保护措施,完全就是属于消耗品,谁也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因此有了这么一条生路之后,积极向明军靠拢的一批人,再让他们手上沾点满八旗俘虏的血,就能有限度的使用这些蒙古人了。
  不过灭口还是要灭口的,虽然朱聿鐭对于自己人十分的宽容,天大的事情只要抗的下来,就会硬抗下来,实在抗不住,也会找个替死鬼,然后让其换一个身份重新生活。
  但是对于外族,朱聿鐭就没这个心胸了,这些一次性用品,绝对是一批定时炸蛋,指不定什么时候一个说漏嘴,就会将他牵连进来。
  至于其他的自己人,就如同负责此事的马有功,就算说漏嘴也没啥大不了的,一来他们不知道这些蒙古人从何而来,二来现在所有证据都指向蒙古人,这些汉人说了也没人相信。
  至于少数特别忠于我大清的,想要拿这种事做文章,那朱聿鐭是不介意,将他们送去和孔家人团聚,都是些不要脸的玩意,大家死在一块也是志同道合嘛!
  不过这些纷纷扰扰并没有让朱聿鐭过于分心,他如今的心思已经全部放在了另一路清军偏师身上,不过这一支清军南下之时,却是极其倒霉的直接撞在了金声恒大军怀里。
  这一次清军无论人数还是地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在朱聿鐭这边将孔家的活都干完了之后,那边依旧还在僵持之中。
  若非另一路统帅是冷僧机与鳌拜这两个猛男,而是索尼这个满脑子坏水的货,估计早就撤军而去了。
  不过朱聿鐭没有打算再去给这俩货来记狠的,因为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自己这边大军一有动作,那俩现在还表现的极为风骚的猛男,到时肯定跑的比兔子还要快。
  运河这边无事,朱聿鐭也没有心情全军都在这里与满清久持,留下李成栋与阿济格继续对峙,水师再次扬帆北上,同时明军主力也沿运河东侧而进,向着北方大踏步前进。
  不过与预料中一样,再向北时,行走的便极不顺畅,行至数十里,整个运河河道,就已经出现堵塞物,根本不用多想,再向北去时,运河之中必然会有更多的障碍等待着明军。
  好在朱聿鐭也没有完全指望运河中的水师,事实上明军大半的物资都是经由海路而来,直接送抵天津。
  在水师受阻之后,朱聿鐭便即果断放弃水师协同而前,毕竟破坏容易建设难,清军想要破坏航道,实在太过于轻松,自己无论如何都比不过对方破坏的速度,若是一路这般捞将过去,那自己这路大军也什么都不用做了。
  沿河而进,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可以给阿济格的大军极大的压力,让对方时刻要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否则明军突然自后过河,那阿济格的后路就会被切断,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这一路走的并不累,虽然水师的大型战舰无法通行,但是小型船只还是可以绕过障碍物而行,倒是不需要明军自己携带后勤物资,行军速度并不受影响。
  这一次朱聿鐭也吸取了之前郑成功的教训,不断的战略欺骗清军,不断的派出骑兵沿河搜寻适合渡河的区域,并不断的摆出渡河西进,意图自后切断清军后勤补给线的架式,令得清军斥候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对明军的警惕,数千清军骑兵始终与明军隔河而对,警惕着明军可能的渡河行动。
  数日后,明军先锋已经到达马蹄湖,这里三湖林立,其形如一个巨大的战马马蹄踏出的马蹄印,明军在对岸清军戒备的目光中,突然便即全军折而向东,船队自此折了个方向,沿着大河扬帆东进,骑兵更是万马齐动,急行军向着济南杀了过去。


第400章 战意
  河南。
  再次进入河南大地的闯营,全军都似乎重新复苏了一般。
  闯营自起兵以来,数次遭遇灭顶之灾,但每一次都是在河南大地上重新浴火重生,河南这块广袤的大地,带给闯营的不仅仅是辉煌,还有那永不言败的坚定信念。
  自入河南以来,闯营已经连克邓州、南阳、南召,叶县,大军已经准备杀开封府。
  不同于湖广明军对于后勤补给要求极高,闯营自入了河南,完全就象是回到了自己家的后花园,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进攻态势,连败开归总兵高第,河南府洛阳总兵更是直接收缩兵力,伊阳,临汝,全力防守,阻挡闯营进入河南府境内。
  不过高第虽然在鲁山败退,但其主力损失并不大,与其说是败退,还不如说是保存实力,主动后撤更形容一些。
  但是当闯营的矛头放过河南府,直指开封府后,高第却也是坐不住了,重兵驻于襄城,许昌一线,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式,同时紧急向洛阳的三顺王求援。
  不过闯营并没有攻打依伏牛山脉,据险而守的高第,而是在叶县沿昆水向东,出其不意直接拿下偃师(漯河),自黄淮平原向北推进,直接兵逼临颖,许昌。
  高第于许昌集结兵马,与闯营李过部隔梁水对峙,但闯营却是四面开花,西华、陈州、太康、商水、扶沟等兵力空虚的府县,接连被收复,刘体纯甚至折而向南,兵逼汝阳府,与明军湖广军团汇合,将汝宁府整个一口吞下。
  绍武三年腊月间,在朱聿鐭提兵北进兵逼济南之时,闯营各部汇合于许昌,自三个方向压迫向高第部,袁宗第部更是一马当先,自扶沟沿水水北上,直扑开封而去。
  许昌会战并没有打响,手中兵力只有不足两万人的高第,面对着十数万的闯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战意,直接选择向开封突围。
  但是他明显小窥了闯营的老本行,在逃跑和追击方面,闯营向来都是大明军队之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高第临阵退兵,下场也就只有一个,那便是直接被闯营追击的溃不成军,高第最后只带着三千余骑兵狼狈逃回开封城,直接选择闭门不出。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