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大唐王-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安城的粮库被烧毁,守军几乎被全歼的消息传回胜境关,正在督军进攻的孙可望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恨恨的看向相距只有数百步这遥的老兄弟李定国,孙可望几乎咬碎了牙齿……


第350章 滴血
  大军粮草被毁,后路被断,这个噩耗绝对是灾难性的。
  虽然如今军中尚有十数日的粮草,但是谁又敢保证,他们能够在这十数天之内彻底拿下胜境关,击败西营第一悍将李定国?
  而且击败李定国又能如何,他们的粮草还能坚持到他们一个个拿下云南境内的沿路城池?
  更可怕的是,若是不能收拾掉身后那股敌军,那如今空虚的后方,岂不是要任人鱼肉,失了根据地贵州,那他们就算得了云南,那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眼下的形势,只要还有点脑子,都明白大军只有撤退一条路可言。
  但是他们面对的可是李定国,撤退命令下达容易,但想在李定国面前从容的撤退而回,那就是做白日梦了。
  为了防止追击,并且快速击破普安城,夺回后路。
  孙可望安排战斗力相对较差的外系兵马,譬如艾能奇派系,以及晋、蜀二系投靠过来的军队做为殿后军队。
  而装备配置最好,士兵齐装满员的嫡系主力先一步出发,想要趁着李定国拿下普安城,立足未稳之际,以绝对优势和质量的嫡系,将之一鼓而平。
  但是有句话叫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尽管有孙可望再三的解释,外加留下部分嫡系与外第军队共同承担这一艰巨任务,但所有接到这个命令的外系将领,第一感觉依旧是自己被放弃了,被当作弃子来应对李定国必将到来的追击!
  但是当着孙可望的面,还没有人敢于与孙可望讲这个道理,人人都是十分慷慨激昂的表示,一定会挡住李定国的追兵,给主力拿下普安城争取时间。
  诸将的表态令孙可望极为满意,但是他刚刚带着嫡系军队出营,最后的军队还只是在眼前数里不到时,后方的杂系军队立即便在李定国追击的军队前直接倒戈。
  不仅仅只是杂系军队反了,其他被留下来阻击的孙可望派系的军队,也直接反了大半。
  李定国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命令这些倒戈的军队为前军,立即发起对孙可望的追击。
  这道命令自然是一份投名状,但没有选择的降军,特别是之前便被孙可望百般削弱的杂系军队,更是毫不犹豫的直接率兵追击,冲着孙可望腚眼便即直捅了过去。
  猝不及防的孙可望,直接被这些反水的家伙们给打了个结实的闷棍,毫无防备的后军,在占据着绝对优势兵力的叛军冲击下,一路路被冲溃的军队不断的倒卷而回,这些溃兵接着便将更前面的军队接连的冲乱,首尾数十里的大军,就这般快速的崩溃着。
  眼见溃兵不断的倒卷而至,惊怒交加的孙可望直接当断便断,立即下令还能维持着阵脚的军队,立即原地防守,并且向溃兵不断的喝话,要求他们立即自大军两翼散开,不得冲撞本阵,否则任何冲击本部的溃兵发起攻击。
  但是被人流推济着的人群,就算想要逃向两翼,也完全没有办法去做,在汹涌的人潮面前,任何试图对抗的做法,都会被后面的人直接挤倒于地,然后被无数后续的人流踩成肉泥。
  因此溃兵们虽然恐惧的看着前方,那已经出列的层层叠叠的弓箭手,却没有丝毫办法,只能被后面的人流推挤着,不断的向前而来。
  漫天的箭雨不断的飞扑而下,一片片的溃兵不断的被射倒于地,但是更多的溃兵却是源源不断的向前逃来,数量多的连弓箭都开始无法全部笼罩住。
  当数万溃兵顶着无数的箭雨,慌乱的涌入孙可望核心军队之前时,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救助,而是整齐的刀枪相向。
  在小命都受威胁的情况下,任何军规军纪还有上官的命令,都直接成了过眼云烟,在被直接放倒一大片人之后,其他还手持着武器的人,为了活命,便不得不与对方刀兵相向,杀成一团。
  不过溃兵毕竟是溃兵,没有组织,处于慌乱状态之中的他们,在有组织列阵而战的士兵面前,他们脆弱的就如同羔羊一般,根本无法应付前方同袍的不断攻杀。
  但溃兵毕竟人多势众,在人流的推挤下,不得不向前拼命,亦是如同浪潮一般,根本就看不到终止的那一刻。
  在溃兵尸体越积越多之后,溃兵们也渐渐开始疯狂了起来,不拼命就得在这里丢下小命,完全豁出去并彻底杀红眼之后,在他们当面的孙军士兵,便即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伤亡也开始越来越大。
  也不知道究竟死去了多少的溃兵后,当面的孙军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在‘败了,败了’的狂呼声中,也成为了溃兵中的一员,发疯一般的向着更后方的军队而去。
  这种境况不断的交替发生着,当溃兵距离孙可望只有百多步,眼看溃兵规模越来越大,整个军队都已经开始动摇难制之后,孙可望再也顾不上收拾溃兵了,直接选择策马便逃。
  孙可望帅旗一消失,原本还在坚持着的孙军士兵,顿时放出雷鸣一般的大喊声,直接丢盔弃甲,与后面拥挤过来的溃兵一道,全部成了溃兵。
  十数万大军一旦崩溃,而且还是在这道路狭窄的贵州地界,顿时便成了一场人间惨剧,无数争相逃命已经彻底没有了斗志的溃兵,将前面所有挡路的人都视为敌寇,要么被后面的人推倒,要么就是被人直接从后面斩杀,只为了更快的逃命。
  倒并不是说他们完全被吓破了胆,相反因为同为西营,只要他们能够投降,身家性命还是能够保证的了的。
  但是如今却是没有任何投降的机会,因为身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再加上后面不断的推挤之下,任何人的处境都极为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推倒或绊倒,然后落得个被人踩踏至死的下场。
  这一场大崩溃,一直连续了百多里地,直到所有人都已经累的走不动道,这才宣布了结束。
  一片片精疲力竭坐倒于地的孙军士兵,一看到晋军的到来,便即十分配合的直接选择投降,根本不担心会被晋军最后杀俘的下场。
  而他们也确实无须任何担忧,对于投降的士兵,晋军更是一个也没有杀害,相反若有受伤者,还会得到十分体贴的照顾。
  不过相对于孙军士兵们感慨战争终于结束,自己活到最后的庆幸时,已经远远绕过普安,只带着数百亲卫正狂奔向贵阳城的孙可望,心中却是在不断的滴血……


第351章 末路终结
  一路有惊无险的逃至贵阳,孙可望想死的心都有了。
  十数万大军一朝覆灭,不仅代表着孙可望赔掉了大半的本钱,更是让他的所有野望,全部都化为乌有。
  如今贵阳城还有数千的军队,这些还都是孙可望最核心的嫡系军队,但如今主力尽丧,孤城贵阳虽然钱粮充足,但靠着这数千军队,又如何能够抵挡的住刚刚招降纳叛,大军已经膨胀至近十数万的李定国?
  没有选择之下,孙可望只能向着贵州边境的两三万军队发出命令,令他们火速回援贵阳,充实贵阳的防御。
  至于边境军队被召回后,贵州边境已经彻底洞开的局面,他已经完全顾不得了。
  都到了这个境地,还守着边境作甚,难道替那个杀千刀的李定国稳固边疆吗?他孙可望还没有大度到这个地步!
  收到征召令,贵州边境的军队将领不敢怠慢,尽管觉得不妥,但是验明这是孙可望亲自手书的命令后,他们还是直接选择了服从。
  但是当他们走到一半后,这才愕然的听闻孙李大战的结果,孙可望主力大败覆灭,如今已经是穷困末路,只得困守孤城的局面。
  既然明白如今的局面,那这个时候再回去,必然会被充当为炮灰,直面撄锋素来在西营中威望极高,战功赫赫的李晋王了,那委实是傻子才会去做的事情了。
  在这场大战之中,孙可望带走的大半都是自己的嫡系,被打发来守边疆的基本都是不被孙可望看重的杂系军队。
  因此在这个危亡关头,基本上所有人都开始驻足不前,观望着局势的发展,不愿意充当这个炮灰冤大头。
  只有一支军队没有任何的停留,甚至在听闻孙可望大军覆没的情报后,也没有任何停留,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向着贵阳城全速而来。
  这人是一个叫做杨茂勋的副将,虽然之前是孙可望的本部,但在崇祯年间,便即与孙可望失联,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在辰州府城,当时其直接将辰州府城献出,得以重回孙可望本部之中。
  但是分开这么长的时间,尽管有着献城之功,但孙可望却并没有多么信任于他,仅仅是将其从游击将军的位置直接提拔到了副将,更是将其部扩充至五千人便即作罢。
  尤其是这次孙李大战,精锐尽出的情况下,此人依旧被安排在这边疆的苦哈哈地方镇守,更是不将他看做嫡系人马,已经有隐隐将其视作杂系将领的意思在内了。
  不过此时杨茂勋表现的积极主动,却是令其他杂系将领委实有些汗颜,尽管被孙可望这般委屈对待,但其还是没有丝毫的怨愤,听到孙可望已经这般局面后,依旧忠义不畏死的选择与孙可望共患难,委实令人钦佩之极。
  也许是因为心中的暗自钦佩,或者说是看一个二傻子,沿途所有的杂系将领,根本没有一个拦截的,都是十分客气的让开道路,让其可以畅行无阻的不断向前。
  一路急行军而来,尽管驻守的地方十分的偏僻与遥远,但是杨茂勋部却依旧只用了五天不到,便即来到了贵阳城下,甚至比李晋王的军队追击而来的速度还要快上不少。
  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
  眼见这位自己向来冷落的将领,竟然这般不顾一切的冲至贵阳城下护卫,都快心如铁石的孙可望也不由的多了一些感动,在接到军报之后,更是亲自出城相迎,将杨茂勋部迎入贵阳城中。
  战况紧急,也因为杨茂勋部是轻装而来,孙可望在感动之余,大手一挥,直接将府库打开,所有武器盔甲任其挑选。
  只是一个时辰后,这支原本皮甲都配不齐的杂牌军,就变成了一支铁甲森森,武装到了牙齿的强军。
  在杨茂勋到达后,孙可望收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更是收到了边疆的军队个个驻足不前的消息。
  知道不会有其他军队到来后,孙可望彻底放弃了死守贵阳城的想法,毕竟这不足万人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是李定国大军的对手,哪怕只是只是让新降军打头阵献投名状,就不是他所能够抵挡的住的。
  因此,趁着李定国整编降军,筹集粮草的时间,孙可望直接放弃了贵阳城,大军向西突围,想借道贵州宣慰司,进入各方势力都比较微弱的四川,以待东山再起之日。
  但他却是高估了人性,虽然李定国的大军还没到,但是之前被他打压的各个少民部族,却是选择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尽管这些部族军战力普通不高,但是熟悉地形的他们,却往往能够扼守险要,不断的迟滞着孙可望向西的步伐。
  令孙可望有些失望的是,虽然杨茂勋这人忠诚没有说,但是其部的战力委实有些太差了,一路充当先锋行来,其部虽然装备精良,但却明显看的出来,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